- 年份
- 2024(7265)
- 2023(10348)
- 2022(9364)
- 2021(8809)
- 2020(7462)
- 2019(16974)
- 2018(16751)
- 2017(32511)
- 2016(17866)
- 2015(19981)
- 2014(19797)
- 2013(19646)
- 2012(17808)
- 2011(15985)
- 2010(15673)
- 2009(14054)
- 2008(13351)
- 2007(11306)
- 2006(9719)
- 2005(8143)
- 学科
- 济(67977)
- 经济(67907)
- 管理(47909)
- 业(45484)
- 企(37570)
- 企业(37570)
- 方法(34205)
- 数学(29945)
- 数学方法(29602)
- 农(17996)
- 学(16780)
- 中国(16425)
- 财(15019)
- 业经(14935)
- 地方(14565)
- 农业(12225)
- 理论(11662)
- 环境(11542)
- 贸(11421)
- 贸易(11416)
- 和(11235)
- 易(11020)
- 技术(10835)
- 制(9922)
- 务(9816)
- 教育(9816)
- 财务(9758)
- 财务管理(9743)
- 划(9673)
- 企业财务(9231)
- 机构
- 大学(250081)
- 学院(247605)
- 管理(100805)
- 济(92041)
- 经济(89907)
- 理学(88828)
- 理学院(87787)
- 管理学(86137)
- 管理学院(85719)
- 研究(82643)
- 中国(57812)
- 科学(56074)
- 京(53854)
- 农(43262)
- 业大(42691)
- 所(41876)
- 财(39048)
- 研究所(39004)
- 中心(36546)
- 江(34424)
- 农业(34097)
- 范(33663)
- 北京(33590)
- 师范(33329)
- 财经(32650)
- 院(31115)
- 经(29798)
- 州(28140)
- 师范大学(27231)
- 技术(26792)
- 基金
- 项目(182676)
- 科学(142786)
- 基金(132140)
- 研究(129371)
- 家(117172)
- 国家(116242)
- 科学基金(99128)
- 社会(79487)
- 社会科(75342)
- 社会科学(75321)
- 基金项目(72179)
- 省(72013)
- 自然(67362)
- 自然科(65761)
- 自然科学(65744)
- 自然科学基金(64557)
- 划(60950)
- 教育(58964)
- 资助(53760)
- 编号(52395)
- 成果(41332)
- 重点(40739)
- 部(39104)
- 发(38288)
- 创(37786)
- 课题(35901)
- 科研(35582)
- 创新(35185)
- 计划(34384)
- 大学(33352)
共检索到338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建林 郭景唐 欧国菁
本文以趋势面分析法研究了油松针叶中营养元素浓度的空间变异.结果表明,以二维二次趋势面可以很好地模拟K、Mg、zn和灰分浓度的空间变异情况;树冠营养元素浓度不仅有垂直方向的差异,而且有水平方向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树冠外部向内部的逐渐变化,据此,进行油松营养诊断时,应按树冠内部、中部和外部确定采样部位.
关键词:
油松 营养元素 空间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孔庆云 辛学兵 黄界
2001年10月15日至25日在色季拉山生态系统定位站原始冷杉林,采用标准地调查取样与实验室分析,测定了其优势树种急尖长苞冷杉林冠的养分,结果表明:1年生叶片养分总含量是多年生叶片的1.12倍;叶片在树冠阳面养分总含量高于阴面;林冠的不同高度叶片的养分含量不同;同一枝条不同部位的叶片在养分含量上也有一些差异。枝条与叶片有着相似的养分含量分布规律,这种一致性说明在养分的分配、积累过程中,枝条和叶片对养分的利用是同步的。
关键词:
西藏 急尖长苞冷杉 林冠 营养元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兆飞 段国民 安玉涛
本文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乔木层、下木层、草本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讨论了营养元素在油松各器官中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坡位树体的枝和叶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对油松林的经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油松 生态系统 营养元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海平 杜连海 李秀军
本文对油松侧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层、死地被物层、下木和草本植物,以及林木中的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讨论了营养元素在油松和侧柏各器官中含量的分布特点,阐述了油松和侧柏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积聚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油松侧柏混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混交林 油松 侧柏 生态系统 营养元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森 马履一 王小平 翟明普
应用热脉冲式液流测定系统 (HPVR)和Delta T自动气象站 ,对华北土石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油松的液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 1年的观测 .对液流的日变化、各位点液流及最大液流位点的时空变异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分析了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液流特征 .应用SPSS系统对平均液流速度和环境因子的统计分析表明 ,辐射强度、风速、空气温度是影响液流的主要因子 ,相对湿度与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 ,并给出了依据气象因子估算液流速度的统计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甲荣 张东升 肖斌 牛健植
在陕北黄土区 3块油松人工林样地中 ,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中N ,P ,K ,Ca ,Mg等 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油松人工林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树叶 >树枝 >树根 >树皮 >干材 ;在油松人工林现存量中N ,P ,K ,Ca ,Mg总量分别为 319.5 2 ,32 .5 3,2 5 0 .0 2 ,2 19.11,4 3.5 4kg hm2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养分贮量分别为 6 6 8.75 ,0 .6 7,0 .2 4 ,195 .0 6kg hm2 ;油松人工林N ,P ,K ,Ca ,Mg的富集系数分别为 3...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黄土区 营养元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传涵 王长荣 李明鹤 沈宝仙
对树木叶片矿质养分的分析可鉴别无性系。采自不同立地、不同树龄的杉木叶片经分析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相同年龄无性系间叶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同年龄的不同无性系或不同年龄的相同无性系,其N:P:K比值有明显差异。在N:P:K比值中,P变化相对较小。Cu与N、P、K、Ca、Mg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K与Zn呈显著负相关。K与杉木生长(高、胸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Mg与生长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杉木 营养元素 无性系林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友 刘会龙 张凯 马爱丽 张桥蓉 舒立福 杨清
为确定可以阻止华山松林地表火向树冠火转化的最低修枝高度,测定了华山松针叶的着火点,在自行设计的燃烧床上对不同载量的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进行了5次燃烧试验,通过分析可燃物地表火过程中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将燃烧区域垂直方向上最高温度等于着火点处的高度确定为华山松的最低安全修枝高度。经推算,可燃物载量为1.77 kg/m2、2.37 kg/m22、.96 kg/m23、.55 kg/m23、.84 kg/m2时,华山松人工林的最低安全修枝高度分别为0.82 m、0.92 m、1.13 m1、.20 m1、.22 m。讨论了风、可燃物层的密实度、立地条件对最低安全修枝高度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气象和立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一博 刘强 李凤日
【目的】消光系数(k)是模拟树冠光分布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见的获得k值的方法,筛选最优方法,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冠内光合有效辐射(PAR)进行动态估计。【方法】(1)将实测的PAR数据按3∶1划分为拟合数据和检验数据,利用拟合数据构建k值预估模型(方法 I)。(2)用拟合数据,采用人为设定不同梯度的k值估计树冠PAR,筛选最优的k值(方法 II)。(3)基于叶倾角数据,采用2种不同的平均叶倾角公式(方法 III-1、方法 III-2),对k值进行计算。将检验数据作为独立样本对以上3种方法估计的PAR进行独立性检验。通过对比以上3种方法对树冠内PAR的估计效果,选择最优的k值计算方法,结合气象数据对PAR进行动态估计。【结果】根据实测PAR数据计算的树冠各轮层k值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在0.1~1.5之间,且与相对着枝深度(RDINC)呈明显的指数函数或幂函数关系。同时太阳高度角(Sa)、累积叶面积最大值(MCLA)、叶面积密度(NAD)和树冠表面积(CS)对k值的垂直变化也有明显影响。因此方法I将指数函数作为基础模型,以RDINC、Sa、CLA、NAD和CS为自变量建立了k值估计模型,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R2=0.736,RMSE=0.124)。方法 II中,当k取0.32时对PAR的估计效果最好。利用方法 III计算的各轮层消光系数差异较小,总体在0.3~0.7之间。采用独立样本检验以上3种方法对PAR估计的效果,结果表明方法 I对PAR的估计效果较好(平均误差ME=2.88,平均误差绝对值MAE=117.4,预估精度P=91.53%),方法 II对PAR的估计效果次之(ME=-7.2,MAE=217.5,P=88.12%),方法 III对PAR最差(方法 III-1中ME=121.4,MAE=210.1,P=55.85%;方法 III-2中ME=226.4,MAE=259.0,P=42.93%)。【结论】k值在不同林木、不同轮层及不同的太阳高度情况下并不是一个固定值。本研究建立的k估计模型充分考虑了以上3个重要变量,符合客观实际,且对估计长白落叶松树冠PAR有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为人工长白落叶松树冠内不同位置净光合速率的模拟提供了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广鹏 章志都 刘海轩 朱济友 徐程扬
【目的】合理的林分密度是风景林经营的关键,为了提升风景林景观质量,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经营密度。【方法】以北京市西山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风景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1块20 m×30 m标准样地的林分调查数据,结合空间竞争和树冠半径生长模型研究树冠生长规律并确定油松风景林的合理经营密度。【结果】1)从10个常用竞争指数中确定了相对树冠表面积RCS为最优竞争指数,决定系数最大(R~2=0.650 6,P <0.01);2)经检验,以RCS为修正参数的树冠半径生长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最大平均误差为-0.53,最大绝对标准误差0.57,潜在树冠半径的预估精度94.53%,单木树冠半径的预估精度为89.03%,能够有效地预测树冠半径生长;3)基于此模型,建立了不同竞争强度、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年龄的经营密度表。【结论】树冠对林分密度和空间竞争的敏感性很强,相同立地条件和年龄的林分中,林分密度越大,空间竞争越激烈,树冠生长受到影响越大。基于树冠半径生长模型建立的林分经营密度表,可以直观地展现不同竞争强度的油松人工林在各年龄阶段的树冠半径和适宜的林分密度。风景林经营实践中应按照不同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林分密度和竞争强度。开发封闭式观赏景观,宜选择竞争指数为0.8~0.9的中高密度林分;培育观赏型林内景观时,宜选择竞争指数为1.0~1.1时的林分密度;培育观赏型林内景观和开放式林下休闲空间,应控制竞争指数应大于等于1.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萍 杨光滢 李柏忠
大气污染条件下马尾松针叶营养元素变化的研究张萍,杨光滢,李柏忠关键词大气污染,马尾松,营养元素大气污染条件下森林衰亡的研究,自70年代中期以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1~3];对酸性降水与马尾松林衰亡的研究指出,酸雨、酸雾等酸性降水,加上SO2等酸性干沉...
关键词:
大气污染,马尾松,营养元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佟志龙 陈奇伯 王艳霞 熊好琴 吴晋霞
【目的】对云南省玉溪市磨盘山云南松天然次生林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含量、积累、分配及其随林龄变化的趋势进行研究,为云南松林养分利用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15,30和45年生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各林龄林地中各设置3个20m×20m的标准样地,对样地内的乔木层按照叶、枝、干、根取样,灌木分叶、枝、根取样,草本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取样,凋落物全部取样,同种植物的相同器官取混合样品,所有样品取回后在实验室进行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云南松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次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干;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均以N最高,其次是...
关键词:
云南松 天然次生林 营养元素 积累与分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迟健
介绍了澳大利亚对树木微量营养元素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和温室的条件;营养液的配制和纯化;试验材料(容器、沙和水)的选择;实验器皿的清洗;温室内管理措施;试验苗木的观察记载和养分分析;以及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等。
关键词:
树木,微量元素,研究方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慧淋 胡万金 曲杨 殷有
为促进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以辽西地区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带状采伐对天然更新油松幼树树冠结构的影响。2014年春季选取油松成熟林进行带状采伐,2017年冬季在采伐带及保留带内各选取不同地径大小的50株幼树进行枝条解析。测量幼树的地径、树高、冠长等林木因子,同时测量所有枝条的枝长、弦长、分枝角度、着枝深度。每株幼树每轮选取1个标准枝条,测量标准枝枝长的连年生长量。结果表明:伐带内天然更新幼树单株的平均轮数11.5,保留带内幼树活枝的平均轮数为12.1,对照区内幼树活枝的平均轮数为12.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采伐带、保留带与对照区内油松幼树单株活枝轮数差异不显著(p>0.05)。在实施带状采伐后,采伐带内幼树单株每轮平均枝条数量为2.4,保留带内单株每轮平均枝条数量2,采伐带内单株每轮枝条数量显著大于保留带(p<0.05)。采伐带内枝条的分枝角度从树冠上部至下部变化较大,保留带内则变化相对较小,且保留带各轮枝条分枝角度总体上大于采伐带。采伐带内枝条的平均生长量为16.1cm,保留带的平均生长量为11.7cm,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以促进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奠定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妮娜 王佳 罗旭 冯仲科 韩光瞬
树冠体积在林业及其他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文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探讨了应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通过扫描获取单株树木的三维空间点阵数据,将树冠近似为多个圆台体,求它们的体积之和来计算树冠体积的方法.并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局党川林场以油松为例进行了实验,而后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精度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研究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量树冠体积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