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8)
- 2023(12281)
- 2022(10564)
- 2021(10026)
- 2020(8470)
- 2019(19681)
- 2018(19945)
- 2017(38481)
- 2016(20924)
- 2015(23752)
- 2014(23890)
- 2013(23379)
- 2012(21121)
- 2011(18869)
- 2010(18981)
- 2009(17129)
- 2008(16458)
- 2007(14411)
- 2006(12380)
- 2005(10702)
- 学科
- 济(82691)
- 经济(82611)
- 管理(61675)
- 业(58934)
- 企(50126)
- 企业(50126)
- 方法(42416)
- 数学(37138)
- 数学方法(36461)
- 农(21296)
- 中国(20265)
- 财(18455)
- 学(18409)
- 技术(18183)
- 业经(18128)
- 地方(16197)
- 理论(15880)
- 农业(14396)
- 贸(13766)
- 贸易(13760)
- 和(13661)
- 易(13368)
- 环境(12895)
- 制(12643)
- 务(12014)
- 财务(11933)
- 财务管理(11910)
- 划(11748)
- 企业财务(11228)
- 教育(11217)
- 机构
- 学院(293511)
- 大学(293329)
- 管理(120433)
- 济(110264)
- 经济(107702)
- 理学(105274)
- 理学院(104158)
- 管理学(102001)
- 管理学院(101496)
- 研究(92821)
- 中国(67070)
- 京(62404)
- 科学(60698)
- 财(47927)
- 所(46280)
- 业大(45642)
- 农(45324)
- 研究所(42648)
- 中心(42176)
- 江(40877)
- 北京(39352)
- 财经(39174)
- 范(39076)
- 师范(38722)
- 农业(35612)
- 经(35559)
- 州(34424)
- 技术(34024)
- 院(34011)
- 经济学(31753)
- 基金
- 项目(207885)
- 科学(163272)
- 研究(151369)
- 基金(149138)
- 家(129881)
- 国家(128833)
- 科学基金(111322)
- 社会(92513)
- 社会科(87701)
- 社会科学(87673)
- 省(82893)
- 基金项目(79481)
- 自然(74268)
- 自然科(72562)
- 自然科学(72550)
- 自然科学基金(71183)
- 教育(70700)
- 划(69398)
- 编号(62909)
- 资助(62328)
- 成果(49912)
- 重点(46405)
- 部(44856)
- 创(43686)
- 发(43564)
- 课题(43322)
- 创新(40647)
- 科研(39571)
- 项目编号(38683)
- 大学(38525)
- 期刊
- 济(115066)
- 经济(115066)
- 研究(81101)
- 中国(53797)
- 学报(46275)
- 管理(43734)
- 科学(43251)
- 农(40474)
- 教育(36890)
- 财(35224)
- 大学(34941)
- 学学(32736)
- 技术(30305)
- 农业(28952)
- 业经(19613)
- 融(19385)
- 金融(19385)
- 经济研究(18242)
- 财经(17757)
- 图书(16749)
- 科技(16275)
- 技术经济(16002)
- 业(15285)
- 经(15017)
- 问题(14449)
- 理论(14440)
- 统计(13759)
- 实践(13491)
- 践(13491)
- 资源(13383)
共检索到410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兵 顾岚 王翠峰 高甲荣
选取北京市白河人为扰动较少的24个样点河段内的12处心滩进行实地调查,并依靠调查数据对心滩的形成、分布特征及在增加物种多样性方面作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心滩有增加河道断面形式和生物多样性等多种作用。考虑到城市河流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现状,认为可通过在城市河道修建人工心滩的方式来对城市河道进行生态改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滩的构建原则,以及"直道滩""弯道滩""群滩"3种构建方式,旨在为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和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滩 城市河道 物种多样性 生态改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继军 景唤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河流岸线被侵占填埋及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量剧增,河流形态及其生态系统显著恶化。为维系河流健康生命,对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广受各界关注。本文对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总结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目标,并从修复手段入手,系统阐述了当前河流生态修复的工程类技术(底泥疏浚、河流形态修复、生态补水技术等)和生态类技术(水生生物处理、生物膜、微生物修复、土地处理技术等)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河流生态修复的近自然治理理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针对当前生态修复理论的不足,从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环境的需求角度,提出了近自然治理理念指导下的河流生态修复原则,即:综合治理和多种措施并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河流生态修复多目标统筹和兼顾美学的工程技术设计,以期为未来河流生态修复理论发展与工程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周虎 张娜
运用计算水力学的基本理论,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河流泄洪能力的数值模拟,借助于SMS地表水软件,分别模拟了河流在不同湿地面积、湿地宽度及不同植物糙率条件下,河流洪水位的抬升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湿地宽度对泄洪水位的影响,最终归结为主槽宽度的变化对泄洪水位的影响。主槽宽度相对于湿地面积及植物糙率,对洪水位的抬升影响较大,且主槽宽度越小,水位涨幅越大。对于在河流中如何布置和种植人工湿地及湿地植物的选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河流 人工湿地 洪水位 数值模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志艳 李旭东 肖爱晶
导致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从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和经营技术两个方面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的典型模式,提出河北省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应选择"政府主导+农民互助+商业保险补充+主要品种强制+龙头企业带动"的综合发展模式,并从险种开发、承保技术、定损理赔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技术的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随继,薄俊丽
网状河流是受到人们关注的新型冲积河流,其水文特征、地貌特征和沉积特征已经不同程度地被揭示。然而,网状河流的水槽实验迄今仍是空白,而水槽模拟实验是在时间和空间都大大缩小之后的自然界河流演变过程的再现。本文报道的是在实验水槽中通过原河道决口后网状河流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实验初始条件为:水槽辅助区的待决口河道,目标区为轴部略微下凹的长方形泛滥平原(4.5 m×16.5 m),其上下层分别为1.5 cm厚、中值粒径为0.0132 mm的高岭土层和0.5 m厚、中值粒径为0.188mm的天然细砂层,从5.5 m-17 m区段的平均纵比降为0.0058,17m-22m区段的平均纵比降为0.0077。采用的定常流量为3 L/s,悬移质输沙量在前3小时为4.5g/min,其后为1.2 g/s。实验总历时50小时。实验初期,目标区的上游段以垂向加积作用为主,中游以随机侵蚀为主,下游以溯源侵蚀为主,在13.5小时左右,相互连通的多重河道的网状河流体系的雏形基本展现。此后至25.5小时,网状河道的演变以下蚀为主演变为以适度的侧蚀,但河岸的后退幅度很小,标志网状河道逐步过渡到成熟期。从25.5小时至50小时,个别河道的局部废弃和决口是该成熟期网状河道演变的新特点。实验成功地模拟了天然网状河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同时也证明了它是不同于分汉河流的河型。这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文俊 黄河清
开展有效的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方式,寻求流域内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是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发展的趋势。系统掌握和正确理解影响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模式的各种因素,是加强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国际合作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出发,提出影响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模式的多因素综合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含的主要因素有:①国际河流系统的特点与存在问题;②流域各国的利益诉求;③政治环境;④国际涉水制度;⑤区域相关的合作制度与机制;⑥第三方参与;⑦观念文化等。其中前两者构成了影响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模式的内部因素,后五者为外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国际河流各种区域合作模式的条约和法规政策、组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包林之 史发枝
1989年以来,泗阳县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黄河故道滩区洪涝沙碱旱的综合治理和滩区三荒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创立了黄河故道滩区综合开发模式,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益,为黄淮流域季节性沙土河道滩区的治理开发树立了一个典范。
关键词:
黄河故道 综合开发 模式 泗阳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宝贵
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形成模式中 ,办学指导思想的核心是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一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支撑 ,学校教育实力的目标定位是本国或本地区的一流水平 ,学校建设的逻辑步骤是根据一流办学目标 ,建设一流教师队伍、进行一流教学和科研、构建一流的学科体系。我国在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中 ,当前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加大教育投入
关键词:
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 形成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景军 赵政阳 张林森 高华 鲁玉妙 王雷存 张新武
在黄土高原旱地进行了苹果高接换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对每公顷栽植1 260株的高密园,宜采用细长纺锤形整形,每公顷栽植834株的中密园宜采用小冠疏层形结构整形;单枝单芽贴干嫁接宜在4月中下旬进行,单芽腹接和地面蹲靠接应提前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细长纺锤形果树宜采用单枝单芽贴干嫁接,单株宜高接11个头,采用单芽腹接宜接12个头,地面蹲靠接以3个头为宜;小冠疏层形嫁接头数以30个较好。嫁接时砧枝截留长度为5~8 cm,嫁接不同枝段芽体接穗以调整平衡树体长势;依据树龄采用不同嫁接方法,1~5年生树选用单芽腹接,5~10年生树采用单芽枝接,11年生以上树宜采用地面蹲靠接;嫁接后采取封闭切口+套塑料袋的...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旱地苹果 高接换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晨
随着服务器CPU的速度不断翻番,ATM和千兆以太网的普遍使用,以及硬盘系统容量的不断扩大,I/O 速度日益成为制约整个网络系统效率的瓶颈。针对I/O 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将数据从通用的应用服务器中分高出来以简化存储管理,采用 SAN 和LANFREE 相结合方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少先 刘炳刚 周胜强
杞柳是柳编业的主要原材料。随着沙区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水浇密植型的栽培形式,得以应运而生,充分显示了其节约用地,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等优点。但这样的栽培形式,在具体技术上,究竟以多大密度为宜?采用何种种植形式为好?它与过去传统的带状栽植方法相比较,在管理技术上有什么新的特点和新的要求,密植柳田的经济寿命有多长?如何延长其稳产高产年限等技术问题,当地群众并无成熟经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报导也不多,本研究试图通过连续的试验研究和技术考察,总结出一套稳定高产的栽培技术,特别是从规律中寻求实现亩产千斤白柳的一些量化技术指标,以利于指导今后杞柳生产。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焦玉英 索传军
本文首先概述了基于“推”模式网络信息服务的概念和特征 ,并将它与传统的SDI服务进行了比较。在分析Push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了“推”模式网络信息服务的作用机理。最后 ,还介绍了“推”模式网络信息服务当前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以及一些急待研究和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推”模式 网络信息服务 推技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雷
本文对生物炭研究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业化前景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述,重点描述生物炭当今作为一种重要的新生发展产物在能源、环境、农业等领域的推广价值与重要作用,认为生物炭在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固碳减排、保障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论述了生物炭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具体分析了生物炭技术的现状和应用前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鹏 高亚婷 兰红梅 赵敏
河流保护地是维持河流突出价值的保护地专门类型,政府治理是河流保护地治理的主要模式。适应性旨在通过适应主体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减少不利影响,可为河流保护地政府治理提供思路和方法。基于适应性分析框架,从法律政策、治理主体、资源权属及资金来源4个方面,横向对比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4个国家的河流保护地政府治理模式及其演变过程,可得出如下结论:起源于美国的河流保护地在4个国家已经分别形成了4种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联邦集权管理是美国联邦主导模式的突出特征,中央主导并适度分权是新西兰综合治理模式的表现形式,加拿大合作共管模式重视和尊重多方利益相关者,澳大利亚地方自治模式的管理权主要归属地方管理部门;适应所在国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和政治制度差异是造成河流保护地政府治理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未来中国河流保护地的建设必须基于适应性理念,根据国情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状况,在国家立法、分级管理、特许经营等方向积极探索。
关键词:
河流保护地 政府治理 治理模式 适应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鹏 高亚婷 兰红梅 赵敏
河流保护地是维持河流突出价值的保护地专门类型,政府治理是河流保护地治理的主要模式。适应性旨在通过适应主体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减少不利影响,可为河流保护地政府治理提供思路和方法。基于适应性分析框架,从法律政策、治理主体、资源权属及资金来源4个方面,横向对比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4个国家的河流保护地政府治理模式及其演变过程,可得出如下结论:起源于美国的河流保护地在4个国家已经分别形成了4种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联邦集权管理是美国联邦主导模式的突出特征,中央主导并适度分权是新西兰综合治理模式的表现形式,加拿大合作共管模式重视和尊重多方利益相关者,澳大利亚地方自治模式的管理权主要归属地方管理部门;适应所在国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和政治制度差异是造成河流保护地政府治理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未来中国河流保护地的建设必须基于适应性理念,根据国情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状况,在国家立法、分级管理、特许经营等方向积极探索。
关键词:
河流保护地 政府治理 治理模式 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