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7)
2023(10167)
2022(9012)
2021(8628)
2020(7249)
2019(16834)
2018(16853)
2017(32121)
2016(17902)
2015(20321)
2014(20436)
2013(20084)
2012(18531)
2011(16517)
2010(16376)
2009(14868)
2008(14586)
2007(12776)
2006(11078)
2005(9519)
作者
(52872)
(43740)
(43564)
(41282)
(27887)
(21252)
(19760)
(17437)
(16688)
(15707)
(15198)
(14698)
(13776)
(13763)
(13476)
(13428)
(13415)
(13136)
(12497)
(12385)
(10972)
(10717)
(10575)
(9874)
(9824)
(9822)
(9689)
(9543)
(8916)
(8750)
学科
(67322)
经济(67244)
管理(50990)
(47560)
(40488)
企业(40488)
方法(33259)
数学(28442)
数学方法(28028)
(17543)
(17203)
中国(16803)
(16405)
业经(14934)
地方(13543)
理论(12719)
(12115)
贸易(12108)
(11750)
(11724)
农业(11638)
(11465)
技术(11028)
(10858)
财务(10790)
财务管理(10769)
环境(10632)
教育(10249)
企业财务(10193)
(9801)
机构
大学(253192)
学院(250556)
管理(100405)
(91091)
经济(88859)
理学(87475)
理学院(86474)
管理学(84742)
管理学院(84316)
研究(82738)
中国(60004)
科学(55594)
(54812)
(43262)
(42349)
业大(41248)
(40859)
研究所(38962)
中心(37399)
(35622)
北京(34583)
农业(34267)
(33744)
师范(33391)
财经(33269)
(30331)
(30202)
(29669)
技术(28060)
师范大学(27006)
基金
项目(176557)
科学(136777)
研究(126654)
基金(126431)
(111165)
国家(110249)
科学基金(93709)
社会(76210)
社会科(72024)
社会科学(72003)
(69558)
基金项目(67873)
自然(63306)
自然科(61805)
自然科学(61788)
自然科学基金(60656)
(58774)
教育(57877)
资助(52599)
编号(52161)
成果(42385)
重点(39109)
(37827)
(36786)
(36320)
课题(35735)
科研(34132)
创新(33807)
计划(32810)
大学(32732)
期刊
(98437)
经济(98437)
研究(70644)
中国(45850)
学报(45543)
科学(40001)
(39420)
管理(36308)
大学(33714)
学学(31691)
教育(30243)
(29892)
农业(28014)
技术(21738)
(17796)
金融(17796)
业经(16088)
图书(15478)
财经(15429)
经济研究(14801)
(14356)
科技(13434)
理论(13191)
(12985)
问题(12601)
(12556)
实践(12388)
(12388)
业大(12371)
技术经济(11909)
共检索到356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悦   王盼娣   熊小娟   吴刚   刘芳  
神经酸(NA)是一种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大脑神经纤维髓鞘的核心成分,具有修复受损大脑神经纤维、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等功能。因此,NA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目前NA主要依赖于从天然物种中提取,难以满足市场需要,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以及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多基因策略,在现有物种中构建NA代谢路径,可经济且可持续地获得NA,以满足营养、制药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需求。本文综述了NA的生物功能、生物来源、合成途径,并比较了基因工程生产NA各底盘的优劣,进一步探讨了十字花科油料作物底盘生产富含NA种子油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将来通过转基因技术和分子育种调控NA的生产,获得可再生的NA资源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策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芬  
报道了采用微波加热技术测定大豆等油料作物种子水分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最适测定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升温时间8min,标准偏差在0.028%~0.040%之间。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快速、节能省时的优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东  杨新元  赵燕昊  叶晨洋  黄振兴  甘毅  
花生Arachis hypogaea、油菜Brassica napus、大豆Glycine max等油料作物是中国食用和工业用油脂的重要来源,其根系微生物的活性和相互作用,会直接影响油料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有关油料作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从油料作物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相互作用机制和农业生产应用3个层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油料作物根际微生物的相关研究进展。结果发现:(1)影响油料作物根际微生物组成主要因素有油料作物的品种、生育期、土壤环境和耕作方式等;(2)油料作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在利用有益根际微生物对油料作物抗逆性、产量以及品质的提升方面;(3)目前在农业生产中,主要通过调控根际微生物、调控宿主油料作物以及调节耕种方式来促进油料作物生长。通过对油料作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为今后探究油料作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拓展微生物菌剂在油料作物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图1表1参7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  胡立勇  
概述了目前在农作物生产中常用的种子处理(物理、化学、生物农药、种子引发、种子包衣及丸粒化等)方法的特点和原理,主要将种子处理方法对农作物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并对作物种子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马敬军  周德庆  张双灵  
水产品中甲醛本底含量和产生机理的阐明 ,对于开展水产品甲醛残留及安全限量指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资料 ,结合几年来研究工作对水产品中甲醛的可能来源 ,产生甲醛的水产品种类及含量、氧化三甲胺酶的性质及影响甲醛产生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忆雨  朱颖璇  杨雨豪  邹军  陈阜  尹小刚  
为阐明中国主要粮食-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的分省生产数据,利用优势指数理论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生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1—2015年,中国水稻、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麦和大豆面积有所减少;各作物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1951—2015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最显著,东北地区水稻和玉米面积显著增加,小麦面积显著下降;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面积显著增加,大豆面积显著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新雄  陈晓玲  
近20多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2002年底,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包括国家长期库和国家复份库各1座,中期库8座。长期库贮存种质已达33.4万余份,隶属35科192属712种,贮存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种质圃30个,共保存无性繁殖作物及多年生种质4.3万余份,隶属900多个物种。试管苗种质库2个,保存种质2300份。此外还建立了2个野生稻和1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笔者在文中介绍了我国在库存种质持久安全保存技术、超干燥贮存技术和离体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当前种质保存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予以评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远福  文祝友  江巨鳌  熊海蓉  邹应斌  
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种衣剂的研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分析了种衣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凡花  魏幼璋  
 评述了不同米类食品和不同水稻籽粒及其加工产品中的铁含量、不同形态铁的生物有效性及基因技术在提高水稻铁含量和生物有效性中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高铁载体、铁贮存蛋白、铁转运蛋白、铁还原酶和肌醇六磷酸酶、半胱氨酸等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昌兰  沈文飚  翟虎渠  万建民  
胚乳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直链淀粉含量在5%~15%之间的低直链淀粉水稻,具有米饭柔软、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膨化性好等特点,不仅成为人们直接煮食的特优稻米,也是加工方便调理米饭、膨化食品和米类点心的上等原料。在概述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及其基因的主要类型、遗传规律、分子机理和育种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功能糖组学时代的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遗传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低直链淀粉含量资源的筛选、鉴定和创新,探明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的分子机理,并加快Wx非等位的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的育种利用,选育复合型优质专用水稻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焦爱霞  杨昌仁  曹桂兰  李点浩  郭建春  金钟焕  金弘烈  李圭星  韩龙植  
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衡量稻米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提高蛋白质含量是稻米营养品质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水稻蛋白质种类、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并概括了水稻不同基因型和不同部位或组织间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及分子机理以及种质创新的研究现状,可为水稻蛋白质含量的深入研究和高蛋白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占海  赵蓉英  陈瑞  党照  张珪  
针对国际国内油料作物科技文献数据量过大、无法快速和有效交流等问题,利用共引分析、共词分析、信息可视化等方法和技术,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油料作物研究领域的文献共引网络图谱、高被引文献的热点词汇图谱以及油料作物领域的前沿词汇图谱。直观地展示和分析了不同时期国际国内有关油料作物的高被引文献内容,分析了不同时期国际国内油料作物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国际国内有关油料作物高被引文献大多是关于实验方法和技术,近年来国内比较侧重于对油料作物产业及生物柴油方面的研究;国际国内有关油料作物早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油料作物的经济意义、生长环境、产量及品质等方面,近年来比较注重生物柴油的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侯艺璇  赵华甫  吴克宁  李凯  
为科学预测作物重金属含量,实现重金属污染农用地的安全利用,本研究利用地理探测器选取对作物Cd含量影响较大的土壤Cd含量、土壤pH值、与交通主干线的距离等10个因素为输入因子,农作物可食部分Cd含量作为输出因子,分别建立小麦、水稻、油菜籽、蔬菜可食部分Cd含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作物种植污染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划分作物安全利用种植区。研究结果表明:(1)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多元回归预测模型;(2)对小麦、水稻和油菜籽的可食部分Cd含量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得到作物污染可能的空间分布及特征;(3)依据评价结果,对3种作物进行配置,划分得到4种作物适宜种植区,并提出管控策略。研究可为污染农用地的安全利用及作物种植调整提供思路和依据,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东华  张春霞  宗义湘  
一、我国油料作物生产及贸易概况我国是世界上油料作物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油料作物品种有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胡麻籽、向日葵籽。从播种面积和产量来看,大豆、花生、油菜籽占重要地位。以2003年为例,三种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931、506和722万公顷,占该作物总播面积的88.8%;产量分别为1539、1342和1142万吨,占总产量的92.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明茂  洪夏铁  李圭星  曹桂兰  于元杰  韩龙植  
微量元素营养失衡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给个人和整个社会医疗体系带来沉重的负担。植物育种策略,尤其是籽粒富集微量元素的谷物育种被认为是克服微量元素营养失衡的最经济和有效的途径。现有的研究已证实,在水稻基因组中存在控制籽粒高微量元素含量的基因位点,并且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不仅不会影响到水稻产量,而且当种植于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中,籽粒富集微量元素水稻品种的产量高于普通水稻。本文在概述水稻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遗传差异、环境效应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水稻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遗传、遗传相关和分子机理的研究现状以及籽粒富集微量元素水稻种质鉴定、筛选与创新现状,并提出今后以提高水稻籽粒微量元素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