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8)
- 2023(14447)
- 2022(12729)
- 2021(11990)
- 2020(10123)
- 2019(23094)
- 2018(22990)
- 2017(45028)
- 2016(24669)
- 2015(27665)
- 2014(27811)
- 2013(27156)
- 2012(25177)
- 2011(22746)
- 2010(22770)
- 2009(21288)
- 2008(20807)
- 2007(18209)
- 2006(16255)
- 2005(14501)
- 学科
- 济(93759)
- 经济(93623)
- 管理(76281)
- 业(70794)
- 企(59208)
- 企业(59208)
- 方法(40879)
- 数学(35283)
- 数学方法(34810)
- 财(28513)
- 农(27868)
- 中国(24482)
- 制(22644)
- 业经(21889)
- 地方(21052)
- 学(20536)
- 农业(18196)
- 务(17683)
- 财务(17608)
- 财务管理(17574)
- 贸(17031)
- 贸易(17023)
- 企业财务(16713)
- 易(16547)
- 环境(16058)
- 银(15526)
- 银行(15488)
- 理论(15336)
- 体(15251)
- 和(15122)
- 机构
- 大学(345967)
- 学院(345743)
- 管理(138327)
- 济(137289)
- 经济(134053)
- 理学(119226)
- 理学院(117915)
- 管理学(115982)
- 研究(115773)
- 管理学院(115352)
- 中国(86897)
- 京(72952)
- 科学(70905)
- 财(67557)
- 所(57955)
- 农(54963)
- 中心(52800)
- 财经(52463)
- 研究所(52300)
- 江(52178)
- 业大(50947)
- 经(47561)
- 北京(46052)
- 范(45781)
- 师范(45412)
- 农业(42707)
- 院(42249)
- 州(41825)
- 经济学(40157)
- 财经大学(38797)
- 基金
- 项目(234380)
- 科学(184424)
- 研究(174015)
- 基金(169451)
- 家(146386)
- 国家(145152)
- 科学基金(125076)
- 社会(108539)
- 社会科(102776)
- 社会科学(102749)
- 省(92875)
- 基金项目(90264)
- 自然(81466)
- 自然科(79465)
- 自然科学(79447)
- 教育(79364)
- 自然科学基金(78003)
- 划(76846)
- 编号(72075)
- 资助(69568)
- 成果(59342)
- 重点(52227)
- 部(51834)
- 发(49640)
- 课题(49484)
- 创(48335)
- 制(45850)
- 创新(45103)
- 教育部(44491)
- 科研(44195)
- 期刊
- 济(154953)
- 经济(154953)
- 研究(104442)
- 中国(68107)
- 学报(52687)
- 财(51989)
- 管理(50907)
- 农(50863)
- 科学(49030)
- 大学(40324)
- 教育(38944)
- 学学(37897)
- 农业(34686)
- 融(32933)
- 金融(32933)
- 技术(29138)
- 业经(25723)
- 财经(25361)
- 经济研究(23134)
- 经(21479)
- 问题(19965)
- 理论(17532)
- 图书(17400)
- 业(16940)
- 科技(16764)
- 实践(16127)
- 践(16127)
- 技术经济(16046)
- 版(15943)
- 现代(15869)
共检索到515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创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经济政策,能够较好地调动企业的环境技术创新积极性,促进清洁生产和绿色产业的发展。目前,河南省正在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工作,为此,文章结合已有的工作经验和具体省情,从财税扶持政策、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河南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政策建议,为河南省排污权交易走向制度化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排污权 财税政策 法律法规 监督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钰 李娜 葛纯宝
将2007年中国11个省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价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政策效应及背后的作用机理。基于2004—2017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并考虑内生性问题、选择性偏差、安慰剂和反事实检验后,实证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会降低污染物排放,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该效果主要通过绿色创新、市场化和政府干预三种媒介发挥作用。排污权交易制度政策效果在不同工业基地、不同资源型和不同地区城市呈现明显异质性,相比于老工业基地、非资源型城市和东、西部城市,该效果在非老工业基地城市、资源型城市和中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该研究为评估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政策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加快实现污染减排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钰 李娜 葛纯宝
将2007年中国11个省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价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政策效应及背后的作用机理。基于2004—2017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并考虑内生性问题、选择性偏差、安慰剂和反事实检验后,实证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会降低污染物排放,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该效果主要通过绿色创新、市场化和政府干预三种媒介发挥作用。排污权交易制度政策效果在不同工业基地、不同资源型和不同地区城市呈现明显异质性,相比于老工业基地、非资源型城市和东、西部城市,该效果在非老工业基地城市、资源型城市和中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该研究为评估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政策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加快实现污染减排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学迁 胡一竑
本文构建了电力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网络中包含三级决策主体,分别是:发电厂、电力服务商和用电市场。在分析各级决策者行为的基础上,得到了基于变分不等式的均衡条件,研究了针对发电厂的排污权交易政策设计问题。研究发现:排污交易政策实施后,总排污量不会超过给定的排污权总量;发电厂清洁生产能力的差异对排污权交易政策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国琴
排污权交易已被不少国家的实践证明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污染治理途径。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推动了环境规制理论与政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今后国内排污权交易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是采用规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借鉴国外同类实验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思路,研究不同交易制度,包括双向拍卖、分散交易、标签价格制度等对排污权交易市场效率高低的影响,研究交易费用对市场运行效果的影响及如何降低排污权交易市场中垄断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等问题。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市场机制设计 实验经济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晓峰 许化 李焕承 车秀珍 郝明图
介绍了深圳市排污权交易进展情况,概括了深圳市排污权交易制度框架和制度体系,构建政策评估体系,从目的、政策框架、政策制度、综合效应对深圳市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制度设计较为完整,初始分配、政府储备、协议转让、总量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行政强制手段过多,导致市场对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应进一步研究提高市场活跃度的因素,为正式实施排污权交易打下基础。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评估 制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柳萍 王鑫勇 任益萍
浙江省是我国开展排污权交易较早的省份之一。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促进浙江全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美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经验,提出了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提供参考。
关键词:
排污权 有偿使用 交易制度 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刚 刘倩 郭圳义 任玥 宿因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经过几十年的试点推进,已进入深化发展阶段,大部分排污权交易试点地区已构建了相对稳定的交易制度体系,并积累了较长时间的交易数据。但目前国家尚未对排污权交易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市场,也未制定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因此,各试点地区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实施效果上也存在一定差距,试点示范成效亟需开展科学、全面评价。论文系统梳理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设过程,归纳提炼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1+5+9+N”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内部视角的交易市场发展水平与外部视角的交易市场综合效应,提出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建设效果评价的理论框架及具体方法,从而为我国试点地区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的系统化完善,以及排污权交易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提供可复制、可应用的理论及方法学依据。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制度 完备性评估、政策效果评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刚 刘倩 郭圳义 任玥 宿因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经过几十年的试点推进,已进入深化发展阶段,大部分排污权交易试点地区已构建了相对稳定的交易制度体系,并积累了较长时间的交易数据。但目前国家尚未对排污权交易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市场,也未制定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因此,各试点地区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实施效果上也存在一定差距,试点示范成效亟需开展科学、全面评价。论文系统梳理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设过程,归纳提炼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1+5+9+N”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内部视角的交易市场发展水平与外部视角的交易市场综合效应,提出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建设效果评价的理论框架及具体方法,从而为我国试点地区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的系统化完善,以及排污权交易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提供可复制、可应用的理论及方法学依据。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制度 完备性评估、政策效果评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萍
为了加快推进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全省范围内的实施和完善,文章基于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理论与实践状况,结合河南省的省情,深入探讨了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五大关键环节,即:碳排放权交易的范围、碳排放权的初始总量和初始价格的确定、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方式、碳排放权的交易机构、以及碳排放权交易资金的管理等方面,为河南省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初始总量 配额分配 交易机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琦 刘亚卓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经济政策在国外被广泛使用。鉴于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的缺陷,有必要研究在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的意义。本文论证了在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并在分析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存在障碍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在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环境容量 污染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沈满洪 杨永亮
中国的排污权制度试点多年,但是排污权交易的环境改善效果缺乏足够的深入定量研究。本文在回顾已有的影响企业废水减排效果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排污量和排污费数据,检验排污权交易在浙江省各地区试点过程中的污染减排效果。实证结果证实排污权交易对企业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重污染行业、核心城区的减排效果更明显,利用企业排污量为替代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也没有显著改变结果,考虑企业异质性后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估算的结果也支持以上结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污染排放 污染减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国友 孙春
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随机性,排污交易市场同样存在随机现象,因此,我们在考虑政策工具的选择时,必须在不确定性情况下进行才较为合理。本文建立了排放交易市场的分析模型,该模型避免了减排政策和许可证交易之间存在的时滞矛盾以及在制定减排政策时存在的与未来无约束排放有关的不确定性问题。模型的目的是分析不同政策在设计排污交易市场时的作用。分析者通过设定两个主要政策参数:排放目标和交易最高限制价格,强调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政府规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用于控制排放总量的政策参数最易受到某种非确定因素的影响,而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无约束的总量排放,而这种不确定性也使得两种参数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互补作用。当不...
关键词:
可交易排污许可证 排放交易 不确定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文捷
本文将控制工业点源污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引入以生猪养殖业为典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在阐释其应用机理之后,通过实地调研和回归分析加以考察并确认其可行性。研究表明,生产形态的单一性、消纳环境的排他性、污染处理的效益性决定了生猪养殖排污权交易可由传统的环境容量再分配转化为生产规模再分配,使得减排成本低的生产者不再以出售排污权,反而以购买规模权来提高效益。这一制度的可行性在于养殖户自行处理污染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不变,即不存在规模不经济。应从环境容量标准、交易运作模式、交易价格确定、公众参与方式、配套措施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文捷
本文将控制工业点源污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引入以生猪养殖业为典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在阐释其应用机理之后,通过实地调研和回归分析加以考察并确认其可行性。研究表明,生产形态的单一性、消纳环境的排他性、污染处理的效益性决定了生猪养殖排污权交易可由传统的环境容量再分配转化为生产规模再分配,使得减排成本低的生产者不再以出售排污权,反而以购买规模权来提高效益。这一制度的可行性在于养殖户自行处理污染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不变,即不存在规模不经济。应从环境容量标准、交易运作模式、交易价格确定、公众参与方式、配套措施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