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0)
- 2023(3448)
- 2022(2916)
- 2021(2675)
- 2020(2279)
- 2019(5028)
- 2018(4855)
- 2017(9538)
- 2016(5417)
- 2015(5710)
- 2014(5647)
- 2013(5632)
- 2012(5307)
- 2011(4850)
- 2010(4813)
- 2009(4198)
- 2008(4238)
- 2007(3746)
- 2006(3173)
- 2005(2947)
- 学科
- 济(20191)
- 经济(20167)
- 业(14069)
- 管理(13235)
- 企(10898)
- 企业(10898)
- 方法(9538)
- 数学(8357)
- 数学方法(8256)
- 学(6205)
- 农(5862)
- 财(5841)
- 中国(4964)
- 制(4489)
- 地方(4467)
- 业经(4009)
- 农业(3977)
- 融(3775)
- 金融(3775)
- 银(3759)
- 银行(3738)
- 务(3655)
- 财务(3651)
- 财务管理(3642)
- 行(3579)
- 企业财务(3563)
- 技术(3484)
- 理论(3184)
- 体(3105)
- 贸(3012)
- 机构
- 大学(75815)
- 学院(75601)
- 研究(29962)
- 济(28908)
- 经济(28278)
- 管理(25458)
- 理学(22061)
- 理学院(21742)
- 管理学(21229)
- 管理学院(21084)
- 中国(20956)
- 科学(20773)
- 农(19319)
- 所(16754)
- 京(15959)
- 研究所(15579)
- 农业(15500)
- 业大(14519)
- 财(14408)
- 中心(13077)
- 财经(11390)
- 省(11261)
- 江(10950)
- 院(10451)
- 经(10390)
- 科学院(9861)
- 北京(9858)
- 范(9797)
- 农业大学(9775)
- 师范(9625)
- 基金
- 项目(55129)
- 科学(43021)
- 基金(40767)
- 家(38288)
- 国家(37985)
- 研究(35595)
- 科学基金(31212)
- 社会(22524)
- 省(22146)
- 自然(21934)
- 基金项目(21636)
- 自然科(21466)
- 自然科学(21460)
- 社会科(21399)
- 社会科学(21389)
- 自然科学基金(21069)
- 划(19028)
- 资助(16787)
- 教育(15841)
- 重点(13192)
- 编号(12332)
- 计划(12281)
- 部(12138)
- 发(11994)
- 创(11341)
- 性(10957)
- 科研(10943)
- 科技(10927)
- 创新(10667)
- 业(10255)
共检索到110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润 柳茜 闫亚飞 李峰 陶雅 孙启忠 张仲鹃
河套灌区是我国传统的农牧业区,牧草产量低,品种单一,品质较差,不能满足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为改善和加速该地区牧草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本研究对引自国内外23个优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河套灌区3年的抗寒性、生产力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苜蓿品种间越冬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公农1号和大富豪越冬率较高,凉苜1号最低,越冬率仅为55%;2)苜蓿不同茬次的株高呈现第1茬高于第2茬和第3茬的趋势;干草产量呈现第1茬高于第2茬和第3茬的变化规律;3)苜蓿的产草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曹宏 耿智广 李茜 韩雍
2013-2015年,在庆阳南部的宁县引进10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与当地品种陇东苜蓿进行生产性能的比较及营养成分测定,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三得利、55V48、哥萨克、甘农5号优点突出,其中,55V48、甘农5号、三得利具产量优势,3年平均干草产量分别达15.92、15.35、15.25t·hm~(-2),比对照陇东苜蓿依次增产7.35%、3.51%、2.83%;哥萨克品质优异,蛋白质含量为最高,达到15.21%,茎叶比最低,低于对照17.1%;三得利抗旱性较好,2015年的干草产量达15.11t·hm~(-2),仅次于对照。这4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对庆阳南部的气候比较适应,可重点示范推广。2)55V12、甘农3号、皇后、甘农4号优点不同,总体性状良好,综合表现与对照陇东苜蓿类似,可针对其优势示范推广。3)甘农1号和新疆大叶优点不明显,稳产性和品质都较差,综合性状一般,应慎重示范推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毛新平 刘彦 赵国良 陈鹏 赵永刚 王志刚
为筛选出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滴灌栽培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新品种,本研究分析了滴灌栽培技术对1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北疆地区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易建植成功的品种有巨能7、WL319HQ和SK3010;较差的是龙牧806和龙牧801。在产量性状上,品种4010干草产量最高,并且耐寒性强,光温敏感性弱,最适宜新疆北疆地区滴灌种植。SK3010耐寒性强,适合冷凉地区种植。WL343HQ和WL319HQ在冬前寒冷季节生长速度较慢,不适宜滴灌种植。巨能7、WL363HQ和WL354HQ
关键词:
北疆 侧根 生长速度 株高 秋眠性 产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韦潇 李小梅 曾泰儒 张帆 李昌华 李小铃 黄琳凯 游明鸿 闫艳红
在川中丘陵区遂宁市河沙镇和天保镇,对‘西部之星’、‘WL-525HQ’、‘WL-440HQ’、‘WL-656HQ’和‘昆德拉’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适应性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川中丘陵地区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WL-525HQ’在两试验地株高、平均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两试验地均以‘WL-525HQ’隶属度最高,分别为0.8和0.9。综上,‘WL-525HQ’表现较好,在川中丘陵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产量 营养成分 适应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权金鹏 李小鹏 甘辉林 马垭杰 王鹏
以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地区选用的43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调查测定分析初花期的干草产量、越冬率、株高、分枝数、叶茎比、鲜干比、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相对饲喂价值,并采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业1号’干草产量、越冬率、相对饲喂价值最高,鲜干比、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最低;‘乐寒’株高最高;‘皇后’分枝数最多;‘三得利’叶茎比最高;‘WL358HQ’粗蛋白含量最高。经综合评价分析,‘大业1号’综合表现最优异、其次为‘乐寒’‘三得利’‘皇后’‘前景’,这5个紫花苜蓿品种在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乡乃至河西走廊同类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桂枝 高建明 袁庆华
研究了6种紫花苜蓿在不同浓度盐土中的发芽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鲜草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或同一品种)在不同盐浓度下的发芽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鲜草产量存在较大差异;盐浓度在0.40%~0.60%间6个品种的发芽率迅速降低;大部分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在盐浓度0.20%~0.30%和0.50%~0.60%时出现双峰;盐浓度为0.20%时大多数品种的产量最高,当盐浓度大于0.30%时不同品种间产量的差异迅速增大。结论认为:中苜1号的耐盐性最强,新疆大叶、爱乐高和甘农3号次之,陇东和甘农1号的耐盐性较差;0.4%为大多数苜蓿品种的耐盐临界值;研究苜蓿耐盐性时应采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苜蓿 耐盐性 发芽率 游离脯氨酸 产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云鑫 马巧利 麻冬梅 刘晓霞 兰剑 邓建强 胡海英 蔡春江 项凌飞 王静
为筛选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最精准的评价指标和抗旱性较强的紫花苜蓿品种,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国家的6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无性系进行了温室干旱胁迫试验。通过测定株高、鲜重、干重、根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分析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幼苗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结合抗旱系数、鲜重抗旱指数、综合抗旱系数以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比其抗旱性。结果表明:株高、鲜重、干重、根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可作为干旱条件下紫花苜蓿抗旱性评价指标。综合比较筛选出‘Dryland’‘比佛’‘陇东’‘杂20’及‘巨能7’为抗旱性强的紫花苜蓿品种,适宜在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晓霞 秘一先 陈宏亮 张龙 闫雅 屈海龙 郎凤红
为筛选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于2017–2019年对北美引进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测定其在初花期的株高、单株分枝数、干草产量、鲜干比、茎叶比、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分析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巨人407年平均干草产量最高,为16.68 t·hm-2;4020MF、BR4010、巨能7、55V12生产性能较强,3年平均产草量为16.47~16.63 t·hm~(-2);54V09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9.52%;WL316HQ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35.12%和28.85%。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020MF、皇冠、WL363HQ、BR4010等品种综合表现优异,具有引种和推广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春 孙启忠 牛建明 李洪远 丁勇 张晓春
应用"康乃尔生态学"程序(Cornell ecological program,CEP)中的二歧指示种分析TWINSPAN(Two-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数量分析方法,以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值和牧草产量值为指标,对24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用TWINSPAN可将24个苜蓿品种划分为8类,并且根据试验站所在地区的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筛选出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高光能利用效率的4个优良品种—超级阿波罗、胜利者、WL232、中苜1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路 贾志宽 韩清芳 刘玉华
比较了引进美国的15个紫花苜蓿品种和新疆大叶苜蓿的生长特性、产草量、营养价值、产出能量、经济效益等的差异。结果表明,15个引进品种中有10个品种的各个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其中牧歌401、巨人201的生长势、再生性能强;鲜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产能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值得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鲜草产量 苜蓿引种 营养效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呼天明 韩博 胡晓宁 宋江湖 郑红梅
【目的】为不同品种苜蓿亲缘关系的判断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杂种优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标记方法,利用NTSYS软件,对22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品种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供试苜蓿品种之间的遗传基础较广,22个随机引物共检出289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占88.93%;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数为4~18条,其中多态性谱带为2~17条;品种间遗传距离的变异为0.135 6~0.361 1,平均遗传距离为0.209 5,其中变异最大的是WL252HQ和"阿尔冈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小平 呼天明 杨培志 王栋 郑红梅
在杨凌地区连续进行了3年对比试验,比较分析了国内外22个紫花苜蓿(Medirago sativa L.)品种的主要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国外苜蓿在关中地区普遍生长良好,生产性能一般优于地方品种;供试22个苜蓿品种中,以三得利生产性能最好,其次是爱菲尼特、放牧者、全能、维多利亚,这些品种在关中地区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产量 营养价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金艳 王英哲 陈晶晶 郭强 徐博
为筛选适合盐渍化土地种植的耐盐型作物,以1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杂交组合F1代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其幼苗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4个紫花苜蓿杂交组合的抗盐能力强弱。不同杂交组合对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反应不一。根据紫花苜蓿杂交组合对各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耐盐性较好的杂交组合为骑士-2(2010)×MS-GN,WL319HQ×MS-GN,维多利亚×MS-GN,阿迪娜×MS-GN,甘农3号×MS-GN。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玮 王成章 杨雨鑫 廉红霞 李新慧
试验研究了国内外 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主要生产性能。结果表明 ,国外苜蓿品种在我国河南地区普遍生长良好 ,生产性能一般优于我国地方品种 ,在 10个苜蓿品种中 ,以 78的生产性能最好 ,其次是赛特、意大利苜蓿、MHA1、内蒙古苜蓿和 78- 1,这些品种可以在我国河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种 生产性能 引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娟娟 阿拉木斯 赵金梅 薛艳林 于林清 玉柱 张英俊
【目的】选择我国培育的中草3号、甘农1号、龙牧806、中苜2号、新疆大叶、公农1号等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氨基酸组分的分析及含量的测定,综合评价紫花苜蓿蛋白质营养价值,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我国紫花苜蓿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分别种植于不同试验小区,小区面积为30 m2,重复3次。试验样品为当年种植的第一茬于初花期刈割的苜蓿,每个小区随机选3行,刈割后105℃杀青20 min,65℃烘干48 h,粉碎过60目筛。采用盐酸水解法,使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测定17种氨基酸含量,分析不同氨基酸含量及组分。通过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和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比较,通过计算紫花苜蓿必须氨基酸比值(RAA)、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RC)、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综合评价紫花苜蓿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我国培育的6个紫花苜蓿品种均含有被测的17种氨基酸。6个紫花苜蓿品种除天冬氨酸(Asp)、半胱氨酸(Cys)、脯氨酸(Pro)、鲜味氨基酸(F)的含量以及酸鲜甜氨基酸与苦味氨基酸比值((S+F)/B)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总氨基酸含量为14.85%—19.48%、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5.35%—6.93%、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50%—12.55%,其中新疆大叶紫花苜蓿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紫花苜蓿含有9种药效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60%以上,甘农1号、新疆大叶和公农1号紫花苜蓿的药效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紫花苜蓿酸鲜甜味氨基酸含量与苦味氨基酸含量比大于1.8。除了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低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外,其他几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6个紫花苜蓿品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T值)在35%—36%之间,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的比值(E/N值)在54%—57%之间,E/T值和E/N值均略低于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值在73—77之间,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均接近1。【结论】紫花苜蓿氨基酸种类齐全,总氨基酸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齐全,相对均衡合理,接近人体氨基酸比例。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为可食用优质蛋白源,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紫花苜蓿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作为蔬菜食用时建议搭配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高的食品作为互补,以提高其营养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