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1)
- 2023(15540)
- 2022(13680)
- 2021(12651)
- 2020(10821)
- 2019(24921)
- 2018(24947)
- 2017(48984)
- 2016(27006)
- 2015(30372)
- 2014(30755)
- 2013(30790)
- 2012(28737)
- 2011(25964)
- 2010(25926)
- 2009(23610)
- 2008(23169)
- 2007(20679)
- 2006(17618)
- 2005(15492)
- 学科
- 济(113320)
- 经济(113208)
- 管理(76592)
- 业(74064)
- 企(60487)
- 企业(60487)
- 方法(53900)
- 数学(47189)
- 数学方法(46697)
- 农(31320)
- 财(28174)
- 中国(26970)
- 学(26957)
- 地方(25021)
- 业经(24451)
- 农业(20758)
- 制(19889)
- 贸(19694)
- 贸易(19687)
- 环境(19637)
- 易(19071)
- 务(18138)
- 财务(18067)
- 财务管理(18029)
- 和(17884)
- 理论(17333)
- 企业财务(17123)
- 技术(16944)
- 银(15773)
- 银行(15710)
- 机构
- 大学(390243)
- 学院(389394)
- 济(154824)
- 管理(153529)
- 经济(151392)
- 理学(133680)
- 理学院(132166)
- 研究(131083)
- 管理学(129829)
- 管理学院(129155)
- 中国(94729)
- 科学(85150)
- 京(82708)
- 农(69883)
- 财(68696)
- 所(67551)
- 业大(62874)
- 研究所(62118)
- 中心(59626)
- 江(56842)
- 财经(55693)
- 农业(55223)
- 北京(51712)
- 范(51338)
- 师范(50795)
- 经(50511)
- 院(47255)
- 经济学(46486)
- 州(45959)
- 经济学院(42282)
- 基金
- 项目(269831)
- 科学(210820)
- 基金(194860)
- 研究(192882)
- 家(171014)
- 国家(169642)
- 科学基金(144459)
- 社会(119665)
- 社会科(113365)
- 社会科学(113329)
- 省(107373)
- 基金项目(104840)
- 自然(96177)
- 自然科(93845)
- 自然科学(93817)
- 自然科学基金(92136)
- 划(89850)
- 教育(87840)
- 资助(80630)
- 编号(78328)
- 成果(62808)
- 重点(60846)
- 部(59152)
- 发(58295)
- 创(55472)
- 课题(53772)
- 科研(52291)
- 创新(51878)
- 计划(50359)
- 教育部(49874)
- 期刊
- 济(165126)
- 经济(165126)
- 研究(108833)
- 中国(68763)
- 学报(67050)
- 农(62839)
- 科学(60477)
- 管理(52548)
- 财(52072)
- 大学(49334)
- 学学(46706)
- 农业(43301)
- 教育(38479)
- 技术(32656)
- 融(29913)
- 金融(29913)
- 业经(28169)
- 财经(26693)
- 经济研究(25965)
- 经(22764)
- 业(22427)
- 问题(22265)
- 技术经济(19573)
- 科技(19406)
- 图书(19378)
- 版(19207)
- 理论(18678)
- 资源(18333)
- 商业(17655)
- 实践(17135)
共检索到551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宁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国家未来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将继续坚定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在2030年使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研究产业结构对我国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对寻找减排途径,实现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和碳排放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和碳排放的关联度最大。进一步对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和工业碳排放总量进行关联性分析,测算得工业内部中有一部分行业和碳排放之间的显著的关联性。最后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同时注意减排和发展两个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彼爱 高建华 徐冲
采用IPCC提出的计算方法,根据1978到2008年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河南省碳排放变化趋势,并根据河南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数和能源结构数据分析了其对碳排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河南省碳排放量与GDP和能源消费保持着高相关和消长异步的特性,工业部门是碳排放的主要部门,而高能耗行业排碳量又占到工业的90%;从能源来看,煤炭是碳排放的主体。针对碳排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特点,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能源结构演进、发展低碳技术、开发新能源等应对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淑慧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南省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现状,而后对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从长期均衡性和因果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产业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变动具有单向适应性。最后对今后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适性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贞燕
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相互均衡和失衡的动态变动中实现调整、优化。通过剖析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信贷结构的现状及问题,找寻以信贷杠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探寻优化升级的途径,以期对河南省制定区域信贷政策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信贷结构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炳军 刘俊娟 杨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非
笔者通过运用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对河南省第三产业产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产值进行预测,认为河南第三产业结构自“十五”后趋于合理,房地产业、公交邮电通讯业、批零商业等日趋重要,相应的对策是应在保持这些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一些新行业,促进河南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玉强
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河南省金融发展与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要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其政策含义在于,可通过对金融业的政策支持来加速河南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定玉 姚传飞 侯奔
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对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娱乐文教消费支出的比重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呈负相关,而与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呈正相关;湖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重与第二产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湖南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对湖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然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消费结构 关联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宁建新 郝玉玉
本文基于河南洛阳市2000-2013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协同系数和就业弹性指标,对洛阳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洛阳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不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待优化,进而从产业层面和就业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洛阳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若晶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河南省贷款投放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对促进河南省贷款平稳增长,提高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贷款投放 产业结构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涛 李姗姗
本文应用产业变动度和偏离度分析了河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历史和存在问题,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水资源消耗水平与河南省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联系,提出了在南水北调背景下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河南省 产业结构 水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艳芳 聂规划
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文章根据2002~2011年河南省三次产业对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作为分析数据,运用灰色理论方法中的GM(1,1)模型,对各产业未来对GDP的贡献率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俊娟 李炳军
经济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业结构由无序到有序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则会阻碍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运用产业结构有序度测度模型,测算分析了河南省及其各市(地)产业结构的有序度,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有序度 测度与分析 河南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魏心雨 王雁杰 孙梦媛 王智芳 周凯
河南省面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较低和碳排放基数较大等诸多问题,这给双碳战略的有效实施带来了挑战。本研究旨在系统研究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量时空格局的影响,为政府制定低碳土地利用模式以及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0—202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费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方法和ArcGIS技术,本研究量化了河南省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分布,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和耕地是河南省主要的碳源,林地则是主要的碳汇,碳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90%以上。总体上,河南省碳排放量呈现出先快速增长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3.367×10~7 t增长到2010年的7.337×10~7 t,增长率为118%;而在2010—2020年下降了5.247×10~6 t,下降率为7%。空间上,不同市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碳排放量水平差异,部分市域存在碳收支不平衡,且碳排放量远超碳吸收量。此外,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占比对碳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建设用地q值增长幅度最大,而人口规模q值在2020年最高。通过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变化和空间格局变化以及碳排放格局的驱动力,对推动河南省土地利用方式向低碳化转变,制定有效的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跃芳
在1995-2014年河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生态文明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VAR模型,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和生态文明年变动指数都受滞后一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和生态文明年变动指数影响,当期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文明提高没有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生态文明水平逐年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逐年提高也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方差分解表明生态文明年变动额对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较大,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生态文明年提高幅度的促进作用比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