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16)
- 2023(2909)
- 2022(2600)
- 2021(2382)
- 2020(2172)
- 2019(4864)
- 2018(4947)
- 2017(9022)
- 2016(5488)
- 2015(6088)
- 2014(6245)
- 2013(6290)
- 2012(6060)
- 2011(5663)
- 2010(5778)
- 2009(5292)
- 2008(5441)
- 2007(4718)
- 2006(4232)
- 2005(3662)
- 学科
- 济(21649)
- 经济(21623)
- 管理(12680)
- 业(12395)
- 方法(10378)
- 企(9876)
- 企业(9876)
- 数学(8934)
- 数学方法(8807)
- 学(8757)
- 农(6018)
- 地方(5497)
- 中国(4837)
- 财(4495)
- 业经(4165)
- 农业(4137)
- 环境(3785)
- 理论(3513)
- 贸(3493)
- 贸易(3491)
- 和(3465)
- 易(3298)
- 制(3289)
- 划(2946)
- 融(2901)
- 金融(2898)
- 地方经济(2865)
- 及其(2817)
- 资源(2735)
- 技术(2645)
- 机构
- 大学(85527)
- 学院(84110)
- 研究(35205)
- 科学(27567)
- 济(27145)
- 经济(26504)
- 管理(26263)
- 中国(24061)
- 农(23817)
- 理学(23048)
- 理学院(22601)
- 管理学(21732)
- 管理学院(21616)
- 所(21233)
- 研究所(20046)
- 农业(19259)
- 京(18943)
- 业大(18191)
- 中心(14150)
- 江(13043)
- 省(13022)
- 范(12828)
- 室(12704)
- 师范(12630)
- 院(12619)
- 农业大学(12581)
- 财(12536)
- 科学院(12073)
- 实验(11812)
- 北京(11791)
- 基金
- 项目(61335)
- 科学(46852)
- 基金(44167)
- 家(42355)
- 国家(42059)
- 研究(36787)
- 科学基金(33684)
- 自然(25441)
- 自然科(24833)
- 自然科学(24822)
- 省(24800)
- 自然科学基金(24361)
- 基金项目(23765)
- 划(21905)
- 社会(21482)
- 社会科(20197)
- 社会科学(20188)
- 资助(18464)
- 教育(16650)
- 重点(15091)
- 计划(15007)
- 科技(14176)
- 发(13300)
- 编号(12869)
- 部(12683)
- 科研(12544)
- 创(11983)
- 创新(11331)
- 专项(11288)
- 成果(10855)
共检索到121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辉 程志鹏 林芳 李倩 费相琴 蒋功成 徐继明
研究了不同水文期条件下长三角某典型河流型水源地源水有机物种类分布特性及其与消毒副产物关系。结果表明,该水源地源水有机污染特性呈现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特点,水体腐殖化程度依次降低。经树脂富集分离后水样溶解性有机物(DOM)各组分占总有机碳(DOC)的比例有所不同。丰水期:疏水性有机酸(HPO-A,38%)>亲水性有机物(HPI,26%)>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16%)>疏水性有机中性物质(HPO-N,12%)>过渡亲水性中性物质(TPI-N,8%);平水期:HPO-A(32%)>HPO-N(22%)>TPI-A(20%)>HPI(18%)>TPI-N(8%);枯水期:HPO-A(2...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一丹 刘亮 邵于豪 马金 薛俊增
由于海水中I~-、Br~-含量较高,通过电解法处理压载水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含量的碘代三卤甲烷(ITHMs),该类物质具有极强的致癌和致突变特性,在电解处理工艺过程中极易生成,难以有效控制。本研究通过次氯酸钠投加模拟实验分析消毒副产物碘代三卤甲烷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Na Cl O浓度由5 mg/L增加至15 mg/L时,I-THMs生成量增加24.76μg/L;(2)I-THMs的生成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高于20℃时I-THMs的生成量增加迅速;(3)酸性条件下,I-THMs的生成量较小,碱性条件下,I-THMs的生成量明显增大;(4)对于溶液中不同溴碘浓度比,I-THMs的生成量和各组分比例差异较大。因此,建议在压载水电解处理工艺过程中应对反应条件进行最佳优化,以期保证其处理效果的同时有效控制消毒副产物DBPs的产生。
关键词:
压载水 电解法 消毒副产物 碘代三卤甲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娟 刘月月 罗永康 洪惠 谭雨青
为探索鲢鱼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新途径,降低益生菌培养基氮源成本,以氮回收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指标,研究3种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鲢鱼加工副产物不同时间(0.25、0.5、1、2、3和4 h)得到的水解物性质的差异;以鼠李糖乳杆菌L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GG)和嗜酸乳杆菌NCFM(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的生长曲线、比生长速率和菌落总数为指标,研究鲢鱼加工副产物水解物替代MRS(deMan, Rogosa, Sharpe)培养基氮源对益生菌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木瓜蛋白酶对鲢鱼加工副产物具有更好的水解效果,具体表现为木瓜蛋白酶水解物的氮回收率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水解物(P<0.05)。综上,鲢鱼加工副产物经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后有望用于替代益生菌培养基氮源,促进益生菌生长繁殖,实现其高值化利用。
关键词:
鲢鱼 副产物 鼠李糖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德庆 李娜 王珊珊 刘楠 马玉洁
我国是水产资源大国,近年来的水产加工业发展较快,产生了大量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其中许多副产物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通过酶解得到不同功能性活性肽,进而实现高值化的利用。提高对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对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制备抗氧化肽的来源、抗氧化肽分离纯化方法、抗氧化检测评价方法以及抗氧化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水产品 加工 副产物 抗氧化肽 研究进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 江琳郎 王净净 赵晨杰 谷梦媛 曹盟佳 唐文家
为了辨识流域淡水有毒鱼类区系特征,结合历史资料和流域调查数据对黄河流域有毒鱼类的区系组成、空间分布及食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分布有毒鱼类67种,隶属10目16科41属,占鱼类总物种数的33.33%。在分类阶元上,从高阶到低阶分类单元中有毒鱼类占比逐渐降低。空间分布上,有毒鱼类物种数从源头到下游河口依次递增。黄河流域有毒鱼类中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和极边扁咽齿鱼(Platypharodon extremus)仅分布源头和上游河段,而弓斑东方鲀(Takifugu ocellatus)、星弓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和星点东方鲀(Takifugu niphobles)仅生活在下游河段,其余类型有毒鱼类在各河段均有分布。相似性分析表明各河段有毒鱼类区系分布相似较高,卡方检验(χ~2)表明各河段有毒鱼类分布无显著差异(P> 0.05)。黄河流域分布的67种有毒鱼类中共有6种毒素类型:胆毒25种,刺毒24种,卵毒7种,肝脏毒5种,鲀毒4种和血清毒2种。流域毒素类型以胆毒和刺毒为主体,与淡水有毒鱼类主要毒素类型吻合,且主要集中在鲤形目、鲇形目和鲈形目等3目。流域有毒鱼类食性类型共计7种,主要以肉食性和无脊椎动物食性为主,分别占有毒鱼类物种数的32.83%和28.36%。综合统计分析,黄河流域有毒鱼类分布广泛且毒素类型多样,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河流域有毒鱼类辨识和开发利用有毒鱼类资源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有毒鱼类 分布格局 食性特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唐艳仪 周玥琳 揭红东 何鹏亮 赵龙 揭雨成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副产物资源,研究不同比例苎麻(Boehmeria nivea)副产物和水稻(Oryza sativa)秸秆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及营养品质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混合青贮比例,为调制高品质的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苎麻副产物和水稻秸秆混合青贮比例分别设置为98:0(CK)、90:8(A)、80:18(B)、70:28(C)、60:38(D)5组,CK组和各混合青贮组分别加2%蔗糖,青贮30 d后开包取样检测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各混合青贮组和CK组,感官评价都达到2级良好以上,B组混合青贮感官评价最佳,达到1级优等。B组pH值最低,为4.16;NH3-N/TN含量最低,为4.73%;LA含量最高,为4.83%,根据V-Score评分可知,各混合青贮组的发酵品质都达到优,CK组的发酵品质为良,B组发酵品质最好,达93.0分。各混合青贮组随着水稻秸秆的增加,NDF、ADF含量增加,显著高于CK(P<0.05),各混合青贮组NDF、ADF含量差异显著(P<0.05);CP、DMI、DDM、RFV、TDN随着水稻秸秆的增加而降低。综合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以B组(80%苎麻副产物+18%水稻秸秆+2%蔗糖)混合青贮组的生产应用价值较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理 谢纯良 朱作华 李智敏 胡镇修 彭源德
为了寻找金针菇新的栽培原料,增加红麻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金针菇的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确定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红麻副产物培养基pH为6.5,培养基中含麻骨50%、氮源30%、水分67.5%,且添加0.5%石灰粉、0.5%碳酸钙和1%白糖时栽培金针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达111.0%;红麻骨培养基上的‘金杂19’出菇齐,生物学效率可达106.7%,‘长白201’出菇早,色泽好,生物学效率约为101.6%。
关键词:
金针菇 红麻副产物 栽培基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周和 刘俊凤 左艳春 陈义安 刘斌斌 寇晶 周晓康 吴建梅 张剑飞
桑枝、蚕沙、畜禽粪便等是蚕桑和畜牧生产不可避免的副产物,是潜在的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蚕桑畜禽副产物仍含有丰富的有用成分,可作为次级生产的原料参与另一生产循环过程,实现资源无害化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循环模式为:桑枝、蚕沙栽培食用菌;桑园间作种草,饲草、蚕沙、剩余桑叶饲养家禽、家畜;食用菌菌渣、畜禽粪便养殖蚯蚓,蚓体是高级饲料蛋白,用于畜牧生产,蚓粪是优质肥料,用于桑叶和饲草等农业生产。
关键词:
蚕桑 畜牧 副产物 循环利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文广 张继红 刘毅 王新萌 杨珺 冯旭 康秦梓
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是水生态系统中碳的重要来源,其光学性质可示踪海水中溶解有机物组分的动态信息。本研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分区域测定了桑沟湾春季水体及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CDOM的吸收光谱特征,探讨了CDOM的来源组成、空间分布特征、迁移转化过程及其与养殖活动的关系。结果显示:①波长为355的吸收系数[a(355)]范围为0.23~9.09/m,不同水层空间分布差异显著,表层和底层均从近岸区向贝藻区逐渐降低,之后在海带区升高后向外海逐渐降低;海带区从表层向底层先降低后升高,高密度、规模化的海带养殖释放了大量的CDOM,各区域沉积物间隙水a(355)是其表中底之和的1.3~2.5倍,CDOM在沉积物间隙水中富集并逐渐累积。②光谱斜率(S_(275~295))范围为0.013~0.036,外海区和海带区S_(275~295)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区,海带区和外海区CDOM中海源有机质占主要成分,而近岸区以陆源有机质为主;近岸区CDOM中的腐殖酸类物质含量从表层到底层逐渐降低,沉积物中积累的富里酸类物质含量较高,海带区和外海区呈相反趋势。③比紫外吸光度(SUVA_(254))范围为4.60~14.10 L/(mg·m),贝类区、贝藻区和藻类区SUVA_(254)均呈现出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增大的趋势,CDOM的芳香性逐渐增强并在沉积物间隙水中达到最大;海带区和外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的SUVA_(254)显著高于其他各区,表明海带区的规模化养殖活动向养殖海区及邻近海域贡献了较多的惰性溶解有机物,暗示着海带养殖活动有较强的碳汇效应并通过海流作用向外海输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文广 冷宇 张继红 张守本 杜美荣
2011年8月对黄河口潮间带泥螺Bullacta exarata种群及底质环境条件进行了调查,以期了解泥螺与底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调查结果显示,1)泥螺主要分布于中值粒径Mdφ为3.73~5.25范围的中潮带,底质类型主要由砂、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组成;2)黄河口以南滩涂表层泥有机质含量和底质叶绿素a含量均值分别为1.39%、2.65%,总体水平高于北岸表层泥有机质含量和底质叶绿素a含量,均值分别为0.54%、1.48%,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各断...
关键词:
泥螺 种群 底质环境 黄河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强 谢平 徐军 沈宏 张敏 王松波 王培丽
通过对硅藻水华发生机制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对硅藻水华发生机制做了一般性探讨,并重点关注了河流型水华的发生机制的独特点。河流水华种类主要为中心硅藻纲,静水生态系统水华种类除中心硅藻纲还包括部分羽纹硅藻纲种类。河流水华硅藻种类对营养盐浓度、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与静水生态系统相比,河流硅藻水华受气象和水文等物理指标的影响更为明显。河流硅藻水华中常具有时滞现象,其中由气象和水文因素引起的时滞现象最为明显。目前河流硅藻水华的防治仍然以上游水库下泄稀释为主,但是这种方法会造成一定的水资源浪费。河流水华硅藻的生理属性、硅藻水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节水与抑制水华的统筹以及其他控制水华的方法都...
关键词:
硅藻水华 营养盐 气象 水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海兵 徐建刚
搞清流域工业点源的空间分异特征,可为水环境整治与工业规划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工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建立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在GIS技术、密度分析法与ESDA方法支撑下,探析江苏淮河流域工业点源与工业污染负荷空间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工业点源集聚于城市、县城及专业乡镇,污染行业地域分异现象显著,其中,河流、港口及临湖地区成为高负荷工业点源集聚地区,化工、造纸、化纤与医药等行业的工业集中于临海、临河及临湖地区,饮料制造业、副食品加工业点源集中于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北部流域的少数乡镇,工业氨氮多数来自化工业。在不同工业化水平下,工业污染负荷空间差异大,南部流域负荷整体水平高于北部,北部流域高负荷区分布于少数乡镇...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工业点源 空间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超杰 贺斌 段伟利 李冰 陈雯 杨桂山
基于太湖流域典型丘陵水源地平桥河流域12个采样点的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平桥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聚类分析显示,按照水质相似性将平桥河流域水质分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3个季节时段和中上游丘陵河谷区、下游紧邻平桥镇的平原区、下游暗沟出口区3个典型空间区域。主成分分析显示:(1)枯水期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磷和有机污染次之,受流量减小、流速缓慢导致的营养盐富集的影响加大;平水期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磷污染次之,受茶园等大量施肥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以氮和磷污染为主导因素,受到水稻种植等农业活动和大量降雨径流的影响。(2)中上游丘陵河谷区水质以氮和磷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次之,受到茶园种植等农业活动导致的面源污染的影响;下游紧邻平桥镇的平原区水质以氮和磷的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次之,受到居民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下游暗沟出口区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和磷污染次之,受到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太湖流域丘陵区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利磊 王晓玉 陶光灿 谢光辉
作物加工副产物是秸秆资源的组成部分。本研究明确了加工副产物的概念、其系数取值和计算方法,评估了2007—200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大田作物加工副产物的资源量。各省稻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6~0.20,平均值为0.18;玉米芯系数取值范围是0.12~0.22,平均值为0.16;花生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25~0.30,平均值为0.27;棉籽壳系数为0.47;甘蔗渣系数为0.16;甜菜渣系数为0.05。全国每年共产稻壳3 438.20万t,在30个省市区的分布量为0.05万t(北京)~451.94万t(湖南)。玉米芯年产量为2 571.67万t,分布范围为0.30万t(西藏)~293.77万t(...
关键词:
作物 秸秆 加工副产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鹏龙 田学浩 张昊 高德岷 梁淼 雷海民
通过微波合成技术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对一步缩合法合成贝诺酯的主要副产物进行了制备并综合利用紫外光谱(UV)、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氢谱(~1 HNMR)、核磁碳谱(~(13)CNMR)等波谱技术解析结构为4-acetamidophenyl acetate,整体实验设计旨在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贝诺酯 微波合成 缩合反应 副产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