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3)
- 2023(353)
- 2022(353)
- 2021(339)
- 2020(284)
- 2019(647)
- 2018(608)
- 2017(1178)
- 2016(726)
- 2015(824)
- 2014(795)
- 2013(805)
- 2012(802)
- 2011(755)
- 2010(695)
- 2009(675)
- 2008(665)
- 2007(539)
- 2006(445)
- 2005(411)
- 学科
- 济(2876)
- 经济(2873)
- 学(1383)
- 业(1319)
- 农(1267)
- 方法(1240)
- 数学(1123)
- 地方(1116)
- 数学方法(1108)
- 管理(1093)
- 农业(924)
- 企(655)
- 企业(655)
- 地方经济(553)
- 业经(534)
- 中国(477)
- 环境(468)
- 水产(443)
- 动物(431)
- 生态(425)
- 财(409)
- 动物学(394)
- 和(388)
- 资源(371)
- 制(346)
- 收入(329)
- 发(324)
- 土地(323)
- 农业经济(317)
- 划(313)
- 机构
- 学院(10598)
- 大学(10448)
- 研究(4958)
- 科学(4015)
- 农(3976)
- 济(3712)
- 经济(3633)
- 农业(3252)
- 管理(3156)
- 中国(3135)
- 所(3091)
- 研究所(2971)
- 业大(2813)
- 理学(2674)
- 理学院(2622)
- 管理学(2545)
- 管理学院(2523)
- 南(2261)
- 省(2165)
- 农业大学(2098)
- 京(2095)
- 中心(2058)
- 室(1923)
- 院(1848)
- 实验(1834)
- 科学院(1820)
- 实验室(1768)
- 河(1765)
- 业(1691)
- 重点(1684)
共检索到14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立 刘延鑫 赵绪永 靳双星 邓红雨 刘太宇
【目的】研究河南3个驴种(河南小毛驴、长垣驴、泌阳驴)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PCR和测序技术,测定15头长垣驴、20头泌阳驴和14头河南小毛驴共49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采用DNAsp 4.90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MEGA4.1的邻接(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长垣驴、泌阳驴和河南小毛驴3个驴种共49个样本的PCR扩增产物长度均为444bp,mtDNA D-loop区的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2.295%,2.163%和2.799%;单倍型多样度结果分别为0.879,0.629和0.956,表明3个驴品种mtDNA D-loop区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
关键词:
驴 线粒体DNA D-loop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宏伟 邹桂伟 罗相忠 王长忠 呼光富 李忠
【目的】探讨长江野生鲤、荷包红鲤和兴国红鲤3种中国鲤的遗传变异、亲缘关系及系统进化。【方法】对3种鲤的D-Loop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与GenBank中获取的另外5种鲤鱼的D-Loop序列一起构建进化树。【结果】3种鲤的碱基组成中A+T含量均高于C+G含量;T碱基含量最高,平均为33.5%;C碱基最低,平均为13.7%。在检测的3种鲤上共发现37个突变位点,其中有2个插入,28个转换,7个颠换,碱基的替换有明显偏倚。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长江野生鲤(0.984±0.019),最低的是荷包红鲤(0.113±0.07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以长江野生鲤最高,为0.00623,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虎峰 代应贵
40尾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采自珠江水系可渡河,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技术对其mtDNA D-loop区481bp的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该序列共计发现了10个变异位点,占分析总位点数的2.08%。定义了10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733,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051。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2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1.301。用单倍型间遗传距离构建的NJ树由2个支系组成。该研究显示光唇裂腹鱼可渡河种群mtDNA D-loop区多态性较低,表明光唇裂腹鱼可渡河种群遗传多样性贫乏,有必要采取综合措施开展光唇裂腹鱼可渡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红艳 江世贵 苏天凤 龚世园
利用PCR技术扩增海南海口市、福建厦门市和广东珠海市3个地理群体海捕黄鳍鲷线粒体D-loop基因片段,测定了该基因片段580bp序列。结果发现,3个地理群体内和群体间都存在丰富的DNA序列多态性,共检测到33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5.7%),24个个体具有22种单倍型(haplotype)。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海南群体内所有的单倍型聚成一支,福建与广东的单倍型混杂在一起,聚成一支。从序列差异的分析中得出,海南群体与福建和广东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福建群体和广东群体亲缘关系较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珊 代应贵
采用PCR、克隆结合DNA测序技术对分布于贵州清水江的30尾稀有白甲鱼个体mtDNA D-loop 3′端共计478 bp的碱基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该序列共发现了25个多态位点,约占其核苷酸总数的5.23%。其中23个为转换位点(A-G,C-T),2个为转换与颠换同时存在的位点。30尾个体分属18种单倍型。稀有白甲鱼mtDNA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0 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5.092。单倍型多样度(H)为0.940,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14。用单倍型间遗传距离构建的NJ系统树由2个支系组成。稀有白甲鱼清水江种群mtDNA D-loop序列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表明该种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单淇 董仕 吴海防 谷口顺彦
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采自江西瑞昌、湖南长沙的天然群体以及天津宁河的人工繁殖群体共127尾,对其线粒体DNA的D-loop区段进行PCR扩增,使用12种核酸内切限制酶酶切。酶切结果显示,在12种内切酶中,8种有酶切位点,2种个体间有变异,为AfaⅠ和HinfⅠ,共得到7种单倍型。依据单倍型频率的组成情况,计算出瑞昌与长沙、宁河群体间的Rogers遗传距离分别为0.728 3和0.500 7,长沙和宁河群体间的Rogers遗传距离为0.813 5。AfaⅠ的酶切类型C和HinfⅠ的酶切类型B组成的单倍型,在长沙群体中占87.5%,而在瑞昌和宁河群体中均为零。由此可以认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姬南京 常亚青 赵冲 宋坚 高银雪
为研究中国大连(CD)、朝鲜罗津(KN)和俄罗斯海参崴(RV)3个仿刺参群体的遗传结构,实验采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3个群体共计71头仿刺参的线粒体D-loop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D-loop序列长度为447~465 bp,平均A+T含量(59.2%)显著高于G+C含量;共检测到119个变异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24.24%,其中简约信息位点为53个,共有40种基因型,群体共享基因型7个。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显示,3个群体均显示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AMOVA)分析表明,3个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弱或只有中度分化,且93.04%的变异来自群体内。CD群体与RV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远,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艳艳 孔晓瑜 喻子牛 庄志猛 金显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山东半岛南岸水域的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群体(n=20)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扩增,获得了大小约为500 bp的扩增产物。PCR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得到了410bp的核苷酸片段(除去引物及部分端部序列)。用Genedoc软件进行排序比较,在这2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54个变异位点,包括2个碱基缺失、1个碱基插入、43个转换位点、7个颠换位点及2个转换与颠换同时存在的位点。运用MEGA软件计算出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据此构建了UPGMA和NJ系统树。用DNASP软件计算出的多态位点数(S)为54、核苷酸多样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潘贤辉 周康奇 陈忠 杜雪松 黄姻 覃俊奇 文露婷 潘志忠 邓潜 罗辉 叶华 林勇
利用线粒体D-loop区和COI基因序列分析了全州禾花鲤(Quanzhou Procypris merus)、融水禾花鲤(Rongshui P.merus)和野生鲤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基于D-loop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序列长度为927~930 bp,共统计变异位点53个;A、T、G、C核苷酸平均含量分别为33.4%、32.9%、14%和19.7%,A+T(66.3%)明显高于G+C(33.7%);总体的单倍型数(h)、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40个、0.95和0.008 3;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224 59。基于COI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序列长度为897~899 bp,共统计变异位点33个;A、T、G、C核苷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6.7%、28.5%、17.8%和27%,且A+T(55.2%)高于G+C(44.8%);总体的h为25个,Hd为0.91,π为0.003 16;Fst值为0.191 43。在3个群体内和群体间遗传距离分别在0.003~0.009和0.003~0.01,远小于种群分类水平0.05。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77.54%(D-loop)和80.86%(COI)变异来自群体间变异,22.46%(D-loop)和19.14%(COI)来自群体内变异。单倍型进化树和网络图显示,全州禾花鲤和野鲤群体均存在单独聚为一支的单倍型,而融水群体未出现单独成支现象。研究表明,线粒体D-loop区作为反映3个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灵敏度要高于COI基因,并且3个群体均属于高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样性。综上,3个群体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现象。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林 唐永凯 俞菊华
应用RAPD和mtDNA D-1oop区序列对长江下游长春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的28个引物,对24尾采自长江下游常熟江段长春鳊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78个位点,扩增片段大小在0.2~2 kb之间,其中多态位点有83个,占46.63%;个体间最大的遗传距离为0.132 6,最小的遗传距离为0.047 6,平均遗传距离为0.088 5;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值为0.098 6。RAPD结果表明该长春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对其中8尾长春鳊mtDNA D-1oop区序列(938 bp)进行了分析,发现了8种单倍型,检测出17个多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波 孙家贤 姜作发
基于茴鱼属(Thymallus)鱼类的线粒体D-loop片段全序列变异,对分布于黑龙江上游中国境内的呼玛河、额木尔河等水系中形态特征差异显著且同域分布的3种茴鱼共24个个体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以探讨其在属内的分类学地位。结果显示,分布于黑龙江上游的茴鱼群体在属内显著分为3个独立进化分支,平均序列分歧为0.048~0.062,已达到种间分化水平。经形态学鉴定,其中2个分支分别为黑龙江茴鱼(T.grubii)和下游黑龙江茴鱼(T.tugarinae),而另外1个分支应为1个新种;且该种与分布于勒拿河上游的勒拿河茴鱼(T.sp.)构成单系群,平均序列分歧仅为0.006,即黑龙江上游和勒拿河上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傅建军 徐如卫 薛婷 杨福生 姜虎成 李家乐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当前主要养殖鳅类种质资源现状,实验采用7个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D-Loop部分序列,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MA)、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PD)和台湾大泥鳅(未见种属分类,TW)3种泥鳅进行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6个微卫星位点在3种泥鳅中均能获得有效扩增,1个微卫星标记(Mac239)只在MA中获得特异性扩增,而在PD和TW中未能获得有效扩增条带。在3种泥鳅共90尾个体的D-Loop部分序列中发现32个单倍型,仅在PD和TW间存在1个共享单倍型。实验中共检测到65个变异位点,其中MA与PD和TW间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瑞圆 陈晓勇 孙洪新 孙少华 敦伟涛 沈志强 刘军峰 王珏
为探讨我国部分地方种群绵羊的起源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对河北小尾寒羊、山东小尾寒羊、苏尼特羊、洼地绵羊、湖羊等5个地方绵羊种群mt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了测序和遗传变异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母系起源。结果表明,5个绵羊种群mtDNA D-loop区序列共发现了135个多态位点,形成了10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74 00.998 0;核苷酸多样度为0.017 200.022 22;全群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0.795。NJ系统发育树表明,河北小尾寒羊与洼地绵羊先
关键词:
地方绵羊 线粒体基因组 起源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潇轩 郑端端 罗明坤 杨志强 郭珺 王兰梅 董在杰
为探讨不同体色锦鲤和“福瑞鲤2号”遗传多样性及变异情况,基于mtDNA D-loop序列对6种颜色(全白、全红、红白、大正三色、白写、绯写)锦鲤、2个“福瑞鲤2号”(青灰和红色)及2个杂交鲤群体(青灰♀×红白锦鲤♂、红白锦鲤♀×青灰♂),共150尾个体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全长932bp的D-loop序列,A、T、G、C含量为33.2%、32.8%、14.2%和19.8%。所有个体共检测34个变异位点,呈18个单倍型。其中,红白和绯写存在2个优势单倍型,全白和青灰“福瑞鲤2号”均存在2个特有单倍型,青灰、红色“福瑞鲤2号”共享1个优势单倍型。10个鲤群体间遗传距离0.001~0.018,遗传分化指数(F_(st))0.011~0.933。分子方差(AMOVA)分析群体间变异67.17%,群体内变异32.83%,呈极显著(P<0.01)分化水平。研究表明,绯写、全白和大正三色3个锦鲤群体具较高遗传多样性,白写、“福瑞鲤2号”(青灰和红色)及杂交鲤遗传纯度较高,结果丰富了不同体色鲤种质资源遗传数据,为后期种质资源利用和遗传选育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萍 梅萨 陈生梅 李鸿康 郭卫兴 李瑞哲 达桑 才加 莫延新 官却扎西 忠尕 李文浩 刘书杰 崔宏伟 马志杰
为从分子水平上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牦牛遗传资源进行系统评估,分析其母系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遗传分化,本研究对甘德、班玛、久治和玛多牦牛群体共152头个体进行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测序,并从GenBank下载已公布的37条达日牦牛和32条玛沁牦牛的相应序列,对这6个牦牛群体mtDNA D-loop序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21条牦牛mtDNA D-loop序列(636~638 bp)比对分析共检测出57个变异位点,包括8个单一多态位点和49个简约信息位点。根据D-loop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了45种单倍型,其中班玛、达日、甘德、久治、玛多、玛沁牦牛群体分别拥有1、6、5、4、7、6种特有单倍型。2)6个牦牛群体总的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为0.901和0.014,表明其母系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甘德牦牛的单倍型多样度最高(Hd=0.951),久治牦牛的单倍型多样度最低(Hd=0.818)。3)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分析表明,除久治牦牛与班玛、甘德、玛沁牦牛群体间分化程度均呈中等遗传分化水平(0.05≤FST<0.15),基因交流相对贫乏外,其他牦牛群体间FST值较小(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大菱鲆引进群体与国内累代繁养群体线粒体D-loop区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延边牛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多态性研究
青海湖裸鲤繁殖群体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序列多态性
基于线粒体D-loop区序列和Cyt b基因的鲟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河北3个日本沼虾野生群体线粒体DNA D-Loop基因序列变异及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额尔齐斯河2种类型雌性银鲫的形态特征及D-loop基因序列比较
草鱼D-loop多态性与幼苗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西江流域卷口鱼线粒体D-loop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苏尼特家养双峰驼mtDNA 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的遗传多样性
安徽东流水牛线粒体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