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6)
2023(4490)
2022(3694)
2021(3372)
2020(2710)
2019(5954)
2018(5645)
2017(10937)
2016(5525)
2015(5952)
2014(5632)
2013(5383)
2012(4802)
2011(4131)
2010(3853)
2009(3566)
2008(3180)
2007(2594)
2006(2165)
2005(1720)
作者
(14931)
(12671)
(12490)
(11826)
(7574)
(5926)
(5530)
(4866)
(4559)
(4182)
(4097)
(4035)
(3714)
(3695)
(3685)
(3683)
(3643)
(3610)
(3550)
(3460)
(3043)
(2921)
(2829)
(2714)
(2712)
(2660)
(2618)
(2610)
(2558)
(2408)
学科
管理(20305)
(19654)
经济(19629)
(16772)
(14438)
企业(14438)
环境(9781)
方法(8025)
(7162)
数学(6605)
数学方法(6548)
(6030)
(5960)
中国(5164)
(5164)
财务(5162)
财务管理(5155)
业经(5115)
地方(5046)
企业财务(4964)
(4869)
规划(4556)
环境规划(4445)
农业(4053)
技术(3866)
(3821)
资源(3646)
(3598)
贸易(3597)
(3519)
机构
学院(75072)
大学(74248)
(30566)
经济(30058)
管理(29801)
理学(26442)
理学院(26197)
管理学(25846)
管理学院(25722)
研究(23869)
中国(17406)
科学(14998)
(14554)
(14349)
财经(12134)
中心(11513)
(11187)
(10879)
业大(10533)
(10516)
研究所(10174)
经济学(10116)
(9976)
师范(9879)
(9404)
经济学院(9345)
(9277)
财经大学(9230)
北京(8633)
商学(8608)
基金
项目(58098)
科学(47684)
基金(44032)
研究(42880)
(38771)
国家(38463)
科学基金(34095)
社会(29002)
社会科(27575)
社会科学(27568)
基金项目(23875)
(22769)
自然(22124)
自然科(21576)
自然科学(21572)
自然科学基金(21179)
(19180)
教育(18546)
资助(16461)
编号(16122)
重点(13609)
(13207)
(12927)
(12744)
国家社会(12674)
成果(12172)
(12087)
创新(11843)
人文(11413)
科研(11411)
期刊
(30475)
经济(30475)
研究(19731)
中国(11946)
学报(11729)
(11408)
科学(10965)
管理(9907)
(9240)
大学(9171)
学学(8708)
农业(6267)
教育(6191)
财经(5847)
业经(5687)
资源(5351)
经济研究(5204)
(5113)
(4878)
金融(4878)
技术(4824)
问题(3945)
科技(3846)
(3630)
财会(3507)
(3373)
现代(3130)
(3119)
(3118)
商业(3070)
共检索到98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丛强  汪福顺  王雨春  王宝利  
大规模筑坝拦截是当前世界河流普遍面临的共同趋势,"蓄水河流"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多层次上区别于天然河流和湖泊,改变了河流水文、河流物质转化和输送通量以及河流生态环境。因此,认识和了解水库建成后河流-水库体系水环境演化的关键过程是评价水坝的水环境影响的基础。广泛综述国内外最近的一些涉及水库效应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对乌江流域梯级水库的初步研究,从蓄水河流水文情势改变、生源要素(磷和硅为例)形态和通量变化、温室气体释放、水生生态系统演替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水能开发的巨大经济效益和面临的潜在生态风险之间的平衡关系需要进一步详尽的分析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志伟  刘丛强  吴攀  汪福顺  王宝利  李思亮  灌瑾  
以乌江渡水库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大坝拦截条件下的夏季水化学特征:阴离子以HCO3-,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Mg2+为主,其余离子含量低于10%,说明了碳酸盐岩的风化对水体化学组成起到了主要控制作用,蒸发盐岩石的风化对水体化学组成影响较小。水库水体存在温度分层现象,形成了不同层位的水体有着不同的水化学组成,即水化学分层。水化学的分层形成了溶解组分在水库垂直深度上的规律分布,比如受藻类的影响,Si和叶绿素随深度成相反的变化特征;HCO3-受光合作用和有机质降解的影响,30 m以上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递增,30 m以下呈现相反趋势;水库泄水方式明显改变了水化学各种参数和离子在水体中的分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永华,王五一,杨林生,李海蓉  
汞是毒性极高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即使在极低剂量下,汞对人类和野生动植物都有相当大的毒性,并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和人类健康风险,有关汞及其化合物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的热点之一。基于近三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作者阐述了生态环境中汞的分布特征及化学行为、汞的来源及循环、当前汞的暴露及人类健康风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同时,指出生态环境中及环境界面间汞的活化、迁移、转化机制研究、人类活动与汞释放间的关系研究以及生态环境中汞的甲基化作用、生物放大作用等过程和交互作用研究等是今后汞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领域内的研究重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涛  陈传胜  肖波  申小波  
植被过滤带可显著减少农田径流及其携带的污染物,是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最佳管理措施,而数学模型是设计植被过滤带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通过浑水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了不同宽度(1 m、2 m、3 m)和不同坡度(3.3%、6.7%、10%)的草本植被过滤带对径流和泥沙的拦截效果,并对VFSMOD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植被过滤带拦截效果中坡度和宽度二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FSMOD模型对径流和泥沙浓度的模拟偏差在8%和12%以内,Nash-Sutcliffe-Effi ciency系数分别为0.85和0.93,表明该模型可对植被过滤带拦截径流和泥沙的效果进行较好的模拟;同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湘中  贺超英  吴舒辞  
机动目标的拦截问题可以用"追逃游戏"模型描述,考虑追击者的惯性、控制量有限等动力学特征时,拦截位置和控制量的确定是非常困难的.针对平面机动目标的拦截问题,以机器人拦截足球为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拦截算法——改进的"预测-规划-执行"法,通过预测机动目标的运动轨迹,提出了一种快速简便地确定粗略拦截位置的试探方法,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机器人的控制速度和精确拦截位置,控制机器人朝拦截位置运动.最后,给出了仿真计算结果,并应用于机器人足球比赛,仿真计算表明,算法可以准确有效地拦截运动目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Б.Б.波雷諾夫  韓慕康  陳傳康  
有没有用这个术语的必要呢?在阿列克山大·叶夫格尼耶维奇·费雨斯曼~1)不仅把地球化学品(Геохимичесниепровинции)提出作为某些地品单位的概念,而且已应用它来非常具体地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洋  余红兵  杨知建  肖润林  
为研究降水径流过程中非点源污染物氮、磷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降水作用下长沙县金井河小流域农业源头沟渠水中氮、磷的流失特征与生态拦截效应。结果表明:在降水初期非点源污染物氮、磷浓度与降水径流量的变化均呈逐渐递增趋势,雨后均呈递减变化;降水作用下沟渠系统总氮输出的最大值为4.67 mg/L,总磷输出的最大值为0.38 mg/L,其氮素输出的主要形态为氨态氮和硝态氮;雨后各断面氮、磷的输出随着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总氮与总磷含量分别在雨后第3天和第2天达到最高;菖蒲–茭白段的生态拦截效果明显高于自然段的自然净化效果,表明植物拦截和吸收是植被段氮、磷去除的重要途径,菖蒲、茭白在6月吸收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星  文仕知  陈永华  郝君  刘凯  吴子剑  
为建立锰污染土壤渗漏液和径流收集处理系统,在湘潭锰矿废弃地开展了植物筛选试验。5个月植物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香菇草成活率低,花叶芦竹、菖蒲生长量下降,而再力花、苎麻、紫叶美人蕉、芦苇、香蒲、夹竹桃、梭鱼草、水葱和德国鸢尾长势良好,其地上部分锰的含量多高于1 000 mg/kg,锌、铜、镉的含量也相对较高,锰含量地上组织与根部的比值大于1,可作为锰污染土壤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的备选植物。菖蒲的锰、锌、铜、镉和花叶芦竹的锌、铜、镉含量地上组织与根部的比值小于1,说明其转移和利用重金属的能力弱,重金属元素在根部积累而导致植物中毒。苎麻单株地上部分锰的吸收量高达217.8 mg,其次是再力花,紫叶美人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宏兵,王立军,董云社,王世杰,罗建美,孙媛媛  
本文对稀土元素在农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土壤、水体和植物中的分布、迁移与归宿特征作一系统总结,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说明。随着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中稀土元素的增加,进而产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是生态环境效应和生物利用性的的重要参量。目前的实验结果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剖面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不尽相同,推测主要与其母质的组成及所处气候等环境条件相关。最近国际上已对稀土元素的水化学过程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水体中稀土分布受水体的化学参量(如pH,有机质等)和水化学过程影响,含量高低与人为活动有直接关系。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通常与土壤中稀土的含量多少相一致,在外施稀土的条件下,在施用后短期内稀土在各器官分布与施用部位密切相关,目前对植物体内稀土元素存在位置和赋存状态的实验结果差别明显,对植物中稀土元素的超富集机理不清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静  郑小刚  张延夕  王彩玲  刘金铜  
[目的]为科学合理规划特色农产品种植区,因地制宜地扩大张宣葡萄种植规模。[方法]文章通过对张宣葡萄产区开展1:5万农业生态地质现状调查,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试数据,与河北省平原区背景值、张家口盆地背景值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并依据土地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相关规范,对张宣葡萄产地进行系统地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葡萄种植区土壤中铜、锶、二氧化硅、氧化钾含量较高,尤以铜最为显著,含量均值是张家口盆地背景值的2倍,是河北省平原区背景值的1. 94倍;铬、镍、铁、锰、氮、有机碳、硒、镁含量相对较少,均低于张家口盆地背景值和河北省平原区背景值。整体而言,土壤综合肥力相对缺乏,主要表现为氮、磷缺乏;土壤环境综合质量较为清洁,无Ⅲ类区,全部重金属元素均未超风险管制值,99. 26%的面积低于全部重金属元素风险筛选值,表现为4个样点铜含量和1个样点镉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分别位于宣化区和涿鹿县境内。[结论]应通过增施化学肥料提高土壤中氮、磷含量,注意防治保护性杀菌剂的使用带来的铜局部累积现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严少斌  
差错拦截率,就是由质量复核人员检查发现并由项目经理改正的差错占审计报告中实际存在的差错(包括审计报告签发时潜在的暂时还没有发现的差错)合计数的比率。对于差错拦截率,可以划分为合计差错拦截率和分次差错拦截率。所谓合计差错拦截率,即指三级复核人员检查发现审计报告草稿中的差错合计数,占总差错数的比率。而分次差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龙  吴敬禄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通过对新疆柴窝堡地区湖泊沉积物和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的分析,研究了柴窝堡湖沉积物中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并利用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简要评价。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柴窝堡流域Al、K、Na、Be、Ba、Ti、Ca、Mg、Sr等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流域化学风化作用强度的影响,而Fe、Mn、Zn、Cu、Cr、Ni、Pb、Co等重金属元素与黏土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反映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1950年前,人类活动影响弱,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元素主要受控于流域水动力条件;1950年后,流域人类活动的加强使得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显著增加。利用聚类方法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华  刘军鸽  李元沅  刘炳炎  王志勇  
小沙江地区位于湖南省隆回县北部雪峰山的东南麓,成土母质以燕山期中、晚期二长花岗岩侵入体为主,山区土壤粗骨性强,土壤特性和成土母质的地球化学特性相似,具有富硅、富钾、富微量元素的特点,不仅适种多种农作物,有利生产多种绿色保健食品,而且二长花岗岩地区的森林生态、自然景观好,还有丰富的药石和矿泉水资源,是开发保健药石、特优饮料和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好地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清  孔明  唐婉莹  张路  尹洪斌  蔡永久  高俊峰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了解水质现状的基础,对区域水环境的管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太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于平水期采集代表性断面水样,以营养盐(总磷、总氮、氨氮)、叶绿素a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为基础,采用灰色聚类法对区域内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借助多元统计分析对研究区域内主要污染因子进行解析和识别。灰色聚类分析表明,秋季采样断面(2012年10月)中63%的河道断面和36%的湖泊样点超过我国地表水3级标准,而在春季(2013年4月)采样断面中,100%的河道断面和64%的湖泊样点超过地表水3级标准。该结果同时也表明春季河道污染物质的输入是导致太湖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并可能对太湖蓝藻暴发起到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周虎  张晓波  张芳园  
根据南四湖主要河流入湖口水质空间分布监测数据,按平均综合污染指数Pj>2的标准共筛选出洸府河和薛城小沙河等17条重污染河流,这些河流CODcr、TP、TN的单项污染贡献率平均值依次为45.5%、76.3%、86.4%,说明南四湖TN和TP主要来自于重污染河流,CODcr、TP、TN的单项污染分担率平均值依次为22.7%、15.4%、61.9%,说明南四湖的首要入湖污染物是TN,其次是CODcr和TP。给出了南四湖湖东区入湖河口NH3-N与TN的线性回归方程,受湖西与湖东地形地势、河流形态、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水体中pH、SS、叶绿素a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湖西比湖东河流的硝化过程较完全,湖西区和湖东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