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35)
- 2023(4704)
- 2022(3987)
- 2021(3774)
- 2020(3208)
- 2019(7266)
- 2018(7056)
- 2017(13579)
- 2016(7828)
- 2015(8292)
- 2014(8357)
- 2013(8218)
- 2012(7718)
- 2011(6923)
- 2010(6716)
- 2009(6153)
- 2008(5928)
- 2007(5270)
- 2006(4518)
- 2005(4067)
- 学科
- 济(29845)
- 经济(29822)
- 业(20741)
- 管理(18656)
- 企(16928)
- 企业(16928)
- 方法(14169)
- 数学(12726)
- 数学方法(12603)
- 学(9709)
- 财(9048)
- 中国(7550)
- 农(7532)
- 地方(6722)
- 制(6510)
- 务(6136)
- 财务(6128)
- 财务管理(6118)
- 企业财务(5966)
- 业经(5687)
- 融(5407)
- 金融(5405)
- 结构(5354)
- 银(5321)
- 银行(5288)
- 行(5070)
- 农业(5042)
- 产业(5002)
- 体(4840)
- 贸(4829)
- 机构
- 大学(108412)
- 学院(108117)
- 济(42458)
- 研究(42225)
- 经济(41613)
- 管理(36478)
- 理学(31933)
- 理学院(31438)
- 中国(30858)
- 管理学(30705)
- 管理学院(30499)
- 科学(30174)
- 农(25234)
- 所(23508)
- 京(23171)
- 研究所(22015)
- 业大(20321)
- 农业(20266)
- 财(19928)
- 中心(18579)
- 江(16613)
- 财经(16128)
- 院(15354)
- 经(14809)
- 省(14436)
- 北京(14381)
- 范(14104)
- 经济学(14039)
- 师范(13837)
- 科学院(13810)
- 基金
- 项目(79323)
- 科学(62059)
- 基金(58776)
- 家(54955)
- 国家(54576)
- 研究(50618)
- 科学基金(45168)
- 自然(32341)
- 社会(31784)
- 自然科(31611)
- 自然科学(31599)
- 基金项目(31357)
- 省(31295)
- 自然科学基金(31061)
- 社会科(30213)
- 社会科学(30205)
- 划(27136)
- 资助(24621)
- 教育(22487)
- 重点(19091)
- 编号(17958)
- 计划(17416)
- 发(17266)
- 部(17217)
- 创(16022)
- 科研(15823)
- 科技(15782)
- 创新(15218)
- 性(14379)
- 业(13953)
共检索到154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延玉 罗玉柱 程李香 王继卿 刘秀
【目的】研究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超微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形态学基础。【方法】活体采集的皮肤样品,经3%的戊二醛前固定和锇酸的后固定,通过上行酒精梯度脱水后进行包埋。制作河西绒山羊一年周期内每个月的皮肤超薄切片,经铀和铅双染色后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拍照和分析。【结果】河西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的超微结构随着毛生长周期呈周期性变化,可分为5个不同的时期,即1—2月为休止期、3—4月为生长前期、5—8月为生长期、9—10月为退行前期、11—12月为退行期。【结论】阐述了河西绒山羊次级毛囊在一个完整的生长循环过程中所处的5个不同的时期,为绒山羊绒毛相关...
关键词:
绒山羊 次级毛囊 超微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玉荣 范文斌 李长青 尹俊 张燕军 李金泉
【目的】研究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形态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制作内蒙古绒山羊1年周期内每个月的皮肤组织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形态在一年中呈周期性变化,在兴盛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的形态各不相同。从4月份开始,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向下分裂延伸,开始了毛囊的重建;8~9月份毛囊完成重建,毛囊结构完整;10月份毛球细胞停止分裂,毛乳头萎缩,大量细胞程序化死亡,毛根上移,毛囊进入退行期;12月份毛囊根部上升到皮脂腺附近不再变化;翌年1~3月毛囊的形态基本没有变化。【结论】了解了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1年内形态的周期性变化过程...
关键词:
绒山羊 次级毛囊 组织形态 周期性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尚方正 马荣 戎友俊 潘剑锋 王敏 牛舒冉 齐云鹏 李彦伯 李金泉 张燕军
为筛选绒山羊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microRNA(miRNA)及靶基因验证,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到绒山羊胎儿期(45、55、65、75、95、115和135 d)皮肤组织miRNA表达谱的基础上,鉴定各比对组中差异表达的miRNA并根据毛囊形态发生规律筛选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的miRNA,运用RNAhybrid、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预测筛选到的miRNA靶基因并与次级毛囊发育相关基因取交集,所得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毛囊发生发育重要通路中的关键基因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进而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关键miRNA-mRNA的靶向关系。结果表明:1)筛选到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miRNA 153个,共预测到32 978个靶基因;2)取交集后得到1 352个靶向的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的基因,且显著富集在29条KEGG通路中,其中毛囊发生发育重要通路TGF-β同样显著富集;3)构建了chi-miR-26b-5p-SMAD1和chi-miR-495-3p-SMAD1等232对次级毛囊发生发育可能相关的miRNA-mRNA关系对,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进一步验证了关键靶向关系。本研究为解析miRNA在绒山羊次级毛囊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前期基础。
关键词:
绒山羊 次级毛囊 miRNA 靶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燕军 尹俊 李金泉 李长青
【目的】了解绒山羊毛囊的组织结构及毛囊形态发生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制作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胚胎皮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绒山羊的毛囊结构同其它动物一样,由毛球、连接组织鞘、外根鞘、内根鞘和毛干几部分组成。在胎龄55~65d毛囊开始发生形成毛芽;胎龄135d,大多数初级毛囊和一部分次级毛囊发育基本成熟;次级毛囊是初级毛囊的一个分支。【结论】了解了绒山羊毛囊的结构组成及毛囊从发生到发育成熟的整个形态变化过程,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绒山羊 毛囊 结构 形态发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席海燕 周欢敏 郑琰
【目的】构建绒山羊生长期次级毛囊的消减文库,寻找绒毛生长的相关候选基因。【方法】以生长期次级毛囊cDNA为tester,休止期次级毛囊cDNA为driver,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生长期次级毛囊消减文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cDNA文库。随机挑取20个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250~1000bp之间。挑取750个克隆进行测序,得到342条有效序列,平均长度596bp。进行同源性分析,有298个与nucleotide数据库山羊及其它物种的已知序列同源。在EST数据库中找到38个相似EST序列和6个无同源性序列。对298个已知功能基因的EST...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静 刘海英 杨桂芹 董维国
为研究不同剂量LiCL对绒山羊毛囊生长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m Rna表达的影响,将分离的绒山羊初级毛囊随机分为5组,每组24个重复,对照组为WiLLiam'e基础培养液。试验组在基础培养液中依次添加2,5,10和20mmoL·L~(-1)的LiCL,培养期为7d,每日测量毛囊生长长度。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各组β-Cateninm 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2~10 mmoL·L~(-1)LiCL组的β-Catenin m Rna表达水平和生长长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斌 王立忠 吴铁成 马跃军 赵若阳 高玉林 闫新刚 李玉荣
为分析chi-miR-107-3p及相关基因在不同品系绒山羊皮肤毛囊生长发育周期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分别在毛囊休止期(4月)、兴盛前期(7月)、兴盛期(9月)和退行期(1月)采集了阿拉善型绒山羊(季节性长绒)和敏盖绒山羊(常年长绒)体侧皮肤组织,通过组织切片比较分析组织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hi-miR-107-3p及ADCK5、DSBC1、ARSA、FMAP4、RHBDF2和ALDH3A2等6个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两种品系的绒山羊毛囊在形态特征上基本一致,但在同一时期生长规律不同;2)chi-miR-107-3p和RHBDF2基因在两种品系绒山羊皮肤毛囊不同发育周期的表达量呈相反趋势。在次级毛囊重建初期,chi-miR-107-3p表达量较高,而RHBDF2基因的表达量极低,随着次级毛囊重建逐步完成,chi-miR-107-3p表达量显著降低,RHBDF2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增高。进入退行期,chi-miR-107-3p的表达量逐渐增高,而RHBDF2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休止期,chi-miR-107-3p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此时RHBDF2基因的表达量最小,推测chi-miR-107-3p可能负向调控RHBDF2基因的表达;3)相关性分析表明,chi-miR-107-3p和RHBDF2基因表达水平均与皮肤毛囊性状显著相关(P<0.05),说明chi-miR-107-3p和RHBDF2基因均为两品系绒山羊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4)ALDH3A2基因的表达量在皮肤毛囊休止期至兴盛期的过程中逐渐降低,由退行期至休止期的过程中逐渐增高。ALDH3A2基因与皮肤毛囊各性状均显著相关(P<0.05),表明高表达的ALDH3A2可能抑制两品系绒山羊毛囊的生长发育,是调控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其他基因对绒山羊皮肤组织生长均无影响。本研究证实羊绒生长发育过程离不开miRNA及其相关基因参与调控,为进一步研究毛囊发育分子机理提供了参考,为实际生产中进行羊绒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尚方正 马荣 戎友俊 王敏 潘剑锋 梁丽丽 张燕军 李金泉
为探究调控绒山羊毛囊发生发育阶段关键circRNA及其功能,基于课题组前期得到的内蒙古绒山羊胎儿期(45、55、65和75d)皮肤组织circRNA表达谱以及各比对组中差异表达circRNA的基础,根据不同时期毛囊形态发生发育情况筛选了毛囊发生发育相关的circRNA,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毛囊发生发育关键circRNA,并对其进行qRT-PCR试验;运用TargetScan和miRanda预测关键circRNA靶向的miRNA以及靶向miRNA的靶基因,分析了22个内含子circRNA宿主基因的富集情况,探究circRNA的功能作用。结果表明: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circRNA2049、circRNA5681、circRNA2225和circRNA3411均由外显子组成,为外显子circRNA。2)qRT-PCR显示,circRNA2049、circRNA2225、circRNA3411和circRNA5681在绒山羊胎儿期4个时期(45、55、65和75d)中均显著差异表达(P<0.05)。3)功能分析显示,外显子circRNA可能竞争性结合miRNA,以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来调控毛囊的发生发育,同时内含子circRNA宿主基因也可能影响毛囊的发生发育,具体作用机制需后续探究。综上,本研究筛选鉴定了绒山羊毛囊发生发育关键circNRA,并初步探究了其功能,为解析circRNA在绒山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研究绒毛生长发育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绒山羊 毛囊 circRNA 功能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玉园 刘海英 袁缨 丛玉艳
为研究不同剂量的IGF-1和EGF对辽宁绒山羊毛囊体外生长及毛囊形态的影响,采用显微分离法分离绒山羊初级毛囊,分别测定不同浓度IGF-1(0.1,1,10,100ng.mL-1)、不同浓度EGF(0.2,2,20,100ng.mL-1)和联合添加IGF-1与EGF(分别添加10ng.mL-1和20ng.mL-1)对毛囊形态变化及生长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IGF-1刺激毛乳头和毛母质细胞分裂增殖;EGF促进毛囊外根鞘细胞分化;联合添加刺激毛球部增大。IGF-1和EGF对毛囊体外生长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作用大小与剂量有关,最适宜浓度IGF-1为10ng.mL-1,EGF为20ng.mL-1,10d...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丁平 陈静 谢璐娜 刘敏 陈玉林
以陕北白绒山羊毛囊生长期皮肤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出Lhx2基因的CDS区,成功构建了以KAP6.1为启动子表达Lhx2基因的绿色荧光表达载体pIRES2-KAP-LHX-EGFP.并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经PCR检测显示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细胞基因中.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Lhx2基因对绒山羊毛囊发育的影响和转Lhx2基因绒山羊的生产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铁佳 王岩 王琳 吴静 史振丹 赵艳红
为探究褪黑激素(MT)对绒山羊毛囊体外生长及毛囊形态的影响,采用物理切割法结合胶原酶消化分离绒山羊初级毛囊,并通过设置酶的不同体积分数(0.10%、0.20%、0.25%、0.30%、0.35%、0.40%和0.45%)以及相应的消化时间(100、80、70、60、50、45和35Min)确定型胶原酶消化的最佳条件。在初级毛囊体外培养的基础上,添加褪黑激素(300pg/ML)连续培养5d,在显微镜下观察毛囊每天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毛囊分离过程中胶原酶消化的最佳体积分数和时间为0.30%、60 Min,褪黑激素对初级毛囊体外生长具有极显著的(p<0.01)促进作用。
关键词:
褪黑激素 初级毛囊 体外培养 绒山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丽春 张文广 杨文柱 王志新 张永斌 高爱琴 张燕军 赵艳红 苏蕊 常子丽 金鑫 王鹏宇 冯林 刘慧 武瑞兵 王瑞军 李金泉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PDGFA)在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皮肤毛囊上的表达规律和褪黑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和产绒量相当的阿尔巴斯绒山羊成年母羊,分为4组,即从不埋植的对照组和3组不同时间埋植褪黑激素的试验组。试验组在埋植期间每隔一个月按照2 mg kg-1BW的剂量在绒山羊耳后皮下埋植褪黑激素。采集12个月(从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的受试羊体侧部皮肤样品,用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皮肤中PDGFA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各组间PDGFA基因的表达模式不同。对照组在11月时其表达量为全年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鹏 郑月茂 卿素珠 徐永平 张涌
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山羊胚胎期肝脏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 ,山羊肝细胞在胚胎早期就有明暗之分。胆小管在胚胎早期已经形成 ,胆管由肝母细胞演化而来 ;窦状隙随机发生 ;肝脏造血以红细胞为主 ,且随胚胎的发育 ,造血功能逐渐降低。
关键词:
山羊 胚胎 肝脏 超微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建一 陆勤勤 陈继梅 汪文俊 许璞 王素娟
以产于福建莆田的人工栽培红毛菜为材料,对红毛菜原叶体、原孢子、果孢子、营养藻丝及孢子囊枝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观察结果较完整地展示了红毛菜各生长细胞及组织的超微结构。研究发现红毛菜原叶体的生长发育及构造变化与生殖细胞的发生形成相关,本文描述了原叶体生长发展与无性生殖细胞发生的关系及特征。研究结果还表明,该类植物具有星状色素体和蛋白核,显示红毛菜亚纲植物特有的色素体结构;原叶体细胞色素体无围周类囊体,细胞之间无纹孔连丝,具原始红藻特征;营养藻丝细胞间有纹孔连丝,色素体具围周类囊体,表现真红藻特征;孢子囊枝细胞色素体无围周类囊体,细胞间有纹孔连丝,与原叶体、丝状体营养藻丝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之处,显示...
关键词:
红毛菜 超微结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蕊 张文广 尹俊 赵珺 常子丽 李金泉
为探讨调节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发育相关基因及其作用机理,采用原位杂交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对BMP2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其可能的作用方式。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发育休止期毛干周围有强烈的表达信号,在兴盛期不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休止期皮肤毛囊的表达量是兴盛期的27.8倍。综合上述试验结果,推测BMP2基因在毛囊发育过程中主要起抑制毛囊生长发育、维持毛囊处于休止期的作用,且可能参与新一轮的毛囊重建,因此,可将BMP2基因作为绒山羊育种过程中提高其产绒量的一个潜在的分子靶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