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
2023(1137)
2022(1052)
2021(969)
2020(870)
2019(1915)
2018(1883)
2017(3754)
2016(2158)
2015(2355)
2014(2344)
2013(2428)
2012(2434)
2011(2158)
2010(2027)
2009(1890)
2008(1713)
2007(1415)
2006(1255)
2005(1030)
作者
(6786)
(5854)
(5588)
(5417)
(3472)
(2931)
(2452)
(2327)
(2188)
(2036)
(1939)
(1899)
(1809)
(1759)
(1748)
(1742)
(1710)
(1623)
(1579)
(1565)
(1547)
(1375)
(1346)
(1344)
(1328)
(1299)
(1212)
(1211)
(1210)
(1189)
学科
(10064)
经济(10058)
地方(7182)
(5791)
农业(4219)
(4027)
管理(3206)
地方经济(3102)
方法(2955)
数学(2844)
数学方法(2837)
环境(2423)
业经(2281)
(2232)
农业经济(1891)
中国(1797)
资源(1791)
土地(1707)
生态(1494)
(1290)
(1213)
企业(1213)
事业(1210)
(1139)
(1104)
(1089)
收入(1034)
财政(993)
技术(966)
(954)
机构
学院(27834)
大学(25595)
研究(11037)
(10364)
经济(10025)
管理(9991)
(9094)
科学(8784)
理学(8531)
理学院(8400)
管理学(8222)
(8196)
管理学院(8182)
中国(7366)
农业(7141)
业大(6861)
(6243)
(6068)
研究所(5899)
中心(5493)
(5426)
农业大学(4954)
(4877)
师范(4847)
(4797)
(4796)
(4312)
科学院(4177)
资源(4132)
(3916)
基金
项目(21970)
科学(16996)
研究(15548)
基金(14418)
(13512)
(12619)
国家(12487)
科学基金(10602)
社会(9108)
基金项目(8595)
社会科(8510)
社会科学(8503)
(8350)
自然(7454)
自然科(7195)
自然科学(7191)
自然科学基金(7020)
编号(6524)
教育(6277)
(5961)
(5289)
资助(5268)
重点(5241)
科技(4976)
课题(4958)
计划(4939)
发展(4816)
(4736)
成果(4395)
(4325)
期刊
(14115)
经济(14115)
(8963)
中国(7247)
研究(6590)
农业(6305)
学报(6163)
科学(5294)
资源(4337)
大学(4228)
学学(4103)
(3281)
业经(3149)
技术(2306)
管理(2202)
(2150)
(2101)
问题(2027)
教育(1992)
林业(1975)
(1905)
业大(1882)
科技(1882)
(1837)
金融(1837)
地理(1832)
(1730)
经济问题(1704)
农村(1703)
(1703)
共检索到42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探索技能型社会建设作为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战略举措,着力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努力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强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晓虹  
对就业状况的评价应有一个指标体系,包括就业、失业、劳动者素质和收入。2001年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河南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业人数下降;创造就业岗位能力差;女性失业人员比例较高;下岗职工减少缓慢;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落后;城镇贫困人口增加较快。整体就业状况不如全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郜秀菊  
开放条件下,对外投资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对外投资的方式多种多样,目前河南省的对外投资主要采取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形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地区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水平较低等问题。因此,河南省今后应该加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调整对外投资的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以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对外投资绩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勇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河南省是我国经济大省——2009年GDP总量为1.94万亿元,在全国位居第5,人均GDP为1.94万元。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工业总体上实现了以技术驱动为主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伟  王朋  王自玲  
运用社会学和管理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河南省范围内16岁以上群众进行的多阶、多次分层抽样调查,获得大量基本数据,对河南省体育消费状况及其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河南省群众体育消费状况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文英  
为了更好体现支柱产业所具有的产出贡献率和关联度的双重性质,文章设计了支柱产业指数基准。通过比较三种基准下的支柱产业,发现产出贡献率基准和产业关联度基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支柱产业指数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友文  张占仓  杨润山  杨春法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黄河经济带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具有良好开发条件的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的开发设想和总体模式,并对近期的开发工作和一些应予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苏坤慧  延军平  白晶  张立伟  王晓喆  李建山  田青霞  
适应度是气候变化下适应性研究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气候变化适应度的概念及其定量评价方法,并对淮河南北的小麦适应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河南省境内的南北气候分界线并非淮河干流区,而是由原位置北移约300 km处的最大支流地带,冬小麦的适应度空间变化大致围绕该分界线呈经向分布。淮河分界线以南地域适应度为62.57%,高于以北地域的56.81%,研究结果表明,欲达到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距离完全适应仍有较大空间需要人为调控,且北部相比较南部其调控压力更大。在年际变化上,随着20世纪80年代气候的突变,各地小麦温度适应度骤增,水分适应度骤减,之后随着气候的日趋稳定,各气候要素的适应度不断上升,但在21世纪初上升速度下降,甚至有降低趋势,表明气候变暖的环境对小麦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京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质性访谈对河南省4个城市10家企业的191名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培训效果不太满意、个人基本情况在培训效果上有显著性差异、培训可以提高其收入水平以及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实效的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培训目的、改善生存环境、创新培训模式、规范就业渠道、加大培训宣传、扩大培训主体等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贵宝  尹澄清  孙克刚  焦有  白乐高  
通过对河南省1995年取得的1130个土样进行了土壤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测定 ,并同第二次土壤普查 (1985年 )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河南省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02 6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下降了30 4mg/kg,年平均下降3 04mg/kg;以豫东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最多 ,为46 5 % ,豫中区下降最少 ,仅为6 8 %。土壤缓效钾含量低的仅为177 5mg/kg,高的达2553mg/kg,平均为863mg/kg。土壤全钾平均含量为17 2g/kg,也下降了10 4 % ;下降幅度最大的为潮土达16 9 % ,褐土下降最低为0 5 %。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2010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河南省辖区金融业总体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银行业继续保持良好运行趋势,不良贷款持续"双降",盈利能力不断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证券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加,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高。保险业市场运行安全稳健,经营效益明显改善,市场秩序持续向好。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货币市场业务稳步发展。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确立,为促进河南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辖区金融业稳定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较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压力更为突出,尤其在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进一步释...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喜  鲁丰先  秦耀辰  孙艳芳  
碳源、碳汇是影响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由其形成的碳盈亏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能源消耗数据、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参考IPCC的碳排放标准,结合其他相关研究,计算了河南省能源消耗及水泥、钢铁、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在对研究区遥感影像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河南省的碳汇分为耕地、林地和草地,根据各种植被的碳排放和碳吸收系数,计算了河南省的碳汇及其变化,并对碳盈亏及其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河南省碳排放及人均碳排放呈上升趋势,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碳排放年均分别增长11.22%和10.72%,而且空间差异明显,豫西、豫北、豫中地区人均碳排放相对较高,而豫南、豫东南地区则相对较低。2能源消耗是河南省的主要碳源,其碳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但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水泥、钢铁是除能源消耗外的另一种主要的排放源,其碳排放量及所占比重则呈逐年上升趋势。3河南省碳汇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草地所占比重很小;全省碳汇呈减少趋势,2005-2013年期间减少了7.40%(47.05万t),年均减少5.88万t。4河南省总体上呈现碳亏状态,研究期内碳亏呈增长趋势,且碳亏的地区数量也在增加,总的来看,豫南、豫东南、豫西地区处于碳盈或弱碳亏状态,豫中及豫北地区处于较严重的碳亏状态。5河南省应通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布局等措施,减少碳源,增加碳汇,通过区域碳补偿或生态补偿等手段鼓励碳盈地区减源增汇,为低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申振元,底秀娟,杨凤杰,陈益州,马桂芳,周刚,王春俭  
为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居民病伤死因模式及各类死因“早死”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情况,给政府有关部门制定21世纪初期当地的疾病控制规划和卫生保健重点提供依据,作者近期对1995~1999年河南省居民病伤死因模式进行了研究,现将W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 料 1995~1999年期间的原始研究资料(包括人员数、出生
[期刊] 征信  [作者] 冯登艳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负外部性,校正其负外部性,要么依靠政府,要么依靠市场。国内外碳市场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市场化手段是推进碳减排最有效的手段。国内外碳市场发展经验为河南省发展碳市场提供的启示是:高度重视和积极准备利用市场机制控制碳排放;加强碳交易能力建设是重中之重;科学合理的碳配额分配是进行碳交易的前提;必须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及社会公众的碳交易动员宣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