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8)
2023(3007)
2022(2657)
2021(2307)
2020(1998)
2019(4332)
2018(4296)
2017(7573)
2016(4801)
2015(5363)
2014(5247)
2013(5122)
2012(4771)
2011(4336)
2010(4200)
2009(3628)
2008(3571)
2007(3132)
2006(2682)
2005(2227)
作者
(17933)
(15136)
(14991)
(14015)
(9230)
(7273)
(6731)
(5948)
(5362)
(5343)
(5036)
(4963)
(4906)
(4837)
(4833)
(4657)
(4568)
(4404)
(4212)
(4154)
(4105)
(3639)
(3584)
(3456)
(3443)
(3356)
(3337)
(3284)
(3207)
(3169)
学科
(14836)
经济(14824)
(8810)
管理(8395)
方法(7413)
数学(6710)
数学方法(6640)
(6618)
(5778)
企业(5778)
(5692)
地方(4036)
农业(4003)
环境(3522)
业经(3210)
中国(3115)
(2876)
水产(2610)
(2392)
贸易(2389)
(2340)
动物(2326)
(2303)
教育(2191)
(2076)
理论(2048)
动物学(2025)
技术(2024)
资源(2018)
及其(1970)
机构
学院(67440)
大学(66574)
研究(27759)
(25981)
科学(23676)
农业(21457)
(20719)
经济(20276)
管理(19626)
业大(18802)
中国(18273)
理学(17422)
理学院(17082)
(17016)
管理学(16541)
管理学院(16449)
研究所(16243)
农业大学(14398)
(14336)
(13327)
实验(12664)
实验室(12290)
中心(12157)
(11806)
重点(11646)
(11252)
技术(10546)
科学院(10499)
(10395)
(9330)
基金
项目(52858)
科学(40298)
基金(37738)
(36549)
国家(36252)
研究(30648)
科学基金(29250)
(23784)
自然(22423)
自然科(21871)
自然科学(21864)
自然科学基金(21485)
基金项目(20669)
(20027)
社会(17266)
社会科(16372)
社会科学(16365)
资助(14711)
计划(14384)
教育(14038)
科技(13469)
重点(12821)
(12001)
(11659)
(11037)
科研(11031)
专项(10943)
(10794)
编号(10723)
创新(10412)
期刊
(24174)
学报(23757)
(20345)
经济(20345)
科学(17425)
农业(16398)
大学(15575)
中国(15450)
学学(15203)
研究(13883)
(8815)
业大(7916)
农业大学(6901)
教育(6147)
(6095)
(6012)
中国农业(5897)
管理(5726)
自然(4744)
科技(4489)
技术(4226)
资源(4183)
林业(4159)
自然科(3971)
自然科学(3971)
农业科学(3579)
业经(3535)
农林(3361)
(3361)
(3317)
共检索到93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叶雅萍  伍和星  滕飞  鲍宝龙  龚小玲  
为探究参与河鲀肝脏和皮肤累积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过程及相关调控基因,按每克体质量河鲀0.25 μg TTX剂量尾部肌肉注射人工繁育的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以下简称“河鲀”),发现肝脏中TTX质量浓度在注射后4 h时最高(19.12 ng/g),24 h下降到8.92 ng/g,TTX主要在肝实质细胞中累积;皮肤中TTX含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4 h为13.70 ng/g,24 h为22.91 ng/g;TTX主要在皮肤表皮层、基底层细胞中累积。比较对照组和注射24 h后肝脏和皮肤转录组,发现TTX注射导致肝脏组织338个基因上调,350个基因下调;而皮肤组织有598个基因受到上调,同时有595个基因下调;RT-qPCR验证slc2a12、 slc5a7、 slc25a22、 slc25a15、slc35a3、arap1、ugt2a2、ggt5、psbp2等膜转运蛋白相关基因在注射TTX后的肝脏和皮肤中都显著上调(P<0.05),可能与TTX累积过程有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廖玉英  叶超霞  尹嘉琪  吴映霞  王安利  
为深入了解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的结构与功能,采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暗纹东方鲀H-FABP的全长cDNA序列,共772 bp,开放阅读框为402 bp,编码13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暗纹东方鲀H-FABP基因具有一个脂质转运蛋白家族保守结构域和多个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NJ法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暗纹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鲈形目。经荧光定量PCR检测,H-FABP基因在暗纹东方鲀所有被检测的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肌肉和心脏,预示H-FABP主要参与脂肪酸氧化分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华良  宾淑英  吴仲真  廖泓之  林进添  
【目的】克隆黄曲条跳甲保幼激素诱导蛋白(Juvenile hormone-inducible protein,Ps-jhip-1)基因,并分析其表达特征。【方法】克隆黄曲条跳甲Ps-jhip-1基因,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Ps-jhip-1基因在黄曲条跳甲不同组织器官及1个生物钟周期内表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成功克隆了Ps-jhip-1全长cDNA,其长度为1 252bp,开放阅读框为1 230bp,编码409个氨基酸。Ps-jhip-1基因编码蛋白具有典型的类蛋白激酶C超家族的蛋白功能域,不具备保幼激素膜受体分子的特征。系统发育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娜  韦芬  鲍宝龙  
从福建东山县附近海域捕获3尾野生星点东方鲀(Takifugu niphobles),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了其组织及从组织分离到的细菌发酵产物的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含量,结果显示星点东方鲀卵巢、肝脏和肌肉组织的TTX含量分别是56.247、0.380和0.118μg/g。根据16S r DNA测序的结果,从星点东方鲀的肠道中分离到一株鳗利斯顿氏菌属(Listonella sp.)细菌,从肝脏中分离到两种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细菌,从肌肉中分离到一株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嘉斐  张璐  孟永娇  段莉莉  罗雨薇  李季  陈劲枫  
[目的]钙调素类似蛋白(calmodulin-like protein,CML)是一类含有EF-hand结构域的钙受体蛋白,与植物细胞的分裂及形态建成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前期克隆的一个黄瓜果实特异性表达基因CML25-like,研究其调控单性结实的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方法研究CML25-like表达的时空特点;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LP100-35S-CML25-like,利用农杆菌介导子叶节法转化黄瓜自交系CCMC,并研究转基因植株的表达特点;观察转基因植株的表型,采用RT-qPCR方法检测其坐果期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CML25-like在黄瓜幼叶和雌花中表达量最高,在雄花中表达量最低,而且CML25-like在果实发育过程中上调表达,在果实败育过程中下调表达;性状统计发现过表达CML25-like植株的单性结实率最高可达到98.25%,比对照CCMC提高了86%,而且单性结实果实与对照授粉果实的长度和横径均无明显差异。RT-qPCR检测结果显示,在转基因植株坐果期22个激素相关基因中有16个显著上调表达。[结论]CML25-like基因的活跃表达与果实发育密切相关,而且CML25-like能够诱导黄瓜单性结实,促进果实膨大,推测CML25-like通过上调弱单性结实黄瓜子房中激素相关基因表达而诱导单性结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燕斌  李壮  蔡应繁  周朋  肖阳  黄玉碧  付凤玲  潘光堂  杨克诚  杨建平  
【目的】分析玉米2个光敏色素A基因(ZmPhyA1和ZmPhyA2)的蛋白结构及可能存在的功能区段,明确其响应于不同光线处理的表达模式。【方法】通过RT-PCR方法获得ZmPhyA1和ZmPhyA2编码的完整cDNA序列,推断2个基因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利用酵母双杂交测试其结构域间的物理互作,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不同光处理条件下ZmPhyA1和ZmPhyA2的表达模式。【结果】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ZmPHYA2与高粱光敏色素A的遗传关系要比与ZmPHYA1更近。ZmPHYA1与ZmPHYA2蛋白中含有1个GAF结构域、1个Phytochrome结构域、2个PAS结构域、1个HisK...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秀霞  侯雪宁  徐彬  郝萧  姜国建  樊廷俊  
为了探索适用于体外培养的鱼细胞外源基因转入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转录因子Sox2的重组表达载体p ET32a(+)-Sox2-11R-6His,诱导表达并纯化得到了C末端连接多聚精氨酸(11R)的重组蛋白Sox2-11R-6His,以其与红鳍东方鲀精巢细胞系细胞共孵育12 h后,光镜观察结合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重组蛋白进入细胞的效率与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且最佳孵育浓度为8μg/m L,当重组蛋白质量浓度达到10μg/m L时,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对外源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定位,发现重组蛋白分布于细胞质,部分进入到细胞核中。证明了穿膜肽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毛婕  龚小玲  鲍宝龙  
检查了东海区283尾野生黄鳍东方鲀(Takifugu xanthopterus)样本,发现具有河鲀毒素的黄鳍东方鲀也受到线虫的感染。11月份黄鳍东方鲀体内异尖线虫感染情况最严重。通过形态学特征和线粒体DNA鉴定,黄鳍东方鲀组织内寄生的线虫为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fii)。免疫组学分析发现异尖线虫体内含有河鲀毒素,进一步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异尖线虫体内河鲀毒素含量为425ng/g。这是首次发现寄生在东方鲀体内的线虫具有河鲀毒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徐嘉波  刘永士  张海明  邓平平  陆根海  张宗锋  
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菊黄东方鲀的未受精卵、胚胎(出膜前,受精后8085 h)、初孵仔鱼(0日龄)、开口前仔鱼(3日龄)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菊黄东方鲀卵和鱼苗的水分含量随着个体发育出现升高趋势,而鱼苗总脂含量随着个体发育显著下降。各发育阶段的干样中检出8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菊黄东方鲀未受精卵脂肪酸组成与其亲本卵巢非常相似;胚胎期的脂肪酸利用率高低顺序为SFA(15.08%)、MUFA(14.46%)、n6PUF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刘建忠  朱雅珠  臧维玲  王成辉  
在大批量苗种培育条件下,通过对菊黄东方鲀胚后发育阶段的观察、测量和摄影,研究了菊黄东方鲀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及行为生态特点。结果显示,仔稚鱼发育分为前期仔鱼、后期仔鱼、前期稚鱼、中期稚鱼和后期稚鱼5个阶段,每个阶段由若干个时期组成,总共为17个时期。在盐度10.0~13.5、温度20.5~26.0℃条件下,鱼苗历时35d完成了从初孵仔鱼至夏花鱼种的发育。期间,鱼苗食性经历了开口和转食配合饲料2个关键时期。食物转换依次为卵黄、轮虫、卤虫幼体、中型枝角类、大型桡足类和枝角类、底栖生物和虾类幼体、配合饲料。同时,鱼苗完成了由水体中上层向中下层活动区域的转变。游泳行为经历了平游、巡游和池塘觅食巡游3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昕  夏西超  宁黔冀  
为探讨咪唑类物质KK-42可能的作用机制,首次克隆了热激蛋白90(HSP90)部分mRNA序列,研究了HSP90以及HSP70基因的时空表达以及KK-42对其表达的影响。将体长3.5~5.0cm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95×10-4mol/L的KK-42溶液或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处理1min,之后在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结果显示,HSP90和HSP70在凡纳滨对虾大颚器官、眼柄、肌肉和肝胰腺都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实验期间,肝胰腺中两种HSPmRNA水平虽有一定波动,但含量相对较低;KK-42处理可显著诱导肝胰腺HSP的表达,在处理后第1、2、3天,HSP70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红  岳东霞  周良炎  S.Muthukrishnan  
将类甜蛋白基因 (TLP)及其紧密连锁的抗除草剂bar基因以农杆菌介导法导入脱毒微型种薯“津引薯 8号” ,经除草剂筛选后的转基因单株无性繁殖用于分子检测 ,标记基因bar基因的PCR反应和含TLP基因特异探针的Southern检测结果 ,转基因植株分别显示出 0 54kb和 3 0kb的特异性条带 ,证明TLP基因已成功地整合到转基因马铃薯基因组中。利用TLP基因特异性抗血清对转基因植株进行Western反应检测 ,结果表明 ,转基因植株中TL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经晚疫病菌游离孢子接种离体抗性分析 ,转基因株系表现出对晚疫病的明显抑制作用和症状发生的延迟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越敏  胡红红  武从庆  
为鉴定逆境应答相关转录因子,以1个水稻EST为基础,通过RT-PCR分离到了1个编码锌指蛋白的转录因子新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OsZF19。该基因编码171个氨基酸,包含zf-AN1和zf-A20两个锌指结构域,预测的该基因启动子区含有逆境应答顺式元件。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OsZF19的确受到高盐和植物激素ABA胁迫的诱导,而在干旱胁迫早期显著地诱导表达,胁迫后期OsZF19的表达量轻微下降。试验结果表明,OsZF19可能在水稻对干旱和高盐逆境的应答反应中发挥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锋  赵晓瑜  周艳芬  
合成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的天然低氧启动子,与vgb结构基因拼接得到570 bp的vgb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pUC18质粒中重组为pUC_LV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得到重组子。通过低氧诱导10 h后,重组菌的密度较对照增加了67.4%,经SDS_PAGE和CO差光谱分析证明重组菌表达了有活性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苗亮  李明云  陈莹莹  胡谋  陈炯  
为研究冷诱导结合蛋白(CIRP)在大黄鱼低温适应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了大黄鱼CIRP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低温胁迫下大黄鱼各组织中CIRP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大黄鱼CIRP基因cDNA序列全长1211 bp,推测编码一个由18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9 ku的蛋白。序列比对显示硬骨鱼类CIRP基因序列较为保守,特别是N端的RNA识别基序(RRM)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大黄鱼CIRP与银鳕相似性最高(81.5%),所有硬骨鱼类聚为一个大支。慢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