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91.224.2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5)
2023(7974)
2022(6990)
2021(6218)
2020(5556)
2019(12795)
2018(12511)
2017(24230)
2016(13337)
2015(15173)
2014(15416)
2013(15341)
2012(14455)
2011(13134)
2010(13208)
2009(12192)
2008(12277)
2007(11310)
2006(9723)
2005(8612)
作者
(42365)
(35496)
(35490)
(33796)
(22324)
(17141)
(16312)
(13879)
(13074)
(12543)
(12067)
(11848)
(11304)
(11285)
(11152)
(11114)
(11113)
(10651)
(10276)
(10197)
(8944)
(8800)
(8776)
(8104)
(7896)
(7890)
(7864)
(7799)
(7262)
(7256)
学科
(60924)
经济(60877)
(40961)
管理(39194)
方法(32271)
(31839)
企业(31839)
数学(29312)
数学方法(29043)
(17031)
技术(14374)
(14181)
中国(13596)
(12576)
业经(11643)
农业(11601)
(11579)
贸易(11579)
(11250)
地方(10801)
(9208)
环境(8984)
(8978)
财务(8947)
财务管理(8923)
企业财务(8436)
理论(8282)
(8280)
(7905)
银行(7856)
机构
大学(204502)
学院(203597)
(86453)
经济(84752)
管理(78118)
研究(69564)
理学(67934)
理学院(67176)
管理学(65967)
管理学院(65592)
中国(50277)
科学(44971)
(42963)
(42039)
(36805)
(36021)
业大(35542)
研究所(33893)
农业(33824)
中心(32136)
(30740)
财经(29581)
经济学(27266)
(26858)
北京(26559)
(25769)
师范(25455)
经济学院(24981)
(24076)
(23812)
基金
项目(139102)
科学(108663)
基金(100779)
研究(97294)
(89591)
国家(88922)
科学基金(74984)
社会(61734)
社会科(58715)
社会科学(58689)
(55378)
基金项目(53638)
自然(49386)
自然科(48289)
自然科学(48274)
自然科学基金(47461)
(46639)
教育(45200)
资助(41632)
编号(38480)
重点(31789)
(31217)
成果(30237)
(30216)
(29566)
创新(27828)
科研(27205)
计划(26981)
课题(26463)
教育部(26186)
期刊
(87574)
经济(87574)
研究(54484)
中国(37193)
(36876)
学报(36649)
科学(32438)
(28075)
大学(26707)
管理(25684)
农业(25431)
学学(25425)
技术(20745)
教育(18916)
财经(14628)
经济研究(14562)
(14517)
金融(14517)
(14459)
业经(13894)
技术经济(13220)
(12638)
问题(12144)
统计(11244)
科技(10916)
(10596)
(10338)
(9706)
业大(9610)
理论(9392)
共检索到28820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静  李谷成  冯中朝  李然  
本文运用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核算与分解模型,实证分析1999年以来中国油料作物主产区的TFP增长及其构成成分,对其技术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实证表明,三种油料作物中油菜TFP增长最快,但波动都较剧烈,其中又认大豆最典型,花生TFP增长相对平稳。从TFP增长的构成成分来看,大豆和花生TFP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改善,油菜TFP增长则主要来源于前沿技术进步。受灾率、油料作物种植比例和油料作物主产省份所处区位特征等因素对油料作物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泳泽  张妍  
本文采用三投入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面板模型,考察了中国各省市1995年以来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迁,我们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东部、中部的高技术产业生产率高于西部,且东部和中部的生产效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西部地区处于相对平稳状态。(2)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投入与企业规模对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有正影响,而政府的政策支持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3)高技术产业TFP平均值为10.42%,且呈现震荡略有下降的特点,技术进步率的普遍下降严重阻碍了TFP的增长势头。(4)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率和生产效率变化率。(5)东部地区的平均技术进步速度低于中西部,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文  李大胜  
本文基于1985~2005年中国34个工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运用三投入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测算工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显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先慢后快,然后停滞再缓慢回升的态势,主要受产出弹性相对较大的就业人数变化,引起资源配置效率的剧烈波动所致;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采掘业,主要原因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产出弹性相对较低的中间投入和资本增长较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建兴  陈富桥  
文章利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1996-2007年我国茶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研究期间我国茶产业TFP平均增长0.70%,平均技术进步率为1.42%,平均技术效率为72.05%,但都呈逐步下降趋势;TFP增长的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但技术效率的变化和规模报酬率出现一定的退步,阻碍TFP的增长;各省份TFP增长有差异,其中四川省的TFP增长速度最快,而湖南省和陕西省的TFP成负增长;我国茶叶的劳动产出弹性逐年增大,而资本产出弹性逐渐变小,且我国茶叶生产一直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初  
本文叙述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利用前沿生产函数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进行分离,其中包括一项技术效率的变化率;第二部分将结合数学推导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乐  曹静  
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四个部分。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度了1991~2010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12%,增长速率呈整体递减的趋势;规模效率变化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阻碍因素;配置效率变化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北地区是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地区来源,配置效率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来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月玲  叶阿忠  陈泓  
文章基于我国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的客观现实,从前沿技术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演进相融合的视角,采用1996-2011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异质性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用以分析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选择的动态适配性及其对区域TFP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东部地区偏向资本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东部地区虽然选择了适宜的技术进步方向,但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动态适配性却逐渐走低,从而TFP增长率提高缓慢;(2)中部地区偏向技能劳动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尽管中部地区选择了适宜的前沿技术,但较低的要素禀赋结构水平致使赶超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谷成  冯中朝  
本文利用省级层面农业行业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系统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内部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行业差异,重点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部分,正确识别出各行业生产率增长的不同贡献来源,为全面认识中国农业TFP增长提供深刻的行业基础。实证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各行业TFP增长较大;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技术推进特征,但行业差异较大;这在20世纪80年代表现并不明显,当时只是不同行业间表现出了较为典型的不同增长模式;普遍大规模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损失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率增长开始由技术推进主导;总体上各行业生产率增长基本都由技术推进或效率驱动单独贡献,没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晶  李林  
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和我国11个棉花主产省区的2002~2011年棉花成本收益数据,对我国棉花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检验了棉花主产区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2002~2011年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增长率为-2.1%,技术效率平均值增长率为-0.2%,技术进步效率平均值增长率为-1.9%,棉花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技术退步所引起的。收敛分析结果表明,地区间的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差距逐步缩小,存在收敛趋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凌郁  崔新媛  魏欢  陈敏  
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不同经济类型的建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分解和实证测算分析。研究表明,1996~2011年间,所有类型的建筑企业均保持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技术效率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技术进步是建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固定资产净值增长;内资建筑企业劳动力和资本投入要素运转能力较差,配置效率较低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翔  杨柳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华东地区六省1978—201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华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部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78—2015年,华东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4.59%,依次呈现出递减、递增、平稳的变化趋势;农业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是华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阻碍因素,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规模效率对农业增长阻碍作用不明显;要素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即存在结构红利,但不显著。据此提出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加快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晗  王钊  姜松  
新常态背景下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199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递增趋势;不同区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明显,但差别在逐步缩小;要素配置效率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有鉴于此,本文提出要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进的步伐,提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视区域间的差异,以期继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减小区域间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亚军  姚顺波  霍学喜  
本文利用中国10个苹果主产省份2001—2009年苹果生产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HMB指数方法对苹果生产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动进行分解分析,明确各指数的时序变动趋势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苹果生产的HMB指数及其分解的各指数的变动原因做出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中国苹果生产全要素生产率(TFP)HMB指数在此期间出现波动且呈总体小幅增长的趋势;技术进步效率指数的影响最大,但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减弱;规模效率低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扩大生产规模等手段来改善苹果生产效率水平。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基于Battese and Coelli(1995)提出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构建了农业FDI影响下的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函数模型,根据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FDI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FDI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进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劳动力投入质量、农业资本投入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和自然灾害则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国农业在总体上出现了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并存的局面。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郑兵云  陈圻  
本文利用1996-2007年我国工业3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转型期我国工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其分解要素的波动情况。实证研究表明,1996-2007年我国TFP平均为4.76%,并呈逐步上升趋势;TFP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平均来说,TFP增长的85.50%来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因为技术效率的提高使TFP平均每年提高了0.94个百分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TFP的贡献年平均0.52个百分点,并有较大的波动;而因为规模总报酬递减的影响,TFP每年反而下降了0.78个百分点。通过经济增长来源分析,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由主要靠资本驱动逐渐向靠技术创新驱动转变...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