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9)
- 2023(6830)
- 2022(6012)
- 2021(5664)
- 2020(4743)
- 2019(10907)
- 2018(10803)
- 2017(19679)
- 2016(11145)
- 2015(12533)
- 2014(12685)
- 2013(11926)
- 2012(11014)
- 2011(9794)
- 2010(10127)
- 2009(9066)
- 2008(8886)
- 2007(8036)
- 2006(7038)
- 2005(6314)
- 学科
- 济(43797)
- 经济(43747)
- 业(26799)
- 管理(26328)
- 企(21346)
- 企业(21346)
- 方法(19988)
- 数学(17918)
- 数学方法(17513)
- 农(12659)
- 学(11697)
- 地方(11579)
- 中国(11061)
- 财(9436)
- 农业(8712)
- 业经(8445)
- 理论(7977)
- 制(6989)
- 贸(6799)
- 贸易(6792)
- 易(6524)
- 环境(6453)
- 和(6369)
- 融(6048)
- 金融(6046)
- 银(5945)
- 银行(5932)
- 地方经济(5818)
- 行(5662)
- 技术(5661)
- 机构
- 学院(151307)
- 大学(149209)
- 济(54866)
- 研究(53516)
- 经济(53502)
- 管理(53012)
- 理学(45238)
- 理学院(44592)
- 管理学(43157)
- 管理学院(42893)
- 中国(40056)
- 科学(36693)
- 京(32023)
- 所(28682)
- 农(28225)
- 研究所(26240)
- 财(25943)
- 中心(25376)
- 江(24100)
- 业大(23987)
- 范(22306)
- 农业(22070)
- 师范(22011)
- 财经(20186)
- 北京(20181)
- 州(19983)
- 院(19590)
- 省(19139)
- 技术(18343)
- 经(18209)
- 基金
- 项目(104004)
- 科学(80661)
- 基金(73621)
- 研究(73601)
- 家(66917)
- 国家(65953)
- 科学基金(54830)
- 社会(44003)
- 省(42552)
- 社会科(41429)
- 社会科学(41417)
- 基金项目(38649)
- 自然(37209)
- 自然科(36334)
- 自然科学(36323)
- 划(35888)
- 自然科学基金(35592)
- 教育(34777)
- 资助(30888)
- 编号(30554)
- 成果(25046)
- 重点(24615)
- 发(23167)
- 课题(22090)
- 部(21736)
- 创(21145)
- 计划(20459)
- 科研(20426)
- 创新(19680)
- 大学(19063)
共检索到229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琳惠
河洛地区洛宁张氏在明清时期曾一度为洛阳望族,洛宁金门寨《张氏家乘》是河洛地区现存最早的张氏家谱。该家谱追溯先祖时间久远,对于家谱的分支、迁徙记述分明,保存有大量先祖名人的事迹,且能详记家风,以敦睦族人,该谱在河洛地区家谱中极具典型意义。
关键词:
河洛 洛宁 张氏 家谱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琳惠
“祖”字在家谱内容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其出现的频率仅次于“世”。“祖”字由“示部”与“且”字结合而成,基本含义有四个方面,一是指崇拜,二是指宗庙,三是指祖宗或族人,四是指祭祀。其蕴含着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祖宗崇拜、祭祀仪式、孝悌精神等集体无意识。在河洛地区家谱中,祖宗崇拜这一集体无意识是其它宗族文化的基础,宗族通过祖宗崇拜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并起到稳定宗族的效果,“祖”字所蕴含的集体无意识是家谱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家谱 祖 文化 崇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英丽
河洛民歌是流传于河洛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歌曲形式。河洛民歌具有多种音乐类型,并且体现了宫调式的旋律、变化简单的曲式结构等艺术特征。随着城市文化的历史演变,河洛民歌也处于动荡变迁之中,并且曾一度失去昔日的辉煌。但是,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今天,河洛民歌在发挥其艺术价值的同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
河洛民歌 河洛文化 艺术特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琳惠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和谐已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之一。《邵氏家谱》中所包含的尊敬先人、谦敬礼让、崇扬贤德、教化后人、凝聚人心等和谐因素,结合社会和谐的内容和要求,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阐述传统家谱中的和谐因素在社会建设中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家谱文化 邵氏家谱 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德福
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资源,对于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河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文化,内涵丰富,是洛阳独特优势资源。文章从河洛文化定义内涵出发,阐释河洛文化融合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梳理河洛文化融合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机遇和挑战,给出建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宣传效果;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河洛文化应用研究;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并重,从而促进河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洛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河洛文化 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官凤英 邓旺华 范少辉
以毛竹光谱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光谱曲线和一阶导数曲线进行分析,探明了不同季节毛竹林的光谱特征及其与典型树种的光谱差异,为毛竹林的遥感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光谱曲线在可见光波段出现1个反射峰和1个吸收谷,这2个峰的对应波长分别为556和680nm,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明显增大。2)大年毛竹林春季和夏季的一阶导数曲线的红边波段呈"双峰",秋季和冬季呈"单峰",夏季的红边位于700nm,其他季节红边位于718nm;小年毛竹林秋季的一阶导数曲线的红边波段呈"双峰",冬季呈"单峰",红边均位于718nm;不同季节毛竹林红边振幅大小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3)毛竹林与其他典型植...
关键词:
毛竹 光谱特征 红边参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寻霖
在湖南51个少数民族中,只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畲族10个民族人口较多,并形成了聚族而居的氏族。与汉族家谱相比较,湖南少数民族家谱普遍讳言所出而攀援汉族华胄,同时体例也较为简略,所录丁口不多,首修年代也较晚。一些氏族还得聘请他族人士主修族谱。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家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建华 赵庆良 韩晋仙 丁圣彦 李爽
文中运用盒子计数法分别计算了河南省洛宁县森林覆被类型及区域所有森林覆被空间分布的分维值 ,并讨论了森林覆被及其变化的分形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森林覆被具有统计自相似性 ,是一类随机分形 ;分维是表征森林覆被及其变化空间结构信息的特征参数 ,值域为 0
关键词:
森林覆被 分形 分维 洛宁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鹏森 刘世荣
本文旨在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的两种典型的沙质荒漠化阶段的下垫面微气象特征 (净辐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降水量、风速 )的变异性规律与沙质荒漠化之间的关系。两种典型沙质荒漠化阶段的群落类型分别为油蒿群落和牛心朴子群落。结果表明 ,由于沙质荒漠化不同阶段的下垫面的植被群落组成、结构和盖度的差异 ,引起净辐射、土壤含水量、近地层风速等产生较大差异。油蒿群落的太阳净辐射能明显比牛心朴子群落高 ;油蒿群落与牛心朴子群落的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差别很大 ,当降雨量在 4 5mm以下时 ,只能影响 0~ 4 0cm土深的土壤水分状况 ,而这一深度恰好是大部分植物根系分布的区域。油蒿群落比牛心朴子群落更有利于维持土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伟
本文首先指出自然资源本身并不是"资源诅咒"产生的根本原因,能否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才是至关重要的。进一步提出根据自然资源的丰裕状况与经济增长的不同表现,可以把当今国家和地区大致划分为四个类型:资源诅咒型、资源友好型、资源替代型与资源贫困型。通过观察"资源诅咒"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表现,试图挖掘出"资源诅咒"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典型特征,希望对当今自然资源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避免落入"资源诅咒"的陷阱。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杨雪昕 高佳
研究目的:以三江平原最具代表性的七星河地区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2年和2014年遥感影像数据,揭示自20世纪90年代农业结构调整以来水田分布格局变化规律。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研究结果:(1)七星河地区呈现阶段性的水田化特点。1990年水田占耕地总面积的12.56%,处于水田化初始阶段,2002年和2014年水田面积占比分别是31.85%和37.06%,均处于水田化中期阶段。(2)七星河地区水田基本呈东北—西南的分布态势,空间分布阶段性极化,整体水田分布逐渐收缩,且呈现北移东扩的特征。(3)七星河地区前期以旱地和未利用地的水田化为主,其中旱地水田化规律性弱,方向性不明显,后期则基本为旱地水田化,综合极化特征突出,未来七星河地区水田化进程将会进一步放缓。研究结论:七星河地区水田分布格局的演化规律将对区域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与高效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锦 范基姣 张福存 韩双宝 金晓琳
在前人研究我国北方高氟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北方三种高氟水的形成机制:①浓缩富集型;②岩石溶滤型;③海侵富集型。通过对三个典型地区——张掖盆地、赤峰盆地以及沧州平原的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含水层条件的系统分析以及水化学、同位素证据,得出三个地区的高氟水形成机理分别为蒸发浓缩富集、岩石溶滤以及海侵富集,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防止氟中毒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
高氟水 机理 赤峰 沧州 张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杨雪昕 高佳
研究目的:以三江平原最具代表性的七星河地区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2年和2014年遥感影像数据,揭示自20世纪90年代农业结构调整以来水田分布格局变化规律。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研究结果:(1)七星河地区呈现阶段性的水田化特点。1990年水田占耕地总面积的12.56%,处于水田化初始阶段,2002年和2014年水田面积占比分别是31.85%和37.06%,均处于水田化中期阶段。(2)七星河地区水田基本呈东北—西南的分布态势,空间分布阶段性极化,整体水田分布逐渐收缩,且呈现北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买买提·沙吾提 韩桂红 桂东伟 孙倩
研究盐渍化土壤的光谱特性是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土壤盐渍化监测和评价的工作基础,是建立地面数据和遥感数据关系的桥梁。本文以塔里木河中游典型绿洲——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谱学技术以及多元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干旱区典型绿洲盐渍化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首先,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去噪、剔除水分吸收波段),以便消除仪器本身噪声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并且计算了部分盐渍地样本的光谱吸收特征参数,说明相同程度的盐渍化土壤具有相似的吸收特征;其次,研究盐渍化土壤的反射光谱与盐分因子(八大离子、电导率(EC)、含盐量(salt content)、pH、总溶解固体(TDS)等)之间的关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盐分因子与野外实测光谱数据建立定量回归模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含盐量、SO42-、TDS、EC与原始光谱数据的相关性分别是0.746、0.908、0.798和0.933,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本研究对于干旱区典型绿洲盐渍土的光谱特征研究有着重要指示意义,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盐渍土理化特征的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理论奠定科学积累,并进一步为干旱区土壤盐渍化、沙漠化灾害等环境恶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华伟毅 刘义明 徐飞 路永强 孔梅 王海挺 黄慧丽 王宏磊 吴连勇 李秀波
【目的】确定自主研发新兽药——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靶动物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经产和初产健康泌乳期奶牛各6头,入选前30日内未接受过全身性或乳房内抗生素给药,产奶量在15-35 kg。给药前1日、给药当日(0日),记录各试验奶牛的日产奶量、直肠温度,并采集奶样进行体细胞检测。采样时先用清水冲洗乳房,用75%乙醇对乳头及周围进行消毒,待酒精挥发后,手工挤奶,弃去前三把奶后,采集奶样于灭菌试管中,贴好标签,低温(4℃)保存并于6 h内送实验室检测。给药当天,待奶牛挤完奶后,先用消毒毛巾清洁各乳区,再用消毒药液浸泡乳头约30 s,然后进行乳头内灌注给药。灌注时轻轻推压活塞,将药物缓缓注入乳池内,使药物均匀分布。按照推荐剂量,每头奶牛的4个乳区分别单次注入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乳期)一支(含头孢洛宁250 mg)。给药后1日、3日、5日、7日和10日对4个乳区各采集奶样。记录奶牛标识、观察时间、试验日期和时间、每头奶牛日产奶量及体温等参数。检测乳样中体细胞数(SCC),对给药当日(0日)和给药后第10日各采集的乳样进行细菌学检查。将各奶样接种至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各种病原菌。分离菌株经纯化培养后,依据菌落形态、染色特征、生化特点鉴定其种类。主要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结果】在整个试验期间,给药乳区未出现乳房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给药前1日、0日和给药后的1、3、5、7和10日,体细胞数大多在25-40万个/mL,平均体细胞数分别为33.26、32.74、32.70、31.63、31.24、30.62、30.04万个/mL,给药后各时间点奶样体细胞数与给药前体细胞检测结果相比,体细胞数有所降低,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日产奶量在23-33 kg,平均日产奶量分别为27.30、27.35、27.25、27.40、27.64、27.83、28.00 kg,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试验奶牛在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直肠温度均在奶牛的正常温度范围内(38.4-39.2℃),直肠平均温度分别为38.79、38.82、38.83、38.77、38.71、38.71、38.69℃,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按推荐剂量单次给药对奶牛的体细胞数、日产奶量、体温无显著影响。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在给药当日(0日)采集的乳样中,分离到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为2、3和4株;给药后第10日,仅检测到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各1株,给药前后目标菌数量有显著降低。【结论】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奶牛体温、产奶量和奶中体细胞数等无不良影响,该制剂用于奶牛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