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8)
- 2023(9366)
- 2022(8526)
- 2021(8088)
- 2020(6813)
- 2019(15936)
- 2018(16239)
- 2017(30825)
- 2016(16813)
- 2015(18985)
- 2014(19078)
- 2013(18948)
- 2012(17322)
- 2011(15514)
- 2010(15116)
- 2009(13742)
- 2008(13152)
- 2007(10977)
- 2006(9453)
- 2005(7964)
- 学科
- 济(66553)
- 经济(66482)
- 管理(46112)
- 业(44145)
- 企(35844)
- 企业(35844)
- 方法(31653)
- 数学(27590)
- 数学方法(27303)
- 农(18895)
- 地方(17385)
- 中国(16001)
- 学(15094)
- 财(14887)
- 业经(14589)
- 农业(12901)
- 环境(11079)
- 和(10975)
- 贸(10937)
- 贸易(10932)
- 理论(10765)
- 易(10536)
- 技术(10474)
- 制(10019)
- 务(9367)
- 教育(9322)
- 财务(9307)
- 财务管理(9293)
- 划(9148)
- 企业财务(8796)
- 机构
- 大学(232839)
- 学院(231414)
- 管理(96539)
- 济(87779)
- 经济(85686)
- 理学(84518)
- 理学院(83594)
- 管理学(82176)
- 管理学院(81783)
- 研究(76204)
- 中国(53996)
- 科学(50137)
- 京(49134)
- 农(38317)
- 所(37971)
- 财(37703)
- 业大(37360)
- 研究所(35168)
- 中心(34545)
- 江(32631)
- 范(31715)
- 师范(31458)
- 财经(30771)
- 北京(30661)
- 农业(30038)
- 经(28009)
- 院(27914)
- 州(27050)
- 师范大学(25582)
- 经济管理(24703)
- 基金
- 项目(168094)
- 科学(131559)
- 研究(123008)
- 基金(120713)
- 家(104814)
- 国家(103929)
- 科学基金(89487)
- 社会(75002)
- 社会科(70890)
- 社会科学(70866)
- 省(68350)
- 基金项目(65868)
- 自然(59812)
- 自然科(58339)
- 自然科学(58325)
- 自然科学基金(57235)
- 划(55903)
- 教育(55567)
- 编号(51286)
- 资助(49187)
- 成果(40506)
- 重点(37197)
- 部(36266)
- 发(35987)
- 创(34843)
- 课题(34646)
- 创新(32426)
- 科研(32121)
- 项目编号(31025)
- 大学(30914)
共检索到324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伯坚
从河南省对外开放态势入手,较详细地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外部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为了更好地利用外部因素,需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根据河南省的优势,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的打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高地;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形成开放制度创新高地;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形成利用外资高地;打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形成服务外包高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泉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深化到内陆地区。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中国内陆地区要想创建内陆开放高地,必须在发展重点问题上慎重考虑。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中国内陆地区开放现状的阐述出发,分析了内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晓舒
本文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出发,认为河南省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建设要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相结合,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构建基于竞争优势的内陆经济开放高地模型,文章分析了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集群、企业集团等关键因素,提出从建立外贸支持体系,加快要素集聚、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培育大型企业集团等方面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竞争优势 内陆经济开放高地 开放型经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鲁旭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提出是内陆地区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继重庆之后河南也鲜明提出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招商引资,特别是FDI引资,是连接国际间要素资源、贸易、产业流动的纽带,必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河南作为后发地区,在中原经济区所提供的更大开放平台上只有积极充分运用好FDI引资,才能在内陆开放中脱颖而出,成功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一、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FDI引资现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龙晓柏 蒋金法
内陆老区开放高地是新时代内陆地区发挥后发潜力、兼蓄比较禀赋优势与开放机制创新为一体的内陆经济跨越式发展新范式。通过一套开放高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的研究表明,赣南苏区的经济开放度位势在赣粤闽湘边区中尚不具有优势,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但差距呈缩小趋势;赣南苏区在开放高地潜力评价中处于有利的后发位势。因此,推动"双循环"合作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出口主导型经济、优化空间开放格局、实施开放型创新驱动战略,将有利于"双循环"下赣南苏区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关键词:
赣南苏区 双循环 内陆老区 开放高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言荪 邢慧慧
本文首先认识内陆开放高地的内涵,然后分析重庆存在的约束和差距,最后结合对外国领事馆、外国商会和外资公司的走访,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充分认识投资环境的跨文化属性,建设跨文化环境、多元化文明环境和外国人生活社区;充分认识成渝经济区在引领西部、支撑全局、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和重庆的地位作用;尽快建成水陆空交通枢纽;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又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公务员队伍、招商队伍和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队伍;汇聚智力,建立重庆市国际经济和国际事务的研究基地;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强化市民环保意识,增加环境治理投入;增加智力引进和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自身的造血机能。
关键词:
开放 内陆城市 重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彦
笔者对河南省1993年~2008年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内陆省份如河南省,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与第一产业比重之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与第二产业比重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与第三产业比重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是导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的Granger原因,第二产业比重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跃进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山西把握大势、善抓机遇、找准定位,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总书记讲话在山西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文章以总书记讲话为指导,分析山西经济发展面临的大势和机遇,梳理近年来山西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探索山西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路径和措施。首先,应持续优化生态和营商环境,此为发展之本;其次,要发展和培育产业竞争优势,此为发展之剑;再次,应利用比较优势广泛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最后,政府要全力做好扩大对外开放的要素供给。
关键词:
山西 内陆地区 对外开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英
文章指出,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陕西省地处内陆,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响应和实施开发开放政策,以促进境内外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和整合来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眼于区域未来,陕西构建我国西部内陆型开发开放高地对于地区经济顺利转型,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地区工业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廖良美 陆田润 雷雅洁
中国自贸区是我国外贸下行压力下提振外贸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内陆自贸区对其区域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和开放高地建成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阐述了内陆自贸区、对外依存度,内陆开放高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湖北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内陆开放高地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短期内以提高湖北对外依存度为抓手,发挥自贸区建设作用,最终促进湖北实现内陆开放高地的建成目标,应积极采取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自贸区 对外贸易依存度 内陆开放高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志雄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是重庆引领西部跨越式发展、探索内陆扩大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与经济学中传统的"洼地效应"相比,重庆更多的体现为"高地效应"。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和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建设的实际条件,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应该走"开放创新"、"特色崛起"、"持续发展"之路。按照要素集聚、合作创新、引领发展三大战略阶段分步实施,打造中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先行范本。
关键词:
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 探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谷复钧 任淑荣
欠发达的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大都因为发展极势态不强,或没有形成多层次的发展极,以此来带动内陆地区的经济全面增长。因此,在内陆地区培育经济发展极是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决策者组织生产、发展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
关键词:
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探索技能型社会建设作为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战略举措,着力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努力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强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 职教集团 河南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仁星 郭斯炜 鲁瑞芸
"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为我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排头兵,应紧抓并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将自身打造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本文通过分析湖北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的现状,发现其在产业结构、区域开放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高端产业集聚、完善空间开放格局、优化营商环境等对策。
关键词:
湖北 内陆开放新高地 中部崛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郜秀菊
开放条件下,对外投资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对外投资的方式多种多样,目前河南省的对外投资主要采取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形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地区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水平较低等问题。因此,河南省今后应该加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调整对外投资的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以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对外投资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