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9)
- 2023(7543)
- 2022(6354)
- 2021(5770)
- 2020(4553)
- 2019(10516)
- 2018(10283)
- 2017(19371)
- 2016(10737)
- 2015(11924)
- 2014(12122)
- 2013(12286)
- 2012(11960)
- 2011(11098)
- 2010(11312)
- 2009(10428)
- 2008(10183)
- 2007(9176)
- 2006(8466)
- 2005(7844)
- 学科
- 济(52759)
- 经济(52718)
- 管理(26825)
- 业(25819)
- 地方(22115)
- 农(17591)
- 中国(17534)
- 企(17499)
- 企业(17499)
- 方法(14391)
- 业经(12751)
- 农业(12563)
- 数学(12305)
- 数学方法(12160)
- 地方经济(11780)
- 发(11009)
- 学(10687)
- 环境(10596)
- 资源(9634)
- 和(8944)
- 融(8586)
- 金融(8585)
- 制(8165)
- 银(8143)
- 银行(8128)
- 行(7984)
- 技术(7927)
- 财(7728)
- 发展(7206)
- 展(7183)
- 机构
- 学院(155799)
- 大学(151821)
- 研究(62455)
- 济(61623)
- 经济(60023)
- 管理(56575)
- 中国(47033)
- 理学(46786)
- 理学院(46126)
- 管理学(45323)
- 管理学院(45045)
- 科学(41350)
- 京(35026)
- 所(33850)
- 农(33318)
- 研究所(30788)
- 中心(28238)
- 江(26861)
- 财(26778)
- 农业(25880)
- 业大(25794)
- 省(24722)
- 范(24413)
- 师范(24191)
- 北京(22674)
- 院(22666)
- 州(21938)
- 科学院(20597)
- 财经(19818)
- 师范大学(19246)
- 基金
- 项目(102321)
- 科学(79204)
- 研究(75299)
- 基金(69134)
- 家(61079)
- 国家(60501)
- 科学基金(50365)
- 省(45811)
- 社会(45513)
- 社会科(43026)
- 社会科学(43005)
- 基金项目(36920)
- 划(36096)
- 教育(32612)
- 自然(31944)
- 编号(31738)
- 自然科(30941)
- 自然科学(30929)
- 自然科学基金(30273)
- 发(29463)
- 资助(27721)
- 成果(25276)
- 重点(23912)
- 课题(23538)
- 发展(23405)
- 展(22966)
- 部(20881)
- 创(20761)
- 计划(19687)
- 创新(19510)
共检索到258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相林 焦士兴 张喜旺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选取对河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较大的指标,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全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评价,从而为全省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荷芬 杨献国 阎庆先
在分析了河南省马尾松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马尾松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向及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等主要措施
关键词:
马尾松资源 开发利用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国富
阐述了地下水资源在全省水资源中的重要地位及开发利用现状,通过对地下水开采利用中存在的超采严重、局部污染、管理混乱等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广杰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析河南省水资源的现状,在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超前性和导向性原则的基础上创建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驱动、核心和表征三类指标构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完整地描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涵盖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全面分析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该指标体系的衡量与考核可以找出河南省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不足,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传美 郑垂勇 姚德印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分析河南省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从强化节水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等方面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河南省 水资源 持续利用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吉献 李敏纳 宋绪钦
文章首先对各区域的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产水系数、供水模数、用水模数和人均供水量6个主要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最佳的综合与简化,研究其在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同贡献率及综合效应。据此,对河南各个地市的水资源承载潜力进行了评价,最后,以河南省各地市的统计资料为实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天榜 陈志秀 杨献国 陈占宽 易明林 郅玉宝
河南石斛属植物有13种,其中新记录种7种。“河南金钗”石斛量少质优,药材用途广,价格昂贵。石斛属植物有性繁殖困难,对适生环境要求严格。开发利用石斛属植物资源,既要采用组织培养的新技术,快速繁殖石斛幼苗,扩大栽培范围,又要挖掘、保护资源,加强理论研究,增加新的开发途径。
关键词:
河南,石斛属植物,开发利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家振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北宽530km,东西长580km。东与安徽、山东接壤,西邻陕西,南接湖北,北连山西和河北。全省土地面积16.7×10~4km~2,占全国土地面积1.74%,居全国省区第18位;人口8000万,为全国省区第二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友宏
本文利用河南省1963—1978年的县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新中国地下水利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20世纪70年代机电井密度越高的地区,当地的粮食亩产和总产量较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都出现了更显著的增长;并且,机电井的建设显著地缓解了降水异常(干旱或多雨)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利用地质富水程度作为机电井密度的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结果同样肯定了地下水利用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促进农业发展的途径方面,地下水利用不仅提高了耕地的灌溉比例,同时也减少了盐碱地面积。因而,地下水利用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地下水 农业发展 气候冲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唯 左其亭 马军霞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水、经济矛盾,研究区域人口-水资源-经济的和谐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变化过程,能为区域缓解人口密集、水资源紧缺提供指导。本文根据人水和谐量化方法,确定了河南省2000-2012年18个城市的和谐发展水平,先利用变差系数对时间和空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识别,再利用箱形图等分析其时间变化过程,利用全局Moran's I和局部Moran's I指数法分析其空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年际变差系数先上升后持续下降、趋于均衡,空间上周口市变差系数最大、郑州市变差系数最小;在时间上,河南省人口-水资源-经济的和谐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升,由"较不和谐"提高到了"较和谐"状态;在空间上,和谐发展水平存在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邵景力 赵云章 崔亚莉 阎振鹏 焦红军
论文研究黄河下游影响带(河南段)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在概要介绍河南省黄河影响带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运用FEFLOW建立研究区三维地下水流模型,计算出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资源28.35×108m3/a和可开采资源量19.43×108m3/a。重点阐述新增9个水源地的开采条件,并通过地下水模型预测新增133×104m3/d开采量条件下,浅层地下水位最大降深小于20m,开采5~10年后地下水趋于稳定,新增开采量的62.58%来自黄河水的补给。研究表明,黄河对研究区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补给作用,新增地下水开采量是有保证的。同时阐述了研究区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黄河影响带 地下水模型 可开采量 水源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永 方德林
基于包含水资源的河南省2010年社会核算矩阵(SAM),采用SAM账户乘数分析方法研究了生产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水资源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 5个农业部门的SAM账户乘数较大,其中畜牧业、农业服务业和种植业位居前三位;2农业部门的转移效应普遍较小,开环效应和闭环效应较大,表明农业部门本身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有限,但与河南省社会经济系统各方面关系密切;3种植业,农业服务业,造纸业,电力、热力、燃气业,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与水资源联系密切,应特别关注。当14个生产部门分别增加1 000单位的外部注入时,水费增加较少的三个部门是林业、食品及其他制造业和热力,分别为2.56,3.05,3.08单位;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艳玲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从资源现状分析入手,构建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开评价体系,以区位商法、特尔菲法与加权求和的方法,对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潜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70~100分的一级开发区包括郑州、洛阳,46~69分的二级开发区包括焦作、新乡、济源、安阳、南阳、开封,30~45分的三级开发区包括驻马店、平顶山、三门峡、鹤壁、信阳,10~29分的四级开发区包括商丘、濮阳、漯河、许昌、周口。并分析河南省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对概念理解不够全面,缺少特色资源;旅游经济的带动性不足,旅游产业的外向度较低;资源开发不当,生态环境失衡;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水平需要提升等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