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5)
- 2023(10715)
- 2022(9660)
- 2021(9272)
- 2020(7810)
- 2019(18399)
- 2018(18504)
- 2017(36287)
- 2016(19787)
- 2015(22405)
- 2014(22542)
- 2013(22065)
- 2012(19818)
- 2011(17792)
- 2010(17780)
- 2009(16135)
- 2008(15431)
- 2007(13169)
- 2006(11303)
- 2005(9608)
- 学科
- 济(77154)
- 经济(77075)
- 管理(56146)
- 业(52398)
- 企(44387)
- 企业(44387)
- 方法(40295)
- 数学(35524)
- 数学方法(34865)
- 农(19633)
- 中国(18124)
- 学(17695)
- 财(17401)
- 业经(16490)
- 地方(15672)
- 理论(14480)
- 环境(13330)
- 农业(13084)
- 和(12771)
- 贸(12715)
- 贸易(12708)
- 易(12331)
- 技术(12191)
- 制(11735)
- 划(11512)
- 务(11462)
- 财务(11389)
- 财务管理(11370)
- 企业财务(10733)
- 教育(10110)
- 机构
- 学院(274601)
- 大学(274025)
- 管理(112993)
- 济(102341)
- 经济(99966)
- 理学(99186)
- 理学院(98127)
- 管理学(95974)
- 管理学院(95516)
- 研究(86841)
- 中国(62587)
- 京(58070)
- 科学(57649)
- 财(44598)
- 农(43774)
- 所(43610)
- 业大(43453)
- 研究所(40268)
- 中心(39309)
- 江(37917)
- 财经(36613)
- 北京(36518)
- 范(36195)
- 师范(35852)
- 农业(34426)
- 经(33246)
- 州(31838)
- 院(31821)
- 技术(30179)
- 经济学(29358)
- 基金
- 项目(196475)
- 科学(154113)
- 研究(141580)
- 基金(141554)
- 家(123584)
- 国家(122586)
- 科学基金(105832)
- 社会(86147)
- 社会科(81590)
- 社会科学(81564)
- 省(78453)
- 基金项目(75710)
- 自然(71730)
- 自然科(70059)
- 自然科学(70046)
- 自然科学基金(68713)
- 教育(65864)
- 划(65766)
- 资助(59701)
- 编号(58590)
- 成果(46162)
- 重点(43776)
- 部(42349)
- 发(41205)
- 创(40802)
- 课题(40212)
- 创新(37929)
- 科研(37833)
- 大学(36454)
- 计划(36228)
- 期刊
- 济(106015)
- 经济(106015)
- 研究(74909)
- 中国(48061)
- 学报(44444)
- 科学(40963)
- 管理(40179)
- 农(39038)
- 大学(33145)
- 教育(32196)
- 财(32084)
- 学学(31258)
- 农业(27769)
- 技术(25555)
- 业经(18303)
- 融(18241)
- 金融(18241)
- 经济研究(16663)
- 财经(16467)
- 图书(15010)
- 业(14312)
- 科技(14213)
- 经(13861)
- 问题(13579)
- 技术经济(13565)
- 理论(13544)
- 资源(13351)
- 统计(12842)
- 实践(12703)
- 践(12703)
共检索到378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禹雪中 李锦秀 骆辉煌 吴金萍
我国水污染问题的突出表现之一是省际间、地区间水污染纠纷接连不断,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流域不同主体之间建立水污染补偿机制,可以把水污染造成的环境外部损失内部化,从而促使污染者在治污成本和经济补偿之间进行权衡,促进水污染治理措施的有效执行和水污染纠纷的解决。在水污染经济损失评估的基础上,以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环境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了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影响关系,进而把超量排放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联系起来,对模型的基本特征、处理方法和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并且以太湖流域范围内的京杭运河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了河流水污染损失补偿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河流 水污染 经济损失 补偿 模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涛珍 宋胜帮
生态补偿是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是实施生态补偿的关键环节。在对淮河流域的水质现状和污染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成份分析确定流域的关键污染因子,以关键污染因子的处理成本为基础,综合考虑水质类别和污染因子的超标倍数,确定流域关键污染因子的生态补偿罚数,研究提出建立基于关键水污染因子的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体现了生态补偿的经济杠杆调节和激励作用。并以淮河流域界首沙颍河桥省界监测断面为例进行了生态补偿标准和生态补偿资金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通过生态补偿实现惩罚高污染、奖励和激励治污减排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新思路,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维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逐年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生态补偿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淮河流域生态补偿一要健全补偿制度,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化、法制化;二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部门职能,为上游生态补偿提供组织保证;三要构建以政府主导为主,其它类型为补充的生态补偿模式;四要完善淮河上游生态补偿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五要加强上游生态补偿绩效评估,实现效益最大化;六要调动流域上游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
关键词:
淮河 生态补偿 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维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逐年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生态补偿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淮河流域生态补偿一要健全补偿制度,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化、法制化;二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部门职能,为上游生态补偿提供组织保证;三要构建以政府主导为主,其它类型为补充的生态补偿模式;四要完善淮河上游生态补偿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五要加强上游生态补偿绩效评估,实现效益最大化;六要调动流域上游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
关键词:
淮河 生态补偿 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嘉竹 刘贤赵 李宝江 郭斌
基于污染物的环境污染损失机理模型及环境价值相关理论,建立了以水污染损失率为基础的水污染经济损失Logistic估算模型。通过对Logistic方程曲线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曲线变化特征点和特征值,提出了物理意义明确的水体功能损害程度划分标准,即以综合污染损失率1%、20%、50%及80%为分级点,将水污染对水体功能的损害程度分为无损害、轻微损害、中度损害、重度损害和功能丧失5个等级,并将水体质量和功能损害程度与水环境状况发展过程相对应,将水污染发展过程分为安全阶段、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恶化阶段和衰退阶段5个时期。以烟台市工业水质实测资料为例,分别建立了COD、石油类、悬浮物和挥发酚污染物水污染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俊 张荣
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河流水污染状况,本文通过对污染源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建立监督博弈模型,并以此分析政府对污染源企业的监管力度及经济上的处罚力度。
关键词:
博弈论 水污染 纳什均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海君
采用防护费用法计算水污染造成的城市生活经济损失,该计算方法考虑了因水污染造成城市饮用水处理需付出的额外成本和城市居民因担心水污染影响健康而采用家庭自来水净化防护措施的成本两部分。分别给出了上述两部分损失的计算模型,并利用在广东省调查所取得的基础数据进行了核算,计算表明,2004年广东省因水污染造成的城市生活经济损失占GDP的0.41%,已经影响到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
水污染 经济损失 防护费用法 城市生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平 吴涛 周介铭
【目的】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长期被忽视是我国耕地保护中最大的不足和缺陷,耕地非农化价值损失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价值损失。耕地资源流失、非农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对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理论认知的缺失,是对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构成、体系、方法等科学问题研究还不够透彻、不够深入,这是必须认识到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通过构建耕地价值评价方法与模型,实现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损失定量评价与模拟,以期为耕地保护、耕地补偿决策等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以耕地资源价值分类为基础,运用收益还原法、等效替代法、市场价值法构建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综合评价模型。耕地资源经济价值主要...
关键词:
耕地资源 非农化价值 评价模型 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超 刘艳红 董战峰
当前,国内对于生态补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建理论、探索机制、制定标准等方面,缺乏政策绩效评价研究,导致对政策实施成效缺少科学认知,影响了补偿政策充分发挥作用。文章基于2010—2017年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的毕节市、遵义市和湖南省沅江流域湘西市、怀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ID模型评价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对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显著降低了毕节市和遵义市的工业污染物总量排放强度,且政策效果具有可持续性。通过子样本检验、安慰剂检验、变换控制变量,检验结果具有较强稳健性,表明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将来可从中小流域逐步推广到更大尺度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喨 刘春学 杨树平 李发荣
滇池的水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昆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估算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首先利用滇池外海8个观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时空地质统计学模拟滇池水体各污染因子浓度的分布,并依据水质指标的浓度分布对滇池水质区域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3个区域,然后从饮用水、渔业、旅游、灌溉4种水体功能入手,结合詹姆斯"浓度—价值曲线"模型和污染损失率法分别对滇池每个区域的水污染经济损失进行估算。通过计算,2010年滇池水污染经济损失总计72.75亿元,其中北部、中部、南部区域的水污染经济损失分别为15.52、37.59、19.64亿元。从各区域的污染损失率来看,滇池水资源饮用水源功能已丧失,渔业功能部分丧...
关键词:
滇池 水污染 经济损失 时空地质统计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春梅 方国华
本文从水资源的价值论出发,分析指出了水资源的整体价值是其本身价值、增加价值、损失价值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耦合价值;探讨了基于水污染造成的水资源价值损失的计算方法,水资源耦合价值与水资源利用模式的关系;提出只有水资源耦合价值大于0,才是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可行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胥卫平 魏宁波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造成损害的经济价值评价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YPLL潜在寿命损失年法、VSL统计生命价值法、WTP支付意愿法对西安市1996-2003年的大气和水污染对人群健康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3年,西安市大气和水污染健康损失年平均为228792万~434237万元,占GDP的3.69%~7%,对居民健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大气和水污染 健康损害评价 经济损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广明 安兆峰
基于人力资本损耗建立带有环境污染影响的人力资本存量计量模型,应用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性内生生产函数,沿着环境污染—人力资本损耗—经济增长的路径,比较存在环境污染和不存在环境污染下的经济产出,可以间接衡量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从而建立基于人力资本损耗的环境污染经济计量模型。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经济损失 人力资本损耗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袁广达
本文依据环境经济学物质平衡理论的概念框架,以污染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为指导,研究上游河流水污染引发下游污染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成本和事故技术等级关联系数,进而提出以公平和可持续的价值补偿标准为基础的经济补偿模型及其运作机制,为环境会计的相关计量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济时
经济补偿和损失赔偿作为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石,是保险赖以生存的重要前提,是保险三大职能的具体体现。经济补偿是保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保险的制度定位,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损失赔偿是保险合同的实施标准和履约标准,体现了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一个相对微观的概念。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明确二者的概念定位,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二者在理论研究和保险实务中的应用,进而以承担经济补偿和损失赔偿义务为基础,充分发挥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保险研究 经济补偿 损失赔偿 辩证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