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7)
- 2023(12216)
- 2022(10788)
- 2021(10160)
- 2020(8561)
- 2019(19511)
- 2018(19768)
- 2017(37612)
- 2016(20913)
- 2015(23562)
- 2014(23857)
- 2013(23189)
- 2012(21411)
- 2011(19234)
- 2010(19025)
- 2009(17429)
- 2008(16606)
- 2007(14396)
- 2006(12546)
- 2005(10785)
- 学科
- 济(77970)
- 经济(77881)
- 管理(60898)
- 业(52731)
- 企(42946)
- 企业(42946)
- 方法(35073)
- 数学(30016)
- 数学方法(29669)
- 农(23536)
- 学(21363)
- 中国(19761)
- 地方(19713)
- 环境(19419)
- 财(18885)
- 业经(17408)
- 农业(15644)
- 制(14316)
- 和(14277)
- 理论(14056)
- 划(14017)
- 贸(12298)
- 贸易(12293)
- 技术(12262)
- 易(11877)
- 务(11718)
- 财务(11648)
- 财务管理(11628)
- 教育(11433)
- 银(11153)
- 机构
- 学院(288921)
- 大学(288527)
- 管理(114699)
- 济(106247)
- 经济(103593)
- 理学(99522)
- 研究(98808)
- 理学院(98352)
- 管理学(96540)
- 管理学院(96046)
- 中国(71222)
- 科学(66262)
- 京(62233)
- 农(53249)
- 所(50581)
- 业大(48384)
- 财(47487)
- 研究所(46771)
- 中心(44744)
- 江(42861)
- 农业(41893)
- 范(39980)
- 师范(39549)
- 北京(38891)
- 财经(38052)
- 院(36543)
- 州(34831)
- 经(34533)
- 技术(32579)
- 省(32361)
- 基金
- 项目(207142)
- 科学(160895)
- 研究(149734)
- 基金(147336)
- 家(129833)
- 国家(128738)
- 科学基金(109246)
- 社会(90923)
- 社会科(85839)
- 社会科学(85811)
- 省(84451)
- 基金项目(79574)
- 自然(73007)
- 自然科(71123)
- 自然科学(71101)
- 划(69820)
- 自然科学基金(69740)
- 教育(67747)
- 编号(61985)
- 资助(59976)
- 成果(49647)
- 重点(46554)
- 发(44350)
- 部(44176)
- 课题(42963)
- 创(42425)
- 科研(39716)
- 创新(39552)
- 计划(38854)
- 大学(37343)
共检索到415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小平
对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针对河南省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测评,从中发现规律,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河南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广杰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析河南省水资源的现状,在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超前性和导向性原则的基础上创建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驱动、核心和表征三类指标构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完整地描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涵盖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全面分析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该指标体系的衡量与考核可以找出河南省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不足,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永江 董建国 张莉
确定指标体系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依据,指标确定的适宜性是划分主体功能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深入研究全国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确定的基本思路和初步确定的15项指标基础上,并充分考虑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提出了确定河南省划定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初步提出了适合河南省省情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同时就构建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指标体系 规划 河南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春江
本研究应用德尔菲法,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趋势与目标,构建出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城乡差异程度为测评内容、覆盖面比较广泛的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然后对河南省、河南省各省辖市城乡一体化程度分别进行评价和预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研究"课题组 俞肖云
本文以河南省高新技术发展意见为核心,选取4大类14个指标,利用专家法进行赋权,制定适用于河南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全省2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各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优势和短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高新区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高新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研究"课题组 俞肖云
本文以河南省高新技术发展意见为核心,选取4大类14个指标,利用专家法进行赋权,制定适用于河南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全省2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各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优势和短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高新区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高新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完世伟
笔者主要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类似于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确定主因子的方法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城乡一体化评价各指标及准则层赋权,以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值对河南省2006年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进行静态评价对把握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与阶段性及制定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丛胜美 张正河
本文引入马洛斯需求理论,构建粮作农民的"体面劳动"水平衡量指标体系,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粮作农民"体面劳动"指标体系可以划分为生存、劳动条件、社会属性、被尊重、个人价值实现5个维度。利用在河南省调查所得的1803个有效样本数据,对体面劳动指标体系进行题项项目分析、内容效度与建构效度检验、信度分析的结果非常理想,说明量表本身能够有效地对粮作农民"体面劳动"水平进行衡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枝茂
[目的]通过选取相关的指标因子,针对耕地生态环境,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层面构建耕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从数量、空间分布两方面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增强评价结果的应用性与针对性。[方法]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选取14个指标因子,分析河南省不同区域耕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结果]从数量分布方面看,河南省耕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以一般区为主,占比达到41.54%,承载力良好区最少,占比11.93%。空间分布上,河南省耕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出由周围地区向中部地区逐渐减弱的趋势。三门峡市、商丘市等处于耕地生态承载力的第I等级;郑州市、开封市等处于第Ⅳ等级。[结论]虽然文章针对耕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结果可为河南省耕地生态环境的管理与监测提供依据,并服务于其资源利用与区域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
耕地 生态环境 承载力 评价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庆法 侯怀恩 袁启占 张慧勤
总结了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就和存在问题,分析了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特征,确立了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逐步建立能适应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的生态环境系统,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并重点就加强宣传和领导、资金投入、法制建设、重点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目标 对策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岳花艳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农村环境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探讨了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耕地总量下降并伴随土壤退化、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等。该文从政治学层面、社会学层面以及经济学层面系统地阐述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从增强生态环境安全意识、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村生态建设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
农村 生态环境 问题 对策 河南省
[期刊] 征信
[作者]
舒歆
以河南省X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实践为例,建立了因地制宜的农户信用评价指标,并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为农户信用评价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旨在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控制管理,更好地促进当地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庆 陈转青
【目的】为科学量化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有效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乡村各领域全面有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方法】在梳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基于2014—2021年河南省18个地市面板数据,从乡村数字信息基础、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农业数字化转型、乡村生活数字化4个维度选取20个指标,构建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TOPSIS法、Kernel密度估计、泰尔指数、Moran’s I等研究方法测度河南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分析其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变规律。【结果】①从发展水平看,考察期内河南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虽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但可持续发展动能强劲。②从区域差异看,河南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整体差异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中原城市群与黄淮地区差异最为明显,区域内差异表现为中原城市群、豫西豫西南、豫北、黄淮地区依次递减的态势。③从时空演变看,四大经济区区域间呈现明显且稳定的正相关,中原城市群地市多表现为高高集聚,而黄淮地区基本表现为低低集聚。【结论】河南省数字乡村发展应该结合省情及区域特征,全面布局、统筹推进、均衡发展、弥合差距、快速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冉
由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循环经济下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理论,运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绿色创新、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洁能源、加强能源工作制度化、法制化等循环经济下完善河南省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能源资源 利用体系 循环经济 河南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文章认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子体系,共设计127项指标。定量指标设计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3个目标层、14个准则层,计90项指标;定性评价包括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状况等四项标准,计37项指标。
关键词:
金融 生态环境 指标 评价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