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04)
- 2023(3157)
- 2022(2606)
- 2021(2566)
- 2020(2019)
- 2019(4581)
- 2018(4229)
- 2017(7767)
- 2016(4460)
- 2015(4999)
- 2014(4953)
- 2013(5059)
- 2012(4734)
- 2011(3828)
- 2010(3891)
- 2009(3532)
- 2008(3672)
- 2007(3018)
- 2006(2539)
- 2005(2307)
- 学科
- 财(20501)
- 济(16052)
- 经济(16039)
- 管理(15970)
- 业(13406)
- 财政(12373)
- 出(11572)
- 企(10960)
- 企业(10960)
- 政(10051)
- 贸(9379)
- 贸易(9379)
- 易(9310)
- 务(7830)
- 财务(7829)
- 财务管理(7786)
- 口(7590)
- 出口(7583)
- 出口贸易(7583)
- 企业财务(7388)
- 方法(6971)
- 数学(6497)
- 数学方法(6475)
- 地方(6276)
- 中国(5855)
- 农(5847)
- 制(5125)
- 度(4109)
- 制度(4107)
- 体(3780)
- 机构
- 学院(54879)
- 大学(53352)
- 济(24775)
- 经济(24359)
- 财(21618)
- 管理(18637)
- 研究(18508)
- 理学(15646)
- 理学院(15484)
- 管理学(15307)
- 中国(15273)
- 管理学院(15222)
- 财经(12589)
- 经(11346)
- 科学(11336)
- 京(10218)
- 所(9803)
- 南(9282)
- 财经大学(8870)
- 经济学(8844)
- 省(8836)
- 财政(8459)
- 研究所(8418)
- 中心(8287)
- 经济学院(8242)
- 农(8118)
- 江(8030)
- 河(7495)
- 政(7395)
- 业大(6956)
- 基金
- 项目(35711)
- 科学(27637)
- 研究(26760)
- 基金(25866)
- 家(21997)
- 国家(21825)
- 科学基金(18741)
- 社会(17341)
- 社会科(16537)
- 社会科学(16531)
- 省(15098)
- 基金项目(13871)
- 教育(11560)
- 自然(11284)
- 自然科(11003)
- 自然科学(11000)
- 划(10911)
- 自然科学基金(10773)
- 资助(10628)
- 编号(10349)
- 成果(8483)
- 重点(8170)
- 部(7985)
- 性(7665)
- 发(7634)
- 国家社会(7435)
- 课题(7431)
- 创(7103)
- 科研(6952)
- 制(6923)
共检索到93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东伟
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财政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主动站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锐意进取、革故鼎新,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保障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作用以及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有效发挥,在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征程中谱写了新的篇章。
关键词:
税收收入 公共预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子瑞 马松
素有"豫北粮仓"之称的河南省滑县,常年种植粮食270余万亩,总产130万吨以上,已连续23年位居河南省粮食产量第一位,连续12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县是如何做好"农"字文章,持续谱写种粮产粮"神话"的呢?财政"杠杆"撬动2011—2014年,滑县财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用足用活财政支农政策,在上级财政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渠道争取和筹措支农资金2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钱国玉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河南省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一年。宏观调控面临更多"两难"选择,经济增速回落与物价仍处于高位相互交织,投资需求逐步放缓,居民消费增长难度加大,需求不足上升为经济运行主要矛盾。区域之间围绕市场、资金、资源、人才等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中西部省份抢抓机遇、竞相发展的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教育是先导和基石。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民生改善的助推器、人生出彩的金钥匙。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需要。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技能强国的梦,是全面发展的梦,是人人成才的梦,是尽展其才的梦。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进实现"中国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7月下旬,财政部预算司李承副司长一行专程赴河南省开封市,就财税政策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等相关建议内容与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座谈。座谈会上,李承副司长耐心听取了代表们的有关建议与意见,并针对建议及与会代表发言做了详尽细致的答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子瑞 马松
今年以来,河南省滑县财政部门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支农资金逾1000万元,支持无公害瓜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在财政的支持下,全县目前已建成覆盖14个行政村的瓜菜
关键词:
支农资金 河南滑县 河南省滑县 基地建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晞 时文彦
一、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理论概述财政收入结构,是以价值形式表现的财政收入内部各要素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反映财政收入中不同收入形式之间、不同来源之间的比例关系。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反映税收收入和各非税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反映来源于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经学院课题组 宁旭初
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财政管理方式,也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09年,财政部预算司在全国确定了"一省一市一县"作为试行滚动预算管理改革地区,其中省级试点地区为河北省,市级试点地区为河南省焦作市,县级试点地区为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为深入了解中期财政规划试点情况,2014年12月18~20日,广西财经学院课题组成员一行四人赴河南省焦作市财政局和河南省财政厅进行专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振民 闫荣清
河南省义马市财政部门把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工作作为促进再就业和改善民生的一项有效举措来抓,据统计,2011年至2013年,义马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1387笔,贷款资金10446万元,累计支付贴息资金876万元,直接扶持就业1400余人次,切实增强了失业及困难人员创业就业的信心和
关键词:
义马市 担保贷款 贴息资金 失业人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郝秀琴
笔者基于河南18个地市的面板数据,以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河南省人力资本财政收敛问题,得出如下结论:河南省人力资本财政收敛性显著,政府自有财力、人力资本投资偏好及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等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人均GDP等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在地市级人力资本财政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比较显著的空间依赖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财政收敛 空间自相关 河南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殷强
笔者以河南省为例,运用生产函数,引入包括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四变量对财政支出规模进行协整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应该是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29.94%,河南省财政支出规模不足。增强地方财力,中部地区需要中央加大"均等化"转移支付力度。
关键词:
中部地区 财政支出 规模效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利军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不仅是社会保障制度良性运行的重要基础,而且会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1998—2007年河南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河南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丽阳 张征
1994年分税制以来,作为五级财政框架底层的县乡财政受到较大影响,并出现了制度供给失衡。因此,当前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分权促转型",即通过对地方政府管理权限的下放,促进传统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本文重点剖析河南省W县扩大管理权限前后的财政支出变化,以期得到有益结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郝秀琴
河南省宏观税负偏低的原因及其合意性成为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的相关性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存在稳定可靠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税收收入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不是税收收入变化的原因。从长期看,正税清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是提高河南省税收负担的根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君
运用2000~2010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假说"、"经济开放假说"两个假说进行了检验。使用LSDV方法分析发现,在"建设财政"时期,财政分权程度对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开放程度对经济建设支出没有影响;而在现今的"公共财政"时期,经济开放程度增加会促使政府的社保支出增加,同时财政分权对社保支出没有影响。这个发现意味着,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需要进一步增强;同时,财政分权的态势也可以继续保持,而不必担心其在社保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对政府职能向理想的公共财政体系的转变持乐观判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