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1)
- 2023(7095)
- 2022(5819)
- 2021(5200)
- 2020(4362)
- 2019(9458)
- 2018(8848)
- 2017(16584)
- 2016(9319)
- 2015(10037)
- 2014(9618)
- 2013(9335)
- 2012(8685)
- 2011(7688)
- 2010(7600)
- 2009(6867)
- 2008(6905)
- 2007(5896)
- 2006(5162)
- 2005(4459)
- 学科
- 济(37724)
- 经济(37676)
- 管理(25873)
- 业(24990)
- 企(19297)
- 企业(19297)
- 方法(17768)
- 数学(15953)
- 数学方法(15820)
- 农(10257)
- 财(9481)
- 学(9387)
- 中国(9177)
- 贸(8939)
- 贸易(8935)
- 易(8729)
- 业经(8140)
- 农业(7171)
- 技术(6231)
- 制(6093)
- 融(6079)
- 金融(6079)
- 环境(6004)
- 银(5912)
- 地方(5904)
- 银行(5867)
- 务(5623)
- 财务(5622)
- 财务管理(5614)
- 行(5563)
- 机构
- 大学(135973)
- 学院(133768)
- 济(56488)
- 经济(55608)
- 管理(49883)
- 研究(47857)
- 理学(44497)
- 理学院(43970)
- 管理学(43167)
- 管理学院(42954)
- 中国(33957)
- 科学(31667)
- 农(31530)
- 京(27948)
- 业大(26327)
- 农业(25492)
- 所(25104)
- 财(23650)
- 研究所(23497)
- 中心(21362)
- 财经(19731)
- 江(18450)
- 经(18196)
- 经济学(18095)
- 农业大学(17615)
- 院(16983)
- 北京(16981)
- 经济学院(16695)
- 范(16489)
- 师范(16145)
- 基金
- 项目(99112)
- 科学(77646)
- 基金(73842)
- 家(68118)
- 国家(67564)
- 研究(64511)
- 科学基金(56660)
- 社会(43311)
- 社会科(41179)
- 社会科学(41167)
- 基金项目(39581)
- 自然(38712)
- 省(38016)
- 自然科(37899)
- 自然科学(37886)
- 自然科学基金(37262)
- 划(33181)
- 教育(29588)
- 资助(29479)
- 编号(23139)
- 重点(22798)
- 部(21782)
- 创(21051)
- 发(20970)
- 计划(20489)
- 科研(19888)
- 创新(19753)
- 国家社会(18854)
- 业(18642)
- 教育部(18199)
共检索到182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玉奎
1997年以来,油价经历了三次幅度较大的上涨,但三轮油价上涨的推动因素及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轮油价上涨都与投机因素具有较大关联性,2016年以来的油价上涨主要还受供给因素推动。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显示,与上两轮油价上涨冲击相比,本轮油价上涨并未对我国工业增速带来明显负向冲击,对通胀影响也相对有限。
关键词:
油价 中国经济 通货膨胀 TVP-VAR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段继红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了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动态冲击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际油价上涨确实对产出有逆向影响,但冲击后的产出变化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继续上升;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且CPI并不会在当期就对油价冲击做出响应,而是有一个相当的滞后期,在达到一个高点之后慢慢下降,逐渐回归到0值,但在达到0值后还会继续向下;国际油价上涨对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没有影响。针对造成这种实证结果的原因,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油价冲击 宏观经济 SVAR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徐建炜
本文回顾了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VAR模型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石油价格上涨。主要结论包括:(1)石油价格上涨带来了广泛的相对价格变化和结构性调整意义上的产出下降和物价上升,石油价格上涨触发的过度货币政策反应也会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2)从实证角度看,只有当油价变化传导至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要素投入变化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的时候,才会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3)货币政策无法避免油价冲击带来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避免货币政策过度反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欣欣
基于1999~2012年的季度数据和SVAR模型,本文分析了新一轮国际油价上升时期国际油价变化对新加坡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油价冲击只是对新加坡的物价和经济增长产生了轻微的不利影响,对失业率则没有影响。国际油价冲击也不是新加坡各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格兰杰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新加坡的石油密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幅下降,使其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另外,新加坡成功的石油战略措施也缓解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造成的不利冲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 峰 薛 敏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 FECM 模型 价格冲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继红 朱启贵
国际油价在过去的几年中经历了持续上涨和急剧下跌,再加上美国次级债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全球经济恶化,并且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油价的急剧波动在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将对中国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是我们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油价冲击与过去的不同之处,并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油价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油价冲击 宏观经济 传导途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峰 薛敏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 FECM模型 价格冲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孟亚强
本文考察了此轮石油等价格上升的特点与成因,主要观点是:1.石油等价格持续大幅上升是对全球经济的冲击;2.其主因是全球经济发展而不是名义货币和金融市场动荡;3.石油价格冲击会引起商品间比价调整,并因资源配置调整的滞后引起供给冲击型价格上升;4.坚定且有信誉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防止商品与服务价格比价调整,演变为工资上升与通货膨胀加剧的螺旋;5.面对石油冲击,单一的总需求政策是不够的,加快推进更加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消除因政府管制、行政垄断和市场竞争不完全引起的价格刚性,保持我国生产率的高增长是应对石油价格冲击的基础。
关键词:
石油价格 实际冲击 总供给政策 生产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稳存
能源是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目前中国所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下,中国能源总体价格上升10%,当年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大约0.29%,最终导致的总体价格水平上升0.35%,而产出缺口在当年为0.34%,最终造成的产出损失累计为0.41%;国际石油价格上升100%将导致中国物价出现温和上升以及产出出现小幅下降,但二者均不会超过1%。
关键词:
能源冲击 通货膨胀 产出波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化斌 许志伟 胡永刚 鄢萍
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隐含假定了财政政策冲击是突然宣布实施的,经济中的个体事先并不知情,而事实上公众往往可以提前得到关于政策的消息。本文尝试建立消息推动下的经济周期(News Driven Business Cycle,简称NDBC)模型,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并分析政策消息对形成公众预期、改变公众行为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脉冲反应对比分析预期到的财政政策和未预期到的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和影响。通过对不同政策的模拟,本文发现财政政策的消息冲击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在消息冲击的影响下的财政政策效果与传统周期模型下实际政策冲击的效果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区别。本文结论对于经济危机背景下的财政政策制定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轶嘉 宋林
为了准确预估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文章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来研究各类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通过模型的参数校准和估计完成了DSGE模型构建,从消费偏好、投资边际等多种外生冲击变量的标准差、持续性、脉冲效应等角度对宏观经济的农牧、采矿、制造、电力、建筑、交通、金融7个部分进行波动性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朱满洲 胡朔商
本文构建我国的宏观经济信息集并从中提取宏观共同因子,建立因子增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根据估计结果计算我国CPI的宏观成分并且揭示宏观冲击效应。本文的主要结论为,中国的宏观信息集存在八个宏观因子,它们基本准确地刻画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动态特征。样本期5个不同的通胀(通缩)期,宏观成分的均值占通胀均值的比值度量了通胀的程度,揭示了通胀的来源。典型的是2010—2011年的通胀期,其宏观成分占比达到134%,证实了这是一轮由宏观因素驱动的严重通胀。宏观冲击效应显示,针对宏观因素驱动的通胀,紧缩货币和需求而不是单纯地紧缩货币,将有效地抑制通胀的上涨和反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宇峰 陈启清
本文利用1978~2007年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宏观经济活动的相关数据,通过基于扩展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系统考察了不同油价冲击形式对国内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从而发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不同油价冲击形式所产生的"非对称时段效应",并由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油价冲击 经济波动 非对称时段效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利锋
基于不同部门异质性显著存在的事实,以我国统计CPI的8大部门为例,采用2002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的数据,考察部门外生供给冲击与总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食品部门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的冲击效应最大,并且不同部门的外生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在此基础上,条件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食品部门、衣着部门供给冲击以及总供给冲击在推动整体通货膨胀波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余部门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波动具有相对较小但却持续性较强的作用。研究表明,忽略不同部门的异质性而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秀英 周喆 吴建军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汇率与混合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AD-AS模型,采集2003—2015年的季度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然后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和脉冲响应分析法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冲击通过改变总供给,主要影响通货膨胀,其次影响名义利率,对产出和实际利率的影响小,对通货膨胀有强度较大、敏感性高、持续长的正向影响,对产出有强度小、敏感性低、持续短的反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