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0)
- 2023(8964)
- 2022(7821)
- 2021(6923)
- 2020(5919)
- 2019(13761)
- 2018(13401)
- 2017(26373)
- 2016(14313)
- 2015(16285)
- 2014(16509)
- 2013(16795)
- 2012(16179)
- 2011(14816)
- 2010(15009)
- 2009(14238)
- 2008(13808)
- 2007(12614)
- 2006(11201)
- 2005(10225)
- 学科
- 济(85849)
- 经济(85794)
- 管理(36271)
- 业(34674)
- 方法(31561)
- 数学(28407)
- 数学方法(28230)
- 企(25087)
- 企业(25087)
- 地方(23353)
- 农(20600)
- 中国(17634)
- 学(16981)
- 财(15312)
- 业经(15022)
- 农业(14341)
- 地方经济(14282)
- 贸(11958)
- 贸易(11954)
- 环境(11537)
- 制(11519)
- 易(11462)
- 和(10538)
- 融(9901)
- 金融(9899)
- 银(9167)
- 银行(9142)
- 经济学(9013)
- 行(8722)
- 体(8674)
- 机构
- 学院(218134)
- 大学(217246)
- 济(102526)
- 经济(100536)
- 研究(80862)
- 管理(80040)
- 理学(68296)
- 理学院(67429)
- 管理学(66345)
- 管理学院(65931)
- 中国(59837)
- 科学(49984)
- 京(45138)
- 财(43601)
- 所(42725)
- 农(40492)
- 研究所(38891)
- 中心(36427)
- 江(34390)
- 财经(34347)
- 业大(33268)
- 经济学(32949)
- 农业(31784)
- 经(30918)
- 经济学院(29565)
- 范(28978)
- 师范(28733)
- 北京(28217)
- 院(28140)
- 省(27308)
- 基金
- 项目(140754)
- 科学(110236)
- 基金(101704)
- 研究(100749)
- 家(88789)
- 国家(88096)
- 科学基金(74534)
- 社会(65297)
- 社会科(61858)
- 社会科学(61835)
- 省(57648)
- 基金项目(54538)
- 自然(47418)
- 划(46546)
- 自然科(46200)
- 自然科学(46184)
- 自然科学基金(45360)
- 教育(44700)
- 资助(41326)
- 编号(39851)
- 发(32960)
- 重点(32497)
- 成果(32154)
- 部(30973)
- 创(28311)
- 课题(28019)
- 科研(26928)
- 国家社会(26904)
- 创新(26708)
- 发展(26678)
- 期刊
- 济(120629)
- 经济(120629)
- 研究(66807)
- 中国(41098)
- 农(36810)
- 学报(35187)
- 财(34058)
- 科学(31984)
- 管理(27536)
- 大学(25661)
- 农业(24637)
- 学学(24569)
- 经济研究(19962)
- 融(19146)
- 金融(19146)
- 技术(18836)
- 财经(17753)
- 业经(17644)
- 问题(16053)
- 教育(15730)
- 经(15390)
- 技术经济(13299)
- 业(13152)
- 统计(12231)
- 贸(12021)
- 资源(11977)
- 世界(10828)
- 策(10676)
- 经济问题(10572)
- 商业(10474)
共检索到332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盼盼 滕飞 李世杰 冯德显
采用河南省2000—2015年各县市人均GDP数据,利用Arc GIS 10. 3空间分析功能,采用自然断裂法分级、全局空间自相关、Getis-Ord G*i指数、重心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的空间差异与时空演化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整体提升较大,低速增长区域越来越少但空间差异性明显;(2)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增长速度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在局部具有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3)经济增长速度冷热点分布总体稳定,热点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较好的中原城市群地区,冷点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传统农区;(4)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不平衡,北部快于南部、西部快于东部,东南部传统农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有相对加快的趋势,使全省经济增长重心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
关键词:
经济增长速度 时空格局 演化 河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胭胭 鲁丰先
在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Arc 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2003—2013年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福利分配和人民生活、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代价两个维度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作用较大;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经济增长质量在2003—2013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绝对差异年际变化不明显,区域之间的相对差异则逐年减小,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两级分化现象呈逐年扩大的趋势,经济增长质量较高的地区在河南省西北部呈"厂"字形分布,较低的地区则在河南省边缘地带连片分布。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的效率,更应注重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环境的妥善保护、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进行一定的调控和干预,因地制宜,构建区域特色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李新华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区)1997—2016年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运用空间变异系数和莫兰指数对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异性及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科技与创新和民生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程度最大;各省(市、区)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但不同省域的增速有差异,上海、北京、浙江和天津增速最快,而新疆、贵州和甘肃增速最慢;我国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差距在不断减少,而且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路岩 宋兴斌
文章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为例,在传统的研究经济增长只考察资本因素和劳动力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制度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所有制结构因素来考察河南省的经济增长。通过计量研究分析,揭示出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的大量投入来取得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力不断趋弱、国有企业改革带来宏观效率的损失等现象。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域结构 所有制结构 生产要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芳 郭三党
本文采用1978—2007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和从业人员的统计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河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和就业人数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本文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整模型,误差修整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明薇 郧雨旱 陈伟强 马月红 郭蕊蕊
[目的]"三生空间"是十八大提出的政策性指导,对河南省进行三生空间研究可为该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三线划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在探索"三生空间"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遵循土地的多功能性原则,依据国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构建了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及其评价标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功能揭示了1990—2015年河南省三生空间的格局及其演变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可视化表达。[结果](1)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中北部地区,南阳市也有零星分布; 2015年每个省辖市的生产生态空间明显比1990年范围有所缩小,郑州市最为明显。其扩张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部地区,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各省辖市的城镇地区,其中信阳南部山地有较大区域生产空间呈减少状态。(2)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两期生活空间基本保持一致,但是生活生产空间2015年较1990年有较明显的增加。扩大区域主要是生活生产空间,分布在各省辖市的城镇地区,郑州市扩张面积最大。(3)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和南部山地区域,两期生态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呈现出"西高、南高、东低"的格局特征。扩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崂山东西两坡、伏牛山、大别山等区域;减少区域主要在嵩山、黄河沿岸区域、桐柏山、信阳南部丘陵区域、崂山大部区域。[结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大量增加是河南省三生空间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其中郑州市是变化最大一个地区,这是由郑州市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决定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宝琪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运用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河南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规律进行定量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空间分布非均衡性,以京广、陇海铁路为轴线形成了发达区俱乐部和不发达区俱乐部;经济热点分布表现为以郑州、洛阳、焦作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京广线以西、陇海线以北形成全省经济发展的热点极,京广线以东、陇海线以南形成全省经济发展的冷点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惯性难以突破;核心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仍然较弱。据此提出优化全省经济空间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光鹏
河南省投资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分析王光鹏ABSTRACTOnthebasisofusingthedateofinvestmentandeconomicgrowthinHenanprovince,thepaperanalysestheinter-rel...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任东红
经济外向度是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但经济外向度绝不等同于外贸依存度。本文综合考虑影响经济外向度的各种因素,确立评测经济外向度的指标体系;依据该指标体系,计算出河南省10年来的经济外向度。数据表明,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的增加明显拉动了河南省的经济增长,应从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深化合作加强国际旅游等方面不断努力,以提高河南省经济外向度。
关键词:
河南省 经济外向度 评测指标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继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直是被广为关注的热点,目前国际上形成的共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两者的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和贷款增长的相互促进关系不尽相同。主要研究了经济增长和贷款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检验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贷款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贷款增长 经济发展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继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直是被广为关注的热点,目前国际上形成的共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两者的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和贷款增长的相互促进关系不尽相同。主要研究了经济增长和贷款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检验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贷款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贷款增长 经济发展 实证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书茂 张银鹤 马秋香
文章运用区域经济波动周期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有关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从1952~2002年,河南GDP增长存在着7年左右的小周期,15年左右的中周期,21年左右的大周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逐渐趋缓,反映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
关键词:
经济波动 时间序列 周期分析 河南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唯 左其亭 马军霞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水、经济矛盾,研究区域人口-水资源-经济的和谐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变化过程,能为区域缓解人口密集、水资源紧缺提供指导。本文根据人水和谐量化方法,确定了河南省2000-2012年18个城市的和谐发展水平,先利用变差系数对时间和空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识别,再利用箱形图等分析其时间变化过程,利用全局Moran's I和局部Moran's I指数法分析其空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年际变差系数先上升后持续下降、趋于均衡,空间上周口市变差系数最大、郑州市变差系数最小;在时间上,河南省人口-水资源-经济的和谐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升,由"较不和谐"提高到了"较和谐"状态;在空间上,和谐发展水平存在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翟玲玲 查贵勇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对外贸易获得强劲发展,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持续较低。由此,笔者构造模型对河南省外贸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就如何发挥河南省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外贸 经济增长 计量分析 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党明灿
1994年我国实行新税制以来,河南省的税收收入平均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本文从税收弹性的角度分析了河南省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其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整体上是协调的,但在结构上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
税收增长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