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2)
- 2023(11718)
- 2022(10375)
- 2021(9628)
- 2020(8086)
- 2019(18565)
- 2018(18600)
- 2017(35994)
- 2016(19495)
- 2015(22048)
- 2014(22202)
- 2013(22168)
- 2012(20527)
- 2011(18717)
- 2010(18750)
- 2009(17304)
- 2008(16551)
- 2007(14481)
- 2006(12927)
- 2005(11485)
- 学科
- 济(99725)
- 经济(99633)
- 管理(55744)
- 业(51199)
- 企(43198)
- 企业(43198)
- 方法(39668)
- 数学(34024)
- 数学方法(33703)
- 地方(23824)
- 中国(21169)
- 学(21071)
- 农(20809)
- 业经(20093)
- 财(18547)
- 地方经济(14651)
- 和(14633)
- 贸(14337)
- 贸易(14327)
- 农业(14205)
- 制(14040)
- 理论(13987)
- 环境(13973)
- 易(13795)
- 划(11881)
- 技术(11793)
- 融(11730)
- 金融(11728)
- 银(11283)
- 银行(11244)
- 机构
- 大学(287966)
- 学院(285854)
- 济(121691)
- 经济(119213)
- 管理(114582)
- 理学(99329)
- 研究(98904)
- 理学院(98204)
- 管理学(96642)
- 管理学院(96137)
- 中国(71149)
- 科学(61421)
- 京(60810)
- 财(52144)
- 所(50144)
- 研究所(45891)
- 农(43156)
- 中心(43000)
- 财经(42157)
- 业大(41803)
- 江(40047)
- 北京(38793)
- 经(38223)
- 范(37539)
- 师范(37222)
- 经济学(36991)
- 院(35702)
- 农业(33804)
- 经济学院(33009)
- 州(33005)
- 基金
- 项目(195389)
- 科学(153258)
- 研究(142692)
- 基金(141571)
- 家(122911)
- 国家(121926)
- 科学基金(104620)
- 社会(89897)
- 社会科(85186)
- 社会科学(85160)
- 省(76305)
- 基金项目(75643)
- 自然(67982)
- 自然科(66325)
- 自然科学(66313)
- 自然科学基金(65105)
- 教育(63909)
- 划(63378)
- 资助(58621)
- 编号(57620)
- 成果(46471)
- 重点(43422)
- 部(42641)
- 发(42349)
- 创(39912)
- 课题(39522)
- 创新(37221)
- 科研(36881)
- 教育部(36525)
- 国家社会(36475)
- 期刊
- 济(138344)
- 经济(138344)
- 研究(87189)
- 中国(49243)
- 学报(44495)
- 管理(42845)
- 科学(41498)
- 农(38825)
- 财(37688)
- 大学(33317)
- 学学(31488)
- 教育(27813)
- 农业(27497)
- 技术(24769)
- 经济研究(22511)
- 融(21851)
- 金融(21851)
- 财经(20917)
- 业经(20584)
- 经(17901)
- 问题(17823)
- 技术经济(15653)
- 理论(14756)
- 图书(14613)
- 业(13815)
- 科技(13719)
- 实践(13341)
- 践(13341)
- 现代(13319)
- 资源(13069)
共检索到417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凌
文章在全国比较优势格局中,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河南省目前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经济竞争力在全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特别是人均水平始终低于全国的人均水平。根据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变动轨迹,提出了河南省经济竞争力比较优势偏离、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人口众多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等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经济竞争力 影响因素 河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心灵
河南省18个地市共包括108个县市,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各县市的经济社会总体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河南经济总体竞争能力不强,省内各县市之间存在发展严重不平衡问题。由于县域经济在河南省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决省内发展严重不平衡和总体竞争能力不强问题,必须在充分认识县市竞争力差异的基础上,发挥各自区域优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县市竞争力评价,找出各县市经济竞争力水平差异,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全省108个县市进行综合分类,提出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于龙
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严于龙鉴国内外关于国际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把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引进国内地区之间,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提高,应该取决于竞争力水平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些省区的面积和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慈福义 李铁军
提出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和效益+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济南都市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空间结构呈核心—圈层结构和点轴结构具有科学性,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空间结构既有一般规律也有多样性;要重视各循环经济竞争力指标之间的协调,优化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空间结构,以实现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的最优化。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倪鹏飞 王海波
研究中美竞争力对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发竞争力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对关键构成要素异质性的认识.结合竞争力的表现与构成指标数据,从当前状况、历史变化和全球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竞争力。研究发现:核心要素水平决定中美竞争力的高下,中美国家竞争力正发生结构趋同的变化,中美在较多的共同领域领先世界多数国家。预测表来中国竞争力有可能超越美国,建议中国应在"扬长补短抓关键"原则下,实施中国竞争力提升的四项战略。
关键词:
国家竞争力 中美比较 要素异质性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倪鹏飞 王海波
研究中美竞争力对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发竞争力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对关键构成要素异质性的认识.结合竞争力的表现与构成指标数据,从当前状况、历史变化和全球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竞争力。研究发现:核心要素水平决定中美竞争力的高下,中美国家竞争力正发生结构趋同的变化,中美在较多的共同领域领先世界多数国家。预测表来中国竞争力有可能超越美国,建议中国应在"扬长补短抓关键"原则下,实施中国竞争力提升的四项战略。
关键词:
国家竞争力 中美比较 要素异质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侯经川 钱文荣 黄祖辉
就本质而言,经济竞争力就是经济主体在博弈均衡状态所能赢得的比较利益分配份额,包括经济主体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性竞争能力(即经济"合争力")和经济主体与其同行之间的非合作性竞争能力(即经济"分争力")两个方面。在没有同行竞争者的情况下,分工双方的经济竞争力("合争力"),在总量水平上总是势均力敌,而在要素平均水平上则与双方的总投入水平成反比(亦即与生产率水平成正比)。在存在同行竞争者的情况下,各方的竞争力主要与同行竞争者之间的合作程度和生产率水平这两大因素有关;但就同行竞争者之间的"分争力"而言,生产率水平仍然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比较利益 分配法则 经济竞争力 决定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教平 杨延哲 姚天祥 李世杰
文章选用七大类29个城市竞争力指标,从定量的角度对河南省及周边省份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排序、对比和分析,找出河南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进而促使河南省整体发展实力和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比较分析 河南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薄锡年 薄一鸣
本文主要是对河北省"弱县"县域经济的分量竞争力、县域经济分量竞争潜力、按行政区划划分的县域经济竞争力以及各地区内部"弱县"县域经济竞争力差异性进行具体分析,研究了河北省"弱县"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特点,认为农业仍然是"弱县"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首要支撑,提出了京津大都市对河北省"弱县"县域经济发展扩散效应与吸附效应并举等提升河北省"弱县"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河北省 弱县 县域经济 竞争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荣霞
基于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以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动态性为原则,以既能体现现有物流业发展能力,又能反映物流业未来发展潜力为目标,着重从区域物流需求和区域物流供给两个方面建立了12个区域河南物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通过查阅《河南2012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把12个指标划分为物流经济发展环境、物流人才、物流规模3个公共因子,并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物流业竞争力进行排序。根据3个因子得分,运用系统聚类方法把18个省辖市分为四类,进而对每一类省辖市物流业发展提出了发展思路,为河南省物流业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区域物流业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奚青梅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及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文章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分析,有助于考察河南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强弱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劣势所在,为确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双
海洋经济竞争力是评价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方面,文章在确立具体衡量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利用DEA方法对我国主要海洋经济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剖析了影响海洋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未来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洋经济 竞争力 DEA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孙文生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本文首先建立了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别运用秩和比法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提高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县域经济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侯经川 黄祖辉 钱文荣
创新活动包括"效率改进型创新"和"产业垄断型创新"两类。分析表明,同样程度的任何创新都具有同样程度的相对竞争力提升效应,但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绝对竞争力水平的影响各不相同。就"效率改进型创新"而言,"顺势创新"和导致比较优势逆转的"逆势创新"具有类似的双赢效应,但前者的双赢效应更强;而不导致比较优势逆转的"逆势创新"具有双输效应。
关键词:
创新 比较优势 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