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5)
2023(4695)
2022(4068)
2021(3846)
2020(2964)
2019(6741)
2018(6928)
2017(12366)
2016(7025)
2015(7834)
2014(8240)
2013(7637)
2012(7071)
2011(6503)
2010(6801)
2009(6242)
2008(6337)
2007(5847)
2006(5301)
2005(4901)
作者
(20966)
(17263)
(17221)
(16294)
(10666)
(8335)
(7740)
(6698)
(6366)
(6298)
(5750)
(5712)
(5506)
(5305)
(5301)
(5252)
(5143)
(4919)
(4861)
(4812)
(4355)
(4317)
(4063)
(3999)
(3998)
(3854)
(3797)
(3729)
(3490)
(3419)
学科
(25630)
经济(25602)
管理(24425)
(17003)
(15176)
企业(15176)
环境(14079)
(9598)
方法(8743)
理论(8158)
(8114)
(7936)
(7152)
业经(6984)
地方(6922)
(6777)
生态(6764)
中国(6498)
资源(6072)
规划(5919)
数学(5736)
环境规划(5733)
数学方法(5621)
农业(5300)
(4850)
(4829)
教育(4822)
(4697)
财务(4687)
财务管理(4667)
机构
学院(102412)
大学(98854)
(35551)
管理(35320)
经济(34493)
研究(32875)
理学(29485)
理学院(29123)
管理学(28527)
管理学院(28371)
中国(25573)
科学(22298)
(21581)
(18388)
(17026)
(16776)
(15626)
师范(15475)
研究所(15292)
中心(15213)
(14814)
(14552)
财经(13981)
北京(13907)
业大(13873)
(12394)
(12332)
技术(12079)
师范大学(12017)
(11714)
基金
项目(63522)
科学(49113)
研究(48871)
基金(43125)
(37438)
国家(37070)
科学基金(31520)
社会(29193)
社会科(27380)
社会科学(27372)
(27232)
基金项目(23063)
教育(22210)
(21855)
编号(21191)
自然(19867)
自然科(19175)
自然科学(19171)
自然科学基金(18770)
成果(17195)
资助(17012)
课题(15392)
重点(15070)
(14533)
(13055)
(12798)
(12789)
(12177)
创新(12044)
项目编号(12016)
期刊
(47494)
经济(47494)
研究(29339)
中国(22649)
教育(15945)
(15888)
学报(15604)
科学(13982)
(13280)
管理(12682)
大学(11426)
学学(10542)
技术(9016)
农业(8937)
业经(8422)
资源(7796)
(7225)
金融(7225)
财经(6743)
图书(6651)
经济研究(6106)
(5853)
问题(5662)
(5510)
财会(5326)
职业(5050)
生态(4986)
现代(4893)
书馆(4890)
图书馆(4890)
共检索到157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西琴  张远  刘昌明  
针对地表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对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进行探讨,包括:①在分析已有生态及环境需水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生态及环境需水的定义;②对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论述。首先,回顾了与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研究有关的概念;其次,根据河道水量平衡探讨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的机理及其组成;第三,根据人类对地表水的影响强度,将水资源开发利用划分为4个阶段,论述了每个阶段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并分析了河流流量减少所造成的对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的概念。论文为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林飞  王辉  孙佳竹  
以大凌河为背景,围绕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关系,确定了大凌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对大凌河的消耗型与非消耗型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计算,并对非消耗型需水量进行逐月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上窝堡站、朝阳站、义县站、凌海站每年非消耗型需水量分别为0.741×108m3,4.447×108m3,4.588×108m3,13.092×108m3;消耗型需水量中,蒸发需水量为0.019×108m3,渗漏需水量因河道常年无明显断流现象而不作考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玫  贾新平  魏洪涛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雅砻江、大渡河的5条支流调水入黄河,总调水量40×108m3。如此大规模的引水是否会对原来河流的功能特别是引水坝址附近生态环境功能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分析调水地区径流特征的基础上,分别采用7Q10法,Tennant法以及湿周法计算了不同引水坝址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低限用水需求,推荐西线一期工程各引水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环境低限用水量,除克柯坝址为2m3/s,其余坝址均为5m3/s。并据此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后对引水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后各引水河流基本上依旧能够满足其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需求,不会损害河流基本的生态环境功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吉利娜  刘苏峡  吕宏兴  门宝辉  
研究了不同河道几何断面的湿周法理论,分析了各种几何断面的湿周-流量关系。结果表明,当河道断面呈三角形、U型和抛物线型时,湿周-流量关系曲线可近似用幂函数拟合;当河道断面呈矩形和梯形时,湿周-流量关系曲线可近似用对数函数拟合。通过采用斜率为1法和曲率最大法确定曲线变化点,估算最小生态需水量发现,不论郡种断面,用斜率为1法和曲率最大法估算的结果差异很大,斜率为1法的估算结果均大于曲率最大法。分析同一流量下、不同断面形态对湿周法的适宜情况结果表明,在同一流量下,几何尺寸接近的不同断面,矩形和梯形断面有较大的湿周值,从湿周法初衷来讲,则更有利于生物生境的保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邹悦  张勃  
生态需水是当前水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内陆干旱区来说,这一研究尤为紧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水文变异,进而改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水文及生态平衡状况。文章采用黑河流域莺落峡站1947-2006年月径流序列资料,运用差积曲线-秩检验联合法来识别水文过程变异点并分析变异成因,然后对各月平均流量序列用线性矩法推求GEV分布参数,求出概率密度最大流量,将其视为相应月河道内生态流量,可以得到黑河莺落峡站河道内生态需水情况。结果表明,基于水文变异情况分析河道内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在黑河上游是可行的;水文变异前后,站点满足生态需水频率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气候原因而导致的径流量变化是很难避免的,科学合理计算生态需水对干旱区河流生态管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超磊  刘苏峡  舒畅  张守红  
生态需水研究是水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计算河流生态需水的方法极多。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结合河道断面和河道内生物信息,建立生物栖息地指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生物栖息地指标包括:平均流速、水面宽、平均水深、湿周、过水断面面积、水力半径以及加权可利用栖息地面积(WUA)等,综合这些栖息地指标与流量的关系确定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泥曲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为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可调水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利用流速、水深、过水断面面积和水力半径确定河道最小生态需水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0%,利用水面宽、湿周、WUA等计算的结果分别是多年平均流量的56%、48%和32%。最终确定泥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雁林  王文科  杨泽元  
陕西省渭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需水量往往被国民经济需水量挤占,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不仅已成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要求,而且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一环。论文立足于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义,提出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外部优先级”和“内部优先级”思想,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界定范围。在此基础上,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需求出发,建立了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流域2000年、2010年、2020年的生态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长森  刘昌明  夏军  王纲胜  刘玉  孙常磊  王蕊  嵇晓燕  
提出了一种估算闸坝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的方法——改进的生态水力半径法(AdaptedEcological Hydraulic Radius Approach,AEHRA),该法能够同时计算输出相应河段的生态水位,方便对闸坝进行调度。将其应用到淮河,以鱼类作为生态保护目标,估算了上、中、下游共4个典型闸坝下游河段的生态需水和生态水位,结果表明:①鱼类产卵期内需要较大的生态流量,其顺序为:蚌埠>周口>颍上>白龟山,下游大于上游,中游居中,受断面影响显著;非产卵期则为:周口>颍上>蚌埠>白龟山,中游大于上下游,受河流鱼种影响较大。周口闸下河段全年各月生态需水量相同,需加强上游闸坝的联合调度满足冬季12...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乐宽  李天宏  
在生态环境需水研究中,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与定义十分重要,它通常包含了研究者的研究对象、研究角度以及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然而,关于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与定义至今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给生态环境需水研究和水资源配置实践均造成了极大的不便。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已有研究的相关概念中提取出一系列关键词并加以辨析,在此基础上将其归纳为一个概念体系,并提出了选用上的建议。通过对已有相关定义之间本质联系的深入分析,将生态环境需水定义为"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所需的水";这一定义能将各种说法较好地统一起来,有助于合理确定生态环境需水量以及检验生态环境用水的配置效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吉利娜  刘苏峡  王新春  
湿周法是以湿周作为衡量栖息地质量的指标来估算河道内流量的最小值。通过建立河道断面湿周与流量的关系曲线,依据该曲线确定变化点的位置,估算最小需水量的推荐值。根据国外对湿周法的研究应用,分别采用对数函数和幂函数关系对湿周—流量关系进行拟合。从理论上分析了湿周法采用斜率为1法和曲率最大法确定变化点的不同,得到不论采用对数函数还是幂函数关系拟合流量—湿周关系,斜率为1法的估算结果都要大于曲率最大法的估算结果。把湿周法应用到滦河流域两个水文站,以曲率最大法确定变化点,估算了两个站点的最小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①对数函数拟合流量-湿周关系得到的最小生态需水量都要大于幂函数拟合流量-湿周关系的结果;②湿周法估算的生态需水量都能满足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的要求,且较小河流对生态需水量的要求相对较大河流更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戚小燕  
城市河道基本功能为排水、防汛等,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建设具有多样功能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河道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文章结合河道整治实例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学军  王光谦  
黄河与国内外其它半干旱地区河流的一个最大区别 ,就是它是世界上年输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 ,而且沿河排污量很大。因此 ,必须把保持黄河下游的泄洪排沙、水体自净等自然功能纳入流域整体开发中 ,避免下游河道出现由于人为影响而加速萎缩以及水环境恶化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文瑾  丁正红  张岍  董文艺  李谱  
以丁山河河道低碳治理工程生态修复设计为例,介绍河道低碳型生态修复设计方法及应用。根据深圳市丁山河水系和水质特征,结合区域内低碳发展理念,提出涵盖河滩浮岛、人工湿地、生态护岸、太阳能生态修复以及低影响开发的低碳生态修复整体方案,阐述河道低碳型生态修复设计方法及应用,并对丁山河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天琦  何俊仕  董克宝  张静  延玮辰  王磊  
以蒲河流域为例,以改善水环境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以生态分区为前提,同时满足人类正常生产活动的生态环境需水估算模型。该模型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了蒲河流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比简单的水文模型更为符合蒲河流域的实际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蒲河流域进行生态分区,针对各生态分区对生态需水的需求不同,分别估算需水值。其中包括河道基本生态需水、河道蒸发需水,河道渗漏需水等。在考虑生态需求的同时,针对蒲河季节性河流且人工干扰严重的特点,对蒲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值进行估算。计算结果表明,蒲河流域生态需水总量为4 538.46万m3,并具有年内变化显著、受人类活动(污水排放量、人口密度等)影响各分区差距显著等特点,研究成果为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涛  吴建寨  姜广辉  
河道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性而进行的空间分区,是进行河流生态修复的科学依据。本文利用GIS和RS技术,在区域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永定河北京段生态问题、生态功能重要性等,揭示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分异规律。综合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叠加影响,最终形成了永定河北京段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划分为自然段、近自然段、城市景观段、人工绿化段、自然绿化段等5个区域,并结合永定河多元化用途、相关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提出各区域的生态修复调控指标,为永定河北京段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