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0)
- 2023(6203)
- 2022(5175)
- 2021(4809)
- 2020(4019)
- 2019(9017)
- 2018(8839)
- 2017(16226)
- 2016(9371)
- 2015(10828)
- 2014(10645)
- 2013(10515)
- 2012(10118)
- 2011(9168)
- 2010(9268)
- 2009(8560)
- 2008(8620)
- 2007(8074)
- 2006(7518)
- 2005(6712)
- 学科
- 济(37989)
- 经济(37954)
- 管理(25588)
- 业(25419)
- 企(18378)
- 企业(18378)
- 农(16736)
- 地方(16227)
- 方法(11376)
- 中国(11320)
- 农业(11232)
- 业经(10478)
- 数学(9166)
- 数学方法(9030)
- 学(7803)
- 制(7771)
- 地方经济(7326)
- 环境(7097)
- 财(6987)
- 划(6603)
- 贸(6355)
- 贸易(6344)
- 和(6240)
- 策(6164)
- 易(6101)
- 发(6017)
- 技术(5738)
- 理论(5728)
- 教育(5604)
- 银(5384)
- 机构
- 学院(128784)
- 大学(124528)
- 济(49681)
- 经济(48256)
- 研究(48255)
- 管理(47071)
- 理学(38764)
- 理学院(38272)
- 管理学(37557)
- 管理学院(37308)
- 中国(37190)
- 科学(30712)
- 农(28375)
- 京(27634)
- 所(24784)
- 江(24258)
- 中心(23211)
- 研究所(22388)
- 财(22314)
- 农业(21926)
- 业大(21482)
- 省(21115)
- 范(19781)
- 师范(19627)
- 州(19244)
- 院(17718)
- 北京(17149)
- 财经(16300)
- 技术(15424)
- 师范大学(15351)
- 基金
- 项目(83375)
- 科学(64663)
- 研究(63263)
- 基金(56365)
- 家(49791)
- 国家(49306)
- 科学基金(41121)
- 社会(37924)
- 省(37294)
- 社会科(35693)
- 社会科学(35680)
- 基金项目(29783)
- 划(29163)
- 教育(28751)
- 编号(27492)
- 自然(26447)
- 自然科(25632)
- 自然科学(25625)
- 自然科学基金(25116)
- 资助(22528)
- 成果(22045)
- 课题(20580)
- 发(20255)
- 重点(19621)
- 部(17321)
- 创(16848)
- 年(16837)
- 发展(16360)
- 展(16088)
- 创新(15825)
共检索到216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衍毓 王静 陈美景
研究目的:提出保障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专家咨询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增大、耕地保护缺乏长效机制、粮食生产致贫影响种粮积极性、提升耕地综合产能的投入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成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结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管控向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的重大转变。具体包括:(1)转变耕地保护思路,丰富粮食安全内涵;(2)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增强耕地保护积极性;(3)全面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产能;(4)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比较效益;(5)探索生态友好型土地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国生
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本文以河南省为例,论述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搞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金融支持,统筹兼顾解决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风险控制、金融生态、制度创新、业务拓展等方面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关键词:
国家粮食 金融支持 金融生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谈琰
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对维护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河南省粮食生产及核心区建设的情况,分析了打造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近三年连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但解决了本省1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600亿斤原粮及制成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要求河南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粮食生产核心区 河南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后乐
一、背景粮食是特殊商品,是战略物资,粮食安全关乎国家战略安全。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使我国耕地面积不断逼近18亿亩红线,粮食增产的耕地资源压力不断增大。从历史经验看,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造强 李霄汉 鲍宁智 崔俊辉
该文提出河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必要性,指出核心区由70个县(市、区),面积超过200万hm2,集中连片,建成后商品粮达到110亿kg。并论述了核心区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和落实各项政策,加强组织领导的五项保障措施。
关键词:
河北省 耕地 粮食安全 生产核心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玉英
促进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河南省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河南是全国的人口、农业和粮食大省,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河南的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问题在全国最具代表性。解决河南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建锋 王国强 王玉霞
河南省的耕地资源在数量上不断下降,经历了一个先减少后稍有增加并趋于平缓的变化态势。研究认为,耕地资源的空间转移并没有引起相一致的粮食生产质心的转移。这说明该省耕地资源虽然最近几年保持了数量上的动态平衡,但是耕地资源的“隐形”减少,即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已经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最后就保护耕地资源和保障粮食生产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粮食生产 动态变化 河南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锋正 刘新平 刘向晖
河南省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种植面积"稳中有扩",粮食产量"稳中有增",高产农作物种植比例较大,但在粮食安全视角下,河南省还存在耕地面积有限、产量增长乏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深化强农惠农政策,恪守耕地红线,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河南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怀安 杨冠军 刘露霞
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河南是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粮食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收入。为了解河南省粮食生产成本状况,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在全省范围内分别对夏、秋粮食生产成本进行了专项调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丽英 王道龙 邱建军
河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6-2007年河南省相关统计数据,在阐述河南省在全国粮食生产战略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生产态势,揭示了影响粮食生产潜力开发的主导因素;按照新时期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着眼河南省耕地变化趋势、农业生产管理和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等关键环节,提出突破粮食生产中的障碍因素,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玉平
运用Excel软件,在分析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运用预测理论对未来15年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虽然河南省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却在持续增加,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未来15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可见,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耕地生产率,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泉来 吕敏敏 杨延伟 项鑫 谢雨薪 周浩
基于经典统计学、GIS空间分析、重心及空间自相关等模型方法,对河南省122个县级单元耕地粮食生产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分区。结果表明:2001—2020年河南省粮食生产(总量和地均产量)增长幅度大,2020年粮食总产量和地均产量平均值较2001年分别提高61.50%和31.71%,但增长幅度趋缓,粮食产量提升空间趋紧;粮食生产的高产区不断扩大,空间上形成豫东平原、豫北平原和南阳盆地三大核心区,耕地质量建设是豫东平原和南阳盆地未来粮食产能提升的关键。2001—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重心一直在鄢陵县,整体沿南偏东约17.3°方向移动了14 073 m, 2001—2010年向东南向移动,2010年后缓慢向西北向移动,移动距离逐阶段减小,粮食生产趋于平衡;粮食生产总量空间上具有强的正自相关性,高-高和低-低自相关类型并存,结合粮食产量,划定粮食生产的一级核心区、二级核心区、潜力提升区和一般生产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慧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但河南省粮食产量生产能力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本文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18个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阐述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协调发展策略。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素琴 李烆一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出现了要素禀赋优势逆转,即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导致了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争夺劳动力资源的矛盾,土地的稀缺性导致了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空间和区域上争夺土地资源的矛盾,这些因素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文章提出了引导投入务工与务农劳动力结构比例、妥善处理土地开发和保护耕地关系、以市场手段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