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3)
- 2023(15372)
- 2022(12658)
- 2021(11678)
- 2020(9384)
- 2019(21031)
- 2018(20667)
- 2017(39784)
- 2016(21350)
- 2015(23895)
- 2014(23761)
- 2013(23669)
- 2012(22191)
- 2011(20203)
- 2010(20937)
- 2009(19642)
- 2008(19639)
- 2007(18283)
- 2006(16876)
- 2005(15493)
- 学科
- 济(98515)
- 经济(98404)
- 业(92078)
- 企(73138)
- 企业(73138)
- 管理(72869)
- 农(48912)
- 业经(33092)
- 农业(32933)
- 方法(31743)
- 中国(29875)
- 财(27583)
- 地方(27559)
- 数学(23329)
- 数学方法(23101)
- 制(20981)
- 策(20320)
- 技术(19571)
- 务(18554)
- 财务(18518)
- 财务管理(18497)
- 环境(17665)
- 和(17485)
- 企业财务(17475)
- 贸(17372)
- 贸易(17353)
- 划(17056)
- 易(16808)
- 发(16660)
- 理论(15703)
- 机构
- 学院(313498)
- 大学(302076)
- 济(135785)
- 经济(132958)
- 管理(123817)
- 研究(109252)
- 理学(104261)
- 理学院(103175)
- 管理学(101878)
- 管理学院(101275)
- 中国(87856)
- 京(64879)
- 科学(62933)
- 财(62807)
- 农(62133)
- 所(54931)
- 江(52534)
- 中心(50953)
- 研究所(48871)
- 财经(47623)
- 农业(46877)
- 业大(46542)
- 经(42957)
- 州(41482)
- 北京(41323)
- 范(41014)
- 师范(40702)
- 院(39188)
- 经济学(38930)
- 省(36815)
- 基金
- 项目(197108)
- 科学(156952)
- 研究(152209)
- 基金(140606)
- 家(120524)
- 国家(119251)
- 科学基金(103488)
- 社会(98104)
- 社会科(92619)
- 社会科学(92595)
- 省(80603)
- 基金项目(74203)
- 教育(67104)
- 划(65050)
- 编号(63868)
- 自然(63311)
- 自然科(61728)
- 自然科学(61716)
- 自然科学基金(60626)
- 资助(55531)
- 成果(51101)
- 发(49179)
- 课题(44452)
- 重点(44294)
- 创(43471)
- 部(43130)
- 业(40890)
- 发展(40817)
- 展(40137)
- 国家社会(39813)
- 期刊
- 济(173154)
- 经济(173154)
- 研究(96293)
- 中国(72937)
- 农(63993)
- 管理(49960)
- 财(49261)
- 农业(42916)
- 科学(42722)
- 学报(40844)
- 融(36865)
- 金融(36865)
- 教育(35192)
- 业经(34357)
- 大学(32616)
- 学学(30759)
- 技术(29832)
- 经济研究(24465)
- 财经(23403)
- 业(22996)
- 问题(22525)
- 经(20313)
- 技术经济(17723)
- 世界(17305)
- 资源(16451)
- 贸(16270)
- 现代(16139)
- 农村(15993)
- 村(15993)
- 农业经济(15455)
共检索到506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强
本文分析了河西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成因 ,认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人口压力破坏了干旱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机理 ,导致区域的水、土、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使区域生态环境劣变。对此 ,文章提出了河西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西地区 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 可持续农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霍有光
祁连山为河西走廊单位面积提供的水资源是黄河流域单位面积的5倍。国家加速开采黄河中上游水资源,使黄河下游断流及盐碱化等问题日益加剧。而河西地区均为内陆河,过去流经走廊的河流多被渗漏与蒸发。用系统哲学思想研究充分利用河水、土资源问题,努力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林业,不仅不会损害邻区利益,而且还将带来上千公里的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的彻底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任妙丹 王生林
基于循环经济的"5R"原则,文章选取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减量投入、资源环境安全4类16个参评因子构建了循环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从2000-2010年河西走廊地区循环农业总体发展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因素;张掖市和河西走廊的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低于甘肃省和定西市,其中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和资源环境安全指标是造成河西走廊和张掖市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分析,本文从强化政府资金投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坚持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减少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循环农业 障碍度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高宝 胡恒觉 黄鹏
通过分析河西绿洲农业区光能、土地、水、矿藏资源优势,对该区的粮食生产力、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生产力进行了估算,指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河西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建设高标准永久性农田、开发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节粮型商品化牧业基地、兴工致富、兴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促进农业由劳动集约向资本和技术集约转变。
关键词:
绿洲 集约持续农业 节水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左心平
本文简述了河西走廊农业的现状,提出发展节水农业、季节性畜牧业,建立蔬菜基地、工业原料基地、果品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作为当地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希彪
陕甘宁接壤区既是气候的敏感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带。为此,应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功能分区,合理保护和发展;应根据自然生态条件的差异,分区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实现农业产业化;利用节水保水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措施,实现有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实施林灌草生态工程建设,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及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和减少农村人口,减轻人口压力,以实现该区域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明友 刘成玉
本文针对西南地区的特点,提出农业发展应走高产、优质、高效前提下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劳力和资源集约为主,全面增加要素投入,积极向技术和资金集约转化;提高单产和扩大复种并重;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三高”农业和立体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磊 李新文 景喆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农业生产自身循环规律和农业产业化内在循环特性角度,构建循环型农业的理论模型;强调循环型农业是解决甘肃河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并提出河西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关键环节和建设重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继强
本文概述了外国风电制造业的现状和对我国的启示;分析了以酒泉为重点的河西走廊地区风电产业的现状;阐述了河西走廊地区风电产业跨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提出了以酒泉为重点的河西走廊地区风电产业跨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及其政策主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玉增 张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玥 王宇菲 项英辉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对于我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现状,并与全国进行对比,提出了辽宁省农村能源发展制约因素,并结合辽宁省自然、经济情况,提出了辽宁省农村能源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
农村能源 辽宁省 战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溪 侯银霞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中国农业高速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果表明,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县域范围内进行生态农业的整体规划、设计、管理和实施,实现当地环境与农村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并能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推进中国生态农业的全面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敏元
当前我国林业正处于全面调整、实施战略转折的关键时期 ,建立新的林业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现代林业的新视角、从社会生态建设对林业的需求出发 ,提出并系统阐明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的构想 :以环境与发展为主题 ,从我国林业的实际出发 ,适应时代的要求 ,满足社会多种需求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全面经营森林资源 ,突出生态效益 ,综合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以科教兴林为动力 ,建立林业的大经营、大流通、大财经体系 ,开展分类、分区、分块经营和重点工程建设 ,实现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并对这一新林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框架设计
关键词:
新林业 发展战略 生态建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国阶
川西盆周山地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是长江水源保护区,拥有土地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突出优势。其发展战略应避开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冲突,以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为中心,选择既发展经济又促进生态建设的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业,水电业,天然药物加工业等为主导产业,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荒山绿化。
关键词:
川西盆周山地,生态建设,资源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自学
本文通过河西走廊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分析以及子系统间的生态耦合与相悖行为关系的研究,讨论了在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镶嵌复合型生态经济系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