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1)
- 2023(10606)
- 2022(8760)
- 2021(7950)
- 2020(6964)
- 2019(15766)
- 2018(15641)
- 2017(30191)
- 2016(16589)
- 2015(18169)
- 2014(17907)
- 2013(17980)
- 2012(16430)
- 2011(14795)
- 2010(15371)
- 2009(14879)
- 2008(14919)
- 2007(13795)
- 2006(12385)
- 2005(11379)
- 学科
- 业(85095)
- 济(80669)
- 经济(80584)
- 企(68465)
- 企业(68465)
- 管理(58917)
- 农(45201)
- 方法(35491)
- 农业(29978)
- 业经(28667)
- 数学(27597)
- 数学方法(27231)
- 财(24151)
- 务(18074)
- 财务(18050)
- 财务管理(18034)
- 中国(17894)
- 企业财务(17049)
- 贸(16841)
- 贸易(16833)
- 制(16711)
- 易(16457)
- 技术(16292)
- 策(15138)
- 地方(14016)
- 理论(13955)
- 体(13788)
- 划(13232)
- 和(12854)
- 学(12537)
- 机构
- 学院(249612)
- 大学(241478)
- 济(109481)
- 经济(107685)
- 管理(101264)
- 理学(87391)
- 理学院(86567)
- 管理学(85172)
- 管理学院(84710)
- 研究(77091)
- 中国(62309)
- 农(53958)
- 京(49115)
- 财(49100)
- 科学(45640)
- 农业(41015)
- 业大(39589)
- 江(39288)
- 财经(38977)
- 所(38924)
- 中心(35556)
- 经(35168)
- 研究所(34923)
- 经济学(32794)
- 州(31075)
- 经济管理(30226)
- 范(30147)
- 北京(29994)
- 师范(29895)
- 经济学院(29688)
- 基金
- 项目(159452)
- 科学(128502)
- 研究(118613)
- 基金(118046)
- 家(100896)
- 国家(99865)
- 科学基金(88214)
- 社会(79052)
- 社会科(74752)
- 社会科学(74730)
- 省(65114)
- 基金项目(62354)
- 自然(55883)
- 自然科(54677)
- 自然科学(54669)
- 自然科学基金(53738)
- 教育(52714)
- 划(51723)
- 编号(48138)
- 资助(47750)
- 成果(37089)
- 业(36890)
- 部(35824)
- 创(35684)
- 发(35531)
- 重点(35331)
- 国家社会(32593)
- 创新(32523)
- 课题(32112)
- 制(31264)
- 期刊
- 济(131278)
- 经济(131278)
- 研究(71647)
- 农(56956)
- 中国(46470)
- 财(40282)
- 管理(38925)
- 农业(38198)
- 学报(35559)
- 科学(35361)
- 大学(28402)
- 业经(28274)
- 学学(27321)
- 融(23799)
- 金融(23799)
- 技术(22931)
- 财经(20470)
- 业(19762)
- 教育(19241)
- 经济研究(18741)
- 问题(18413)
- 经(17708)
- 技术经济(15722)
- 世界(14363)
- 农村(14156)
- 村(14156)
- 农业经济(13774)
- 贸(13492)
- 版(13072)
- 统计(12880)
共检索到375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力
本文以浙江省萧山市为例,分析河口湾型海涂垦区农业用地结构时空演变特点,并结合江苏海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指出了垦区农业生产所特有的阶段性特点,初步探讨了河口湾型海涂垦区与开敞型海涂垦区在农业用地结构上的异同点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升 陈秋夏 王金旺 李效文 夏海涛 包考松 郑托
系统掌握浙南海涂围垦区土壤品质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为绿地系统规划、土壤改良措施和绿化工程实施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取样调查,获得土壤基本性状,再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土壤品质与分级,并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ARCGIS分析软件和SuRfeR软件获得土壤品质等值线分布图。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土壤容重偏大,为1.32 G·Cm-3,且含盐量高,为7.7 G·kG~(-1),碱性强,PH 8.25,有机质质量分数偏少,为17.94 G·kG~(-1),全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严重偏低,分别为0.69 G·kG~(-1)和4.82 mG·kG~(-1),而速效钾质量分数丰富,为0.62 G·kG~(-1)...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佘冬立 刘营营 刘冬冬 徐翠兰 曲欣 陈友林 邓凌云 俞双恩
为探明土壤容重变异对海涂围垦区粉砂土水分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土柱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比较分析了围垦区粉砂土和南京菜地黄棕壤不同容重下土壤水分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容重对2种试验土壤入渗过程有较大影响,表征土壤入渗能力的稳定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深度均随容重增大递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模拟2种土壤入渗过程的考斯加科夫模型中,表征初始入渗速率的参数K值随容重增大递减,而表征入渗能力衰减速度的参数α随容重增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简略的Philip入渗方程的幂级数解可以很好地拟合2种土壤湿润锋深度随时间变化过程,拟合的参数λ和x变化规律表明随着容重的增大,...
关键词:
一维垂直入渗 土壤容重 土壤水分 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江伟 徐海东 林同岳 曹国华 成向荣
[目的]探索海涂围垦区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机制,为围垦区林分土壤碳库稳定性评价和树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海涂围垦区3种主要林分(美洲黑杨、水杉和银杏)为研究对象,分析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3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其中,0~20 cm土层水杉和美洲黑杨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银杏林分,20 cm以下土层3种林分之间差异较小;0~60 cm土层水杉林分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其次为美洲黑杨林分,银杏林分最低,60 cm以下土层3种林分之间差异较小。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除银杏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在各土层之间无显著差异外),20~60 cm土层3种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较高,总体上,3种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在剖面分布差异较小。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林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有效氮和蔗糖酶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树种显著影响沿海围垦区土壤剖面活性有机碳分布,但对剖面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影响较小。试验区美洲黑杨和水杉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优于银杏人工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陈小兵 余世鹏 李晓明
【目的】系统掌握苏北海涂围垦区的土壤质量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获取实现土壤培肥抑盐与质量提升的调控措施。【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与分级,获取区域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分级图。【结果】研究区土壤质量状况总体较低,土壤有机质和氮素亏缺较为严重,尤其是碱解氮;除容重为弱变异强度外,其余各评价指标均呈中等变异强度;有机质是重要的土壤质量评价因子,土壤盐分和地下水矿化度是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区不同部位土壤质量状况具有明显差异性,其空间分布规律与有机质较为相似,与土壤盐分相反,总体上棉花种植区的土壤质量状况要优于水稻种植区;研究区土壤质量中等的区域面积最大...
关键词:
苏北 围垦区 土壤质量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繁 裘江海 周斌 徐建明 刘杏梅
为了进一步探讨数学规划模型在新围海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在模型分析与实例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选择浙江沿海新围海涂作为典型研究区,根据当地滩涂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开发需要,应用数学规划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决策模型,对规划范围内新围海涂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结论:应用数学模型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是可行的。但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空间优化配置方法,实现定性、定量和定位三者的统一。
关键词:
线性规划模型 海涂 土地利用 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玉卫,郑乐彬,葛正豹,施茂荣
沟、渠、田、林、路是上虞海涂区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点。其中以排沟布局为重点,配合农艺措施,能加快土壤脱盐熟化。土质排沟、石砌排沟、水泥排沟各有特点,应根据资金投入、作物布局和自然条件选用,并取相应的断面、比降和间距;海涂种水稻以灌排沟相间布局为好,已脱盐的旱地可灌排合一,用水泥排沟抗旱;林带的生态效益已被海涂区各农场所认识,主干林带大多选用意杨,农田林网树种尚待研究;农田道路建设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
关键词:
海涂 农田基本建设 布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欧维新 王海洁 郭杰 吴未 陶宇
沟渠廊道提供了氮磷输送与排放通道,同时还提供氮磷滞留降解的环境,因此排水沟渠及其连通程度与氮磷输移及面源污染排放密切相关。为揭示不同连接度水平对氮磷污染物质扩散功能和净化功能的影响,论文以江苏盐城农业垦区排水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5年8月和10月两次降水事件前后对不同等级排水沟进行4次水质(氮磷)监测,研究构建了基于氮磷输移过程关系的沟渠廊道连接度模型,进而利用回归模型分析了垦区排水沟连通度与氮磷输移的关系,结果显示:1)氮磷负荷呈现出10月雨前<8月雨前<10月雨后<8月雨后的时间变化特征,并有从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欧维新 王海洁 郭杰 吴未 陶宇
沟渠廊道提供了氮磷输送与排放通道,同时还提供氮磷滞留降解的环境,因此排水沟渠及其连通程度与氮磷输移及面源污染排放密切相关。为揭示不同连接度水平对氮磷污染物质扩散功能和净化功能的影响,论文以江苏盐城农业垦区排水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5年8月和10月两次降水事件前后对不同等级排水沟进行4次水质(氮磷)监测,研究构建了基于氮磷输移过程关系的沟渠廊道连接度模型,进而利用回归模型分析了垦区排水沟连通度与氮磷输移的关系,结果显示:1)氮磷负荷呈现出10月雨前<8月雨前<10月雨后<8月雨后的时间变化特征,并有从上游到下游先升后降的空间变化特征;2)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排水沟TN、TP输出随沟渠廊道连接度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其拐点分别位于沟渠廊道连接度为0.79、0.77时。研究表明,排水沟连接对于农田排水沟的扩散和净化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农业面源污染可以通过提高排水沟连接度来控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宝国 王颖 朱大奎
我国的海涂面积巨大,随着中国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及人口的迅速增加,海涂资源作为后备土地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分析中国海涂资源的分布、成因、类型后,指出了泥沙供应量、潮差是影响我国海涂发育的两大重要因素,探讨了海涂开发的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根据海涂资源分布的自然特点、开发利用现状、经济技术条件、开发利用前景等因素对我国的海涂进行了利用区划。
关键词:
海涂,开发利用,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建君 张灵杰 恽才兴
海涂资源是海岸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产业经济效益最大的资源,也是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海涂资源价值评估是对海涂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和对其实施有偿使用制度的前提和关键。海涂资源的价值或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质量的海涂资源的价值不同。由于海涂资源的价值或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海涂资源的价值评估应在对其进行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以分等定级来揭示海涂资源质量的优劣和资本收益的差异。本文以浙江省乐清湾海水养殖用涂资源为例,针对影响海涂资源价值的各种因素和海涂资源本身的特点,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分等定级,以此来反映海涂资源质量的差异。最后在分等定级的基础上运...
关键词:
海涂资源 分等定级 价值评估 乐清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