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1)
- 2023(11822)
- 2022(10544)
- 2021(9768)
- 2020(8214)
- 2019(19025)
- 2018(19005)
- 2017(36750)
- 2016(20138)
- 2015(22563)
- 2014(22539)
- 2013(22221)
- 2012(20238)
- 2011(18158)
- 2010(17978)
- 2009(16735)
- 2008(16263)
- 2007(14028)
- 2006(12330)
- 2005(10949)
- 学科
- 济(76759)
- 经济(76640)
- 管理(63614)
- 业(57802)
- 企(49837)
- 企业(49837)
- 方法(36157)
- 数学(31164)
- 数学方法(30825)
- 财(23050)
- 农(19910)
- 中国(19294)
- 制(18498)
- 业经(18095)
- 学(16729)
- 务(14723)
- 财务(14656)
- 财务管理(14628)
- 地方(14616)
- 企业财务(13892)
- 环境(13186)
- 理论(13180)
- 农业(12950)
- 技术(12950)
- 贸(12834)
- 贸易(12827)
- 和(12824)
- 体(12808)
- 易(12458)
- 银(12406)
- 机构
- 大学(285825)
- 学院(282364)
- 管理(115058)
- 济(110674)
- 经济(108195)
- 理学(100062)
- 理学院(98997)
- 管理学(97435)
- 管理学院(96926)
- 研究(92234)
- 中国(67438)
- 京(60686)
- 科学(57148)
- 财(53225)
- 所(45646)
- 农(43226)
- 业大(43024)
- 财经(42444)
- 研究所(41567)
- 中心(41142)
- 江(40463)
- 经(38514)
- 北京(38252)
- 范(36398)
- 师范(36078)
- 院(33916)
- 农业(33704)
- 经济学(32945)
- 州(32751)
- 财经大学(31705)
- 基金
- 项目(197133)
- 科学(155213)
- 研究(144932)
- 基金(143511)
- 家(124570)
- 国家(123580)
- 科学基金(106552)
- 社会(91042)
- 社会科(86275)
- 社会科学(86253)
- 基金项目(77032)
- 省(76830)
- 自然(69579)
- 自然科(67908)
- 自然科学(67895)
- 自然科学基金(66685)
- 教育(66094)
- 划(64409)
- 编号(59117)
- 资助(58434)
- 成果(48071)
- 重点(43653)
- 部(43538)
- 创(41215)
- 发(40929)
- 课题(40412)
- 制(39213)
- 创新(38472)
- 科研(37639)
- 教育部(37604)
- 期刊
- 济(120061)
- 经济(120061)
- 研究(84389)
- 中国(52029)
- 学报(44905)
- 管理(42239)
- 科学(41436)
- 财(41052)
- 农(39165)
- 大学(34499)
- 学学(32442)
- 教育(31320)
- 农业(27053)
- 技术(23722)
- 融(22970)
- 金融(22970)
- 财经(20669)
- 业经(19424)
- 经济研究(18452)
- 经(17445)
- 问题(15493)
- 理论(14749)
- 图书(14696)
- 科技(14485)
- 实践(13616)
- 践(13616)
- 技术经济(13190)
- 业(13142)
- 现代(12840)
- 版(12818)
共检索到406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华新 沈熙环 李凤兰 李国锋
1993~1995年在河南卢氏种子园作了授粉试验,分析了不同授粉试验的授粉效率,证实在油松雌球花授粉期内,最先到达珠被臂的花粉,具有进入珠孔和珠心的优先权;在花芽绽开后第1~4d为雌球花的最适可授期,其中又以第2~3d的授粉效率最高;在可授期内重复授粉,对提高授粉效率和增加球果中饱满种子数量的效果不明显;一个授粉袋一次授粉用量以02mL为宜,小于01mL时授粉效率明显下降,大于02mL也不能增加球果中的饱满种子数;当交配设计的亲本花粉缺乏时,可用死花粉或滑石粉与新鲜花粉以1∶1的比例混合使用。本文还对各种授粉试验的授粉效率,开花同步指数估算时加权植的确定,及其加权后同步指数的变化作了初步...
关键词:
油松,种子园,花期,授粉机制,授粉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青粉 马建伟 王军辉 王亚南 潘春林
为了分阶段测定油松自由授粉家系间差异和选择油松优良家系,对82个油松家系(22年生)进行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分析树高和胸径的年-年遗传相关、表型相关及历年的遗传方差和环境方差、遗传及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力的同时,研究不同林龄树高和胸径与22年生时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油松家系间树高、材积等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结合早期选择效率和选择正确率及去劣错误率,认为油松优良家系选择是可以在早期进行的,其初选年龄应是9年生时。此外,在22年生时以材积育种值为选择指标,筛选出24个油松优良家系,其单株材积实际增益分别较对照28、95和106增加了36.54%、8.92%和18.63%。最终选出速生优良家...
关键词:
油松 家系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早期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钟伟华 何昭珩 周达 程候才 黄华喜 林新
对47个火炬松自由授粉家系进行了苗期和幼林测定。结果表明,家系间苗木保存率与苗高均差异显著,保存率与苗高呈正相关,但与幼树高生长不相关。家系间树高生长差异显著,有1/5以上明显优良。此外,还研究了统计分析方法与比较标准对选择效果的影响,以及苗期低强度淘汰的有效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元 梁宗锁 张跃进 慕小倩
通过调查与试验,研究了天麻生殖生长期的抽薹、开花习性,并分析了不同授粉方式对天麻果实及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麻单株花期3~10d不等,花序轴单花数目视个体发育不同而差异较大;天麻抽薹及果实膨大的生长发育均呈"S"型曲线,可用一元二次方程式表述;不同授粉方式虽在座果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异花授粉可明显提高天麻种子的质量。
关键词:
天麻 开花习性 人工授粉 异花授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龚榜初 王劲风
试验结果表明:柿不同物种品种的花粉粒大小、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不完全甜柿、油柿、君迁子花粉发芽率在40%以上,完全甜柿、涩柿品种的花粉发芽率低。5~20mg/kg硼砂能明显提高花粉发芽率。花粉在常温下仅能贮藏5~10d,而常温干燥、低温干燥可分别贮藏15~20d、30d以上。甜柿和部分涩柿品种单性结实力弱,生产上需配置授粉树。“禅寺丸”是花期中等品种的授粉树。“正月”是多数花期中、晚品种的授粉树。柿属种间杂交亲和性差。柿品种间杂交坐果率有较大差异,以“正月”为父本的授粉组合坐果率较高。提出了5个适宜做父本的优良杂交亲本
关键词:
柿,花粉,生活力,授粉生物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斌 杨丽英 严世武 谷安宇 王馨 李林玉 李绍平
通过对滇重楼授粉特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滇重楼是常异花授粉植物,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②自然界中的滇重楼通过昆虫进行传粉,属虫媒植物;③滇重楼自花授粉结籽率低,人工异花授粉是提高种子产量的有效措施;④滇重楼的最佳授粉期是在花粉囊裂开后的第5天,花粉囊裂开后的5 d内完成人工授粉效果最好,授粉后到完成受精有效时间为24~96 h。本文为滇重楼育种和提高种子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滇重楼 授粉特性 最佳授粉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卢国桓 黎元伟 黄振华 陆钊华
对2.5年生位于广东江门韦塔桉种质资源库内的母株进行控制授粉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父本花粉在相同母 本上的平均座果率、平均单果产种量排序均为:尾叶桉>韦塔桉>巨桉,说明花粉类型对果实宿存和平均单果产种量 有影响,亲缘关系越远,获得种子的可能性越小;(2)切割花柱法是缩短授粉时间、减少工作量的授粉方法;(3)参试母 株W3102的座果率高,但产种量少,W3604座果率高,种子产量也高;(4)全双列育种有利于亲子代遗传关系分析,但 花期不遇影响目的种子的获得,从而延长育种年限;(5)花粉对座果率的影响不如母株的影响显著。参试的8株母本 座果率排序为:W3102>W3507>W3604>W340...
关键词:
韦塔桉 控制授粉 全双列杂交 切割花柱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孙海菁 刘昭息
对位于浙西北的9年生湿地松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进行了生长性状的逐年观测和7年生时形质调查及材性测定,估算了遗传参数。各家系间的高、径生长和干形、分枝角等性状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家系平均遗传力也都达中等程度以上(h2f>0.4)。对生长性状进行了年度相关和早晚期选择效率分析,表明第5~7年是适宜的早期选择年龄。据树高、胸径、树干通直度、分枝角度四种性状建立的多性状选择指数表明,不可能对它们进行同步改良,生长性状应是主要选择因素。在等权重情况下,对通直度和分枝用进行约束,选择出三个以建筑材为目的的优良家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伟 钟伟华 黄凯 姜景民
对涉及 3个地点、5 2个自由授粉家系的火炬松子代测定 6a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地点间生长差异极大 ,地点间生长量的差异与纬度的变化相对应 ,高纬度的富阳试点生长最好 ,低纬度的遂溪试点生长最差。家系间生长差异显著 ,且与地点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不同的造林区应选用不同的优良家系。分别为富阳试点和英德试点选出适于各自栽植的优系 9个和 15个。本试验结果也为英德火炬松种子园定向供种及去劣疏伐提供依据。根据上述入选率采优系种子供适生地区造林 ,材积遗传增益为 5 .4 %~ 5 .8% ,若对初级种子园去劣疏伐 ,保留相应的优系 ,则材积增益可达 10 .8%~ 11.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红霞 任士福 刘铭
为探索连翘自然结果率较低的原因,以长花柱和短花柱2种类型的连翘为材料,采用荧光显微和石蜡切片技术,对自花授粉和杂交授粉的授粉受精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花授粉的情况下,授粉后48h,长花柱连翘的花粉管刚开始进入花柱,短花柱连翘的花粉管已到达花柱的中部,但此后花粉管生长速度均很慢,仅后者有极少数胚珠受精,前者则未见胚珠受精的现象;在2种类型连翘相互授粉的情况下,以长花柱连翘为母本,授粉后168h花粉管进入胚珠,以短花柱连翘为母本,授粉后120h花粉管即进入胚珠,但二者完成受精作用均在授粉后18天左右。
关键词:
连翘 授粉 受精 花粉管 花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湘南 陈永忠 王瑞 彭邵锋 陈隆升 马力 唐炜 罗健
湖南省目前油茶主栽品种50多个,为了深入探索油茶区域适应性和稳产性能,我们针对油茶开花授粉习性进行大田观测研究。结果表明:⑴油茶栽培品种花期较长,45~100 d,单花寿命3~10 d不等,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⑵油茶花大多在8:00~16:00期间蕾裂开放,通常单花开花头3天花瓣会在16:00左右出现收拢至傍晚合拢,第4天全天开放不再有收拢现象,并在此开放过程中花瓣有生长增大现象,同时,花药在开花的第1~3天期间开始开裂散粉,散粉方式为纵裂式,一般持续散粉时间为1~4 d。雌蕊先成熟,最佳授粉时间约持续2~5 d;⑶自然授粉坐果率0~91.4%,自交率低,属典型异花授粉植物;(4)其开花授粉习...
关键词:
油茶 主栽品种 开花动态 授粉习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洁 范武波 李端奇 赵红霞 徐建欣 安东升
【目的】研究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对温室草莓生长动态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规范草莓蜜蜂授粉管理措施和提高草莓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区域,观测草莓果实纵、横径生长动态,落果波相及座果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Vc、总糖和总酸等营养指标含量。蜜蜂授粉区域草莓果实果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区域(P0.05,下同),第2次落果期蜜蜂授粉区域草莓果实的落果率显著低于人工授粉区域。除总酸含量外,总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畸形果率均以蜜蜂授粉区域果实的品质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新婷 傅懋毅 肖贤坦
竹类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和控制授粉技术的研究是开展竹类有性遗传改良的必要前提.该文以设在福建省南靖县国营苗圃的29丛90根麻竹开花亲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的方法,观测了其开花预兆、开花周期及持续时间、开花季节和初花时间、花枝类型及结构、小穗形态及结构、花器构造和发育特性及竹花开放顺序等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了麻竹控制授粉时不同气候条件和花枝位置对结实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控制授粉时气候及花枝位置对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及时利用竹子田间自然开花并适时地进行人工授粉是可行的.
关键词:
麻竹 开花 生物学特性 控制授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胡1 2 陈隆升1 2 彭映赫1 2 陈永忠1 2 彭邵锋1 2 王湘南1 2 唐炜1 2
摘 要:通过设计 31 个杂交授粉组合和 4 个自交授粉组合,研究了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存在极显著差异,湘林 5( ♂ )× 湘林 67( ♀ ) 等 7 个组合具有较好的授粉亲和力,其座果率为 47.3% ~ 90.8%;湘林 5( ♂ )× 湘林 67( ♀ )、湘林 67( ♂ )× 湘林 5( ♀ )、湘林 3( ♂ )× 湘林 5( ♀ )、湘林 3( ♂ )× 湘林 5( ♀ ) 的授粉座果率分别为 90.8%、57.3%、86.5% 和 71.7%,湘林 5( ♂ )× 湘林5( ♀ ) 的自交座果率达到了 68.0%。因此,在造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延林 董铁民 田野 佟超然
用同一批优树繁殖成无性系和实生家系子代分别建立遗传测验林,12年生时进行树高、胸径、主干高、单株材积4个性状测定,计算它们的变异系数,并进行各自优良无性系或家系的选择,最后比较两种选择策略的遗传进度、遗传增益。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表型变异系数比家系间大76%以上,遗传变异系数大70%以上,按20%的入选率,入选无性系的遗传增益比入选的家系高128%以上,因而对刺槐改良采用优树无性系选择的效果比实行有性繁殖的种子园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