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9)
2023(8140)
2022(6906)
2021(6371)
2020(5232)
2019(11888)
2018(11454)
2017(21398)
2016(12069)
2015(13147)
2014(12666)
2013(12459)
2012(11731)
2011(10505)
2010(10214)
2009(9195)
2008(8939)
2007(7547)
2006(6613)
2005(5439)
作者
(37719)
(31575)
(31288)
(29372)
(20084)
(15487)
(13966)
(12327)
(12252)
(11133)
(10953)
(10875)
(10309)
(9848)
(9786)
(9717)
(9584)
(9268)
(9217)
(9203)
(8126)
(7702)
(7701)
(7369)
(7195)
(7014)
(6986)
(6824)
(6553)
(6383)
学科
(45039)
经济(44986)
管理(29814)
(28878)
(21325)
企业(21325)
方法(18251)
数学(16218)
数学方法(16031)
(15021)
地方(13997)
(12785)
中国(10704)
(10613)
农业(10611)
业经(10273)
(9425)
贸易(9422)
(9081)
环境(8845)
(7158)
技术(7025)
地方经济(6567)
(6228)
财务(6224)
财务管理(6215)
(6173)
(6143)
(5998)
金融(5994)
机构
学院(167449)
大学(167155)
研究(61840)
(61171)
经济(59959)
管理(59753)
理学(52849)
理学院(52021)
管理学(50852)
管理学院(50557)
科学(45028)
中国(44072)
(41160)
(36334)
业大(33502)
(33467)
农业(33102)
研究所(31575)
(29935)
中心(27754)
(26084)
(23769)
师范(23346)
(22552)
农业大学(22427)
(22107)
财经(21336)
北京(21103)
科学院(20443)
(20369)
基金
项目(125918)
科学(97675)
基金(90927)
(83940)
国家(83247)
研究(82740)
科学基金(69250)
社会(52056)
(51689)
基金项目(50107)
社会科(49152)
社会科学(49136)
自然(48831)
自然科(47609)
自然科学(47589)
自然科学基金(46710)
(43780)
教育(36588)
资助(35370)
编号(31464)
重点(29425)
(27870)
计划(27014)
(26181)
(26113)
科研(25046)
创新(24529)
科技(24412)
成果(23440)
(22516)
期刊
(64482)
经济(64482)
研究(41917)
学报(38258)
(35944)
科学(32504)
中国(30633)
大学(26635)
学学(25546)
农业(24386)
(19027)
管理(18510)
(13394)
教育(13191)
资源(12558)
(12050)
金融(12050)
业经(11810)
技术(11079)
业大(10993)
(10754)
经济研究(10217)
财经(9466)
农业大学(9271)
科技(9261)
问题(8918)
(8040)
林业(7762)
商业(7247)
(7194)
共检索到233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和琴  李茂田  
人类活动对 C、N、P等生命元素循环平衡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早已为人们所熟知 ,但对另一种生命元素 Si循环平衡的破坏却知之甚少。通过对大通、玉树、上海等水文测站近 5 0年来的降雨量、流量、溶解无机氮 DIN(NO3 )和溶解无机磷 DIP(P2 O5)浓度、输沙量等记录进行加权平均和三次线性回归拟合分析发现 :自 195 9~ 1984年长江溶解硅 (DSi)浓度减少 5 3.33μmol/ L ,且 DSi与输沙量呈正相关 (置信度为 0 .896 ) ,与 DIN呈负相关 (置信度为 0 .792 ) ;与流量和降雨量的相关性较复杂 (置信度分别为 0 .75 7和 0 .4 0 5...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先进  于贵瑞  高艳妮  王秋凤  
河流是连接海洋和陆地两大碳库的纽带,其碳通量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中国河流泥沙公报》的数据为基础,就中国河流入海颗粒态碳通量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5-2005年,中国河流入海颗粒态碳通量平均为29.57 TgC.yr-1,占河流入海碳通量的42%,其中有机碳占36.02%,无机碳占63.98%,长江、黄河和珠江的颗粒态碳通量占全国河流入海颗粒态碳通量的96.25%。从2003年开始,河流入海颗粒态碳通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但颗粒态有机碳通量在河流入海颗粒态碳通量中所占的比重有所提高。2009年,全国通过河流泥沙输送到海洋中的碳仅为6.59 TgC,为1965-2005年平均输碳量的22.3%。由此可见,颗粒态碳通量在河流碳通量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为了准确评估中国河流及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应对颗粒态碳通量进行细致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瑞标  沈焕庭  刘新成  
利用长江河口潮区界大通站的水质资料探讨了溶解态无机氮、磷浓度和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NO-3、NH+4、DIN的浓度随季节变化不明显 ,而NO-2 、PO3-4的浓度是枯季较高、洪季较低 ;1963~ 1984年间 ,NO-3、NO-2 、NH+4、DIN和PO3-4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 17.1、0 .4 3、7.1、2 4 .7、0 .19μmol/L ,平均通量分别为 3 3 .1、0 .5 1、3 .67、10 .5和 0 .5 4kg/s ,平均年通量分别为 10 4 .4 4、1.61、11.5 6、3 3 .1和 1.70万t;溶解态无机氮、磷的通量由于受到流量的影响而在年内分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志伟  刘丛强  吴攀  汪福顺  王宝利  李思亮  灌瑾  
以乌江渡水库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大坝拦截条件下的夏季水化学特征:阴离子以HCO3-,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Mg2+为主,其余离子含量低于10%,说明了碳酸盐岩的风化对水体化学组成起到了主要控制作用,蒸发盐岩石的风化对水体化学组成影响较小。水库水体存在温度分层现象,形成了不同层位的水体有着不同的水化学组成,即水化学分层。水化学的分层形成了溶解组分在水库垂直深度上的规律分布,比如受藻类的影响,Si和叶绿素随深度成相反的变化特征;HCO3-受光合作用和有机质降解的影响,30 m以上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递增,30 m以下呈现相反趋势;水库泄水方式明显改变了水化学各种参数和离子在水体中的分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博  郭梦京  周孝德  郑兴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产生了重大影响,探讨和区分二者的影响是水科学、环境科学重大热点问题。针对气候变化(降雨、径流、气温)和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城镇化、水利工程建设等)两个驱动因子,介绍了河流DOM来源和特征;分别综述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两者综合对河流DOM影响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流DOM影响的已有研究方法,并总结了方法中的问题及不足。提出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水文气候和人类活动情景交叉重复、缺乏对河流DOM转化机理研究和与生源要素耦合模型研究等问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海   娄保锋   邓世江   黄波   欧阳雪姣  
长江口入海总氮通量对近海水域水环境、水生态具有重要影响,在优选断面基础上研究了2005~2022年长江口水域总氮浓度和入海通量。结果表明:(1)2005~2022年,入海总氮通量年际间波动较大,最大年通量(263万t/a)是最小年通量(116万t/a)的2.27倍;长江口水域总氮浓度和入海通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2008~2019时期入海总氮通量相对较高,大部分年份入海通量接近或超过200万t/a。2016年以来,长江入海总氮通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长江入海总氮年通量与年径流量的波动节律具有类似性,丰水年入海总氮通量偏高。相近年径流量情况下入海总氮通量对比表明,长江流域总氮污染控制成效明显。(3)2016~2022年,长江口水域总氮浓度特征为枯水期高于丰水期,平均高24%;入海总氮通量年内分布特征为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大约是枯水期的1.93倍。(4)2016~2022年,长江入海总氮年通量(平均为185万t/a)中,来自长江上游、洞庭湖、汉江和鄱阳湖的氮源分别占43.8%、24.4%、4.9%和10.8%。长江中下游干流区间净增的氮源(该区间内除上游、洞庭湖、汉江和鄱阳湖汇入的氮源外,通过其他支流汇入和直接进入该区间的氮源再扣除区间消耗后的部分后)占16.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金科  韩贵琳  阳昆桦  柳满  
为了研究九龙江流域河流中溶解碳变化规律,分别于2017年7月与2018年1月对九龙江河水溶解无机碳(DIC)与溶解有机碳(DOC)进行了分析。丰水季河水DIC浓度为7. 50~49. 04 mg/L,平均值为22. 12 mg/L,枯水季DIC浓度为8. 84~84. 91 mg/L,平均浓度41. 17 mg/L,丰水季河水中的DOC浓度为0. 54~2. 89 mg/L,平均值为1. 04 mg/L,枯水季河水中DOC浓度变化在1. 34~3. 56 mg/L之间,平均值为2. 34 mg/L,据此计算了九龙江河水DOC、DIC的入海通量。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河水中溶解碳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与中国其他河流溶解碳数据对比,解释了碳酸盐岩的风化、气候变化、河流中浮游植物以及人类活动对九龙江河流溶解碳浓度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国峰  李志恩  时俊  秦玉涛  
分别于2005~2012年的4个季节对长江入海口徐六泾断面水质实施了29个航次的监测。2005、2010和2012年为丰水年,2006、2011年为枯水年,其余3a为平水年。2005~2012年化学耗氧量(CODCr)的年度平均浓度范围为5.2~14.69mg/L,氨-氮(NH4-N)为0.051~0.358mg/L,总磷(TP)为0.069~0.255mg/L,活性磷酸盐(PO4-P)为0.044~0.098mg/L,石油类(Oil)为23.67~79.39μg/L,铜(Cu)为1.71~2.77μg/L,镉(Cd)为0.057~0.116μg/L,砷(As)为2.34~2.94μg/L。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光君  雷坤  杨丽标  
分析了徒骇河、德惠新河与马颊河2003~2010年入海断面水质变化状况及入海通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徒骇河与德惠新河主要超标污染物为CODCr、CODMn、BOD5、NH3-N、石油类,主要表现为耗氧类有机污染与有机有毒类污染。马颊河主要超标污染物除CODCr、CODMn、BOD5、NH3-N、石油类外,还包括TP与VHB,以上各水质指标浓度分别超过III类水质标准的9、7、12、6、7、9、13倍,表现为耗氧类有机污染、营养盐类污染及有机有毒类污染问题。3条河流中,马颊河污染最为严重。研究期间,除德惠新河的无机无毒类与有机有毒类分类综合污染指数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外,其它类别分类综合污染指数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舜垚   梁珂   何丙辉   李天阳   赵秀兰   吴浩晨  
明确水体中典型营养盐成分如硅(Si)、氮(N)、磷(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时空变化特征,将有助于探究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及浮游植物营养限制状态。在三峡水库汉丰湖设7个采样点,于2020年5月~2021年4月取样后测定可溶性硅酸盐(DSi)、可溶性总氮(DN)、可溶性总磷(DP)、叶绿素a(Chl-a)等指标的浓度时空变化特征,通过Si、N、P的生态化学计量关系,评估水体浮游植物养分限制状态。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水体中DSi月平均浓度为18.80 mg·L~(-1),8月最低,11月最高,在季节上呈现夏季最低,秋季最高的特征。DN、DP月平均浓度分别为1.57 mg·L~(-1)、0.09 mg·L~(-1),两者季节变化相似,均呈现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特点。Chl-a月平均浓度为4.48μg·L~(-1),夏季最高,秋季最低,与DSi浓度的季节变化正好相反,且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在空间上,位于南河断面的DSi、DN、DP浓度均大于其它断面,DSi可能少部分来自沉积物的分解释放,大部分通过地表径流的形式,由陆地向水体进行补充。DSi/DN全年均值为6.47,2月最低,11月最高。DN/DP在1月最低,7月最高,全年均值为47.76。研究结果表明汉丰湖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P元素。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周明莹  乔向英  矫国本  王学端  高伟  迟晓  
2005年5~9月份,分别对流入胶州湾的主要河流(大沽河、墨水河、桃源河、洪江河)入海口进行水样采集,以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外标法定量,测定了各个河流入海口处水体中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含量。分析研究了胶州湾入海河流水中HCHs和DDTs的含量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各河流监测点HCHs检出率为100%,DDTs检出率为60%。(2)大沽河监测点HCHs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6.3×10-3μg/L,洪江河最低,平均含量为4.6×10-3μg/L。(3)DDTs含量以墨水河为最高,平均含量为3.6×10-3μg/L,而桃源河5次调查均未检出。(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恒鑫  李应森  马旭洲  王武  朱欣云  李祖军  
在晴天、强风和阴雨天等不同天气,对高温季节河蟹生态养殖池塘水草稀疏区和水草密集区的水体溶解氧进行昼夜测定,并对强风天,池塘上下风处溶解氧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池塘水体溶解氧14:00~16:00最高,4:00~6:00最低。高温季节无风晴天10:00~16:00河蟹池塘上下水层存在热阻力现象,导致上下层溶解氧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美兰  林钦  黄洪挥  吕晓瑜  蔡文贵  甘居利  王增焕  李纯厚  
根据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大鹏澳网箱养殖水域周年的溶解氧(DO)水平监测数据,阐述网箱养殖区水体DO的水平、季节的变化、垂直变化和网箱养殖水体DO质量评价以及DO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鹏湾网箱养殖水域DO周年水平为3 86~8 01mg/L,氧饱和度为51 6%~103 6%,养殖水域DO水平低于非养殖水域的;冬、春季DO水平较高,均符合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夏季DO水平普遍较低,超标率为95%;表层水DO水平略高于底层水,DO水平超标率分别为46%和66 7%;DO水平(全年)与pH值、盐度、叶绿素水平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宽意  刘正文  王春忠  王传海  史加达  胡耀辉  
针对太湖梅梁湾生态净化示范区内重建的沉水植物存在的腐烂死亡问题及伴随的底层水体溶解氧偏低现象,在室外模拟生态系统内进行了低氧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沉积物类型如何,一个月的低氧处理(溶解氧平均值为1.6mg/L)对苦草株重、株高、分蘖数及叶片数等指标的影响均不明显,对块茎的影响则较显著,表现为块茎数量与重量显著下降。对岸边沉积物处理组而言,低氧对苦草根系的影响显著,表现为根须变细且数量增加,根系活力明显下降,中心沉积物处理组则不显著。同时,低氧处理使岸边沉积物处理组的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显著下降、水体营养盐浓度上升,尤其是磷酸盐浓度显著增加,中心沉积物处理组的环境理化因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俊  杨红  王春峰  
长江口沉积物总有机碳(TOC, Total Organic Carbon)含量会随着外源磷的输入而发生变化。采用泥(沉积物)水质量比约为1:1,周期为56d的室内模拟试验系统设置包括对照组在内的6个输入过磷酸钠的浓度梯度试验组,研究不同水平的外源磷输入所引起的沉积物中TOC含量的变化特征。同时,运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方法研究含磷物质的加入对沉积物中溶解有机质结构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各实验组沉积物TOC含量在第56天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60%、7.08%、8.09%、9.33%、11.80%,表明随着外源磷输入量增加,长江口沉积物中TOC加速分解。在试验周期内,沉积物溶解有机质的腐殖化程度、芳香化程度最大值与磷的输入量呈正相关。溶解有机质分子量和芳香环结构变化幅度与外源磷的输入量呈正相关,说明外源磷输入量的增大能够加快沉积物溶解有机质的变化。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不同磷水平溶解有机质的腐殖化程度和芳香化程度呈现先上升,随后开始下降的趋势;而溶解有机质的分子量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其芳香环取代基上的取代基逐渐替换为更具有活性的官能团。表明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减少过程中先生成腐殖质,随着腐殖质继续分解,其腐殖化程度降低,且腐殖化程度和芳香化程度具有同一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