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09)
- 2023(3405)
- 2022(2803)
- 2021(2547)
- 2020(2103)
- 2019(4497)
- 2018(4564)
- 2017(7868)
- 2016(4649)
- 2015(5320)
- 2014(5590)
- 2013(5079)
- 2012(4744)
- 2011(4353)
- 2010(4300)
- 2009(3934)
- 2008(3752)
- 2007(3523)
- 2006(3018)
- 2005(2760)
- 学科
- 济(13810)
- 经济(13784)
- 管理(11178)
- 业(8524)
- 企(6519)
- 企业(6519)
- 学(6327)
- 农(5319)
- 制(5088)
- 体(5023)
- 地方(4863)
- 中国(4828)
- 财(3811)
- 理论(3681)
- 业经(3538)
- 方法(3525)
- 农业(3277)
- 银(3224)
- 银行(3200)
- 融(3187)
- 金融(3180)
- 教育(3132)
- 行(3126)
- 体制(2767)
- 数学(2728)
- 数学方法(2662)
- 环境(2473)
- 教学(2466)
- 和(2433)
- 水产(2350)
- 机构
- 学院(64092)
- 大学(62383)
- 研究(26789)
- 济(19792)
- 中国(19550)
- 管理(19472)
- 科学(19185)
- 经济(19105)
- 农(16603)
- 理学(15897)
- 理学院(15660)
- 所(15201)
- 管理学(15196)
- 管理学院(15085)
- 京(14346)
- 研究所(14120)
- 农业(13270)
- 业大(12559)
- 中心(11697)
- 省(10918)
- 江(10825)
- 院(10524)
- 财(10368)
- 技术(10151)
- 范(9415)
- 北京(9172)
- 师范(9171)
- 州(9055)
- 室(9019)
- 研究院(8433)
- 基金
- 项目(45250)
- 科学(33723)
- 研究(31812)
- 基金(29648)
- 家(27981)
- 国家(27745)
- 科学基金(21856)
- 省(19650)
- 社会(17311)
- 划(16577)
- 社会科(16182)
- 社会科学(16179)
- 基金项目(15464)
- 自然(14742)
- 自然科(14367)
- 自然科学(14361)
- 教育(14172)
- 自然科学基金(14037)
- 编号(13278)
- 资助(12083)
- 成果(11310)
- 重点(11037)
- 课题(10731)
- 发(10436)
- 计划(10214)
- 体(9828)
- 科技(9820)
- 创(9094)
- 部(8765)
- 科研(8714)
共检索到102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学军 顾景玲
河蟹离体卵人工孵化试验刘学军,顾景玲(河北省保定地区水产研究所,071000)(天津农学院水产系,300380)随着河蟹养殖的迅速发展,河蟹育苗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在河蟹育苗生产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抱卵蟹在暂养或孵幼过程中死亡后,即将蟹及卵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兆武 刘其成 严霞晖
对鹧鸪卵孵化过程中的温度、相对湿度、通风量 3个主要控制条件进行分组试验 ,寻找到其最佳主控条件 ,即全程孵化期划分为 1~ 7,8~ 2 0 ,2 1~ 2 3.5 ,2 3.5~ 2 5 d4个阶段 ,温度分别为 1 0 0 .5 (38.1℃ ) ,1 0 0 (37.8℃ ) ,99.5 (37.5℃ ) ,1 0 0 .5 (38.1℃ ) ;相对湿度分别为 5 5 %~ 6 0 % ,5 0 %~ 5 5 % ,6 0 %~ 70 % ,75 %~85 % ;通风量为 5 .3m3/ h时 ,孵化率最高 ,达 85 .5 %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司亚东 姚卫建 李文祥 陈英鸿 张帆
池塘试验表明,乌鳢可以在四周有浅滩并生长有水草的池塘中发育成熟并产卵,在无浅滩和水草的池塘中则不能产卵。乌鳢受精卵漂浮于水面,能在静水中孵化出鱼苗。21~26℃时,从受精卵发育至开口摄食的鱼苗需4昼夜的时间,孵化率92.8%。刚孵出幼苗的开口饵料同样为轮虫和枝角类等,因此可以象“四大家鱼”一样进行池塘发花培育鱼苗。
关键词:
乌鳢 繁殖 人工孵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旭干 成永旭 南天佐 贺诗水 沈竑 刘必林
2003年3~5月,在上海崇明进行了河蟹(Eriocheirsinensis)在低盐度水体的土池中育苗实验,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亲本的强化培育、施肥养水、敌害生物的控制和利用、活饵料的科学使用和水质调控等。结果表明:(1)亲本强化培育可以提高其生殖性能;(2)土池育苗中各期幼体的变态时间长于工厂化育苗,因而总的出苗时间比工厂化育苗长5~7d;(3)通过综合管理措施,在低盐度(9~12)条件下河蟹土池生态育苗单产和出苗率分别为(60·18±30·17)kg/hm2和(3·12±1·55)%,总的出苗时间为(25·2±1·9)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牛雪莹 任志明 吴佳颖 母昌考 王春琳
为了探究三疣梭子蟹受精卵的离体孵化技术及效果,本研究先后开展了受精卵块最适分离液种类及作用条件的筛选、分离液处理不同发育期受精卵离体孵化的差异、分离液处理对受精卵卵膜的结构影响,及分离液处理受精卵对孵化后幼体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液,在浓度为0.09 g/mL,分离时间30 min时,分离率可达到99%以上;经过分离液处理后的各期受精卵均能孵化出幼体,卵内溞状幼体期离体胚胎孵化率最高,为89.0%±3.3%,未经处理的对照组为70.0%±4.8%;卵裂期离体胚胎孵化率最低,为58.0%±3.9%,对照组为31.0%±2.3%,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孵化率明显提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经过分离液处理的受精卵卵膜结构疏松,且厚度降低,符合处理组孵化率增加这一现象,干露、福尔马林溶液胁迫和行为学测试对不同处理组的幼体进行质量评价的结果显示,处理组和对照组幼体活力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实验所获得的分离液可以有效提高三疣梭子蟹受精卵的分离率和孵化率,且不影响幼体质量,可为三疣梭子蟹及其他甲壳动物受精卵的离体孵化提供参考。本研究可为三疣梭子蟹的苗种繁育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也将为基因编辑辅助育种等技术的实施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离体孵化 孵化率 幼体活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施德龙 龚志高
崇明历来是长江河蟹及蟹苗的主要产地。曾吸引全国20多个省市100多个单位前往采购蟹苗,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譬如:1973年湖南从崇明运去67公斤蟹苗,翌年就收获成蟹5.5万公斤,既活跃了市场,又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羊茜 占家智
探讨了辽河水系和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两类规格的蟹种在不同养殖水体中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这两种水系河蟹的生长速度各月略存在一点差异,长江水系河蟹的大生长期在8月前后,而辽河水系河蟹大生长期提前至6-7月;辽河水系的河蟹青春期蜕壳时间比长江水系河蟹提前30-40天,这可能是导致辽河水系成蟹规格低于长江水系成蟹规格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河蟹 生长速度 大生长期 青春期蜕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志恩 肖国华 王树明
一、亲蟹的收购和暂养沿海地区河蟹人工育苗所用亲蟹,多采用在浅海自然越冬后的抱卵蟹。这种抱卵蟹体质好,肢体健全,不染疾病。每年4月初,浅海水温在10℃左右时,河蟹便开始活动觅食,此时期在海边下网的渔民即能捕捉到河蟹。这时候就可开始向渔民收购雌性亲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鉴毅 杨焱清 肖汉兵 林锡芝
在人为控制光照强度和水温、适当调节水质的条件下,中国大鲵人工催产获得的受精卵,利用充分曝气过的自来水和地下井水均可孵化出大鲵幼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斌
研究了温度、湿度、孵化介质及黄缘闭壳龟卵子的大小、排列方式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缘闭壳龟的孵化积温为 50 688~ 56784℃ ,最适孵化温度为 2 8~ 3 1℃ ,孵化介质的含水量以 8%~ 10 %较适宜。用 1∶1的沙与土混合作为孵化介质孵化率最高。卵的大小及排列方式对卵的孵化率影响不明显 ,卵重在孵化过程中减轻 2 3 9%~ 3 7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