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8)
2023(10183)
2022(9005)
2021(8460)
2020(7083)
2019(16246)
2018(16428)
2017(31359)
2016(17139)
2015(19331)
2014(19349)
2013(19180)
2012(17344)
2011(15550)
2010(15287)
2009(13727)
2008(13123)
2007(11230)
2006(9729)
2005(8315)
作者
(50173)
(41533)
(41191)
(39174)
(26246)
(19872)
(18587)
(16502)
(15613)
(14638)
(14202)
(13777)
(12996)
(12926)
(12786)
(12472)
(12434)
(12392)
(11696)
(11657)
(10407)
(10057)
(9904)
(9335)
(9233)
(9216)
(9200)
(8997)
(8239)
(8211)
学科
(66931)
经济(66865)
管理(52350)
(49059)
(41133)
企业(41133)
方法(32512)
数学(28034)
数学方法(27730)
(18326)
(16557)
技术(16453)
中国(15893)
业经(15166)
(14873)
环境(14796)
地方(14580)
农业(12647)
(12077)
理论(11782)
(11229)
贸易(11225)
(10923)
(10895)
(9736)
财务(9672)
(9669)
财务管理(9658)
教育(9298)
技术管理(9277)
机构
大学(241449)
学院(241100)
管理(100292)
(90603)
经济(88496)
理学(87777)
理学院(86818)
管理学(85347)
管理学院(84930)
研究(78947)
中国(55858)
科学(52488)
(51690)
(39609)
(38675)
业大(38653)
(38160)
研究所(36713)
中心(35412)
(33097)
北京(32737)
(32574)
师范(32289)
财经(31530)
农业(30307)
(29069)
(28700)
(27938)
技术(27101)
师范大学(26188)
基金
项目(174981)
科学(137256)
研究(127659)
基金(125804)
(109944)
国家(109056)
科学基金(93716)
社会(78150)
社会科(74030)
社会科学(74007)
(69434)
基金项目(68383)
自然(62446)
自然科(60875)
自然科学(60864)
自然科学基金(59732)
(58315)
教育(57533)
编号(52472)
资助(51068)
成果(40812)
重点(39083)
(37735)
(37423)
(36894)
课题(35572)
创新(34362)
科研(33374)
计划(31952)
大学(31947)
期刊
(96215)
经济(96215)
研究(66554)
中国(42089)
学报(39373)
科学(36913)
管理(35043)
(34251)
大学(29060)
学学(27379)
教育(27269)
(26723)
农业(24913)
技术(23243)
业经(16435)
(14992)
金融(14992)
科技(14471)
经济研究(14284)
财经(14050)
图书(13992)
技术经济(13131)
资源(12958)
(12834)
理论(12425)
问题(12218)
(11803)
实践(11730)
(11730)
现代(11057)
共检索到334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爱秀  
河沟生态渔业技术研究黄爱秀(江苏省姜堰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河沟是宝贵的国土资源。在我市339446.67亩水域中,河沟面积82500.44亩,占总水域面积的23.3%,开发潜力很大。但长期以来,这类宜渔大水面或处于产量低、利用率低,效益低、尚待开发状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亚娟  宋孝玉  李怀有  蒋俊  云殿智  
通过野外积水入渗试验,探讨了不同地貌(塬、坡、沟)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大豆地、麦茬地、玉米地、刺槐地、油松林地等)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并采用3种入渗公式对不同地貌特征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入渗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塬面和阴坡上用考斯加可夫公式能较好地反映土壤入渗规律。前30 m in的累积入渗量以塬面水平梯田大豆地最小,为32.061 mm;以塬面坡耕麦茬地最大,为230.488 mm。入渗速率以塬面麦茬地最大,为4.245 mm/m in,以塬面水平梯田大豆地最小,为0.239 mm/m in。不同坡向的入渗率均表现为阴坡大于阳坡。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永光  黄明基  黄富优  
本研究采用人工放流鱼苗,加强护养管理的方法增殖江河渔业资源,从1991至1994年累计放流草、鲤、露斯塔野鲮等鱼苗195万尾,放流后4年的平均产量比放流前5年的平均产量增加5倍.本研究用标志回捕法研究增殖后鱼类回捕率、生长速率和种群数量,用放流前后多年平均产量对比法估算增殖产量.回捕率在14.5%—20.5%,平均年增殖产量146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高焕晔  熊源新  苟光前  
初步研究表明,贵州红水河沟谷残存季雨林共有蕨类植物178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0科67属。该区蕨类植物中优势科、属明显,优势科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三叉蕨科Aspid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铁线蕨科Adiantaceae;优势属有卷柏属Selaginella,凤尾蕨属Pteris,毛蕨属Cyclosorus,铁线蕨属Adiantun,短肠蕨属Allantadia,铁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继军  景唤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河流岸线被侵占填埋及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量剧增,河流形态及其生态系统显著恶化。为维系河流健康生命,对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广受各界关注。本文对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总结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目标,并从修复手段入手,系统阐述了当前河流生态修复的工程类技术(底泥疏浚、河流形态修复、生态补水技术等)和生态类技术(水生生物处理、生物膜、微生物修复、土地处理技术等)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河流生态修复的近自然治理理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针对当前生态修复理论的不足,从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环境的需求角度,提出了近自然治理理念指导下的河流生态修复原则,即:综合治理和多种措施并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河流生态修复多目标统筹和兼顾美学的工程技术设计,以期为未来河流生态修复理论发展与工程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荣发  何春林  陈爱珠  
 利用大田试验和盆栽模拟试验,对南方水稻的浅沟渗灌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气候条件下,当粘质水稻土的含水量为饱和田间持水量的75%时,土壤水分渗透速率达115cm/h,说明浅沟渗灌栽培完全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与常规淹灌栽培相比,通过浅沟渗灌技术,可以大量节省水稻栽培的用水量并显著提高产量,早稻、晚稻浅沟渗灌栽培可分别节水50%和40%,可分别增产约12%和8%。在晚稻盆栽模拟试验条件下,由于缺乏地下水的补充,节水率仅有38%。在总节水量中,减少蒸腾量节水约占1/4、减少蒸发量节水约占1/4、减少渗漏量节水约占1/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娟  梁阳阳  隋晓云  陈毅峰  
2012年3月、6月、9月和12月按季度对涪江支流老河沟的14个样点进行了鱼类群落结构调查和分析。共采集鱼类11种,隶属于2目4科;其中,鲤形目鱼类7种,占物种数的63.64%。沿上游源头到下游的纵向梯度方向,老河沟鱼类的种类数和丰度均逐渐增加,具极显著性差异,而鱼类种类数和丰度则无季节差异性。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和多维尺度分析(MDS)表明,当Bray-curtis相似度矩阵值为40.77%时,老河沟鱼类群落分成上游、中游和下游3组。利用相似度百分比分析(SIMPER)确定,引起3组差异性的特定鱼类是宽鳍鱲、尖头、似()、齐口裂腹鱼、贝氏高原鳅、红尾荷马条鳅和青石爬鮡...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俊波  孙名山  万荣  
海洋生物附着一直是世界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渔业装备长期整体或局部与海水接触,生物附着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影响正常使用。因此,深入研究生物附着现象,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抑制或降低海洋生物附着,对实现渔业装备的长效使用以及提升海洋渔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海洋生物附着的危害和附着机理以及中国沿海渔业装备生物附着情况,并对现今世界生物附着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着重分析了自抛光共聚物及防生物附着涂料在海洋渔业船舶和海洋网箱系统中的应用,为今后生物附着控制技术在海洋渔业装备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高焕晔  熊源新  苟光前  
对贵州红水河沟谷残存季雨林药用蕨类植物进行调查及标本采集鉴定,初步统计出贵州红水河沟谷残存季雨林分布有药用蕨类植物75种(含2变型),隶属于26科44属,对该区系药用蕨类植物的多样性、药用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对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建议。表2参2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举  朱清科  吴东亮  朱金兆  唐小明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沟缘线的自动提取是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分布式水文计算与土壤侵蚀建模的关键技术.该文以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河网提取与流域划分技术为基础,基于栅格单元间八流向算法构建水流路径,提出一种基于汇流路径坡度变化特征确定沟坡段,进一步形成封闭沟缘线的新方法,并编程实现了该方法.通过对蔡家川流域1∶10000等高线生成2m数字高程模型,依据35°作为判断沟坡单元的标准,自动生成沟缘线分布图,并与原始坡度分布图比较,取得满意的结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波  邓文斌  王霞  
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是河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江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综述了河岸植被缓冲带的主要生态功能,分析了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面临的环境影响因素,阐述了河岸植被缓冲带构建技术,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河岸植被缓冲带的主要生态功能为缓洪护岸、截污净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目前,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面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外来物种入侵、大量硬质工程建设和农业、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物排放等。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构建技术应根据不同河岸带的特点和功能来确定,并加强对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管理。未来研究应集中于:(1)开展河岸植被缓冲带遮阴效应的过程及机理研究,根据遮阴效应的研究结果,讨论遮阴的利弊问题,以及遮阴效应与缓冲极端气候的联系。(2)开展极端气候条件下生态功能研究,利用模型模拟极端气候条件下(暴雨、干旱等)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截留减污效应,为植被缓冲带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3)开展景观和流域尺度研究,结合遥感影像和各气象站点数据,从景观和流域尺度研究自然和人为活动对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影响,探讨河岸植被缓冲带综合治理和管理模式。(4)建立植被缓冲带综合评价体系,应用数字化手段对河岸植被缓冲带实时监控,结合野外观察和采样分析,综合评价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结构和生态功能。参4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贾敬德  
生态渔业与渔业生态贾敬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生态渔业是生态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含义是:符合生态学原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再生和循环,使渔业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获得比常规渔业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渔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军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下,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对此,人工营造各类水土保持林是目前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由于这一地区气候干旱,土壤水分环境成为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之一.但因没有灌溉条件,如何聚集并有效利用天然降水造林是目前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本文在选择减少密度、增加林木个体水分营养面积的造林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增加集流坡面产流率及控制无效土壤水分蒸发方面进行了研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玉  妥德宝  赵沛义  李焕春  
在黄土高原北部,采用起垄覆膜(垄上覆膜种植马铃薯,垄沟种植谷子)的垄沟间作田间集雨补灌栽培并结合增施氮、磷、钾化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该技术可大大提高化肥的增产效果和肥料利用率,有明显的集雨增墒效果,同时采用起垄覆膜种植马铃薯与垄沟种植谷子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工程集雨,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进行节约化农业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