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8)
- 2023(10514)
- 2022(9046)
- 2021(8060)
- 2020(7029)
- 2019(15918)
- 2018(15324)
- 2017(29232)
- 2016(16469)
- 2015(18071)
- 2014(18037)
- 2013(17900)
- 2012(16756)
- 2011(15195)
- 2010(15025)
- 2009(14000)
- 2008(13895)
- 2007(12385)
- 2006(10612)
- 2005(9145)
- 学科
- 济(68064)
- 经济(67998)
- 管理(42610)
- 业(42303)
- 方法(32660)
- 企(31913)
- 企业(31913)
- 数学(29528)
- 数学方法(29290)
- 农(20807)
- 地方(16721)
- 财(16710)
- 学(16173)
- 中国(16159)
- 农业(14243)
- 业经(14228)
- 贸(13866)
- 贸易(13864)
- 易(13412)
- 环境(11255)
- 制(10835)
- 务(10027)
- 财务(10014)
- 财务管理(9988)
- 技术(9682)
- 和(9457)
- 企业财务(9436)
- 融(8952)
- 金融(8950)
- 银(8948)
- 机构
- 大学(239150)
- 学院(238918)
- 济(95463)
- 经济(93436)
- 管理(88622)
- 研究(83725)
- 理学(77676)
- 理学院(76654)
- 管理学(75215)
- 管理学院(74786)
- 中国(59708)
- 科学(57757)
- 农(54905)
- 京(49567)
- 业大(45142)
- 所(44961)
- 农业(44183)
- 研究所(41812)
- 财(40798)
- 中心(38571)
- 江(36022)
- 财经(33276)
- 范(31529)
- 师范(31066)
- 经(30206)
- 北京(29972)
- 省(29690)
- 院(29676)
- 农业大学(29674)
- 经济学(29483)
- 基金
- 项目(170318)
- 科学(132363)
- 基金(123356)
- 研究(114057)
- 家(111586)
- 国家(110692)
- 科学基金(92882)
- 社会(72476)
- 省(70276)
- 社会科(68687)
- 社会科学(68656)
- 基金项目(67331)
- 自然(63685)
- 自然科(62170)
- 自然科学(62144)
- 自然科学基金(61047)
- 划(58480)
- 教育(51798)
- 资助(49033)
- 编号(44207)
- 重点(39206)
- 发(37227)
- 部(36494)
- 计划(35377)
- 创(35309)
- 科研(33941)
- 成果(33930)
- 创新(33156)
- 科技(31691)
- 课题(30924)
- 期刊
- 济(98488)
- 经济(98488)
- 研究(61581)
- 学报(49826)
- 农(48856)
- 中国(42431)
- 科学(41976)
- 大学(35325)
- 学学(33909)
- 农业(32993)
- 财(30924)
- 管理(27286)
- 教育(18624)
- 业(18030)
- 技术(17878)
- 融(17363)
- 金融(17363)
- 业经(17103)
- 经济研究(15992)
- 财经(15857)
- 版(14168)
- 问题(14112)
- 业大(13593)
- 经(13522)
- 资源(13156)
- 科技(12534)
- 技术经济(11948)
- 农业大学(11580)
- 商业(11372)
- 统计(10920)
共检索到333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海军
科学揭示火灾及其影响因素间的空间关系可为防火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有益启示。以往研究多在"空间平稳"的框架下进行火灾影响因素分析,但火灾和其可量化的影响因素往往自身均表现为"空间异质",基于非空间的全局模型模拟可能会得出误导性甚至错误的结论。地理加权回归(GWR)可解释火灾及其影响因素间空间关系的局部变异。本文选取影响火灾分布的高程、坡度、居民地可达性、道路可达性、地表温度、归一化差植被指数和全球植被湿度指数作为解释变量,以是否火烧作为二元因变量,应用logistic GWR对河南省2002-2012年火季(9-10月)火灾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以多时态空间抽样取得训练样本,利用GWR 4.0软件开发一个logistic GWR火烧概率模型,从可靠性和区分能力两方面对模型性能分别进行内部检验和独立检验,以确保火灾影响因素分析的可靠和合理性。结果表明:①坡度、居民地可达性、温度、植被长势和植被湿度对河南省火灾的影响呈现显著空间变化,高程、道路可达性的影响空间变化不显著,低海拔、道路可达性差的区域更易发生火灾。②温度和植被长势对火灾影响省内全局显著,坡度、居民地可达性和植被湿度对火灾影响在省内仅部分区域显著。③河南省可划分为7种类型区,不同类型区的火灾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存在差异,应因地制宜制定防火策略和确定防火重点。④logisticGWR模型可用于分析火灾影响因素的局部空间变异,作为火险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伟 梁留科 李峰 周凯月
文章在选择2003年、2008年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从人口、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以及生态方面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法对河南省省辖市的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格局进行演绎,从而对这一时空演变结果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空间格局 演变 城镇化水平 熵值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伟 梁留科 李峰 周凯月
文章在选择2003年、2008年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从人口、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以及生态方面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法对河南省省辖市的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格局进行演绎,从而对这一时空演变结果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空间格局 演变 城镇化水平 熵值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笑天 焦文献 陈兴鹏 张子龙
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费的总体特征,运用IPAT等式对河南省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脱钩分析进一步研究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较大且仍保持逐年递增;经济发展是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导因素,技术进步对其起重要的抑制作用;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总体上呈弱脱钩关系,并呈现出向强脱钩转变的趋势;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助于控制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新生 高更和 罗庆
基于河南省25个村庄的流动劳动力调查数据,首先,把劳动力流动空间分为县内、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四个尺度,分析流动劳动力在各尺度空间的分布状况,然后以劳动力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着重分析了个体、家庭、区域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空间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县内、省外两个空间尺度,而县外市内、市外省内两个尺度上获得的流动劳动力相对较少。个体、家庭、区域因素都会影响劳动力流动空间决策,但影响机制较为复杂,并不是简单地呈现正向或负向的相关关系。基于样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讨论了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战略、公共政策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认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战略的重点是增加大中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公共政策。同时,公共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劳动力的个体、家庭与区域因素,使政策细化,政策目标更明确和准确。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流动空间 影响因素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瑞明 赵荣钦 焦士兴 李小建 肖连刚 谢志祥 杨青林 王帅 张慧芳
【目的】探索不同乡镇和灌溉模式的农业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揭示农业水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组合特征差异,为农业灌溉模式优化、水资源与能源节约以及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遥感影像、气象数据、统计资料和问卷调研等多源数据,对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对比不同灌溉模式(雨养为主的灌溉模式,PI模式;地表水灌溉为主的灌溉模式,SWI模式;引水灌溉工程为主的灌溉模式,WDI模式;地下水灌溉为主的灌溉模式,GI模式)下的碳排放强度差异,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1)2018年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均值为15.05 kg·t~(-1),并呈现出由西向东波动下降和从北向南减少的空间分布格局。碳排放强度高(>20.64 kg·t~(-1))的乡镇主要集中在西部高海拔地区,碳排放强度低(<13.76 kg·t~(-1))的乡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2)4种灌溉模式中,冬小麦单位产量灌溉碳排放强度最高的是PI模式(22.22 kg·t~(-1)),最低的是SWI模式(11.05 kg·t~(-1))。(3)平均海拔与有效降水量对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分别达到49%和39%,是影响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的关键因素。同一驱动因素在不同灌溉模式下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能源消耗对WDI模式下的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力最强,土地投入强度在GI模式下的驱动作用最为显著。此外,不同驱动因素交互作用后具有双因子增强效应和非线性增强效应。【结论】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灌溉模式差异,PI模式的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最高,WDI模式的碳排放量最高。平均海拔与降水是主导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则是不同灌溉模式下灌溉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力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鲍超 陈小杰 梁广林
在水资源总量约束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保障缺水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途径。论文以河南省地级市2000—2013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水资源禀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用水结构、农业现代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入手,对河南省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地级市用水效率存在不可忽视的空间自相关特征,时空固定形式下的空间杜宾模型可以实现其最优模拟;2)河南省各地级市用水效率明显受邻近地级市用水效率的影响,其空间溢出弹性系数达到0.31;3)水资源禀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对河南省各地级市用水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斌 高丽娟
在农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农地流转模式选择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家庭流转的土地亩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农地流转的态度、农地流转的价格、农地流转的年限等,对农地流转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而其他变量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及不显著的可能解释,为优化选择农地流转模式和推动农地流转市场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史燕
从农业物流基础设施、流通主体、流通模式、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河南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河南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核心要素、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后勤保障、创新意识是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内在驱动力、区域经济是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排头兵”的结论。
关键词:
现代农业物流 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 河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慧敏 高更和 李二玲
规模巨大的农民工流动是当前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而其微观基础是农民工对务工地的选择。基于河南省33个样本村1091位农民工田野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微观个体务工地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区域农民工的流动方向和务工地选择具有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特征,距离决定着社会网络密度和家务管理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工资水平的高低和就业机会的多少,二者成为决定农民工整体流动方向的基本因素。影响农民工务工地选择的显著因子为:务工者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劳动力数量、人均耕地面积、所在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中,年龄较小者、教育程度较低者、已婚者、家庭劳动力数量较多者、村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者选择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务工的概率较大,由于地形、交通状况因素的影响,人均耕地面积较大者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务工的概率亦较大,反之亦然。家务管理是务工地选择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务工地 农民工 选择 影响因素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梦雨 蒋帅 夏冕 左一博 付航 王成增
目的:了解河南省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绩效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其绩效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子问卷形式调查河南省样本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情况,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工作投入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医务人员工作绩效总得分为(45.18±5.78)分;Cronbach’s α系数范围为0.870~0.964;医务人员的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呈正相关;最高学历、职业类别和工作投入是工作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河南省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绩效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医院应重点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积极改善工作投入情况,以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绩效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鹏岩 秦明周 闫江虹 李瑾 杨林 孙超
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分析和评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耕地资源利用效益指标体系,借助SPSS和GI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年、2002年、2005年和2008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在10年间,河南耕地面积保持基本稳定,耕地利用总体效益有所增加,分布特征发生变化,由北高南低转为东高西低。②就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看,10年间,耕地利用效益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强烈影响,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由化肥施用量逐渐转变为单位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提高复种指数是扩大作物播种面积...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利用效益 主成分分析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琴
[目的]通过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户进行调查,探讨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运行,同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土地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为调查区域,通过问卷调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量、家庭人均年收入、非农收入的来源、流转政策、流转方式、是否有土地流转市场及农业合作社对土地流转意愿正面影响,而与城镇的距离对土地流转意愿负面影响,其中农户文化程度、非农收入来源、农业合作社以及土地流转市场这4个自变量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且达到显著影响。[结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土地流转快速发展及多元化形成的背景下,文章研究结果对于河南省土地流转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崔秀敏
以河南省建筑业十一年的数据为基础,借助于C-D生产函数法,对省建筑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建筑业经济增长主要靠投入要素推动,技术进步作用不明显,需要提高技术进步和劳动投入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应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建筑业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贡献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乾坤 乔家君 韩冬 肖杰 许家伟 王伟
专业村作为农区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被认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许多专业村呈现高度集约化的发展趋势,专业大户的出现和增多导致了部分专业小户放弃从事特色产业项目。专业村中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专业户比例下降,劳动力外流现象已经显现。论文依托河南省专业村2008年和2017年两次普查数据及2022—2023年开展的典型案例区专业村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类型专业村劳动力外流特征进行分析,借助地理探测器对专业村劳动力外流的主导因素进行探测识别和交互作用分析。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河南省各地区的专业村劳动力外流数量均明显增多;(2)从空间特征来看,农业型专业村劳动力外流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工业型专业村劳动力外流不具有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型及其他专业村劳动力外流具有空间集聚趋势;(3)从数量变化来看,农业型专业村劳动力外流在河南省各个地区均呈增多态势,工业型专业村劳动力外流在豫东地区最为明显,服务业型及其他专业村劳动力外流相对较为复杂;(4)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专业户率、区位特征、耕地资源、人力资源是影响专业村劳动力外流的主要因素;(5)研究认为专业村劳动力外流的机制较为复杂,村庄和产业是固定劳动力的重要物质载体,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和政策规范引导产生的向心力相互作用,造成了劳动人口流失和回流处于不断动态变化的状态。
关键词:
专业村 劳动力外流 农村空心化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