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0)
2023(7675)
2022(6973)
2021(6381)
2020(5735)
2019(13385)
2018(13182)
2017(25294)
2016(14354)
2015(16448)
2014(16790)
2013(17016)
2012(16329)
2011(15008)
2010(15092)
2009(14215)
2008(14102)
2007(13034)
2006(11342)
2005(10188)
作者
(48881)
(41117)
(41094)
(38873)
(25842)
(20200)
(18671)
(16297)
(15426)
(14794)
(13853)
(13828)
(13255)
(13237)
(13083)
(13072)
(12989)
(12168)
(11954)
(11861)
(10738)
(10319)
(10194)
(9450)
(9337)
(9308)
(9159)
(9144)
(8579)
(8509)
学科
(62024)
经济(61964)
管理(35215)
(34840)
方法(28979)
数学(25840)
(25692)
企业(25692)
数学方法(25583)
(19527)
地方(17811)
(16879)
中国(14611)
(14278)
农业(13353)
业经(11758)
(10915)
贸易(10911)
(10526)
(10504)
环境(9696)
(9127)
地方经济(9019)
(8582)
金融(8577)
(8352)
银行(8298)
(7967)
财务(7945)
理论(7936)
机构
大学(217153)
学院(216087)
(82563)
研究(81850)
经济(80530)
管理(75190)
理学(64297)
理学院(63387)
管理学(61948)
管理学院(61596)
中国(59110)
科学(57976)
(55138)
(47781)
(46227)
农业(44352)
业大(42727)
研究所(42658)
中心(37651)
(36306)
(34866)
(31254)
北京(29743)
(28905)
农业大学(28813)
财经(28508)
(28498)
师范(28415)
(27631)
科学院(26901)
基金
项目(147934)
科学(112135)
基金(104309)
研究(97908)
(95472)
国家(94692)
科学基金(77088)
(62037)
社会(58008)
基金项目(55888)
社会科(54654)
社会科学(54626)
自然(54133)
自然科(52731)
自然科学(52699)
(51877)
自然科学基金(51744)
教育(44758)
资助(43939)
编号(38831)
重点(34933)
(33403)
计划(32566)
成果(31662)
(31425)
科技(30085)
(29720)
科研(29490)
课题(28393)
创新(28003)
期刊
(92069)
经济(92069)
研究(58043)
(50577)
学报(49778)
中国(44381)
科学(40096)
大学(34654)
农业(34044)
学学(33027)
(28167)
管理(25124)
教育(19333)
(18465)
技术(18215)
(17228)
金融(17228)
业经(14965)
业大(14235)
经济研究(13959)
财经(13806)
(13783)
问题(12804)
资源(12108)
农业大学(12082)
(11834)
科技(11155)
技术经济(10759)
图书(10260)
统计(10086)
共检索到321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怡  张福丽  曹鹏  魏森  韦丹丹  刘柯  周晗  李成伟  
为了对小麦黑粉病及时预报与防治,以采自河南省南阳、周口和平顶山(2个)的4个病原菌菌系为材料,采用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法和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确定来自南阳和平顶山市区的病原菌菌系为小麦散黑粉菌,来自周口和平顶山郏县的病原菌菌系属于小麦秆黑粉菌。根据ITS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南阳和平顶山市区的散黑粉菌与周口和平顶山郏县的秆黑粉菌分别聚在2个进化枝上。河南省流行的小麦黑粉病可能由散黑粉菌和秆黑粉菌共同导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怡  张佩佩  马晓萌  傅露露  乔月娥  陈佩佩  李成伟  
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和商丘市小麦白粉病菌进行分子鉴定及分析,以期为小麦白粉病菌的防治和系统进化奠定基础。对小麦白粉病菌进行了扫描电镜的显微形态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定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周口和商丘的小麦白粉病菌均属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系统进化发现,商丘的小麦白粉病菌与地域相距较远的英国、法国、美国的小麦白粉病菌的同源性极高,而与地域很近的周口小麦白粉病菌同源性却不高,推测小麦白粉病菌的进化可能与其自身的小种进化有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挥  
在当前的科技体制改革中,科技人员管理的改革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科技人员的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一支高质量的训练有素的科技队伍是发展科技、振兴经济的基础。最近,我们在河南省的一些地区进行了调查。现就人才流动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河南省部分地区人才流动的情况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林  陈其志  张舒  吕亮  喻大昭  
由湖北省稻瘟病的常发区崇阳县和远安县分离得到301个稻瘟病菌的单孢菌株,从其中挑出52个进行致病类型测定。结果表明:52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在CO39近等基因系的5个鉴别品种上表现出19个致病类型,且各致病类型的出现频率存在较大差异;远安、崇阳2个地区稻瘟病菌单孢菌株的致病类型不同,从远安采集得到的单孢菌株致病类型更加丰富;各测试菌株对5个鉴别品种的侵染能力也不相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郁馨,赵琨,游茂,孟建国  
1994年7月,卫生部计划财务司下发文件,要求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划财务部门开展卫生总费用测算分析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多数地区已经基本掌握了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的测算方法,并完成了1993~1995年的卫生总费用测算工作,其测算结果已经在当地卫生政策分析和研究中加以应用。现将部分地区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综合分析如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彦卿  秦宇轩  朱杰华  王鹤  耿硕  吴婧莲  杨志辉  
【目的】对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生理小种的毒力基因进行测定与评价,为抗晚疫病育种策略制定以及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指导。【方法】利用11个含有单显抗病基因的一套鉴别寄主,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种。【结果】在采自2006—2008年中国6个省份的57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中,共测定出30个生理小种。所测的30个生理小种均为含多个毒力基因的复合小种,其中含有5个以上的毒力基因的小种有25个,约占83%。还发现3个菌株可以克服所有已知的R1—R11等11个抗病基因的"超级毒力小种"。【结论】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数目不断增多,其组成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虹  王西成  李铁庄  汤其林  田云峰  吕凤荣  苗玉芳  
利用 1999年河南省 4 0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测定结果 ,对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①河南省目前推广和新育成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差异较大 ,其中变异较大的是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 ,其次是沉降值、面粉质量评价值、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这些小麦品种中中筋粉品种占 75%以上 ;强筋粉品种约占 2 0 % ;弱筋粉品种不足 5%。②强筋小麦品种豫麦 34,4 7,14号 ,宛 798,豫麦 4 9号和弱筋品种豫麦 50 ,6 0号等品种基本解决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 ,而且稳产性好、适应性广 ,适宜黄淮南片麦区广泛种植。③郑州 90 2 3、小偃 54、漯育麦、陕优2 2 ...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元军  李建平  周振亚  
本文基于产业区位理论的研究基础,以综合区位商作为小麦产业区位度的衡量。采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模型,对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区位动态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确定了河南省小麦产业区位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合理规避不利因素,实现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改进参考。同时也为国家同类粮食主产区的投资和政策倾斜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奇  李海燕  白钢  胡加付  杨文博  
采用SDS法提取线虫基因组DNA,分别选取了6种随机引物对部分地区的10株松材线虫和10株拟松材线虫进行随机扩增和亲缘关系比较。RAPD的结果可以明显区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与形态学分类相吻合。聚类分析的结果也表明,线虫种内和种间均存在差异,但种间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差异,同种线虫在同一地区或临近地区的同源性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同一地区内寄主对线虫种类分布的影响较小。该方法具有所需样品量少、检测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优点,为松材线虫种群的亲缘关系、传播途径及其检测防疫等方面提供一种灵敏、可靠的研究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倪弘   徐义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瑞胜  何奇松  李春英  冯淑萍  易春华  韦达有  胡丽萍  黄胜斌  胡巧云  熊毅  马琳  
【目的】了解广西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感染及病毒的遗传变异特点,为更好防控猪流行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2012-2016年广西地区25个猪场收集的PEDV病料中扩增出86株PEDV的N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86株PEDV的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2%100.0%,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4.1%100.0%。N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广西的PEDV可分为2个群,Cluster2由韩国株DR13、日本株83P-5、中国株CH/S以及本研究的GP35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茉莉  
沿海地区应发展欠发展的原因甚多,本文从区域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实证分析了沿海地区应发展欠发展五个方面的大致成因。即:区位悖论与边缘化的发展环境;报酬递减与经济活动的空间离散;文化缺失与短期化的发展行为动机;制度变迁滞后与组织活动的低效率;能力创新弱化与区域发展活力不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庆华  崔林开  苗苗  李德龙  阴伟晓  郑小波  王源超  
为探究我国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多样性,使用13对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引物对来自部分地区的79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进行了DNA指纹分析。1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7.0%。SSR指纹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异距离0.79为阈值时,可将79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划分为13个遗传聚类组。多数大豆疫霉菌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表明我国大豆疫霉在DNA水平上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变异,从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豆疫霉菌DNA多态性特征与分离物地理来源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说明不同地区的大豆疫霉菌群体与大豆栽培品种之间的互作很可能是引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桑大军  许为钢  胡琳  董海滨  王根松  
对河南省50年来大面积推广的30个小麦品种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Pm2,Pm4,Pm8,Pm13,Pm21及Pm24紧密连锁的PCR标记对这些主推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基因鉴定。其中仅有3个品种抗白粉病,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品种几乎没有上述抗白粉病基因,80年代以后利用Pm8较多,Pm2,Pm4和Pm24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而Pm13和Pm21没有在这些品种中得到使用。同时利用这些标记对2005年在河南省收获面积大于6.67万hm2的14个品种进行鉴定。采用回交育种及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将Pm13,Pm21,Pm30和Pm33等抗性基因导入了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小麦品种郑麦9023之中,获得了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从英  王萌  梁晓宇  马腾  杨叶  张宇  
【目的】旨在明确我国云南省主要植胶区——西双版纳橡胶树炭疽病菌复合群的种属分类,筛选橡胶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liviae的防治药剂。【方法】采集分离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树炭疽病菌,通过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出35株橡胶树炭疽病菌,其中63%的菌株属于胶孢炭疽菌复合群,34%的菌株属于尖孢炭疽菌复合群。系统发育树进一步将35株炭疽菌归为4个种属,分别为胶孢炭疽菌复合群下的C.siamense,尖孢炭疽菌复合群下的C.laticiphilum和C.wanningense,以及云南首次发现的C.cliviae。另外,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噻菌胺5种杀菌剂对云南和海南地区橡胶树C.cliviae菌株的EC_(50)值为0.075~1.09 mg/L,其中咪鲜胺抑制活性最佳。【结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树炭疽病菌的优势种为胶孢炭疽菌复合群下的C.siamense。咪鲜胺对我国新发现的橡胶树C.cliviae的抑制效果依然良好。本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对橡胶树炭疽病菌分类的认识,为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了技术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