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80)
- 2023(3802)
- 2022(3232)
- 2021(2979)
- 2020(2533)
- 2019(5565)
- 2018(5416)
- 2017(10492)
- 2016(6119)
- 2015(6378)
- 2014(6449)
- 2013(6437)
- 2012(6188)
- 2011(5670)
- 2010(5777)
- 2009(5357)
- 2008(5488)
- 2007(5122)
- 2006(4574)
- 2005(4366)
- 学科
- 济(21831)
- 经济(21801)
- 业(15890)
- 管理(15591)
- 企(13186)
- 企业(13186)
- 方法(9625)
- 学(8976)
- 数学(7794)
- 数学方法(7670)
- 财(6566)
- 中国(5974)
- 制(5607)
- 农(5186)
- 理论(4961)
- 银(4541)
- 银行(4521)
- 业经(4467)
- 融(4447)
- 金融(4446)
- 务(4396)
- 财务(4364)
- 财务管理(4353)
- 行(4321)
- 企业财务(4249)
- 技术(3811)
- 体(3733)
- 教育(3586)
- 和(3498)
- 贸(3459)
- 机构
- 大学(95595)
- 学院(92145)
- 研究(36237)
- 济(32741)
- 经济(31932)
- 管理(28895)
- 中国(26250)
- 科学(25756)
- 理学(24260)
- 理学院(23879)
- 管理学(23274)
- 管理学院(23099)
- 京(21688)
- 所(20833)
- 农(20350)
- 研究所(19217)
- 财(17492)
- 业大(17169)
- 农业(16179)
- 江(15176)
- 中心(15125)
- 财经(14090)
- 范(13981)
- 师范(13770)
- 北京(13696)
- 院(13460)
- 省(12878)
- 经(12811)
- 州(12087)
- 师范大学(11157)
- 基金
- 项目(61133)
- 科学(46598)
- 基金(44334)
- 家(41968)
- 国家(41620)
- 研究(39615)
- 科学基金(33356)
- 社会(24296)
- 自然(23275)
- 省(23257)
- 社会科(22975)
- 社会科学(22965)
- 基金项目(22899)
- 自然科(22752)
- 自然科学(22744)
- 自然科学基金(22347)
- 划(20946)
- 资助(18540)
- 教育(18478)
- 重点(14646)
- 编号(14298)
- 部(13385)
- 计划(13067)
- 成果(12716)
- 发(12422)
- 科研(12356)
- 性(12242)
- 创(11991)
- 科技(11872)
- 创新(11321)
共检索到141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有明
用山西中条山油松为试材,测定结果表明,株内幼龄材与成熟材的材性差异是,前者管胞长度短、胞壁薄,微纤丝角度大,年轮较宽,径弦向干缩系数小,树干基部基本密度稍大,浸提物含量高,但其力学性能差,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分别比后者低13.7×10~(-2)、47.7×10~(-2)、11.4×10~(-2)和26.2×10~(-2),不易作承重弯曲构件。根据上述试验结果,讨论了通过林木育种、营林措施和确定合适的轮伐期等途径可以减少幼龄材的比例,改善其材质,以及改进传统的加工工艺,以合理利用速生材。
关键词:
油松 幼龄材 速生材 材质改良与利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有明
用山西中条山油松为试材,经测定其株内不同高度的管胞长度、纤丝角度、基本密度、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和胸高位置的顺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的径向变异,结果表明,自髓心向外,上述6个特征的测定值呈现陡增或陡降之后,渐趋于稳定,其变异曲线可明显的分为两段,两段之间的分界可作为油松木材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线;随着树干高度的增加,这一分界线向髓心推移,即幼龄期缩短、幼龄材范围变窄。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并参照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以胸高盘为依据,确定油松木材幼龄期为14年左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海菁 刘昭息
对在广西南宁、广东英德、江西分宜、浙江富阳4个试点的9年生火炬松种源林的木材密度、管胞长度、晚材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点木材密度在种源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管胞长度与晚材率差异不显著。木材性状有着较强的地理变异趋势,主要表现为以经度为主、纬度为辅的双向倾群渐变模式,木材基本密度美国西部区种源最大,其次是北部区,南部沿海区最小;管胞长度以南部沿海区最长,而东部沿海区最短;晚材率以内陆和北部地区较大。不同试验地点间木材基本密度的差异也较大,从南亚热带到北亚热带逐渐减少。研究还表明,地点与种源的互作效应不显著,绝大部分种源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中L14和L26为稳定性最好的种源。木材基...
关键词:
火炬松 地理种源 幼龄材 材性变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春德 张美淑 文桂峰 汤燕平 徐策
根据人工林赤松Pinus densiflora木材的管胞长度、微纤丝角、管胞长宽比、基本密度、晚材率及生长轮宽度等材性指标的测试数据,采用最优分割法划分出人工林赤松的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分析了人工林赤松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差异的表现。结果表明:赤松的幼龄期为小于12 a,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拉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弦向横纹抗压强度等指标成熟材高于幼龄材,径向横纹抗压强度、弦面抗剪强度、径面抗剪强度、弦向抗劈强度和径向抗劈强度等项指标幼龄材高于成熟材。其中,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径向横纹抗压强度和弦面抗剪强度差异达0.01显著水平,顺纹抗拉强度差异达0.05显著水平。图1表6参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星 彭俊懿 石江涛 夏重阳 何锐
【目的】为了探究针叶树幼龄材中应压区、过渡区和对应区木材的性质差异。【方法】取樟子松应力木的幼龄阶段试材(3~9年轮),通过解剖技术和化学分析比较研究了应力木中的管胞特征和微纤丝角,间接量化了木质素相对含量,并总结了幼龄材阶段这些特征在不同年轮及早晚材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年轮的增长,应压区管胞的双壁厚差异较大,而对应区与过渡区较为相似。应压区的管胞发生了明显的细胞壁增厚现象,早晚材双壁厚平均分别为6.16和7.54μm;过渡区分别为3.85和6.12μm;对应区为3.69和5.12μm。3个区域早材双壁厚数据均比晚材更离散。随年轮数增加,应压区和过渡区晚材微纤丝角快速减小,对应区晚材微纤丝角先减小后增大。应压区早材和晚材微纤丝角平均值分别为34.77°和28.88°,微纤丝角平均值均大于过渡区和对应区。光谱分析表明,应压区木质素含量高于其他区域。应压区早晚材木质素结构存在差异较大,早材低于晚材。对应区和过渡区均早材高于晚材。对应区木质素含量随年轮增大相对稳定。【结论】樟子松幼龄材应力木中,应压区与过渡区、对应区的构造特征及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与成熟材的规律相似。另外,在幼龄阶段,应力木在不同生长年份,早晚材也存在差异,说明应力木性质形成与环境因素相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劲豪 阿布都拉·吾麦尔 贾忠奎
【目的】探究油松建筑材林龄、密度及林龄密度交互效应对木材材性的影响及相关关系,为油松建筑材林精准培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方法】选取河北省平泉市国有黄土梁子林场油松人工林为试验材料,开展3种林龄(中龄林(21~30 a)、近熟林(31~40 a)、成熟林(41~60 a))3种密度的交叉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林龄不同密度条件对油松建筑材材性的影响。【结果】1)低密度各林龄木材材性无显著差异。中密度下近熟林全干密度、基本密度分别为0.497、0.435 g/cm3,比中龄林大但无显著差异,比成熟林高15.58%、8.75%(P<0.05);冲击韧性、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分别为56.268 kJ/m2、9.136 MPa、45.671 MPa,比中龄林高37.02%、9.73%、19.00%(P<0.05),比成熟林高45.94%、13.75%、10.74%(P<0.05)。高密度下近熟林指标也显著优于中龄林和成熟林。2)中龄林低密度林分(900~1 350 株/hm2)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分别为0.509、0.503、0.412 g/cm3,比中密度林分(1 350~1 800 株/hm2)大但无显著差异,比高密度林分(1 800~2 400 株/hm2)高11.14%、17.25%、9.57%(P<0.05);抗弯弹性模量、冲击韧性、抗剪强度分别为7 398.879 MPa、49.220 kJ/m2、10.866 MPa,比中密度林分高10.45%、19.85%、30.51%(P<0.05),比高密度林分高27.81%、93.68%、21.87%(P<0.05)。近、成熟低密度林分和中密度林分指标显著优于高密度林分。3)林龄与密度交互效应对各干缩率、冲击韧性、抗剪强度、各硬度、顺纹抗压强度指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弦向-横纹抗压强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4)中、高密度下的中龄林木材综合强度低于110 MPa,属于低强度木材,其余各密度下的中、近、成熟林木材综合强度均处于111~170 MPa之间,属于中强度木材。各密度下的中、近、成熟林强度品质系数均大于215.6 MPa,属于高等级材。与主要建筑用材树种相比,油松属于中等强度之列(Ⅱ级)。5)相关性分析发现油松建筑材气干密度对抗弯弹性模量(r=0.80)与冲击韧性(r=0.83)影响最大,为显著正相关性。【结论】油松的物理力学性质随着林龄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且林龄密度对干缩率、冲击韧性、硬度等指标存在交互效应,培育建筑用材林需综合考虑林龄和密度影响因素,油松属于中强度、高等级材,与红松、云杉等主要建筑用材树种相比属于中等强度之列(Ⅱ级),可以作为建筑用材进行加工利用。
关键词:
油松 建筑材 林分密度 材性 分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慧 刘杏娥 张利萍 张亚伟 方小东
以小黑杨幼龄材和成熟材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化学组成、纤维形态和制浆性能。结果表明:幼龄材的苯醇抽出物、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高于成熟材,综纤维素含量低于成熟材;幼龄材的纤维平均长度低于成熟材。分别采用硫酸盐法制浆正交试验,分析得出:保温时间、用碱量对幼龄材的纸浆得率和卡伯值的影响非常显著;用碱量和保温时间对成熟材的纸浆卡伯值影响非常显著;在相同蒸煮条件下,幼龄材比成熟材纸浆得率高,卡伯值和聚合度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正添 李富元 郇秉胜 韦益民
本文研究了以液体脲醛树脂胶制造速生毛白杨幼龄材大片刨花板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找到最优工艺参数:用胶量8%;热压温度160℃;压力3.3MPa;时间5min(1.2cm厚);石蜡用量1.6%.板坯含水率应严格控制在8%以下.所制造的板材性能超出普通刨花板标准,表面纹理美观,颜色纯洁,经透明装饰后仍保留天然木材的本色,是优良的家具和室内装修用板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元
本文以杉木、日本落叶松的人上林和天然林木材为对象,选择y=a+blnx回归模式。利用其管胞特征因子随年轮数的变化,研究划分幼龄材年轮界限的最适因子,并就生长速率对幼龄材生长量的影响进入了探讨。结果表明:杉木和日本落叶松的人工林及天然林木的管胞特征值在径向水平上的变化均遵循y=a+blnx模式,尤其管胞长度与年轮数回归的相关系数R均达0.98以上;管胞长度与管胞宽度及纤丝用相比,遗传率最大,随年轮数变化的模式最稳定,是划分幼龄材界限的最佳因子,由此得出杉木人工林幼龄材界限年轮为20-22(距髓心距离为12.9-13.2cm)、天然林为16-18(4.1-4.5cm),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19-2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文 于青君 张卫强 赵连清 张龙玉 罗桂生 贾茜 贾忠奎
【目的】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木材性质及生长过程,为油松建筑材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油松建筑材林高效培育技术措施。【方法】选取河北平泉黄土梁子林场的油松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树龄油松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间的差异研究,并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树高、胸径生长过程。【结果】50年生油松木材基本密度达到0.449 g/cm~3,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顺纹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差异干缩比分别为3.8%、5.7%、0.5%、9.7%、1.459,端面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分别为4 005.75、3 136、3 247.75 N,抗弯强度为119.94 MPa,抗弯弹性模量为13.79 GPa,顺纹抗压强度为78.61 MPa。各项指标均优于30年、40年、60年生油松,且50年生油松木材各项指标等级均处于中等或较高级别,满足建筑用材的需要。油松树高连年生长量在5~20 a时达到峰值,峰值为0.36~0.40 m·a~(-1),平均生长量在10~30 a达到峰值,峰值为0.31~0.35 m·a~(-1)。油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在5~10 a时达到峰值,峰值为0.51~0.55 cm·a~(-1),平均生长量峰值在5~15 a,峰值为0.51~0.63 cm·a~(-1)。【结论】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随着树龄增加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50年生油松木材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优于其他树龄,且差异显著。油松在0~20 a时生长最快,20~30 a时林内竞争加剧,林木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减缓,且树干容易产生弯曲、节子、裂纹等现象,50 a以后生长速度再次下降。从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生长过程考虑,应在50 a时对油松建筑材进行采伐利用,期间为了保持良好的木材品质,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恒 刘盛全 查朝生 于一苏
【目的】研究5个杨树无性系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化学成分,为杨树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和杨树制浆造纸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Neva’)、中汉22杨(P.×deltoidescv.‘Zhonghan-22’)、皖林1号杨(P.×deltoidscv.‘Wanlin-1’)、Z9(P.×deltoidscv.‘Z9’)和B3(P.×deltoidscv.‘B3’)5个杨树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分别测定其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化学成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无性系及不同材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综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苯醇抽提物、10...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幼龄材 成熟材 化学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修武 黄洛华 陆熙娴 谢国恩
本文研究了集约栽培13种5年生白杨无性系木材解剖、纤维品质、细胞次生壁微纤丝角和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化学成分、木材密度以及制浆等材性。试验结果表明,白杭1、白杭17、白杭10、灵野、新毛、无名等6种无性系的纤维长度变幅为845~917μm;离散系数变幅为0.24~0.28;总纤维比率变幅为62.8%~64.7%;气干密度变幅为0.401~0.519 g/cm~3;化学预处理后得率变幅为87.7%~91.6%;浆张的撕裂指数、耐破指数、抗张指数等性能优于其他无性系,可选为进一步集约栽培品种。
关键词:
白杨无性系 木材性质 化学机械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浩 齐锦秋 谢九龙 吴秉岭 黄兴彦
【目的】分析四川产蓝桉幼龄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密度变异规律,为提高其利用效率、扩展其利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参照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国家标准,对5年生蓝桉的物理力学性质(气干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全干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和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和端面、径面和弦面硬度等)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木材密度变异特性。【结果】5年幼龄四川蓝桉用材的气干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分别为2.38%,4.01%,6.75%;全干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分别为3.71%,5.65%,9.14%;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毕玉金 王慧 潘彪 黄利斌
[目的]测定从北美引种的3种美国红橡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弥补我国家具和室内装修优质木材资源不足的现状。[方法]以引种的14年生(幼龄期)美国红橡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舒玛栎(Quercus shumardii)和水栎(Quercus nigra)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木材的密度、干缩性、冲击韧性、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等基本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树种木材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种美国红橡幼龄材气干密度、体积气干干缩率、冲击韧性、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0.725~0.767 g/cm~3,9.650%~10.622%,216.59~255.14 kJ/m~2,45.57~54.44 MPa,104.24~105.40 MPa,7.11~7.77 GPa。3种美国红橡种间弦向全干干缩率差异极显著(P≤0.01),而种间径向全干干缩率和抗弯强度均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红橡幼龄材气干密度与抗弯强度极显著相关;顺纹抗压强度与抗弯弹性模量极显著相关,与抗弯强度显著相关;抗弯强度与抗弯弹性模量极显著相关。3种红橡材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纳塔栎和舒玛栎的材性略优于水栎。与其他栎属树种成熟材相比,引种的美国红橡幼龄材的大多数指标均接近其他栎属成熟材水平。[结论]3种美国红橡木材都属于高强度、高等级木材,材性优良,可作为制作家具和室内装修的优质用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浩 齐锦秋 谢九龙 吴秉岭 黄兴彦
【目的】了解四川产蓝桉人工林木材的解剖性质及其变异规律,为其培育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四川雅安的5株5年生蓝桉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高度按生长轮截取试材,通过离析法和永久切片法对试材导管和纤维形态特征进行测定。【结果】导管长度、宽度(径向直径)、长宽比、弦向直径均值分别为410.13μm,141.24μm,2.90,89.25μm;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壁厚、腔径、壁腔比均值分别为910.27μm,17.79μm,50.85,3.47μm,10.48μm,0.67;除了纤维壁厚和壁腔比从髓心向外呈减小规律之外,其余导管形态和纤维形态指标径向变异规律一致,都从髓心向外呈增加趋势;轴向变异规...
关键词:
蓝桉 木材 解剖性质 变异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