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9)
- 2023(10960)
- 2022(9809)
- 2021(9204)
- 2020(7737)
- 2019(17873)
- 2018(17775)
- 2017(33919)
- 2016(18767)
- 2015(21136)
- 2014(21092)
- 2013(20915)
- 2012(18881)
- 2011(17108)
- 2010(16828)
- 2009(15289)
- 2008(14574)
- 2007(12542)
- 2006(10851)
- 2005(9267)
- 学科
- 济(70641)
- 经济(70571)
- 管理(52548)
- 业(47830)
- 企(39625)
- 企业(39625)
- 方法(35514)
- 数学(30794)
- 数学方法(30416)
- 学(19386)
- 农(19316)
- 中国(16941)
- 业经(15853)
- 财(15763)
- 环境(15347)
- 地方(14812)
- 农业(13085)
- 理论(12734)
- 和(12578)
- 贸(11686)
- 贸易(11680)
- 技术(11460)
- 划(11332)
- 易(11309)
- 制(10595)
- 务(10397)
- 财务(10332)
- 财务管理(10316)
- 教育(10131)
- 企业财务(9776)
- 机构
- 大学(265952)
- 学院(263763)
- 管理(106365)
- 济(96390)
- 经济(94125)
- 理学(93178)
- 理学院(92103)
- 管理学(90295)
- 管理学院(89844)
- 研究(88922)
- 中国(63114)
- 科学(61196)
- 京(57954)
- 农(48655)
- 业大(47193)
- 所(45662)
- 研究所(42618)
- 财(40925)
- 中心(39755)
- 农业(38140)
- 江(37270)
- 北京(36593)
- 范(35408)
- 师范(34992)
- 财经(33987)
- 院(33373)
- 经(30964)
- 州(30481)
- 技术(29349)
- 师范大学(28400)
- 基金
- 项目(193538)
- 科学(150038)
- 基金(138724)
- 研究(136218)
- 家(123592)
- 国家(122625)
- 科学基金(103704)
- 社会(82495)
- 社会科(78087)
- 社会科学(78064)
- 省(76660)
- 基金项目(75160)
- 自然(70790)
- 自然科(68998)
- 自然科学(68983)
- 自然科学基金(67725)
- 划(64998)
- 教育(61972)
- 资助(57229)
- 编号(54936)
- 重点(43572)
- 成果(43283)
- 部(40953)
- 发(40858)
- 创(39653)
- 课题(37981)
- 科研(37764)
- 计划(37190)
- 创新(36965)
- 大学(35100)
- 期刊
- 济(101094)
- 经济(101094)
- 研究(71001)
- 学报(50080)
- 中国(45374)
- 科学(44280)
- 农(42360)
- 大学(36934)
- 管理(36546)
- 学学(34920)
- 农业(29898)
- 财(28626)
- 教育(28587)
- 技术(22709)
- 业经(17827)
- 融(16831)
- 金融(16831)
- 林业(16273)
- 图书(15429)
- 科技(15286)
- 业(15223)
- 财经(15141)
- 经济研究(14956)
- 业大(13890)
- 资源(13658)
- 问题(13339)
- 版(13309)
- 理论(13003)
- 经(12744)
- 技术经济(12445)
共检索到365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兆飞 段国民 安玉涛
本文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乔木层、下木层、草本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讨论了营养元素在油松各器官中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坡位树体的枝和叶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对油松林的经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油松 生态系统 营养元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涛 王铁柱 高杰
对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库、枯枝落叶层、植被库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讨论了营养元素在系统各库中含量的分布特点,阐明了系统内土壤库和植被库之间元素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侧柏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侧柏 生态系统 营养元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甲荣 张东升 肖斌 牛健植
在陕北黄土区 3块油松人工林样地中 ,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中N ,P ,K ,Ca ,Mg等 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油松人工林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树叶 >树枝 >树根 >树皮 >干材 ;在油松人工林现存量中N ,P ,K ,Ca ,Mg总量分别为 319.5 2 ,32 .5 3,2 5 0 .0 2 ,2 19.11,4 3.5 4kg hm2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养分贮量分别为 6 6 8.75 ,0 .6 7,0 .2 4 ,195 .0 6kg hm2 ;油松人工林N ,P ,K ,Ca ,Mg的富集系数分别为 3...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黄土区 营养元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海平 杜连海 李秀军
本文对油松侧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层、死地被物层、下木和草本植物,以及林木中的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讨论了营养元素在油松和侧柏各器官中含量的分布特点,阐述了油松和侧柏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积聚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油松侧柏混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混交林 油松 侧柏 生态系统 营养元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斌 黄恒川 黄承标 黄海仲 吴庆标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秃杉人工林的N、P、K、Ca和Mg等5种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和分配及其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分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次序为树叶>干皮>树枝>树根>干材;林木各组分营养元素含量以N,Ca或K最高,其次是P,Mg最低。8、14和28年生林分营养元素积累总量分别为574.79、833.21和1 214.11kg.hm-2,其中乔木层营养元素积累量依次占92.87%、86.74%和85.88%,林下植被层依次占2.02%、2.99%和4.62%,地表现存凋落物层依次占5.11%、10.27%和9.50%;乔木层均以N或Ca积累量最多,Mg最少;秃杉人工林不同组分营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世荣 李金
对东北东部帽儿山地区21年生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Rupr.]人工林生态系统四种微量元素(Cu、Zn、Fe、Mn)的分布、积累、迁移和循环作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养分流通框图和动态模拟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微量元素总贮量为173493.368kg/ha,其中约有99%积累在土壤中,而植物体中积累量不足1%;该系统微量元素的年吸收量为6.4483kg/ha,其中年存留量和年归还量分别为3.3250kg/ha和3.1233kg/ha,归还量占吸收量的48.44%;该系统经水文学途径获取的养分为0.872kg/ha·a,径流输出的养分量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煊章 康文星
对12年生杜仲、黄柏、凹叶厚朴人工林生态系统中11种营养元素的积累、分布和生物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元素在林木各器官中的含量均有差异,植物系统和土壤系统各元素含量差异基本一致;三种药材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平均速率以凹叶厚朴林>杜仲林>黄柏林为序;对营养元素利用效率的高低顺序为杜仲林>黄柏林>凹叶厚朴林。
关键词:
杜仲,黄柏,凹叶厚朴,营养元素,生物循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明东 江洪 刘跃建
对32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碳含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楠木林分平均生物量为174.33t·hm-2,其中乔木层为166.73t·hm-2,占林分生物量的95.6%;楠木林分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含量为树干0.5769gC·g-1,树皮0.4654gC·g-1,树枝0.5232gC·g-1,树叶0.4958gC·g-1,树根0.4931gC·g-1,灌木层0.4989gC·g-1,草本层0.4733gC·g-1,苔藓层0.4143gC·g-1,枯落物层0.3882gC·g-1;土壤碳含量平均值为0.0139gC·g-1,随土层深度增加各层次土壤碳含量逐渐减少;楠木林分生态系统总碳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虎 李凤日 孙美欧 贾炜玮
利用设置在松嫩平原典型地区的6块杨树人工林样地和36株人工杨树解析木数据,建立了人工杨树相容性生物量方程,实测并分析了杨树人工林各个组成部分含碳率,估算并分析了人工杨树各个器官含碳量和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密度特征。结果表明:胸径和年龄是影响人工杨树各个器官含碳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人工杨树各器官含碳率介于0.442 7~0.484 8之间。林下各层含碳率差异显著,枯枝层介于0.456 8~0.471 1之间,枯叶层介于0.368 3~0.445 4之间,半分解层介于0.418 4~0.460 0之间,草本层介于0.350 6~0.372 9之间。14~28年生人工杨树生物量和碳储量都随着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洋 陈丽华 余新晓 王小平 秦永胜 陈俊崎
对北京密云水库库西试验区的33年生油松人工林N、P、K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不同器官中N、P、K含量顺序为针叶>树枝>树根>树干;油松人工林N、P、K的积累量分别为323.87、53.33、235.19kg/hm2;油松人工林凋落物中N、P、K的归还总量为18.00kg/(hm2.a),占归还总量的36.32%,降水中N、P、K的归还总量为31.56kg/(hm2.a),占归还总量的63.68%;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从土壤中吸收N、P、K的总量为126.58kg/(hm2.a),其中77.02kg/(hm2.a)存留于油松人工林中,49.56kg/(hm2.a)通过淋溶和凋落物...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郑海水 杨曾奖 尹光天 陈康泰
橡胶与砂仁间作和纯橡胶林两种林分营养元素净积累、归还及营养元素在植物、土壤之间生物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间种砂仁可明显增加林分植物库中营养元素的含量,间作林中营养元素总积存量达3447.07kg/hm2,是纯胶林的2.53倍;营养元素总归还量每年每公顷为363.26kg,是纯胶林的1.44倍,其中N,P,K,Ca,Mg的年归还量分别是纯胶林的1.9,2.54,1.42,1.05,1.16倍;间作林中的N的归还量为最大,纯胶林中以Ca的归还量为最大,两种林分均以P的归还量为最小。间作林中营养元素的年吸收总量为1083.43kg/hm2,是纯胶林的2.1倍。尽管营养元素的循环系数低于纯胶林,但吸收系...
关键词:
橡胶树,砂仁,复合经营,营养元素循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铭 田大伦 梁小翠 闫文德 宁晨
采用样方法和取样法,对血水草的生物量、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植株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及贮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血水草生物量为1 744.70 g·kg-1,以地下根系生物量最高,占总生物量的73.3%。血水草生长的土壤呈酸性,pH为5.53,有机质含量为52.74 g·kg-1,N 2.67 g·kg-1,P 0.66 g·kg-1,K 5.68 g·kg-1,Ca和Mg分别为1.73 g·kg-1和7.78 g·kg-1。血水草体内有机营养成分中,总糖含量为46.59 g·kg-1,蛋白质为291.17 g·kg-1,脂肪37.74 g·kg-1,纤维素303.58 g·kg-1;矿质营养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开文 刘照光
研究了 1 0年生连香树人工群落 8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循环。主要结论是 :( 1 )连香树营养器官中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a>N >Al>K >Mg>P >Fe >Mn。 ( 2 )元素量在各营养器官的分配顺序为根 >叶 >去皮干 >皮 >枝 ,各元素含量顺序为Ca>N >K >Al>Mg>P >Fe >Mn。 ( 3)连香树群落 8种元素的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分别是 72 9 82kg·hm- 2 a- 1 、2 0 6 72kg·hm- 2 a- 1 和 52 3 1 0kg·hm- 2 a- 1 。 ( 4) 51 2 %的归还总K量靠降水淋溶归还 ,其余元素总归还量的...
关键词:
连香树 营养元素 含量 积累 循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刚 王建 周金池 赵洪亮 陈学广 马连宝
通过对不同时期银杏根、茎、叶中8种主要元素的含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中各元素浓度随器官生长发育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叶、枝、梢的需养期具有重叠的特点,5月初到6月中旬是各种器官需养的关键期.6月中旬到7月上旬叶片中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相对稳定,是叶分析的最佳时期.平均而言,不同器官中N,P,K含量均是N>K>P,叶中含N最高,枝中含P,K最高,根中N,P,K含量均相对较低;微量元素各器官中均是Fe>Mn>Zn,根中Fe,Mn和Zn的含量最高,且变幅最大
关键词:
银杏,营养元素,动态,营养器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尉海东 马祥庆
对福建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含碳率和碳贮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乔木层和凋落物层的含碳率为48.12%~52.59%,表现为成熟林最大、中龄林次之、幼龄林最小,0~100 cm土壤层含碳率亦表现出同样的规律,而林下植被层含碳率则表现为中龄林最大、幼龄林次之、成熟林最小;随林龄增大,马尾松林乔木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贮量均逐渐增加,决定了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亦逐渐增加,成熟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183.94 t/hm2,分别是幼龄林和中龄林的1.72倍和1.20倍,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乔木层碳贮量的差异引起的。
关键词:
马尾松 发育阶段 含碳率 碳贮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