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3)
- 2023(8677)
- 2022(7646)
- 2021(7080)
- 2020(6371)
- 2019(14639)
- 2018(14432)
- 2017(28334)
- 2016(15896)
- 2015(17903)
- 2014(18247)
- 2013(18386)
- 2012(17679)
- 2011(16138)
- 2010(16415)
- 2009(15153)
- 2008(15411)
- 2007(14135)
- 2006(12099)
- 2005(10883)
- 学科
- 济(67613)
- 经济(67544)
- 业(40836)
- 管理(39771)
- 方法(32420)
- 企(31066)
- 企业(31066)
- 数学(28578)
- 数学方法(28273)
- 农(20433)
- 学(17730)
- 财(16775)
- 地方(16231)
- 中国(15988)
- 农业(13672)
- 业经(13182)
- 贸(12719)
- 贸易(12717)
- 制(12418)
- 易(12292)
- 融(10497)
- 金融(10494)
- 银(10384)
- 银行(10336)
- 和(10298)
- 务(10125)
- 财务(10103)
- 财务管理(10075)
- 行(9822)
- 环境(9798)
- 机构
- 大学(238256)
- 学院(236836)
- 济(94448)
- 经济(92310)
- 研究(87634)
- 管理(84976)
- 理学(73222)
- 理学院(72209)
- 管理学(70700)
- 管理学院(70253)
- 中国(63916)
- 科学(58657)
- 农(51855)
- 京(51279)
- 所(48275)
- 研究所(44468)
- 财(43061)
- 农业(41400)
- 业大(41366)
- 中心(39593)
- 江(37210)
- 财经(34280)
- 范(32928)
- 师范(32550)
- 北京(31756)
- 经(30994)
- 院(30829)
- 省(29730)
- 州(29259)
- 经济学(29184)
- 基金
- 项目(159572)
- 科学(123701)
- 基金(114976)
- 研究(110134)
- 家(103072)
- 国家(102259)
- 科学基金(84829)
- 社会(67679)
- 省(64636)
- 社会科(63932)
- 社会科学(63904)
- 基金项目(61554)
- 自然(57466)
- 自然科(56080)
- 自然科学(56055)
- 自然科学基金(55080)
- 划(54170)
- 教育(50556)
- 资助(47657)
- 编号(43517)
- 重点(37395)
- 成果(36231)
- 部(35353)
- 发(34995)
- 创(32142)
- 计划(32019)
- 科研(31391)
- 课题(31193)
- 创新(30253)
- 性(29125)
- 期刊
- 济(103230)
- 经济(103230)
- 研究(65731)
- 学报(47138)
- 农(46722)
- 中国(45338)
- 科学(40607)
- 大学(33693)
- 财(33304)
- 学学(32005)
- 农业(31564)
- 管理(27931)
- 教育(22534)
- 融(20769)
- 金融(20769)
- 技术(18230)
- 业(17322)
- 财经(16846)
- 业经(16451)
- 经济研究(16017)
- 经(14421)
- 问题(14365)
- 版(13902)
- 资源(13188)
- 业大(12466)
- 贸(11631)
- 技术经济(11585)
- 统计(11232)
- 科技(11140)
- 理论(11030)
共检索到348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清春 千怀遂 任玉玉 焦士兴
棉花是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变化很敏感。该文运用温度适宜度模型,选取河南省46县区,对该省棉花生产适宜性的生育期和时空差异进行计算、评价及预测。首先分析棉花各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结果表明,播种期、吐絮期适宜度较低,受温度影响较大,具有较高的变率,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表现出较高的温度适宜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变率也较小;其次分析河南省各县区的平均温度适宜度,并据此将河南省分为高、中、低三大适宜度类型区;最后分析棉花各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的年际变化,发现未来各生育期中开花期无明显变动,其它生育期适宜度未来都有升高趋势,同时对河南省46县区的棉花温度适宜度变化趋势作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各...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度适宜度 棉花 河南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任玉玉 千怀遂 刘青青
依据前人已有的研究结果,首先研究了影响河南省棉花生产的关键气候因子,并分别构建了光照时数、温度、降水量及三因子综合影响的适宜度函数。其次利用Q型分层聚类法对所选站点1960—2000年40年平均总适宜度进行分析,最终将其分为三类。同时按各站点的类别和邻近程度进行地域上的合并,得到三大类,七个区。发现以豫东北平原和伊洛河流域气候适宜度最高。最后对各区光、温、水三因子的适宜度分别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适宜度 棉花 河南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千怀遂 焦士兴 赵峰
运用建立的冬小麦气候适宜模型对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年际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三因子(降水、温度和光照)及其组合的累积距平变化反映了不同生育时段气候因子对冬小麦生长的作用大小及其趋势变动。分析发现,受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影响,冬小麦拔节期温度与降水适宜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
河南省 冬小麦 适宜度 生育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代劲松 曹林 王婧琦 汪贵斌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成为目前国际上关注的热点之一,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降尺度历史(1960~2009年)和未来(2010~2099年),来源于全球环流模型MIROC3.2medres A2情景)高分辨率年均温数据为基础;首先,运用温度适宜度模型对亚热带地区1980~2009年、2010~2039年、2040~2069年和20 70~2099年时期油茶温度适宜性及其时空差异进行了计算,并将其划分为最适宜型、适宜型、次适宜型和不适宜型。适合油茶生长区域有着较为明显的向北偏移趋势,适宜型区域到2010~2039年时期已经到达亚热带的东北部边界,最适宜型区域到20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卫东 杨君健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优质小麦种植区域的影响,基于河南省113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的历史气象数据、RCP情景模式输出的同时段模拟数据以及2001—2050年RCP4.5和RCP8.5气候情景数据,选取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全生育期≥0℃积温、3—4月辐射总量、3—4月雨日、5月降水量、5月平均气温日较差、5月日最高气温≥32℃天数和5月辐射总量等8个气候指标来确定河南省优质小麦区划指标,结合台站经纬度和DEM信息,利用梯度距离反比法对各区划指标进行1km网格推算,采用打分法分别确定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0年、2040年和2050年河南省强筋、中筋和弱筋优质小麦种植区域及面积比例。结果表明:1)在现有种植制度和品种属性不变的情况下,RCP4.5和RCP8.5情景下,河南省2001—2050年优质强筋小麦适宜区面积比例将从基准时段(1971—2000年)的37.2%逐渐下降到13.0%以下;2)中筋适宜区面积比例变化不大,一直维持在16.8%~22.9%;3)弱筋适宜种植区面积比例从6.1%,增加到11.6%~12.4%。综上,可通过调整播期和增强品种耐高温能力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优质小麦种植的影响。
关键词:
优质小麦 气候变化 农业气候资源 河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纪军 裴铁璠 陈正洪 柳俊高 吴蓁
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我国许多学者对中国近代气候变化规律等方面做了诸多研究。河南作为粮食大省和水资源缺乏的省份之一,影响粮食生产的降水量的具体变化研究尤显重要。通过分析河南省49个台站近50年来的日降水资料,对河南省春季降水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春季及其代表月4月份的平均降水日数均具有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可以通过0.001的显著性检验;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74和-1.07 d/10 a。利用滑动t检验法发现春季及其代表月4月份的降水日数均发生了均值突变,突变年份分别在1973和1977年。
关键词:
降水 气候变化 春季 河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蒋金旺
自棉花价格放开、实行市场准入后,市场棉价时涨时跌,棉农对此喜忧参半。2003年市场棉价持续走高,农民种棉成本收益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棉价上扬激发了农民种棉积极性,2003年江西省都昌县棉花种植面积为91920亩,比上年增加40035市,增幅达77.2%。根据对9户棉农种棉成本调查的情况,种棉面积较上年增加14.8亩,增幅为85%。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双喜 刘小和
棉花单产的增加是保证我国棉花供给的重要途径。基于我国河南、江苏、山东三省农户调查数据,本文构建了我国棉花单产影响因素模型。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棉花的人工、化肥、农药、地膜、灌溉及其他项投入已经达到或超过最佳投入点,而技术培训与农业基础设施则远远落后于最佳投入点,这是现阶段提高我国棉花单产的潜力所在。最后,本文指出政府应加大对棉花主产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以提高我国棉花单产。
关键词:
棉花 单产 影响因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桂芳 张耀增 尚泓泉
应用灰色系统动态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河南省棉花产量预测模型和灾变年份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河南省1995年棉花产量水平将达到810kg/hm~2,至2000年将达到960kg/hm~2。灾变年份模型预测,影响河南省棉花产量的第一个灾变年份是1992年,第二个灾变年份是1996年,第三个灾变年份大约发生在2006年。这一预测为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和决策,以及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存敬 崔瑞敏 郭宝生 刘素恩 祁耀正 王兆晓 张香云 耿军义
从1995年河北省棉花品种审定委员会开始受理转基因抗虫棉参试以来,共审定冀中南春播转基因抗虫棉品种35个,杂交种20个,本研究对审定品种的主要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多集中在2006-2008年,常规品种霜前皮棉产量呈上升态势,杂交种产量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2002-2003参试年份之前衣分逐年得到明显提高,以杂交种最为明显,从37.6%上升到41.9%,之后逐步稳定在40%左右,常规种衣分也有明显提高,单铃重则延续了上升态势,变化幅度为4.9~6.5 g,单株成铃变化较小。对比常规品种和杂交种表明,杂交种可以迅速改良产量,但到一定程度后,两者表现逐渐趋同。
关键词:
棉花 转基因 品种 产量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海生 刘国顺 刘大双 陈伟强
【目的】根据河南省烟草生产的实际情况,利用GIS技术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对河南省各烟草种植区进行烤烟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方法】用特尔菲法进行各生态因子评价指标的选择,从气候、土壤、地形条件3个方面确定了17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河南省烟草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生态因子对烤烟生长与品质效应建立各隶属度函数,并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各指标权重的定量计算。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绘制河南省烟草种植区烤烟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状况图。【结果】河南省西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为烤烟生产最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52%;南部、中部的部分地区为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99%;北部和东部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鸿
[目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等自然资源空间结构正在大规模转换。科学规划土地空间结构,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方法]采用GIS多因素叠加分析技术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以土地利用类型、覆被动态变化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河南省的土地资源空间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河南省漯河市、焦作市及洛阳市等地区的农业土地资源空间使用功能效率和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土地适应性评价标准能够得到I等(S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杜宁 杨宁生 孙英泽
本项目着重于池塘养殖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以河南省池塘养殖适宜性评价为例,利用GIS技术建立综合评价该地区池塘养殖适宜性的数量化方法。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通过查阅文献、咨询水产养殖学专家及当地养殖专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选取池塘蓄水能力、与水源的距离、土壤保水性、坡度倾斜率、土壤酸碱度、养殖经验、养殖技术人员、养殖劳动力、渔民家庭占农民家庭比重、商品鱼基地面积、人口密度、人均收入、批发市场数量等13个评价因子,将之分成4个子模型,分别是水的获得能力子模型、土地自然条件子模型、知识及基础设施投入子模型、市场子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研究区域分成了1750×1150共2012500个栅格,每个栅格作...
关键词:
池塘养殖 适宜性 评价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鸿
[目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等自然资源空间结构正在大规模转换。科学规划土地空间结构,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方法]采用GIS多因素叠加分析技术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以土地利用类型、覆被动态变化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河南省的土地资源空间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河南省漯河市、焦作市及洛阳市等地区的农业土地资源空间使用功能效率和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土地适应性评价标准能够得到I等(S1)。河南省其他各市中的土地资源空间区划方面的优化空间较高,提高河南东部及北部的土地资源空间农业优化,能够提高河南省资源的使用效率。[结论]适宜性评价结果准确反映了河南省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在制定河南省土地资源空间区划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对区域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研究及提高土地资源空间区划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振剑
本文分析了河南省旅游流的时空分布变化,建立了国际旅游流时间分布的预测模型,预测了河南省未来国际、国内旅游流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河南省旅游流 预测模型 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