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6)
- 2023(10127)
- 2022(8375)
- 2021(7333)
- 2020(5953)
- 2019(13146)
- 2018(12971)
- 2017(24732)
- 2016(12882)
- 2015(14444)
- 2014(14717)
- 2013(14967)
- 2012(14575)
- 2011(13398)
- 2010(13817)
- 2009(12858)
- 2008(12331)
- 2007(11188)
- 2006(10528)
- 2005(9975)
- 学科
- 济(86059)
- 经济(86008)
- 业(35926)
- 管理(34652)
- 地方(27378)
- 企(25806)
- 企业(25806)
- 方法(22985)
- 中国(22705)
- 农(20714)
- 数学(19685)
- 数学方法(19599)
- 业经(18385)
- 地方经济(17277)
- 技术(15968)
- 农业(15050)
- 学(14769)
- 产业(13464)
- 发(12509)
- 环境(11841)
- 融(11592)
- 金融(11591)
- 贸(11561)
- 贸易(11551)
- 制(11289)
- 易(11029)
- 银(10810)
- 银行(10791)
- 财(10706)
- 行(10602)
- 机构
- 学院(200445)
- 大学(195610)
- 济(98359)
- 经济(96608)
- 研究(80207)
- 管理(70978)
- 中国(59814)
- 理学(58934)
- 理学院(58199)
- 管理学(57438)
- 管理学院(57049)
- 科学(46823)
- 京(42572)
- 所(41871)
- 财(40380)
- 研究所(37592)
- 中心(34502)
- 农(33758)
- 江(32035)
- 经济学(31560)
- 财经(30805)
- 院(28493)
- 经济学院(28073)
- 北京(27995)
- 经(27682)
- 范(27439)
- 师范(27180)
- 业大(27126)
- 省(26053)
- 农业(25951)
- 基金
- 项目(124627)
- 科学(98152)
- 研究(93581)
- 基金(87895)
- 家(76422)
- 国家(75798)
- 科学基金(63955)
- 社会(61483)
- 社会科(58545)
- 社会科学(58533)
- 省(51612)
- 基金项目(45943)
- 划(41176)
- 教育(40175)
- 自然(37528)
- 自然科(36571)
- 自然科学(36566)
- 编号(36529)
- 自然科学基金(35892)
- 发(35657)
- 资助(35239)
- 发展(29556)
- 成果(29230)
- 重点(29108)
- 展(29093)
- 课题(27172)
- 创(26609)
- 部(26582)
- 国家社会(25941)
- 创新(25075)
- 期刊
- 济(125369)
- 经济(125369)
- 研究(68695)
- 中国(47395)
- 农(32894)
- 管理(29868)
- 财(29233)
- 学报(28308)
- 科学(28104)
- 农业(22862)
- 大学(21431)
- 技术(21425)
- 经济研究(21119)
- 融(20898)
- 金融(20898)
- 教育(20483)
- 学学(20386)
- 业经(19721)
- 财经(16198)
- 问题(16191)
- 经(14375)
- 技术经济(13721)
- 贸(12159)
- 业(12059)
- 世界(11877)
- 国际(10964)
- 经济问题(10655)
- 科技(10645)
- 商业(10372)
- 统计(9960)
共检索到332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家胜
面向21世纪,对于河南这样一个经济发展中省份,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河南高新技术产业从1986年3月国家实施“863”计划以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是与全国先进省区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还很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极其有限,河南经济快速增长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此必须更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观。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经济增长 新发展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歧庚 张占仓 张教平 杨迅周
阐述了知识经济的含义及其对省域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论述了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5 个特征,立足省情提出加速发展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英定文
对于达一问题多年来一直在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的很多人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较为典型的观点是从一些基本国情出发的(本文称之为“国情论”)。它认为:中国的国情特点是人多,工业技术水平相当落后,在高技术产业上要想完全赶上西方工业化国家困难很大,也不一定能在短期内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反而会影响其它产业发展且带来就业压力等,不如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杨保城
本文考察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稳增长 调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慧
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展高科技产业 ,实现“科教兴国”、“科教兴豫”战略 ,不仅要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和知识、技术创新体系 ,更重要的是建立支持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体制。对大量的社会调查得出河南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畅的原因 ;找出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的潜在投资主体 ;并对加快发展河南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高新技术 产业化 风险投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燕 高静 刘邦凡
文章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改进的区位熵测度各省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然后采用熵值法对各省域科技创新进行评价。通过全局Moran′s I指数检验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中介效应。实证发现:各省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的分布情况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在3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全局Moran′s I指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得出,科技创新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起中间传导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敏晰
通过借鉴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利用"菲德模型"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其中将我国的经济部门按照"菲德模型"的要求划分为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非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并提出两个假设:①高新技术产业和非高新技术产业的边际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②高新技术产业的边际要素生产率要高于非高新技术产业。然后利用我国两类经济部门1995-2005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 菲德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任艳君 石海燕
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小觑,相关研究表明,资本和劳动力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因素的比较研究,找出了该省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杨万平 胡德佳
论文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对象,分别考察了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对营业收入、出口创汇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宏观变量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外商直接投资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要宏观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性检验。最后提出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合银 王浣尘
在本论文中,我们从单项技术单个创业周期内的互动过程、单项技术多个创业周期间的互动过程、多项技术单个创业周期内的互动过程、多项技术项目多个创业周期间的互动过程、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过程等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特性总结为高速度性、深渗透性、宽范围性、紧关联性和巨规模性等五大属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敏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深圳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更是深圳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不断创造奇迹。同时,其发展的条件及背景十分独特,即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是在自身科技力量和传统工业基础与国内其他众多城市和地区有较大差距的条件下,超常规发展起来的。尤其是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寿德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不但可以有效地支撑和拉动陕西经济增长 ,创造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资源配置新方式 ,而且能成为陕西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驱动器 ,刺激和强化陕西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改变陕西经济空间格局。同时 ,其特殊的区位优势能在我国经济开发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中作为中转加压站 ,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先导、示范、带动、辐射和媒介作用。
关键词:
关中地区 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带 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闻媛
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是当前各国或地区政府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政府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鉴于政府的调控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市场调控的不完善并非政府介入的充分条件。于是实践中应谋求两者的最佳组合,使效率损失最小。据此,文章总结出政府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遵循的三个原则:选择性、倡导性和服务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卫国
低碳经济是未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性强、低耗能、低污染等特点,与低碳经济具有高度契合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推动产业向低碳化转型,促进低碳经济的纵深发展。文章认为,在低碳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应该更加强化低碳发展理念,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低碳制度建设和加强技术创新等途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小兰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由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污染的独特特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污染一直没有引起注意。随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生的污染必须要引起重视。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走循环经济之路进行研究,以促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高新技术 产业集群 循环经济 污染 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