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5)
2023(12498)
2022(11147)
2021(10516)
2020(8855)
2019(20029)
2018(19839)
2017(38236)
2016(21119)
2015(23298)
2014(23318)
2013(22974)
2012(21238)
2011(18932)
2010(18674)
2009(16964)
2008(16394)
2007(14299)
2006(12435)
2005(10577)
作者
(61054)
(50931)
(50203)
(48131)
(32155)
(24591)
(22787)
(19945)
(19267)
(18049)
(17532)
(16956)
(16187)
(15927)
(15614)
(15607)
(15321)
(14889)
(14525)
(14409)
(12810)
(12257)
(12151)
(11554)
(11379)
(11334)
(11288)
(11042)
(10208)
(10146)
学科
(80573)
经济(80486)
管理(57415)
(54678)
(44597)
企业(44597)
方法(37762)
数学(31988)
数学方法(31633)
(23532)
地方(20822)
(19556)
(19508)
中国(19322)
业经(18275)
农业(16006)
理论(14138)
(13849)
环境(13674)
(13515)
贸易(13507)
(13085)
(12898)
(12645)
财务(12584)
财务管理(12562)
技术(12536)
企业财务(11993)
(11480)
(10632)
机构
大学(291014)
学院(290910)
管理(117152)
(108082)
经济(105478)
理学(101853)
理学院(100653)
管理学(98824)
管理学院(98305)
研究(98302)
中国(70130)
科学(65097)
(62124)
(50566)
(49406)
(48674)
业大(47234)
研究所(45614)
中心(44357)
(42015)
(40444)
师范(40051)
农业(39518)
财经(39490)
北京(38996)
(36460)
(35935)
(34765)
师范大学(32572)
(31279)
基金
项目(208569)
科学(163110)
基金(150300)
研究(149826)
(132258)
国家(131168)
科学基金(112028)
社会(92565)
社会科(87541)
社会科学(87514)
(83786)
基金项目(81499)
自然(75040)
自然科(73184)
自然科学(73163)
自然科学基金(71801)
(69528)
教育(67697)
资助(61448)
编号(60796)
成果(48085)
重点(46727)
(44771)
(44593)
(42797)
课题(41903)
科研(40012)
创新(39962)
计划(38596)
大学(37948)
期刊
(119271)
经济(119271)
研究(80479)
中国(52125)
学报(50581)
科学(46420)
(45957)
管理(39947)
大学(37514)
学学(35385)
(35168)
农业(32357)
教育(31425)
技术(23498)
业经(20984)
(20843)
金融(20843)
财经(18086)
经济研究(17258)
(16274)
问题(15804)
资源(15504)
科技(15341)
(15277)
图书(15236)
(14618)
理论(13937)
林业(13822)
业大(13406)
实践(13071)
共检索到412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光增云  唐卫平  马群智  
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内容、效益分析等方面论证了项目的可行性。项目规划营造林38.9万hm2,总投资12.77亿元。经测算,项目实施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分别为44.17,18.95,103.75亿元,综合效益达166.87亿元,而且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大庸  冯琳  刘俊  鲁欣  
提出了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为保障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区域内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之间的矛盾,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主要包括5个方面:①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鼓励外出劳务、提高人口素质;②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③积极推进以坡改梯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综合开发、增加涵蓄汛期雨洪资源能力;④发展窑窖集雨补充灌溉农业和推广应用各种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勇  
根治黄河中游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恢复其昔日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自然条件是具备的,技术上是成熟的。为实现上述目标,在经济上摆脱贫困是前提,选择发展战略是关键。基于上述看法,本文提出了黄河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和政策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大川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口至龙门区间以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保存面积以及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和淤地坝减水减沙作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之于实际计算。结果表明:1970年~1996年,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径流5.456×108m3,年均减沙2.238×108t,分别占对应区间及流域多年平均来水来沙量总和的4.6%和22.9%;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量依时序递增;每年可为黄河下游减少淤积1.57×108t,减少冲沙用水45×108m3。1970~1996年河龙区间淤地坝年均减水减沙量分别占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水减沙总量的59.3%和64.7%;河龙区间淤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从建  林若静  郑振婧  王佳瑞  孙九林  
【目的】采用RUSLE模型,定量分析黄河中游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Landsat TM和OLI数据,采用RUSLE模型与空间信息技术(GIS和RS)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黄河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的特征,分析得出土壤侵蚀敏感区。【结果】(1)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区域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2)2000—2018年研究区土壤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除轻度侵蚀面积上升外,其余侵蚀面积呈下降趋势,即土壤侵蚀高等级逐步向低等级转移。(3)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集中在流域的沟壑地区,在土壤侵蚀发生过程中,侵蚀首先发生在河流两侧,随之向人类活动地区扩散。(4)该地区在研究期内土壤侵蚀总量相对稳定,水土保持质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研究区中部、北部及南部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尤其是流域沟壑是生态修复最为重要的区域。【结论】本研究为黄河中游小流域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其研究结果对于黄河中游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立哲  王慧芳  
为分析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对区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并总结宏观尺度下水土流失演变分析的方法,选取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河段典型电站典型时段内的土壤侵蚀遥感资料,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并结合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利用GIS技术总结区间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河段多年水电开发对区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较小,其主要影响为土壤、地形及植被等因素。宏观尺度下进行水土流失演变分析采用大小尺度结合、遥感与历史资料对比分析的方法是合适的,有效解决了历史实测资料缺乏的问题,也使历史演变趋势及原因更为清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海燕  卓文飞  李世林  
本文分析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对物质投入、科技投入的增产潜力和单产提高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相应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诗铿  
本文阐述了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提出加强黄河中游地区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文章重点讨论了有关项目布局、造林方式等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潘元庆  王争艳  刘晓丽  吴艳  王凯  
研究目的:通过对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河南省黄河滩区宜耕与不宜耕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及质量,以期为河南省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经验指数和法,层次分析法及极限条件法。研究结果: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结果为:最适宜68886.45 hm2,一般适宜33478.63 hm2,勉强适宜15251.76 hm2,不适宜618.34 hm2。研究结论:对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安全性评价后,得出滩区适宜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40870.05 hm2,占评价区滩涂的34.57%。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婷婷  
以2005~2014年河南省为例,研究民生工程引导下环境治理状况。首先从覆盖范围的拓宽性、时间上的可持续性、空间上的完整性、资金投入的增长性四个方面总结了河南省十年来民生工程引导下环境治理决策规律,进而分析在环境治理实施中的问题,最后从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完善立项、拓展渠道,调整结构、推进税改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友文  张占仓  杨润山  杨春法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黄河经济带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具有良好开发条件的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的开发设想和总体模式,并对近期的开发工作和一些应予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仇保兴  
从汉朝到唐朝,郑洛西地区一直是整个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现在郑洛西地区又面临着一个是否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成为"领头羊"的问题,这其中要打好碳达峰、碳中和的硬仗。这个硬仗怎么来的?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我们的碳排放是一个生态阻击的话,中国的生态阻击总量是美国和欧盟的总和。美国等国家在2007年就已经碳达峰,但是达到碳中和的时间是很长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辜胜阻  侯伟丽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除了由工业污染造成的臭氧层破坏、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之外。还有水土流失、沙漠化、森林植被减少等所谓的“欠发达的环境问题”。近年来 ,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不仅成为长江下游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而且还危及整个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加快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的进程 ,本文提出政府要从制度创新、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等多方面入手 ,进行全面综合治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谢燕娜  
旅游产业集聚区是一种创新型的旅游产业形态,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对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意义重大。旅游产业集聚区与旅游产业集群既关系密切又有所不同。"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将重点发展和培育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其发展条件主要包括:有良好的发展依托,有较好的投资条件,有较高的知名度,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及有独特的空间结构。未来其数量将有所增加,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对区域的影响逐步彰显,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发挥作用逐步显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安树伟  季任钧  
本文从历史上黄河中游航运的演变探索其中的原因,分析黄河中游航运开发的重要性与可能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中游航运未能得到发展的原因,并就如何开发黄河中游的航运提出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