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2)
- 2023(9910)
- 2022(8264)
- 2021(7549)
- 2020(6175)
- 2019(13860)
- 2018(13514)
- 2017(25512)
- 2016(14309)
- 2015(16131)
- 2014(16294)
- 2013(16433)
- 2012(16079)
- 2011(14357)
- 2010(14747)
- 2009(13658)
- 2008(13739)
- 2007(12296)
- 2006(11170)
- 2005(10620)
- 学科
- 济(65976)
- 经济(65901)
- 管理(41570)
- 业(40374)
- 企(30090)
- 企业(30090)
- 地方(26171)
- 财(24476)
- 农(24456)
- 中国(22792)
- 方法(18493)
- 业经(17799)
- 农业(16268)
- 数学(14939)
- 数学方法(14805)
- 制(14624)
- 地方经济(13632)
- 财政(13169)
- 学(12911)
- 银(11810)
- 银行(11792)
- 发(11598)
- 产业(11506)
- 行(11365)
- 融(11342)
- 金融(11340)
- 政(10756)
- 技术(10647)
- 体(10439)
- 环境(10355)
- 机构
- 学院(201161)
- 大学(196938)
- 济(84648)
- 经济(82752)
- 研究(76335)
- 管理(73680)
- 理学(61213)
- 理学院(60474)
- 中国(60016)
- 管理学(59581)
- 管理学院(59202)
- 科学(46315)
- 财(45749)
- 京(43444)
- 所(39904)
- 农(39842)
- 江(36028)
- 中心(35683)
- 研究所(35345)
- 财经(31302)
- 农业(30594)
- 省(30242)
- 业大(30040)
- 范(29561)
- 师范(29287)
- 州(28318)
- 经(28009)
- 北京(27883)
- 院(27205)
- 经济学(24773)
- 基金
- 项目(126250)
- 科学(98933)
- 研究(96881)
- 基金(87331)
- 家(75165)
- 国家(74405)
- 科学基金(63056)
- 社会(60853)
- 社会科(57549)
- 社会科学(57535)
- 省(54857)
- 基金项目(46153)
- 教育(43011)
- 划(42952)
- 编号(40425)
- 自然(38017)
- 自然科(37005)
- 自然科学(36996)
- 自然科学基金(36285)
- 资助(34877)
- 发(34404)
- 成果(33761)
- 课题(29850)
- 重点(29222)
- 发展(28295)
- 展(27822)
- 部(26946)
- 创(26490)
- 性(24804)
- 创新(24782)
- 期刊
- 济(110501)
- 经济(110501)
- 研究(68134)
- 中国(54122)
- 农(39039)
- 财(38149)
- 学报(30011)
- 管理(28630)
- 科学(28390)
- 教育(26742)
- 农业(26559)
- 融(23717)
- 金融(23717)
- 大学(22972)
- 学学(21252)
- 业经(20372)
- 技术(18093)
- 经济研究(16134)
- 财经(15565)
- 问题(14803)
- 业(13645)
- 经(13559)
- 资源(10758)
- 图书(10695)
- 技术经济(10339)
- 贸(10264)
- 世界(10200)
- 经济问题(10107)
- 版(10102)
- 发(9767)
共检索到343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静
从促进主产区粮食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角度,以河南省10个商品粮基地县(市)的实地调查为基础,按照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粮食购销企业和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三个层次,分析财政支持粮食产业组织发展的投资方向、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财政支持粮食产业组织成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持 粮食主产区 粮食产业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靖卓 田建民 上官彩霞 田明津
财政政策是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维护粮食安全的核心支撑要素和保障工具。河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一直在惠农补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探索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有效财政政策,经过不断革新、完善,在取得一系列良好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结构性匹配不足,政策资金碎片化且精准度不够,引导社会资本力度不强等诸多困惑与问题,弱化了财政政策支撑保障效果。本文通过政策研究和实地调研,提出河南财政支农政策在基于“两藏”战略的前提下,既要在完善奖补体系的同时精准发力,又要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合力,扶持产业化联合体,构建以市场化为主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才能高质量提升现代化粮食产业发展。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粮食产业 粮食主产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翠萍
合作化道路是农业发展的普遍国际经验。通过对河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河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很快,但合作组织的辐射范围非常有限,发展不够规范,相关的立法支持缺位,各地区的农业生产基础直接影响了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方向。这些认识将为我们今后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依据。
关键词:
河南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现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吴海峰 朱丽 生秀东
一、财政支持河南农业发展的业绩分析多年来,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和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大政方针下,河南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用好、用活、用足支农政策,使财政支农资金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海霞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变、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财政部门更应积极置身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更应用好用足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此,在对河南省驻马店市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情况进行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财政 财政职能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占仓 朱友文
一、粮食结构的变化受农业经济形态制约,不同发展阶段的粮食结构与布局必然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解放初,本省粮食构成基本特点是种类多、优势作物不突出。1950年,全省主要粮作小麦、稻谷、玉米、谷子、大豆、高粱、薯类等产量占粮食总产的86.8%。其中主要是杂豆(绿豆、豌豆、扁豆、小红豆等),次为黍、稷、乔麦等小杂粮。粮食构成的集中化指数仅0.1713。这种结构反映了当时在小农经济束缚下粮食种植小而全的固有特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后乐
一、背景粮食是特殊商品,是战略物资,粮食安全关乎国家战略安全。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使我国耕地面积不断逼近18亿亩红线,粮食增产的耕地资源压力不断增大。从历史经验看,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衍毓 王静 陈美景
研究目的:提出保障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专家咨询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增大、耕地保护缺乏长效机制、粮食生产致贫影响种粮积极性、提升耕地综合产能的投入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成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结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管控向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的重大转变。具体包括:(1)转变耕地保护思路,丰富粮食安全内涵;(2)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增强耕地保护积极性;(3)全面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产能;(4)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比较效益;(5)探索生态友好型土地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光奇 孙刚旭
为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国家实施了2011—2013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央财政出台了系列政策,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发展学前教育。近期,我们对河南省学前教育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国生
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本文以河南省为例,论述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搞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金融支持,统筹兼顾解决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风险控制、金融生态、制度创新、业务拓展等方面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关键词:
国家粮食 金融支持 金融生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桑奎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创造物质财富和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我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围绕高质量发展实施了一大批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重大工程。河南省根据区域资源禀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但发展后劲不足,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力推动金融支持河南省制造业的发展迫在眉睫。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邵留长 乔家君
构建经济发展系统和粮食生产系统指标体系,运用耦合灰色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河南省经济发展系统和粮食生产系统随时间耦合的关系,并对县域单元进行耦合协调类型划分。研究发现:河南省经济发展对粮食生产的胁迫作用和粮食生产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均较为明显。河南省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耦合度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梯度分异特征。结合人均GDP把河南省109个县域划分为低水平耦合、拮抗、磨合、协调4种发展阶段类型:低水平耦合型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山地区域;拮抗型数量最多,河南省大部分县域处于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拮抗阶段;磨合型主要分布在市辖区周边,数量最少;协调型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北侧边界线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慧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但河南省粮食产量生产能力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本文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18个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阐述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协调发展策略。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建云
粮食主产区面临城镇化进程淤塞,城镇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冲突的现实困境。研究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很有现实意义。以河南省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现实困境找出粮食主产区共同的发展对策。构建河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倒U型"模型,采用统计口径一致的1990~2012年数据进行验证,相关关系十分显著。格兰杰因果关系验证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互为格兰杰原因。城镇化水平达到36.97%时达到"倒U型"的拐点,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契合。通过验证城镇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倒U型"关系,证实当经过"倒U型"拐点后,一系列试图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制度创新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喻新安 王新涛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作出了发展大交通、大市场、大流通的战略抉择,在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和发展社会化大流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阶段,围绕统筹区域发展和国家对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的要求,河南省需要继续实施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流通体系建设等五项举措,以更好地发挥区域优势,助推中原崛起。
关键词:
河南省 大交通 大市场 大流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