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9)
2023(6272)
2022(5559)
2021(4951)
2020(4379)
2019(10251)
2018(10028)
2017(19565)
2016(11113)
2015(12602)
2014(12777)
2013(12918)
2012(12178)
2011(11104)
2010(11153)
2009(10492)
2008(10591)
2007(9748)
2006(8225)
2005(7333)
作者
(35550)
(30103)
(30087)
(28668)
(18550)
(14531)
(13592)
(11951)
(11033)
(10476)
(10129)
(9856)
(9638)
(9535)
(9478)
(9432)
(9403)
(8831)
(8660)
(8577)
(7676)
(7303)
(7249)
(6983)
(6721)
(6660)
(6640)
(6635)
(6108)
(6088)
学科
(49313)
经济(49268)
管理(28819)
(28701)
方法(25756)
数学(23378)
数学方法(23201)
(21904)
企业(21904)
(14043)
(12413)
中国(11068)
(11042)
地方(10327)
(9778)
贸易(9777)
(9477)
农业(9256)
业经(9040)
(8070)
环境(7465)
(7400)
财务(7387)
财务管理(7366)
(7045)
企业财务(6944)
(6737)
银行(6703)
(6651)
金融(6649)
机构
大学(167125)
学院(167002)
(68882)
经济(67470)
管理(61218)
研究(57969)
理学(53124)
理学院(52520)
管理学(51524)
管理学院(51227)
中国(42254)
科学(39040)
(37043)
(34623)
(31670)
(30595)
农业(29997)
业大(29968)
研究所(29260)
中心(26860)
(24891)
财经(24793)
(22443)
经济学(22111)
北京(21513)
(20942)
师范(20647)
经济学院(20383)
(20023)
(19904)
基金
项目(113844)
科学(87578)
基金(81588)
研究(77888)
(73448)
国家(72887)
科学基金(60243)
社会(48507)
社会科(46013)
社会科学(45995)
(45891)
基金项目(43781)
自然(40343)
自然科(39371)
自然科学(39353)
(38859)
自然科学基金(38635)
教育(35484)
资助(33800)
编号(30865)
重点(26574)
(25219)
(25180)
成果(24527)
计划(23401)
(23337)
科研(22750)
创新(21960)
课题(21487)
科技(20993)
期刊
(70832)
经济(70832)
研究(44333)
学报(33190)
(33026)
中国(29069)
科学(27249)
(24220)
大学(23333)
学学(22363)
农业(22237)
管理(19133)
技术(13547)
(13108)
金融(13108)
教育(12934)
(12602)
财经(12248)
经济研究(11912)
业经(11844)
(10550)
问题(10069)
(9337)
技术经济(8939)
统计(8548)
业大(8354)
资源(8322)
(8292)
理论(8110)
商业(8061)
共检索到234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安玉麟  郭富国  杨文耀  
为了明确内蒙古河套黄灌区油用向日葵氮、磷、钾肥料效应,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设计法,对油用向日葵在内蒙古河套灌区进行氮、磷、钾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河套灌区施用氮、磷、钾均对油用向日葵产量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并能用三元二次多项式进行模拟表达。最高理论产量可达307.2 kg/667 m2。氮、磷、钾的最佳配比为1.38∶1.37∶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文耀  张雄  轩继春  张建中  
通过对巴彦淖尔市黄河灌区瓜类(两瓜、蜜瓜、籽瓜)平作与开沟两种栽培模式下间作油用向日葵产量、产值的分析。结果表明,瓜类作物通过开沟模式结合间种油用向日葵是提高单位面积产值的有效手段,应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海峰   段学艳   温琳   连晋  
为了探究晋南复播区冬小麦—夏油葵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下,施用氮磷钾肥对油用向日葵(油葵)产量及各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9—2021年,在临汾市以临葵4号为材料开展田间小区肥料试验,设置氮磷钾(NPK)、无氮(PK)、无磷(NK)、无钾(NP)4个施肥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N、P、K肥的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及肥料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油葵3 a平均产量为3 634 kg/hm~2(3 502~3 818 kg/hm~2),较PK、NK、NP处理分别增产19.6%,12.1%和13.7%,其中PK处理产量最低。N、P、K的产量反应分别为588.8(481.0~704.7 kg/hm~2),391.8(296.0~488.7 kg/hm~2),438.2 kg/hm~2(329.3~629.7 kg/hm~2);农学效率分别为3.8(2.8~4.9 kg/kg),3.1(2.1~4.1 kg/kg),2.9 kg/kg(2.2~4.2 kg/kg);氮、磷、钾素的地上部积累量分别为174.4(172.5~176.8 kg/hm~2),60.0(58.3~61.8 kg/hm~2),241.1 kg/hm~2(236.2~246.8 kg/hm~2);氮、磷、钾肥的养分利用率分别为36.3%(36.0%~36.7%),15.7%(15.3%~16.2%)和47.1%(46.0%~47.9%),其中,钾>氮>磷。因此,施用氮磷钾肥可显著增加油葵产量,且显著提高植株地上部养分的积累;在氮、磷、钾等3种大量元素肥料中,施用氮肥增产最多,油葵地上部分对钾吸收量最多,利用率最高。因此,生产中既要注重氮、磷、钾合理配施,同时氮和钾还要以种肥+追肥的方式补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东  史海滨  霍再林  晏云  李延林  张义强  
通过对河套灌区不同盐渍化土壤进行的田间试验 ,分析了在不同生育阶段盐分水平对向日葵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可知向日葵各个生育阶段对盐分的反应并不相同。苗期对盐分较敏感 ,作物各生育指标对盐分的响应很大。现蕾期土壤中适量含盐 ,作物对苗期受盐分影响有补偿性生长。全生育期土壤盐分含量高于 5mg·g-1时 ,严重抑制作物生长 ,最高减产率可达 4 5 5 2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小平  萧江华  梁文焰  林阳峰  张川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施肥与毛竹纸浆林新竹产量相对生长率之间的效应模型,经检验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较好。通过对肥料主效应的分析,明确了本次试验氮、磷、钾三因素对毛竹新竹产量的增产作用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对两因素交互效应的分析得出:氮、钾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效应,而氮磷、磷钾间的交互效应不明显。模型经微机模拟寻优,氮、磷、钾因素取95%置信域的高产施肥组合方案为:尿素3255~4135kg/hm2,过磷酸钙2085~2955kg/hm2,氯化钾198~267kg/hm2。并对其相应的经济效益作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峰  张旭婷  马艳红  李美娜  陈阜  李素萍  郭树春  张艳芳  
为挖掘油用向日葵中的GDSL脂肪酶基因,本研究以油用向日葵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s为对象,筛选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序列结构等特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中筛选到7个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稳定存在的亲水性蛋白,由255~39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介于28.75~42.61ku,等电点分布在4.91~8.89;除unigene 60916外,编码的蛋白质都含有较多的跨膜区域和较高的磷酸化程度;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主要的二级结构;进化树分析表明,这7个基因聚为三类,保守性较高,其中unigene 58624与AT4G01130.1在同一分支上高度保守,unigene 60916与AT1G74460.1相似度最高,含有多个α螺旋和β折叠,推测与种子的油脂代谢有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素萍  安玉麟  李巧枝  门果桃  于海峰  
文章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8个油葵杂交种的12个性状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结果证明,由于各遗传性状对品种的重要性不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向日葵杂交种进行多性状综合评判,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品种进行评判更具有科学性。这种方法可作为品种比较试验中对参试种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有效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永文  樊燕  姚永宏  罗兰  曾洪靖  周科  
对重庆市梁平县24个乡镇,36个试验点进行了水稻"3414"施肥试验,研究分析了梁平县水稻的氮磷钾施肥技术,建立数字回归方程,寻找水稻的最佳施肥模式,为实现梁平县水稻生产的高产高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N、P、K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N>K>P,在中、高肥力的土壤上表现为N>P>K;NP、NK、PK对水稻产量的交互效应均表现为正交互效应;在试验区低肥力土壤中,试验区水稻的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4~0.6∶0.4~0.6;在中肥力土壤中,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6∶0.6;在高肥力土壤中,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超煜  白岗栓  杜社妮  
为降低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在坝楞村试验站以春小麦、玉米和向日葵单作为对照,春小麦收获后及时移栽向日葵,监测并分析春小麦-向日葵复种对耕层土壤盐分、作物产量、产值和固化热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向日葵复种耕层土壤盐分较春小麦、玉米和向日葵单作分别降低了32.52%,16.70%和24.92%;等价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07.25%,23.20%和17.28%;籽粒固化热能分别提高了105.35%,6.06%和18.31%;总等价产量分别提高了126.01%,3.86%和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丹   赵存鹏   刘素恩   郭宝生   王凯辉   耿军义  
为探讨油用向日葵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选出适合河北气候及种植模式的优质高产油用向日葵新品种,对本单位杂交获得的39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的14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50%~32.37%。其中,单盘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2.37%,变异幅度为16.77~113.78 g。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为2.50%。产量与百粒质量、单盘粒数、单盘粒质量、籽粒容重、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长度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百粒质量、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长度、籽粒宽度、籽粒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盘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分成4个主成分,可将其归纳为籽粒性状因子、产量因子、生育期和形态因子、籽粒容重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1.939%。卡方距离为1.05时,39份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包含23份材料,与主成分分析散点图的第Ⅰ类群特点相同,籽粒性状和产量性状优良。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在高产油用向日葵选育过程中,从选择潜力来看,应重点考虑单盘粒质量、单盘粒数、盘径、株高、百粒质量等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熙盛  吴礼树  
氮钾肥料的施用既显著地提高蔬菜的产量 ,又对产品的品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受到蔬菜种类、肥料施用量、品种和施用方法等因素的制约。本文综述了施用氮钾肥料对蔬菜品质参数 ,如Vc、糖分、硝酸盐和氨基酸含量等影响的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海波  黄洁  肖鑫辉  宋恩亮  魏云霞  
为解析华南四省区木薯施用氮磷钾肥效果,指导木薯合理施肥,总结分析2005—2015年华南四省区44组木薯肥料试验数据,计算推荐施肥条件下,氮(N)、磷(P_2O_5)、钾(K_2O)肥的增产量、增产率、肥料产量贡献率、偏生产力。得出木薯施用氮肥的增产量、增产率、产量贡献率、偏生产力均值分别为8.5t/hm2、39.4%、24.4%、203.5kg/kg,97.7%的试验有增产效果;磷肥的对应指标均值分别为5.5t/hm2、20.8%、13.6%、639.2kg/kg,93.2%的试验有增产效果;钾肥的对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明  宋媛媛  樊小林  
【目的】研究控释配方肥中控释氮钾比例对香蕉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控释养分比例,为香蕉专用控释配方肥的研制及其在香蕉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将控释氮钾比例设置5个水平(0%,15%,30%,45%,60%),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控释氮钾养分比例高低对香蕉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与常规肥料处理(控释氮钾比例均为0%)相比,控释氮钾配方肥能协调产量构成要素而显著提高香蕉产量,其中以控释氮钾比例均为45%处理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33.95t/hm2和4.64万元/hm2,增产率和增值率分别为38.00%和41.46%,这主要是由于该处理明显增加了果指长、果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良泉  武良  崔振岭  陈新平  张福锁  
在总结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进行的1 190、9 608和9 490组氮、磷和钾肥肥效试验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我国水稻主产区分为5个大区和9个施肥亚区,并对8个施肥亚区(除了Ⅴ区外)的氮磷钾肥优化用量及肥料配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单季稻区(Ⅰ)、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Ⅱ)及江南丘陵山地单双季稻区(Ⅲ)的单季稻产量水平较高(8.3~9.0t/hm~2),长江中游单双季稻区(Ⅱ-2)和江南华南单双季稻区(Ⅲ)的早晚稻及西南高原丘陵单季稻区(Ⅳ)的产量较低(6.8~7.5t/hm~2);我国水稻8个施肥亚区的氮肥推荐用量平均为N 172kg/hm~2,其中以东北寒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良泉  武良  崔振岭  陈新平  张福锁  
为研究中国小麦不同区域氮磷钾肥优化用量及肥料配方,引导区域科学施肥并为肥料产品优化提供依据。在总结分析了2005—2010年在中国小麦主产区进行的各1 575、4 232和3 924组的氮、磷和钾肥肥效试验,并在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中国小麦主产区分为7个施肥亚区,并对这些区域的氮磷钾肥优化用量及肥料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Ⅲ华北冬麦区的产量水平较高6.8~7.5 t/hm~2,Ⅱ-2西北灌溉冬麦区和Ⅳ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次之6.0 t/hm~2,其他区域较低5.3 t/hm~2;7个小麦施肥亚区的氮肥推荐用量平均为N 169 kg/hm~2,Ⅰ以东北春麦区最低N 106 kg/hm~2,Ⅲ-1华北灌溉冬麦区最高N 184 kg/hm~2;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P_2O_5 77 kg/hm~2,以Ⅴ西南麦区最低P_2O_5 55 kg/hm~2,Ⅲ-1华北灌溉冬麦区最高P_2O_5 88 kg/hm~2;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K_2O 50 kg/hm~2,以Ⅱ-1西北雨养旱作冬麦区最低K_2O 36 kg/hm~2,Ⅲ-2华北雨养冬麦区最高K_2O 59 kg/hm~2。根据上述不同生态区域的氮磷钾养分推荐用量及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的差异,有针对性的为中国小麦7个施肥亚区确定了9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7个基追结合施肥方式下的配方和2个一次性施肥配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