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1)
2023(6938)
2022(6178)
2021(5704)
2020(5168)
2019(12143)
2018(11951)
2017(23242)
2016(13291)
2015(15139)
2014(15501)
2013(15674)
2012(15173)
2011(13887)
2010(14111)
2009(13203)
2008(13381)
2007(12375)
2006(10775)
2005(9527)
作者
(43151)
(36382)
(36350)
(34650)
(22906)
(17774)
(16429)
(14378)
(13760)
(13079)
(12582)
(12379)
(11729)
(11633)
(11589)
(11404)
(11369)
(10616)
(10512)
(10485)
(9415)
(9167)
(8987)
(8289)
(8286)
(8205)
(8053)
(8048)
(7538)
(7426)
学科
(57974)
经济(57919)
(31776)
管理(31528)
方法(27400)
数学(24493)
数学方法(24220)
(23023)
企业(23023)
(18892)
地方(16253)
(16128)
(13497)
中国(13209)
农业(12834)
业经(11076)
(10240)
贸易(10237)
(9856)
(9721)
环境(9072)
(8799)
(8034)
金融(8030)
地方经济(7901)
(7714)
银行(7669)
理论(7494)
(7385)
财务(7370)
机构
大学(200616)
学院(199330)
(78071)
经济(76251)
研究(73812)
管理(71442)
理学(61382)
理学院(60511)
管理学(59129)
管理学院(58754)
中国(54012)
科学(51152)
(45115)
(43988)
(41044)
研究所(37966)
业大(36810)
农业(35492)
(34934)
中心(33599)
(32504)
(28622)
师范(28329)
北京(27633)
财经(27529)
(27349)
(26525)
(25021)
(24782)
经济学(23949)
基金
项目(135094)
科学(103796)
基金(95825)
研究(93146)
(86405)
国家(85727)
科学基金(70300)
社会(55901)
(55832)
社会科(52665)
社会科学(52640)
基金项目(51759)
自然(47920)
自然科(46658)
自然科学(46638)
(46509)
自然科学基金(45796)
教育(42263)
资助(39667)
编号(37378)
重点(31806)
成果(30693)
(30191)
(29232)
计划(27752)
课题(26973)
科研(26815)
(26651)
科技(25236)
创新(25131)
期刊
(87689)
经济(87689)
研究(54671)
学报(40897)
(40571)
中国(37744)
科学(35645)
大学(29343)
学学(27945)
农业(27096)
(26751)
管理(21771)
教育(18442)
(16423)
金融(16423)
技术(15661)
业经(15100)
(14758)
财经(13208)
问题(12713)
经济研究(12710)
资源(12691)
(12245)
林业(11948)
(11238)
业大(10897)
科技(10122)
技术经济(9971)
统计(9715)
理论(9372)
共检索到294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建华  赵庆良  韩晋仙  丁圣彦  李爽  
文中运用盒子计数法分别计算了河南省洛宁县森林覆被类型及区域所有森林覆被空间分布的分维值 ,并讨论了森林覆被及其变化的分形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森林覆被具有统计自相似性 ,是一类随机分形 ;分维是表征森林覆被及其变化空间结构信息的特征参数 ,值域为 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阳  
本文以森林公园入口广场的地域文化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森林公园入口广场这个特殊空间的景观设计是如何承载地域文化的。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森林公园入口广场和地域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第二部分是森林公园入口广场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第三部分是森林公园入口广场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实例。首先,在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建立起本次研究的理论框架。用文脉主义理论、符号学理论、场所精神、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分别对应并指导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内容”、“形式”、“空间布局”、“时代性”,基于这四个层面,构建森林公园入口广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歆  
农村对小额信贷的渴求与农信社对小额信贷的"畏首畏尾"的矛盾,小额信贷的风险与农村贫困的矛盾,是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瓶颈"。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叔明  
森林类型及其景观格局变化都会影响森林的碳库贮量。通过分析河南省洛宁县1983、1999年森林植被类型图和1999年5月的TM影像图,可知本区森林面积从1983年的56320hm2增加到1999年的84750hm2。使用植被碳贮存数据的相关研究结果,估算了本区的植被碳存量的变化,由1983年1704180kgC增加到1999年的2727600kgC,表明研究区是一个小碳汇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圣彦  梁国付  
森林景观格局变化是影响森林碳库储量的一个重要因子。该文利用伊洛河流域中部地区洛宁县1983年、1999年森林植被类型图和1999年5月份的TM影像图,分析了该地区森林植被类型的面积变化,结果显示,森林面积从1983年的56320hm2增加到1999年的84750hm2。使用已经公开发表的植被碳储存数据估算了该地区植被碳储存量的变化,森林植被碳储量由1983年1704 18MgC的增加到1999年的2727 6MgC,表明研究区是一个小碳汇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燕  钱乐祥  
将传统区划研究方法和现代GIS技术结合,以网格作为区划的基本单元,采用“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以地处豫西山地的典型地区洛宁县为例,对复杂的自然生态要素与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及相互作用运用GIS分析手段进行分析和表达。根据不同区域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态变化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变化的承载力差异,进行小尺度的县域生态经济综合区划。将洛宁县划分为四个生态经济区。通过对各生态经济区特征的分析,旨在协调日益激化的人地矛盾,探索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途径和对策,为豫西山地中尺度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经验和样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耀武  贺春玲  刘杨  张宠  耿婉璐  
基于河南省林业发展三级区划方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810个土壤有机碳样点数据,构建河南省三级林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模型,选用Nash-Sutcliffe系数(E)、模拟误差(V)和决定系数(R2)等统计参量评估模型的模拟能力。利用模型分析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估算不同深度的土壤碳储量。结果表明:所有林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值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形式迅速下降;表层(4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受土壤质地影响显著,砂质土壤碳密度值高于粘土(P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琦  刘荷芬  赖郑华  
根据河内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在综合评价森林风景资源的景观特征和美学价值的基础上,策划出河南省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战略是:加快京广、陇海两条铁路干线和“黄河之旅”、“寻根朝敬之旅”两条国家旅游专线沿途森林公园建设,建好郑州、洛阳、开封三市环城森林公园和森林长廊,创办鄢陵—淮阳—郾城和安阳—汤阴—鹤壁两个金三角森林旅游区,力争四个过“半”;并制定出达到上述目标的五项战略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义民  李笑峰  王君  杨伟敏  赵蔚  杨贞伟  
分析了河南省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动态,论述了河南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目标和战略行动要素。根据森林资源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提出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旭峰  袁红姗  吴水荣  王邦磊  安静  郭占胜  
研究以河南省西峡县为例,按照"资产—生产"评估框架开展森林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评估,并从自然财富、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价值分配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峡县森林资产总价值为140.16亿元,其中立木资产价值>林地资产价值>生态资产价值;生产总价值为192.04亿元,其中生态服务价值>产品价值>社会服务价值,而在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中,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固碳释氧价值>调节气温价值>保育土壤价值>净化环境价值>农业防护价值>景观游憩价值。综合分析,西峡县人均拥有森林自然财富31 655.80元;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旭峰  袁红姗  吴水荣  王邦磊  安静  郭占胜  
研究以河南省西峡县为例,按照"资产—生产"评估框架开展森林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评估,并从自然财富、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价值分配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峡县森林资产总价值为140.16亿元,其中立木资产价值>林地资产价值>生态资产价值;生产总价值为192.04亿元,其中生态服务价值>产品价值>社会服务价值,而在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中,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固碳释氧价值>调节气温价值>保育土壤价值>净化环境价值>农业防护价值>景观游憩价值。综合分析,西峡县人均拥有森林自然财富31 655.80元;森林年生产价值相当于当年GDP的103.25%;森林年生产中34.38%为林业部门受益,65.62%为非林业领域受益;森林年生产价值中35.07%为当地受益,32.17%为省内受益,32.77%为全球受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清春  千怀遂  任玉玉  焦士兴  
棉花是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变化很敏感。该文运用温度适宜度模型,选取河南省46县区,对该省棉花生产适宜性的生育期和时空差异进行计算、评价及预测。首先分析棉花各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结果表明,播种期、吐絮期适宜度较低,受温度影响较大,具有较高的变率,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表现出较高的温度适宜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变率也较小;其次分析河南省各县区的平均温度适宜度,并据此将河南省分为高、中、低三大适宜度类型区;最后分析棉花各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的年际变化,发现未来各生育期中开花期无明显变动,其它生育期适宜度未来都有升高趋势,同时对河南省46县区的棉花温度适宜度变化趋势作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慧敏  张香玲  李立  李小建  王兵  
山区贫困县具有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口分散且居住空间格局快速变化等特点,使得其中小学空间格局变化及可达性分析在教育公平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豫西山区贫困县嵩县为例,利用1997、2007、2015年中小学数据,运用趋势面分析和引力模型等方法对其空间格局变化及其空间可达性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1)嵩县中小学空间布局在一些地形条件地区局部集中:小学在浅山丘陵区和低山区分布相对较多,初中则局部集中在浅山丘陵区;(2)撤点并校使中小学数量减少,各行政村内学校数量的分布差距缩小,趋势线逐渐平缓;(3)Voronoi模型的Cv值结果显示,中小学空间分布呈集聚分布状态,随着中小学数量的减少其空间集聚程度逐渐下降,在县域北部沿东北—西南走向呈现面状密集分布区,沿境内两条主要干线路(G311和S247)分别形成南北和东西向狭长带状分布区;(4)2015年中小学空间可达性区域差别明显,小学最远入学距离为最近入学距离的160倍,有26.1%的村庄初中入学距离达10 km以上,且全部位于中山和低山地区;(5)地形、交通、人口、经济、政策因素等对嵩县教育资源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元军  李建平  周振亚  
本文基于产业区位理论的研究基础,以综合区位商作为小麦产业区位度的衡量。采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模型,对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区位动态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确定了河南省小麦产业区位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合理规避不利因素,实现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改进参考。同时也为国家同类粮食主产区的投资和政策倾斜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建华  姬俊昌  
运用优化的生态足迹模型,在融入污染足迹和水足迹的同时,将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和水资源的承载力考虑在内,测算河南省1991—201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河南省在2006年以后开始出现"生态赤字",这与以往大多研究得出的在1990年以前就出现"生态赤字"的结论大不一样。对影响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驱动因素的动态分析和预测表明,河南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都将继续扩大,但生态承载力的增速逐渐超过生态足迹的增速,生态赤字呈现先扩大后缩小最后出现盈余的变化态势。最后,提出了提升生态承载力和降低生态足迹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