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9)
- 2023(8575)
- 2022(7475)
- 2021(6897)
- 2020(6113)
- 2019(14299)
- 2018(14031)
- 2017(27886)
- 2016(15451)
- 2015(17436)
- 2014(17640)
- 2013(17892)
- 2012(17040)
- 2011(15278)
- 2010(15180)
- 2009(14210)
- 2008(14185)
- 2007(12985)
- 2006(11024)
- 2005(9956)
- 学科
- 济(68485)
- 经济(68424)
- 业(40855)
- 管理(39527)
- 方法(33542)
- 企(30411)
- 企业(30411)
- 数学(30137)
- 数学方法(29896)
- 农(21039)
- 财(17188)
- 地方(16994)
- 中国(16116)
- 学(15527)
- 农业(14226)
- 业经(12893)
- 贸(12509)
- 贸易(12502)
- 易(12121)
- 制(11617)
- 务(10077)
- 财务(10059)
- 财务管理(10032)
- 和(9665)
- 银(9651)
- 银行(9621)
- 融(9603)
- 金融(9601)
- 企业财务(9501)
- 环境(9477)
- 机构
- 学院(225168)
- 大学(224645)
- 济(94901)
- 经济(92909)
- 管理(83694)
- 研究(79762)
- 理学(72348)
- 理学院(71474)
- 管理学(70177)
- 管理学院(69757)
- 中国(59398)
- 科学(51905)
- 农(48106)
- 京(47055)
- 财(42771)
- 所(42583)
- 研究所(39075)
- 业大(38468)
- 农业(38132)
- 中心(36962)
- 江(34999)
- 财经(33896)
- 经(30763)
- 经济学(29856)
- 范(29414)
- 师范(29085)
- 北京(28915)
- 院(28017)
- 省(27704)
- 州(27421)
- 基金
- 项目(152354)
- 科学(118720)
- 基金(110101)
- 研究(106880)
- 家(97742)
- 国家(96974)
- 科学基金(81247)
- 社会(67329)
- 社会科(63809)
- 社会科学(63785)
- 省(62222)
- 基金项目(58963)
- 自然(53749)
- 自然科(52430)
- 自然科学(52410)
- 自然科学基金(51502)
- 划(51156)
- 教育(48802)
- 资助(45539)
- 编号(42434)
- 重点(35280)
- 成果(34071)
- 部(33980)
- 发(33763)
- 创(30918)
- 科研(29873)
- 课题(29806)
- 计划(29549)
- 创新(29023)
- 教育部(28245)
共检索到328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海燕 卓文飞 李世林
本文分析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对物质投入、科技投入的增产潜力和单产提高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相应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解宗方 张伟 滕永忠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充分挖掘资源增产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粮食总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近1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是靠小麦、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和作物资源潜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及对策,为河南省粮食增产和全国粮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资源 技术 产量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伟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河南是我国粮食增长的核心地区,其粮食增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该文从河南省粮食增长基本态势分析入手,探讨河南粮食增长的成因,并对粮食增长的潜力做出了系统分析,提出加快河南粮食增长的基本思路和战略对策。
关键词:
河南省 粮食产量 增长态势 潜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旗 刘培培
粮食直接补贴的增产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二是增加生产性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笔者通过对河南省2004年~2009年粮食生产面板数据的分析,认为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大于非主产区;对扩大种植面积而言,直接补贴效应系数低于价格效应系数;粮食增产依靠种植面积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直接补贴政策与价格政策配合使用,才能促使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性投入。
关键词:
粮食直接补贴 面板数据 增产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兵雪,高培琦
我国的粮食“危机”及增产潜力分析任兵雪,高培琦[编者按]中国面临着每年耕地减少四、五百万亩、人口增长一千四、五百万的严峻局面,已经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上)曾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印军 易小燕 方琳娜 杨瑞珍
【目的】分析未来中国耕地数量和粮食增产潜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1980/1996—2013年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系列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预测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并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品种区试单产水平"、趋势单产等多视角分析未来全国粮食增产潜力。【结果】到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2×10~8 hm~2,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占比为66﹕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2×10~8 hm~2;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有68.9%的增产潜力,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解宗方 张伟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2010年粮食总产5437万t,是1978年粮食总产2097.40万t的2.5倍。粮食政策是粮食产量的变化和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粮食保障政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为河南省粮食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全国粮食生产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粮食 技术 产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序 朱希刚
我国2000年粮食增产目标的科技潜力分析农业部科技司程序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朱希刚实现2000年粮食产量增加500亿公斤的目标,要从三个方面同时努力:首先是通过科技因素提高单产;第二是通过增加物质投入提高单产;第三是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和开荒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学文 钟秋波
四川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供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四川粮食生产及增产潜力对指导粮食生产及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作用。对四川省1990~2007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四川地区的粮食生产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但粮食生产总体波动较大。四川省粮食单产潜力,技术进步潜力,农业机械化潜力,土地规模经营潜力,使得四川省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巨大,实现粮食的持续增长是可能的。
关键词:
四川省 粮食生产 粮食增产 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屈宝香 李文娟 钱静斐
该文从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与提高粮食单产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增产潜力的11个主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粮食单产依然是今后几年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在逐年加强,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替代单产成为第一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有效灌溉面积、国家政策、农业劳动力素质、农业机械化水平、生物防控技术和化肥使用量等,也都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中国 粮食 增产潜力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高 娄延军 张玉 郭馨彤 冯森 郑美洁
[目的]2003~2015年河南省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为保障全国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理清12年来河南省粮食增产因素与地域格局,可为河南省调整农业政策,进一步保持和提升粮食产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3~2015年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等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算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作物和地市贡献,以及耕地面积和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并对各地市的增产作物和贡献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河南省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主要得益于河南传统粮食作物玉米和小麦的增产,二者贡献率达91.92%,小麦贡献稍大于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对于河南省粮食"十二连增"的贡献要大于播种面积的增加;两大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升;12年来,河南省18个地市粮食产量都是增产状态,豫东南地区的南阳、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5地市为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主力。[结论]未来河南省需要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来稳定和提升其粮食生产能力和增长潜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作成
2000年河南粮食总产实现4000万吨的可行性分析王作成河南是个粮食产出大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8%。河南粮食的丰歉对全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影响很大。同时,河南又是粮食消费大省,担负着为省内9000多万人口提供口粮的任务。有关部门把2000年河南粮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海发
一、对布朗观点的评价 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去年底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谁将养活中国?”的文章,对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趋势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到2030年,中国将不能养活自己,中国粮食供求缺口很大,超过了世界粮食出口贸易总量,以致于所有粮食出口国都将不能养活中国,中国粮食问题将对世界粮食市场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WORLD WARCH,September/October,1994)。布朗的观点在西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志强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量丰质优,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实现粮食生产的障碍因素是:缺水、少肥和风沙、盐碱、渍涝及低温冷害。如果下大气力进行技术措施组装配套,治理风沙、盐碱、渍涝,增加科技投入,调整种植结构,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建议:①主攻高产田,抓好中低产田改造;②抓好“北水南调”和高效节水栽培;③与林牧业结合,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④调整结构,优化作物与环境资源的组合;⑤发展粮食的精深加工技术,加速粮食生产商品化进程。
关键词:
东北地区,粮食,增产潜力,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振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稳定的耕地资源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河南省29年耕地资源和粮食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粮食生产和耕地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河南省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其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不断下降;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极不稳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了隐患。最后,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粮食产量、人均耕地等分别进行了预测。针对预测结果,提出了稳定、提高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的具体建议与对策,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河南省 粮食生产 耕地资源 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