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5)
2023(7771)
2022(6540)
2021(5930)
2020(4751)
2019(10741)
2018(10606)
2017(19079)
2016(11044)
2015(12563)
2014(12810)
2013(12586)
2012(12533)
2011(11681)
2010(11928)
2009(11037)
2008(10991)
2007(10141)
2006(9385)
2005(8820)
作者
(37197)
(31144)
(31101)
(29190)
(19862)
(15303)
(13882)
(12203)
(11835)
(11318)
(10764)
(10581)
(10273)
(10151)
(10072)
(9546)
(9290)
(9236)
(9123)
(8940)
(8204)
(8032)
(7747)
(7236)
(7063)
(7062)
(7015)
(6866)
(6536)
(6419)
学科
(49490)
经济(49438)
(25434)
管理(25357)
地方(18850)
(18104)
企业(18104)
中国(17415)
(15956)
(14251)
方法(13142)
业经(12133)
农业(11033)
数学(10645)
地方经济(10466)
数学方法(10405)
(9875)
(9222)
金融(9221)
(9095)
银行(9044)
(8868)
(8852)
环境(8664)
(8474)
贸易(8463)
(8219)
(8078)
(7553)
技术(7517)
机构
学院(163624)
大学(160142)
研究(68966)
(59601)
经济(58063)
中国(52152)
管理(51324)
科学(47885)
理学(41958)
理学院(41248)
管理学(40074)
管理学院(39779)
(39319)
(37927)
(37373)
研究所(35777)
中心(30087)
农业(29990)
(27829)
业大(27821)
(27475)
(25896)
(25360)
(25240)
师范(24825)
北京(24686)
(23047)
科学院(22035)
技术(21598)
财经(20188)
基金
项目(103461)
科学(78078)
研究(71889)
基金(69601)
(64126)
国家(63510)
科学基金(50896)
(43351)
社会(41151)
社会科(38692)
社会科学(38684)
(36793)
基金项目(36038)
自然(34199)
自然科(33321)
自然科学(33313)
自然科学基金(32653)
教育(31716)
资助(29586)
(29256)
编号(29128)
重点(25097)
成果(24479)
课题(22778)
发展(22610)
(22233)
计划(21773)
科技(20892)
(20601)
(20571)
期刊
(80886)
经济(80886)
研究(50720)
中国(43216)
(36456)
学报(34675)
科学(29839)
农业(25007)
大学(24496)
学学(23135)
教育(23104)
管理(21473)
(20154)
(17764)
金融(17764)
技术(14670)
业经(14460)
(13425)
经济研究(12110)
资源(10408)
财经(9958)
问题(9810)
业大(9302)
(9249)
科技(8879)
(8724)
图书(8504)
(8019)
(7897)
世界(7847)
共检索到274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先成  赵云龙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脂类的含量及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显示,随着胚胎和仔鱼的发育,其总脂的含量呈下降趋势,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亦呈现出下降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在胚胎期保持稳定、在仔鱼期下降,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整个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中,平均含量最高的脂肪酸依次是C16∶0、C18∶1n-9、C18∶0、C16∶1、C22∶6n-3(DHA)和C20∶5n-3(EPA)。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在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中有消耗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而保存n-...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铭  胡先成  韩强  罗颖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 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很低,在孵化前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增高,之后继续升高,在孵出后5 d的仔鱼,其胃蛋白酶的活性达到最高。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胰蛋白酶活性相对较高,在眼黑色素出现期时明显升高,而在孵化前期时再次升高,孵出后5 d的仔鱼,其胰蛋白酶的活性亦达到最高。这也说明在河川沙塘鳢的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其蛋白酶的活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旭雄  冯隆峰  温文  陈庆凯  危立坤  
以野生日本鬼鲉人工催产获得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定量检测了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脂肪组成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总脂肪含量为13.85%~11.66%,极性脂肪占总脂肪含量为75.39%~72.20%。总脂肪及极性脂肪含量在胚胎发育阶段无显著变化,在卵黄囊仔鱼阶段随发育而显著下降。中性脂肪含量在胚胎发育阶段有显著变化,在卵黄囊仔鱼阶段其含量相对稳定。野生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总脂肪的主要脂肪酸为DHA(22∶6n-3),16∶0,ARA(20∶4n-6),EPA(20∶5n-3),18∶0和18∶1n-9。总脂肪及极性脂肪的DHA,ARA,EPA含量(mg...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先成  罗颖  赵云龙  周忠良  
利用显微镜观察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的发育过程,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分析了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组成及含量变化与其胚胎发育的过程密切相关。在受精卵期,可溶性蛋白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16 000、100 500的卵黄蛋白。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可溶性蛋白的组成由高分子的蛋白向低分子的蛋白转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7 250、86 000、68 000、38 000、26 000等。在胚胎发育后期,高分子的蛋白进一步减少,而低分子的蛋白进一步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胚胎的发育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冯隆峰  黄旭雄  温文  陈庆凯  严佳琦  危立坤  
定量研究了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和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脂肪特性及脂肪酸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仔鱼具有不同的脂肪组成,青石斑鱼卵黄囊仔鱼中性脂与极性脂比值为0.97~1.22;卵形鲳鲹卵黄囊仔鱼中性脂与极性脂比值为1.88~3.21。两种卵黄囊仔鱼的总脂含量均随发育而逐步下降,且都主要消耗中性脂。青石斑鱼卵黄囊仔鱼中性脂内含量高的脂肪酸为:18∶1n-9,16∶0,DHA,16∶1和18∶0;极性脂中含量高的脂肪酸为:DHA,16∶0,18∶0和18∶1n-9。卵形鲳鲹卵黄囊仔鱼中性脂中含量高的脂肪酸为:18∶1n-9,...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君  沈颂东  徐建荣  韩晓磊  许璞  
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 Günther)的胚胎发育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可分成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体节分化、腮和出膜等8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形态建成和发育特点,卵裂阶段被细分为2~32细胞期和桑葚期,囊胚阶段分为囊胚早期、中期和晚期,原肠阶段分为原肠早期、中期和晚期,神经胚阶段分为神经胚早期和晚期,体节分化阶段分为2~41体节期,腮阶段分为消化系统形成期、肝脏形成期、腮裂期、脾脏形成期、口裂形成期和鳔形成期,出膜阶段出膜前期和出膜期,合计33个时期。河川沙塘鳢胚胎在水温(21±1)℃时,发育时间为502 h。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华  周发林  林黑着  叶乐  江世贵  
池塘养殖斑节对虾在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卵巢和肝胰腺中的EPA(20:5n-3)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在产卵后恢复到未成熟期的水平。18:2n-6和20:4n-6呈现一定幅度上升,分别在成熟期(Ⅴ)达到最高。18:1n-9在肝胰腺中呈现一定幅度上升,而在卵巢中则下降。DHA(22:6n-3)在卵巢中呈现波动,成熟期最低;肝胰腺中相对稳定而轻微下降。随产卵次数增加,卵中的16:0、总的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及DHA/EPA的比值呈上升趋势,18:2n-6,20:4n-6,22:6n-3及总的n-6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而18:1n-9,20:5n-3,22:5n-3及总的n-3含量呈下降趋势。分析结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金民  魏华  沈竑  成永旭  龚蕾蕾  
为了研究组织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rus clarkii)卵巢发育过程中的变化,采用粗脂抽提及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卵巢发育5个不同时期肝胰腺和卵巢组织中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卵巢发育,卵巢指数由0.12%显著(P≤0.05)增加到6.64%,而肝胰腺指数由7.95%降至5.31%。(2)卵巢干重百分含量从Ⅰ期的22.29%增至Ⅴ期的55.16%,而干物质中的脂肪含量仅在Ⅱ期(32.38%)到Ⅲ期(41.90%)有一个显著增加过程,后期没有增加。(3)肝胰腺和卵巢中主要脂肪酸都有C16:0、C16:1n7、C18:0、C18:1n9、C1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牟洪民  马珊  姚俊杰  安苗  王艳艳  梁正其  
为了探明普安银鲫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来源、组成变化和利用模式,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普安银鲫的成熟卵和8个胚胎发育时期的总脂与脂肪酸组成变化。结果表明:①普安银鲫胚胎中成熟卵和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总脂含量随着胚胎的不断发育而降低,成熟卵与受精卵相比,总脂稍有下降,由其干重的18.25%降至17.94%,但差异不显著(P>0.05),成熟卵随受精后胚胎发育的推进,其总脂变化呈逐渐降低趋势,在成熟卵和早期胚胎中的主要脂肪酸为C16:0,C18:0,C18:1n-9和C18:2n-6;与成熟卵相比,普安银鲫受精卵的饱和脂肪酸(SFA)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升高。...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施兆鸿  黄旭雄  李伟微  彭士明  胡盼  赵峰  
分析了室内水泥池人工养殖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在不同生长阶段(2006年6-9月)的体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人工养殖银鲳在进入幼鱼阶段初期,其体脂含量相对较低,随幼鱼的生长体脂含量逐渐升高,自7月底至9月银鲳幼鱼体脂含量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且显著高于6月至7月中旬期间的体脂含量(P<0.05)。在进入幼鱼阶段的初期(6月),鱼体饱和脂肪酸(SFA)含量相对较低,显著低于7至9月间的SFA含量(P<0.05)。幼鱼初期时的多不饱和脂肪(PUFA)含量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幼鱼的生长,鱼体PUFA与HUFA含量呈现降低...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道营  徐为民  徐幸莲  周光宏  
研究了南京板鸭各个加工工艺阶段的股二头肌肌内磷脂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采用氯仿-甲醇溶液提取肌内脂质,采用固相萃取法将游离脂肪酸和磷脂与其他脂类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各种磷脂组分的含量,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了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各种磷脂含量显著降低,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提高与磷脂含量的降低与脑磷脂含量的下降关系密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丹丽  徐善良  严小军  王怡  
研究了大黄鱼早期主要发育阶段(前仔鱼期、后仔鱼期、稚鱼、幼鱼)体内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重点比较了发病稚鱼与正常稚鱼的脂肪酸组成。用GC/MS法共检测到24种脂肪酸,且种类随发育而递增,其中饱和脂肪酸(SFA)12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6种。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鱼苗内源性营养阶段以饱和脂肪酸C14:0、C16: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C18:1作为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必需脂肪酸C20:4(n-6)(AA)在鱼苗开口前就已存在,而DHA和EPA摄食后才被检测到,其含量受饵料种类的影响,DHA含量变化范围为7.26%~25.36%,EPA为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明凤  赵云龙  赵艳民  樊玉杰  曾错  
系统观察了隆线夏卵的胚胎发育。根据胚胎外部形态学特征,将其胚胎发育分为卵期、长胚期、双复眼期和单复眼期四个主要时期,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隆线夏卵胚胎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实验得知,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隆线夏卵胚胎发育的特征密切相关,卵期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长胚期略有上升,但从双复眼期至胚胎准备孵化期间又持续下降。随着隆线夏卵胚胎的发育,可溶性蛋白的组成由大分子量的蛋白向小分子量的蛋白转化;在所有的氨基酸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的含量最高。结果表明,蛋白质和氨基酸是隆线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营养物质,不仅用于胚胎发育组织和器官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徐嘉波  刘永士  张海明  邓平平  陆根海  张宗锋  
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菊黄东方鲀的未受精卵、胚胎(出膜前,受精后8085 h)、初孵仔鱼(0日龄)、开口前仔鱼(3日龄)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菊黄东方鲀卵和鱼苗的水分含量随着个体发育出现升高趋势,而鱼苗总脂含量随着个体发育显著下降。各发育阶段的干样中检出8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菊黄东方鲀未受精卵脂肪酸组成与其亲本卵巢非常相似;胚胎期的脂肪酸利用率高低顺序为SFA(15.08%)、MUFA(14.46%)、n6PUF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树国  成永旭  周波  Anson H.Hines  
利用气相色谱和棒状薄层色谱扫描仪对蓝蟹(Callinectes sapidus M.J.Rathbun 1896)抱卵期间卵巢第2次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脂肪酸和脂类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蓝蟹抱卵期间卵巢第二次发育过程中,C16:0、C16:1n7、C22:6n3占总脂肪酸的比例随着卵巢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和卵巢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C18:0和C20:4n6(ARA)的比例随着卵巢指数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和卵巢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