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9)
- 2023(12817)
- 2022(11486)
- 2021(10993)
- 2020(9356)
- 2019(21539)
- 2018(21749)
- 2017(41377)
- 2016(22770)
- 2015(25908)
- 2014(26215)
- 2013(25510)
- 2012(23344)
- 2011(20974)
- 2010(21122)
- 2009(19461)
- 2008(18840)
- 2007(16625)
- 2006(14451)
- 2005(12557)
- 学科
- 济(86920)
- 经济(86816)
- 管理(65586)
- 业(59666)
- 企(50865)
- 企业(50865)
- 方法(43742)
- 数学(37758)
- 数学方法(37008)
- 农(22692)
- 中国(22076)
- 学(22074)
- 财(20481)
- 业经(19206)
- 理论(17853)
- 地方(17197)
- 制(14954)
- 农业(14886)
- 和(14845)
- 贸(14828)
- 贸易(14818)
- 环境(14577)
- 易(14367)
- 技术(13781)
- 务(13439)
- 财务(13349)
- 财务管理(13323)
- 划(13008)
- 银(12872)
- 银行(12818)
- 机构
- 大学(322691)
- 学院(321311)
- 管理(127029)
- 济(116151)
- 经济(113210)
- 理学(109942)
- 理学院(108712)
- 管理学(106131)
- 管理学院(105601)
- 研究(104580)
- 中国(77772)
- 科学(70668)
- 京(70248)
- 农(54103)
- 所(53611)
- 财(52612)
- 业大(51897)
- 研究所(49258)
- 中心(48186)
- 江(46425)
- 北京(44741)
- 范(43163)
- 师范(42593)
- 农业(42557)
- 财经(42413)
- 州(38801)
- 院(38592)
- 经(38349)
- 技术(37614)
- 师范大学(34171)
- 基金
- 项目(224351)
- 科学(174105)
- 基金(159830)
- 研究(159753)
- 家(140589)
- 国家(139443)
- 科学基金(119253)
- 社会(95709)
- 社会科(90530)
- 社会科学(90504)
- 省(89410)
- 基金项目(84826)
- 自然(81246)
- 自然科(79362)
- 自然科学(79342)
- 自然科学基金(77852)
- 划(75113)
- 教育(74940)
- 资助(67832)
- 编号(65661)
- 成果(52903)
- 重点(50336)
- 部(47690)
- 发(46481)
- 课题(46148)
- 创(45770)
- 科研(43070)
- 创新(42601)
- 计划(42082)
- 大学(41840)
- 期刊
- 济(124977)
- 经济(124977)
- 研究(88996)
- 中国(60970)
- 学报(56231)
- 科学(49923)
- 农(48543)
- 管理(48093)
- 大学(42104)
- 教育(40101)
- 财(39618)
- 学学(39369)
- 农业(34046)
- 技术(32323)
- 融(23458)
- 金融(23458)
- 业经(20903)
- 财经(19567)
- 经济研究(19369)
- 图书(19013)
- 业(18064)
- 科技(16698)
- 经(16606)
- 版(16045)
- 技术经济(15677)
- 理论(15627)
- 问题(15627)
- 统计(15452)
- 资源(15178)
- 业大(15014)
共检索到461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燕 李志萍 梁珂 刘明珠
河流渗滤是一种自然净化过程,污染河水通过该过程在河流沉积层中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得污染物浓度降低,河水水质得到净化,从而达到增加地下水开采量的目的。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淋滤实验模拟了苯系物(BTEX)在河流渗滤系统中的吸附行为和降解行为。两种环境行为中吸附作用对于BTEX的净化效果较为有限,当吸附达到饱和之后,并存在电子受体的情况下,BTEX能够发生厌氧微生物降解,降解作用能够更有效的去除BTEX污染物。其中去除效率最高的是间二甲苯,其次是乙苯、甲苯,去除率最差的是苯。微生物降解作用相对于BTEX浓度变化存在一个滞后期。BTEX各组分的土壤-水吸附分配系数Kd越大,总的降解效率也就越...
关键词:
河流渗滤系统 苯系物 吸附作用 降解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勇
全球有半数以上的城市依河而建。河流不但为城市提供充足的饮用水源和方便的交通,而且对城市形态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河流孕育了城市。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水体污染、生态失衡等的问题渐渐突显出来。作为城市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却成为城市的排污管道,遭到日益严重的危害,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近二三十年,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无论是水质还是水生生物环境都严重恶化。本研究从城市河流的治理理念及思考角度,提出植物过滤系统在城市河流景观中的作用,阐述了城市河流的污染问题诊断、河流环境污染治理想法、改善对策、城市河流生态改善修复技术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随继,薄俊丽
网状河流是受到人们关注的新型冲积河流,其水文特征、地貌特征和沉积特征已经不同程度地被揭示。然而,网状河流的水槽实验迄今仍是空白,而水槽模拟实验是在时间和空间都大大缩小之后的自然界河流演变过程的再现。本文报道的是在实验水槽中通过原河道决口后网状河流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实验初始条件为:水槽辅助区的待决口河道,目标区为轴部略微下凹的长方形泛滥平原(4.5 m×16.5 m),其上下层分别为1.5 cm厚、中值粒径为0.0132 mm的高岭土层和0.5 m厚、中值粒径为0.188mm的天然细砂层,从5.5 m-17 m区段的平均纵比降为0.0058,17m-22m区段的平均纵比降为0.0077。采用的定常流量为3 L/s,悬移质输沙量在前3小时为4.5g/min,其后为1.2 g/s。实验总历时50小时。实验初期,目标区的上游段以垂向加积作用为主,中游以随机侵蚀为主,下游以溯源侵蚀为主,在13.5小时左右,相互连通的多重河道的网状河流体系的雏形基本展现。此后至25.5小时,网状河道的演变以下蚀为主演变为以适度的侧蚀,但河岸的后退幅度很小,标志网状河道逐步过渡到成熟期。从25.5小时至50小时,个别河道的局部废弃和决口是该成熟期网状河道演变的新特点。实验成功地模拟了天然网状河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同时也证明了它是不同于分汉河流的河型。这不?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俊宏 张利华 马永明
分析非点源污染对于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数学模型模拟是非点源污染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文为了解犟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当地提供污染防治的研究依据,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sesment Tool)模型,在缺乏水文资料的犟河流域采用参数移植法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结果表明:可以采用参数移植法,通过上级流域的模拟得到用于犟河流域模拟的各参数。模型模拟精度评价分别为(氨氮R~(2)=0.77,NSE=0.75;总磷R~(2)=0.77,NSE=0.73)。研究表明SWAT模型在犟河流域具有适用性,基于SWAT模型进行的非点源污染模拟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犟河流域经过多年治理,其污染负荷量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骞 王卫平 杨永俊 韩成伟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制定科学的总量分配方案,是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本文从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分配的定义出发,对总量分配原则和环境容量的最新概念做了介绍,把河流和海洋领域的总量分配方法作了概述和比较。最后提出了开展总量分配分级体系研究,加强重点河段和海域环境容量季节变化研究的建议。本文对深入开展水环境领域污染物总量分配的研究,推动陆海统筹的总量控制制度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环境容量 允许排放量 总量分配 水污染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庹先国 张成江 徐争启
攀枝花市是长江流域经济带上游区第一城,几十年的开发建设使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影响。采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了该区水系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水系沉积物中各元素的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为:Ti、Cu、V、Pb、Zn、Cr、As;总体上看,各元素在攀钢采矿场、选矿厂、冶炼厂及尾矿坝等地的污染程度较高,表明该区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攀枝花地区金沙江水质的污染主要与该区钒钛磁铁矿的采、选、冶等矿业活动有关。该区应采取如下措施减轻环境影响:(1)加强矿区环境恢复和环境管理,确保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加强城市环境监测,特别是重金属和其他微量元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丹 冯民权 白继中 苟婷
【目的】对汾河运城段非点源污染进行模拟与分析,为该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构建汾河运城段的非点源污染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根据河津水文站2005-2010年的实测逐月径流、泥沙和水质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利用率定好的模型对研究区域的非点源污染进行模拟研究与分析。【结果】建立了包括土壤侵蚀、水文过程和污染负荷子模型的汾河运城段非点源污染模型,该模型对研究区域的适应性较好,可用于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模拟研究;对非点源污染负荷时间分布规律的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各水文年的非点源污染负荷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而且发生在汛期(7-10...
关键词:
SWAT模型 非点源污染 汾河运城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之崟 雷中方 张振亚 杉浦則夫
土壤渗滤法是一种就地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它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动物、微生物、植物以及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能高效去除COD、BOD5以及氮、磷等营养物质,对水源保护和分散型污废水治理的意义重大。就上海虹桥机场围场河典型污染河段进行土壤渗滤法水质生态修复试验,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高达75.8%,TP的去除率高达100%,水体中的溶解氧显著提高,各种有机物也得到相应的降解。同时,结合土壤渗滤法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前景,对围场河水质生态修复提出了综合性的建议。
关键词:
土壤渗滤法 水质生态修复 污染物去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黎云云 畅建霞 金文婷 郭爱军 王东林
【目的】研究SWAT模型在渭河流域水文循环过程模拟上的适用性,为渭河流域时空径流响应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依据林家村、咸阳、华县、张家山和状头5个水文站,将渭河流域划分成5个子区间,基于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各子区间1978-1982年和1983-1986年的月径流过程分别进行校准和验证,并对各分区径流模拟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渭河流域各水文站月模拟流量过程与实测流量过程均拟合较好,校准期林家村、咸阳、华县、张家山和状头5个水文站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81,0.86,0.79,0.79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淞川 陆建忠 陈晓玲 刘子旋
水文预报及其径流变化趋势预测能够为防汛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是水库调度兴利的重要手段.与传统分布式水文模型相比,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建立降雨径流预报模型具有简单可行和精度较高的优点.该文以鄱阳湖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抚河流域的降雨和径流数据分别作为模型驱动数据和标签数据,通过LSTM网络实现抚河流域的径流模拟工作.结果表明:在使用气象站数据建立的日尺度径流模拟模型中,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关性均达到0.9以上,偏差在±5%以内,模型表现非常好;在使用TRMM数据建立的月尺度模型中,整体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关性在0.9以上,整体偏差在±5%以内,模型表现优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博 周丽丽 范昊明 方明
通过建立蒲河流域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应用SWAT模型结合ArcGIS技术建立适合该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对参数进行率定,选取敏感参数应用自动与手动校准相结合进行调参,确定模型参数值。利用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相对误差Re=-0.0689、相关系数R2=0.8820、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0.8568,各项指标均满足模型要求,模型适宜性较强。
关键词:
径流模拟 模型评价 SWAT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波 李新华 张奇志 初海波
运用工程软件Fluent6.2,采用双流体模型对冲击式食物破碎机粉碎室内液固两相流场进行了模拟,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PDPA)在不同转速工况下对冲击式食物破碎机破碎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测试。最后将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粉碎效率以转速的2.33次方增幅增加;并分析得出了刀盘的高效粉碎区具体位置。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破碎机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流体机械 食物破碎机 内部流场 数值模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捷 谭晓艳 薛亚楠 王建芝 邹璐 喻发全
计算机分子模拟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科研手段,设计分子模拟教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分子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拓宽学生对科研方法的认知。该教学实验设计基于非平衡动力学算法模拟多孔有机笼膜材料的纳滤机理。通过背景调研、模型构建、算法设定、数据处理、理论分析五个教学板块指导学生了解分子模拟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多孔有机笼作为新兴多孔材料的代表,引导学生从分子层面探索纳滤过程的微观机制。该教学实验设计将学科前沿的新材料引入化工分离过程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膜分离热点话题,实现了传统课程与学科前沿的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知识面和科研素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思琪 唐文乔
为了解上海内陆鱼类微塑料污染情况,本文以淀山湖、黄浦江及苏州河的5种优势种鱼类为对象,分析了消化道内微塑料的出现率、丰度、物理特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性。结果显示,5种、639尾鱼类中共检出845个微塑料,微塑料的平均检出率为59.78%,植食性鱼类显著高于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p<0.05)。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32±1.92个/尾,植食性鱼类显著高于其他鱼类(p<0.05),水域差异表现为苏州河下游、苏州河支流和苏州河上游显著高于淀山湖和黄浦江上游(p<0.05)。在检出的4种微塑料形状中,纤维状占80.47%,薄膜状占13.73%,碎片状和颗粒状占4.14%和1.66%。在检出的6种微塑料颜色中,黑色和透明的占29.59%和28.99%,蓝色、红色、黄色和绿色的占15.86%、10.53%、8.52%和6.51%。粒径小于1mm的占60.12%。检出了18种化学成分,赛璐酚占比达39.4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占比为20.19%,聚酰胺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占比为11.54%和9.62%。分析表明,上海主要河流鱼类微塑料污染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用品的包装材料或丢弃物,在平均检出率和丰度上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并与栖息水体的污染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春春 刘万青 王宁 杨波
[目的]无资料地区的水文模拟,一直是摆在水文工作者中的一大难题。文章尝试利用由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开发的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模型对资料稀缺的西安市清河流域开展径流模拟估算。[方法]该模型结构简单,参数较少,极大地降低了对研究区基础地理数据与水文数据的依赖程度。由于缺乏实测历年径流总量数据,该文提出径流系数区间法来验证SCS模型模拟效果。以径流系数取值区间的平均值计算出的年际平均径流总量作为验证的参考值。[结果](1)清河流域历年的年径流总量与年降雨总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不考虑地下水损耗的情况下,年降雨量越大,地表径流也越大,其中2003年径流总量最大,达到1 400万m~3,最小为1997年的300万m~3。(2)为弥补研究区资料稀缺问题,用径流系数区间法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为确定性系数0.9,纳什系数0.6,结果表明,基于SCS模型模拟估算清河流域年际径流总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SCS模型在清河流域的成功应用表明,该模型可以在无资料地区或资料稀缺地区开展径流模拟,由于其建模简洁,极大地降低了在类似无资料区域开展水文模拟的难度,为此类地区开展水文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一定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