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9)
2023(12548)
2022(11047)
2021(10423)
2020(8952)
2019(20520)
2018(20466)
2017(39435)
2016(21848)
2015(24425)
2014(24468)
2013(24337)
2012(22363)
2011(19977)
2010(19812)
2009(18034)
2008(17360)
2007(14940)
2006(12784)
2005(10941)
作者
(64732)
(53988)
(53494)
(51003)
(34359)
(26043)
(24328)
(21212)
(20363)
(19225)
(18450)
(17967)
(17098)
(17092)
(16720)
(16516)
(16406)
(15872)
(15445)
(15249)
(13643)
(13037)
(13022)
(12177)
(12109)
(12007)
(11894)
(11757)
(10947)
(10813)
学科
(85609)
经济(85515)
管理(61496)
(57773)
(47754)
企业(47754)
方法(43605)
数学(38373)
数学方法(37789)
(22759)
(21604)
中国(20289)
(20174)
地方(19299)
业经(17964)
农业(15574)
理论(14772)
(14414)
环境(14253)
(13541)
技术(13447)
(13259)
(13223)
贸易(13214)
财务(13189)
财务管理(13168)
(12804)
企业财务(12563)
(12026)
(11207)
机构
大学(306092)
学院(304971)
管理(122194)
(113476)
经济(110821)
理学(107245)
理学院(105972)
管理学(103676)
管理学院(103140)
研究(101777)
中国(72641)
科学(69403)
(64704)
(55682)
(52479)
业大(51177)
(50377)
研究所(48672)
中心(46094)
农业(44017)
(43633)
财经(41132)
(41028)
师范(40574)
北京(40132)
(37474)
(36899)
(35974)
技术(33111)
经济学(32860)
基金
项目(220650)
科学(172976)
基金(160110)
研究(154967)
(141329)
国家(140215)
科学基金(120138)
社会(95028)
社会科(90007)
社会科学(89977)
(89207)
基金项目(85801)
自然(82388)
自然科(80399)
自然科学(80379)
自然科学基金(78858)
(74073)
教育(71218)
资助(66621)
编号(62660)
成果(49599)
重点(49524)
(47509)
(46504)
(45419)
课题(43068)
科研(42929)
创新(42362)
计划(42246)
大学(40077)
期刊
(117886)
经济(117886)
研究(82097)
学报(56194)
中国(56171)
(49787)
科学(49642)
管理(42296)
大学(40561)
学学(38273)
(36795)
农业(34808)
教育(32455)
技术(25909)
(21197)
金融(21197)
业经(19803)
财经(18922)
经济研究(18175)
(18006)
图书(17758)
资源(16817)
科技(16193)
(15942)
问题(15428)
(15250)
业大(14870)
技术经济(14691)
理论(14658)
统计(14029)
共检索到427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玉琴  韩卫娟  张嘉嘉  孙鹏  梁晋军  傅建敏  
为了解河南省柿种质资源类型、分布状况,分析其表型多样性程度。对河南省各地柿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并测定了146份种质资源果实、叶片和种子的43个表型性状,分析其表型多样性,初步进行了种质资源分类与鉴定。河南省柿种质资源均为完全涩柿(PCA),24个描述性表型性状变异类型多,17个性状的所有类型均有分布,仅缺乏7个性状中的10个类型;19个数量性状变异程度高且变异幅度大,其变异系数范围为11.06%~50.88%,极值相差均在2倍以上;各器官变异程度大小顺序为果实>种子>叶片;不同地区间各表型变异程度不同。R型聚类将43个表型性状划分为5大类,各性状基本按照器官类型分别聚为一类;Q型聚类将14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玉琴  张嘉嘉  梁晋军  李芳东  韩卫娟  傅建敏  
【目的】对河南省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揭示河南省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分析不同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并进行种质资源鉴定,判断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品种。【方法】以柿近缘种君迁子、油柿、浙江柿、美洲柿、金枣柿及柿变种野柿共计9份材料作为对照,从已发表的柿属植物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柿主栽品种(18份)、农家品种(55份)及野生资源(20份),共计93份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利用17对SSR引物对102份材料进行PCR扩增,共得到159个不同的DNA片段(即条带),平均每对引物9.35个,范围为5~14个,扩增条带最多的引物有2对,分别来自位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青  马璐琳  崔光芬  杜文文  贾文杰  王祥宁  王继华  
【目的】了解云南省境内的泸定百合资源状况。【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对采集到的20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泸定百合资源以滇东北昭通、滇东曲靖最丰富,滇中昆明、滇东南文山、滇南红河和滇西保山次之,滇西北地区最少,仅见于金沙江河谷地带,而滇西南地区普洱、临沧未见分布。泸定百合的14个表型性状居群间F值为2. 18~19. 10,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 58%,居群间变异(59. 5%)大于居群内变异(19. 76%)。20个野生居群在聚类树上可划分为2大支,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性。【结论】泸定百合在云南省境内分布范围广泛,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利锋  李会勇  唐保军  程泽强  王振华  铁双贵  
【目的】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改良利用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基因型,对88份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这些地方品种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表型聚类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聚在一个类群内,但仍有部分品种独立成群。SSR分析表明,每对引物可以稳定检测到2~10个等位基因,4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9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95个等位基因,遗传相似系数为0.63~0.89。SSR标记聚类分析同样将此材料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仍主要集中在一个主群内。Mental测验结果表明,表型同基因型距离矩阵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7...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项伟  易自力  肖亮  黄红梅  乔匿骎  黄靖  
本研究测定了采自于黄淮平原亚地区(ⅢD9a),江汉平原亚地区(ⅢD9b),赣南-湘东丘陵亚地区(ⅢD9d)和川、鄂、湘亚地区(ⅢD10c)4个植物区系32份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种质材料的干物质产量、冠层高、花茎高、茎径、茎密度、叶长、叶宽、叶茎比、含水量9个表型性状,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干物质产量、冠层高、花茎高、茎径、茎密度和含水量6个表型性状在区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9个表型性状在区系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王攀  其其格  张启昌  黄兵军  肖泽军  
【目的】以山东和吉林两地的蓝莓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蓝莓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保存和基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7个蓝莓品种表型性状进行测量,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蓝莓品种间的表型多样性。【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特征根值大于0.5的包含25个性状,累计贡献率达53.48%,占调查指标的67.57%。表型数量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的有62对,显著相关的有40对。蓝莓品种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香浓维纳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32~1.36(平均0.87)和0.22~2.06(平均1.8)。其中质量性状15个,包含52个变异类型,数量性状22个,变异系数在11.39%~46.98%之间。说明蓝莓表型数量性状相对于质量性状表现出更广泛的变异。对调查性状降维后,保留25个主要性状做Q型聚类分析,当欧式距离为17时,将47个蓝莓品种分为5个组群,各组群与栽培生境和栽培类群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吉林、山东两地的40个蓝莓品种表型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今后在培育蓝莓新品种选择亲本时,应着重考虑树冠型、灌丛高度、树冠长径、果粉厚度、果实萼片着生姿势、果实硬度、果实萼片长宽比、果实萼片类型、长势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优良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光兰  肖千文  吴开志  孙权  罗永飞  韦丽  
以四川省15个核桃产区411份优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要性状指标的变异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初步探讨四川核桃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①果枝率、坚果外观、缝合线、取仁难易和壳厚等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分别为53.2%、34.4%、37.4%、25.7%和23.4%,品种选育中宜将果枝率、缝合线、坚果外观、取仁难易及坚果壳厚作为主要参考指标;②在15个核桃产区中,石棉产区各性状的变异程度总体最大,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综合表现以巴塘产区的最好;③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25时,四川15个核桃产区可聚为2类,第Ⅰ类分布于甘孜州和阿坝州,第Ⅱ类分布于凉山州、绵竹和石棉。四川核桃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索玉静  孙鹏  韩卫娟  刁松锋  傅建敏  李芳东  
为填补目前关于柿资源描述标准中关于雄性资源表型形态描述的空白,为后续柿雄性种质资源的评价和鉴定,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93份柿及其近缘种雄性种质资源的13个雄花表型形态特征及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评价,并对其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柿与其近缘种在最长雄蕊长、萼片长和花柄长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2)柿种内各类别内部雄花表型均存在较强变异,云架山野生雄性资源雄花的表型多样性最丰富;3)柿种内各类别间雄花表型变异程度也较强,其中萼片宽、花托高和花托宽等指标的变异程度最大;4)花筒、雄蕊、萼片、花托等指标的贡献率达77.88%,属于柿雄花表型的重要性状指标;5)花粉表面纹饰的长短、深浅和交错程度在柿及其近缘种间存在差异;柿种内29份资源间花粉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花粉宽和表面条纹长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柿雄性资源雄花表型丰富多样,各来源地内部及来源地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对其表型形态特征的评价与分析,对于后续柿雄性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维敏  徐阳  龚榜初  吴开云  
[目的]揭示浙江省柿种质资源果实表型性状及柿果地理分布特点,为柿果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浙江省73份柿种质资源的23个果实性状测定,研究果实表型性状及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及PCA得分图对果形进行分类,分析柿果地理分布特点。[结果]柿果表型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0.05%~48.45%,果实质量、果实体积、果实纵截面面积、果实横截面面积、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及果形指数均值分别为103.34 g、108.44 cm~3、26.58 cm~2、26.54 cm~2、5.91 cm、5.84 cm和1.03;单粒种子质量、单粒种子体积、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种子长宽比、种子个数、种子占果实体积比均值分别为0.90 g、0.97 cm~3、21.80 mm、11.43 mm、5.07 mm、1.94、4.30粒和4.24%;髓心质量、髓心体积、髓心高、髓心顶宽、髓心基宽、髓心高顶宽比、髓心高基宽比和髓心占果实体积比均值分别为2.11 g、2.62 cm~3、28.65 mm、6.32 mm、12.16 mm、4.80、2.50和2.67%。果实、种子及髓心大小相关系数为0.36~0.78,果形指数与种子长宽比、髓心高顶宽比及髓心高基宽比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90和0.88,表明果实各部分间的大小具有正相关关系,形状具有相似性。对16个原始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前2个主成分(75.64%)可表示柿果表型性状的大小和形状指标。PCA得分图与表型性状各区间的重合率较高,可较好地表示果实表型性状的大小及形状指标,将柿果形状分为大果长形、小果长形、小果扁形和大果扁形四大类。杭嘉湖平原扁形果占66.67%,以大果扁平为主(41.67%),浙西丘陵地区以大果长形为主(41.67%),金衢盆地扁平果形占71.43%,浙南山地以小果长形为主(48%)。[结论]浙江省柿种质资源果实表型性状丰富,柿果各部分之间大小和形状具有相关性,长果形主要分布在山区,而扁果形分布地较为平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军  王坤  仇萍  
本试验通过观测湖南怀化市不同地域鱼腥草居群,以揭示其变异规律和检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状况,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以湖南省怀化市的16份鱼腥草种质资源为材料,观测了其群体表型性状特征,并分析了这些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参数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鱼腥草种质资源的不同表型质量性状的频率不同,以绿色地上茎、白色地下茎和心形叶最具代表性。居群间各表型数量性状以地上茎的分枝数和鲜质量、地下茎的节间数、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和2,4-甲基-3-环己烯基异丙醇变异较大,根的直径变异最小;而居群内以地上茎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39.8%),甲基正壬酮含量最低(13.4%)。居群内各表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乔乔  周希希  王业文  李培江  王胜宝  张羽  
为探究籼稻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信息,以198份籼稻种质资源为试材,进行SNP分子标记和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通过2种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从198份样本中共识别91 421个SNPs,杂合位点占5.85%。基于Nei’s的遗传距离在0.014~0.596,平均遗传距离为0.284。Bayes算法把198个样本聚为3个亚类。91 421个SNPs构成的总变异中,前3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群体变异的10.98%、10.47%、4.81%。15个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和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0.33%和1.95。15个表型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在-0.55~0.92。15个表型性状的前3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群体变异的29.44%、16.63%、10.59%,对第一主成分贡献大的性状包括穗长、株高、穗总粒数、播始历期、穗实粒数、叶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8个性状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值绝对值都在0.6以上,是籼稻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基于表型的前5个主成分反映总信息量的73.003%,前2个主成分将198份资源分为2个亚组。Mantel检验表明,SNPs和表型性状的遗传距离矩阵之间的r为0.041。综上,SNPs和15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之间相关性很低,SNPs聚类比表型性状聚类更接近系谱分析。秦巴地区198份籼稻种质资源SNPs构成的群体遗传结构相对简单。表型性状变异较丰富,多样性程度高,群体间性状差异显著。综上,穗长、株高、穗总粒数、播始历期、穗实粒数、叶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这8个性状可作为秦巴地区籼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综合评定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超华  陆鑫  马丽  刘新龙  刘洪博  苏火生  林秀琴  蔡青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斑茅种质资源,挖掘其优良性状,以162份斑茅种质资源(云南74份,福建15份,贵州19份,海南18份,四川14份,江西10份,广东4份,广西4份,浙江4份)为研究材料,对其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①斑茅种质资源质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整体偏低,其中,福建斑茅的(0.762 4)最高,广西斑茅的(0.294 2)最低;②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较丰富,其中,云南地区的变异系数(32.15%)最大,广西地区的(14.95%)最小;③海拔高度与锤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纬度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结果显示,斑茅种质资源群体的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康  吴国良  赵爱玲  李登科  
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国家枣种质资源圃200份材料60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质量性状之间多样性差异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33~1.96之间,表现出较高遗传多样性的性状包括果形、树形、叶基形状、枣头色泽、叶尖形状、果实颜色6个;2)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别在2.39%~86.84%和0.99~2.10之间,表现出广泛的变异性;3)数量性状间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性的分别有68对和27对,通过R型变量聚类分为5类,充分反映了各性状之间的亲疏关系;4)枣头长度、二次枝长度、吊果率等12个数量性状含有丰富的遗传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亮  蒋建雄  易自力  艾辛  邓念丹  林聪  
为了解中国五节芒的形态多样性和分布特点,为五节芒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采集自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湖南、江苏、江西、浙江等10个省份117份材料的12个与茎杆、叶片、花序相关的表型性状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五节芒群体的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丰富的变异,各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2.80%~73.43%;(2)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7.75%,其中第1主成分反映叶片特征,第2主成分反映茎杆特征,第3主成分反映花序特征;(3)聚类分析表明,10个群体可以分为3类,第1类为湖南和江西2个群体,第2类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和贵州5个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睿  鲜小林  秦帆  万斌  
为加强山茶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对保存的51份种质资源的11个质量性状与11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叶长,其次是雄蕊长度、花瓣长和叶柄长度;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花柄长度,其次是果径和叶柄长度,最小的为花瓣数量。基于各种资源形态性状的遗传差异,把51份山茶聚类并划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为花色艳丽、大花的亲本材料,第Ⅱ类为香花或小花型山茶的亲本材料,第Ⅲ类为黄色花或花、叶某一部分具有奇特观赏性状的亲本材料。22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9.891%,第1主成分反映花的观赏性,第2主成分反映叶的观赏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