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2)
2023(11614)
2022(10074)
2021(9231)
2020(7790)
2019(17932)
2018(17545)
2017(33230)
2016(18134)
2015(20309)
2014(20837)
2013(20879)
2012(20051)
2011(18368)
2010(18733)
2009(17481)
2008(17557)
2007(16058)
2006(14278)
2005(13080)
作者
(56076)
(46932)
(46811)
(44389)
(29496)
(22745)
(21296)
(18315)
(17688)
(16924)
(15916)
(15818)
(15144)
(14816)
(14566)
(14532)
(14346)
(13755)
(13679)
(13545)
(11942)
(11768)
(11458)
(10772)
(10713)
(10684)
(10487)
(10459)
(9508)
(9501)
学科
(84176)
经济(84098)
(47413)
管理(46439)
(32539)
企业(32539)
方法(31803)
(29067)
数学(27044)
数学方法(26809)
地方(26725)
中国(24696)
农业(20700)
业经(18724)
(18015)
(17280)
环境(16427)
(14998)
贸易(14988)
(14412)
地方经济(13971)
(13912)
(13548)
金融(13546)
(13398)
银行(13366)
(13308)
(12943)
(12746)
理论(11416)
机构
学院(268039)
大学(263951)
(108674)
经济(106112)
研究(98884)
管理(97801)
理学(82398)
理学院(81310)
管理学(79909)
管理学院(79392)
中国(74814)
科学(63284)
(57585)
(52362)
(52244)
(49797)
研究所(47335)
中心(45499)
(43741)
业大(41836)
农业(40786)
(39671)
师范(39291)
财经(38164)
北京(37018)
(35410)
(35116)
(34274)
(34264)
经济学(32529)
基金
项目(173150)
科学(134673)
研究(126906)
基金(121543)
(106496)
国家(105526)
科学基金(88636)
社会(78952)
社会科(74647)
社会科学(74620)
(72486)
基金项目(65228)
(59152)
教育(56703)
自然(56086)
自然科(54550)
自然科学(54534)
自然科学基金(53514)
编号(52157)
资助(49611)
(44169)
成果(42302)
重点(40015)
课题(37572)
(36864)
(35374)
发展(35286)
(34685)
创新(33186)
科研(32880)
期刊
(131308)
经济(131308)
研究(78912)
中国(59776)
(49297)
学报(43595)
科学(40565)
(37254)
农业(33678)
管理(33345)
大学(31860)
学学(29994)
教育(29970)
(26231)
金融(26231)
业经(23796)
技术(23160)
经济研究(19630)
(18110)
财经(17936)
问题(17791)
资源(15649)
(15383)
(13733)
技术经济(13519)
(13139)
商业(12946)
科技(12940)
图书(12797)
理论(12071)
共检索到418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喜梅  
通过分析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及贫困区空间分布特征,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区和贫困地区具有地域重叠性与发展目标一致性的特点;拥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广的优势,也有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可持续发展意识总体较淡薄、外向度评价较低、旅游接待条件薄弱的劣势,具有政府大力支持、贫困区居民发展旅游热情高涨的机遇,还有外部资金介入导致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利益不对等、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的威胁。未来应通过深化完善管理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琼  
[目的]基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现状,从两者的耦合发展角度对其耦合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协调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以乡村旅游发展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体现的价值与精准扶贫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社会发展和乡村生活环境改善上的成果组成耦合系统,通过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度在0.3~0.7之间,处于中等耦合阶段,其中2010—2011年为低度耦合协调水平, 2012—2014年为中度耦合协调水平, 2015—2016年为高度耦合协调水平,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使其与精准扶贫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全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旅游扶贫最佳效果,达到高度耦合阶段的关键;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但两者均未达到成熟阶段,应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开发等影响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丽平  
河南省地处中原,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和自然风光景区,河南的生态旅游发展在近几年取得丰硕的成果。河南省生态旅游已日趋成熟,但我国生态旅游法律体系却仍待完善,从生态旅游的现状分析入手,结合河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河南省生态旅游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法律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芳  
[目的]从时空角度探讨农旅协调发展程度,为河南省农业旅游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农业发展规模、农业发展保障、农业集约化水平、旅游经济、旅游保障和旅游市场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农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构成的组合法对指标赋权,用改进的TOPSIS法计算协调度,用标准差椭圆法分析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995—2015年河南省农旅协调度从勉强协调向良好协调发展; 2007、2010和2015年各地协调度差异不大,郑州、洛阳和南阳3市的农旅协调度为中度协调,中度协调区域大致呈C字形分布,其余城市为勉强协调;协调度重心靠近郑州、许昌交界处,分布方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的方向性和集聚性不是很明显。[结论]根据各地旅游业、农业及农旅协调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差异性的农旅协调发展对策:以旅促农、以农带旅和旅农共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娟  
[目的]为有效测度、评价和提高河南省乡村旅游的扶贫效益、把握脱贫工作的不足和方向,构建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县——固始县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进行评估。[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综合得分值。[结果] 2016年固始县旅游扶贫绩效综合得分为91. 66分,根据该文确定的等级评价标准,其旅游扶贫绩效处于良好等级。对旅游扶贫效益综合得分值贡献最大的指标是贫困户脱贫率,2016年固始县贫困户脱贫率为60. 61%,脱贫综合成效明显。通公路率、计算机普及率、基本养老保险普及率、沼气入户率是限制固始县旅游精准扶贫绩效等级提升的主要指标。[结论]开展乡村旅游对河南省脱贫攻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加大对发展旅游扶贫的支持力度,最大效用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工作中的效益。且下一步旅游扶贫要着重从提升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入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华萍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创新方式,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而乡村旅游要做到精准扶贫,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是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推动力。运用文献检索法和调查法,以河南省金融支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立足河南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的金融需求,总结金融支持河南乡村精准旅游扶贫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栾川和中旅银行在乡村旅游扶贫中的经验及启示,最后提出精准识别农户的金融需求和乡村旅游项目、精准创新旅游金融服务、精准推出乡村旅游信贷产品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瑾  
休闲农业特色旅游与人文景观旅游等类型不同,其以农业资源作为基础,以生态农业项目作为主要内容。国家与政府针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使全社会在扶贫工作上展开了诸多研究,农业旅游助力精准扶贫这一路径也获取了一致性认可。分析了休闲农业特色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结合对河南省休闲农业特色旅游精准扶贫的优势与当前存在问题的探究,最后提出基于精准扶贫的河南省休闲农业特色旅游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娇霞  彭文武  刘小凤  陈国生  
大湘南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成长为新兴支柱产业、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悄然兴起等优势,也面临资源保护相对匮乏、没有形成品牌效益、品牌建设力度相对薄弱等劣势,在面临旅游市场不成熟、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旅游文化社会环境有待优化这些威胁时,大湘南要充分利用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区域重心东移、旅游服务信息化这一千载难缝的机会时,将乡村旅游作为产业扶贫率先发展的产业,积极探索旅游产业扶贫的多元化模式,为当地老百姓增收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慧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但河南省粮食产量生产能力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本文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18个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阐述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协调发展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中雨  
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河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少癸  方世巧  甘永萍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在精准扶贫的大视角下,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减贫新路径,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通过梳理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的相关文献,从生态旅游资源、交通区位和旅游市场三个方面分析陕西省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探索出政府、旅游企业、游客、当地居民四位一体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绿色减贫财政奖励机制和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从而推动陕西建立生态旅游扶贫综合管理体系,使陕西省生态旅游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守明  唐雪琼  
通过对云南省4个试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周边少数民族农户收入影响的研究,发现生态旅游发展能够有效增加农户家庭的收入,其中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农户更加依赖生态旅游的发展,高收入农户对生态旅游发展没有依赖,生态旅游发展的精准扶贫效应非常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曼丽  焦士兴  
生态足迹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从生物物理量的角度进行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指标。本文在探讨生态经济与生态足迹的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适宜人口模型分析了河南省近15年来的生态足迹和人口容限值变化。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基于河南省在生态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种生态经济模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秦洁  修晨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讲,二者应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是也有超前或滞后的情况。河南省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但又快速发展的省份,二者是怎样的情形,是否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借助于统计方法,通过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互动的实证分析,得出河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基本协调发展,但省内各地市高等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并对如何提高河南高等教育与经济的适应性和协调型发展提出策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新雷  郭鸿雁  
运用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理论,本文详细分析了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河南省工业化、城市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与特点、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加速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