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4)
- 2023(9955)
- 2022(8574)
- 2021(7633)
- 2020(6663)
- 2019(15490)
- 2018(15368)
- 2017(29051)
- 2016(15694)
- 2015(18116)
- 2014(18525)
- 2013(18708)
- 2012(18108)
- 2011(16744)
- 2010(17129)
- 2009(16109)
- 2008(16044)
- 2007(14910)
- 2006(13303)
- 2005(11849)
- 学科
- 济(91581)
- 经济(91521)
- 管理(41357)
- 业(38124)
- 方法(33016)
- 企(29044)
- 企业(29044)
- 数学(28877)
- 数学方法(28694)
- 地方(25487)
- 农(21936)
- 中国(21293)
- 业经(17447)
- 学(17377)
- 财(16038)
- 地方经济(14897)
- 农业(14747)
- 制(13743)
- 贸(13625)
- 贸易(13619)
- 易(13052)
- 和(12510)
- 环境(12244)
- 融(11604)
- 金融(11602)
- 银(10999)
- 银行(10975)
- 行(10526)
- 理论(10249)
- 体(9966)
- 机构
- 学院(239421)
- 大学(239075)
- 济(110165)
- 经济(107862)
- 研究(88883)
- 管理(87474)
- 理学(73552)
- 理学院(72656)
- 管理学(71523)
- 管理学院(71055)
- 中国(66336)
- 科学(53276)
- 京(50684)
- 财(47365)
- 所(46463)
- 农(42668)
- 研究所(41955)
- 中心(40420)
- 江(38756)
- 财经(36903)
- 业大(35133)
- 经济学(34941)
- 农业(33335)
- 经(33166)
- 北京(32209)
- 范(32181)
- 师范(31909)
- 院(31304)
- 经济学院(31279)
- 州(30351)
- 基金
- 项目(150475)
- 科学(116940)
- 研究(111540)
- 基金(106260)
- 家(91963)
- 国家(91182)
- 科学基金(76783)
- 社会(70433)
- 社会科(66571)
- 社会科学(66547)
- 省(61778)
- 基金项目(56331)
- 教育(50424)
- 划(49830)
- 自然(47523)
- 自然科(46271)
- 自然科学(46255)
- 编号(45725)
- 自然科学基金(45407)
- 资助(43611)
- 成果(37903)
- 发(35131)
- 重点(34714)
- 部(33167)
- 课题(32707)
- 创(30342)
- 发展(28811)
- 国家社会(28628)
- 创新(28532)
- 科研(28417)
- 期刊
- 济(133159)
- 经济(133159)
- 研究(74974)
- 中国(51020)
- 农(39383)
- 学报(36863)
- 财(36514)
- 科学(33303)
- 管理(31816)
- 大学(27437)
- 农业(26426)
- 学学(25633)
- 教育(24519)
- 融(22653)
- 金融(22653)
- 技术(22461)
- 经济研究(21420)
- 业经(19971)
- 财经(19147)
- 问题(17641)
- 经(16669)
- 业(14245)
- 技术经济(14197)
- 贸(13840)
- 统计(12629)
- 世界(12344)
- 图书(12287)
- 国际(12058)
- 资源(11901)
- 理论(11532)
共检索到378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晓舒
本文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出发,认为河南省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建设要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相结合,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构建基于竞争优势的内陆经济开放高地模型,文章分析了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集群、企业集团等关键因素,提出从建立外贸支持体系,加快要素集聚、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培育大型企业集团等方面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竞争优势 内陆经济开放高地 开放型经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伯坚
从河南省对外开放态势入手,较详细地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外部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为了更好地利用外部因素,需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根据河南省的优势,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的打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高地;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形成开放制度创新高地;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形成利用外资高地;打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形成服务外包高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鲁旭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提出是内陆地区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继重庆之后河南也鲜明提出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招商引资,特别是FDI引资,是连接国际间要素资源、贸易、产业流动的纽带,必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河南作为后发地区,在中原经济区所提供的更大开放平台上只有积极充分运用好FDI引资,才能在内陆开放中脱颖而出,成功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一、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FDI引资现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泉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深化到内陆地区。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中国内陆地区要想创建内陆开放高地,必须在发展重点问题上慎重考虑。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中国内陆地区开放现状的阐述出发,分析了内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英
文章指出,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陕西省地处内陆,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响应和实施开发开放政策,以促进境内外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和整合来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眼于区域未来,陕西构建我国西部内陆型开发开放高地对于地区经济顺利转型,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地区工业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贵生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先从其经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总体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分析,然后构建中部6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通过对比研究,客观评价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言荪 邢慧慧
本文首先认识内陆开放高地的内涵,然后分析重庆存在的约束和差距,最后结合对外国领事馆、外国商会和外资公司的走访,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充分认识投资环境的跨文化属性,建设跨文化环境、多元化文明环境和外国人生活社区;充分认识成渝经济区在引领西部、支撑全局、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和重庆的地位作用;尽快建成水陆空交通枢纽;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又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公务员队伍、招商队伍和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队伍;汇聚智力,建立重庆市国际经济和国际事务的研究基地;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强化市民环保意识,增加环境治理投入;增加智力引进和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自身的造血机能。
关键词:
开放 内陆城市 重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龙晓柏 蒋金法
内陆老区开放高地是新时代内陆地区发挥后发潜力、兼蓄比较禀赋优势与开放机制创新为一体的内陆经济跨越式发展新范式。通过一套开放高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的研究表明,赣南苏区的经济开放度位势在赣粤闽湘边区中尚不具有优势,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但差距呈缩小趋势;赣南苏区在开放高地潜力评价中处于有利的后发位势。因此,推动"双循环"合作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出口主导型经济、优化空间开放格局、实施开放型创新驱动战略,将有利于"双循环"下赣南苏区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关键词:
赣南苏区 双循环 内陆老区 开放高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晓芙
1999 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 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继续制约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面临需求不足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现有融资格局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未来保持经济适度、健康增长,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关键词:
金融形势 金融运行 融资格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豫晓
2001年,河南省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运行的质量继续提高。金融运行基本平稳,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均保持大幅增长,贷款结构进一步调整,金融机构减亏增盈工作卓有成效,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
经济金融形势 金融运行 贷款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学强 贾志宽 李轶冰
为了了解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以比较优势原理为依据,建立了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体系,对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即生产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花生、烟叶、果用瓜在河南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芝麻、棉花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玉米和蔬菜具有较弱的比较优势,水稻、谷子、高粱、大豆、薯类、油菜籽、糖料则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建议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小麦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压缩没有比较优势的水稻等作物的种植面积。
关键词:
农作物 比较优势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谷复钧 任淑荣
欠发达的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大都因为发展极势态不强,或没有形成多层次的发展极,以此来带动内陆地区的经济全面增长。因此,在内陆地区培育经济发展极是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决策者组织生产、发展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
关键词:
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君
运用2000~2010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假说"、"经济开放假说"两个假说进行了检验。使用LSDV方法分析发现,在"建设财政"时期,财政分权程度对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开放程度对经济建设支出没有影响;而在现今的"公共财政"时期,经济开放程度增加会促使政府的社保支出增加,同时财政分权对社保支出没有影响。这个发现意味着,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需要进一步增强;同时,财政分权的态势也可以继续保持,而不必担心其在社保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对政府职能向理想的公共财政体系的转变持乐观判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志雄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是重庆引领西部跨越式发展、探索内陆扩大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与经济学中传统的"洼地效应"相比,重庆更多的体现为"高地效应"。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和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建设的实际条件,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应该走"开放创新"、"特色崛起"、"持续发展"之路。按照要素集聚、合作创新、引领发展三大战略阶段分步实施,打造中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先行范本。
关键词:
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 探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晓芙
目前,河南省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活力不够。贷款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对称,贷款投向相对集中于重点地区、行业、客户和项目,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应推进利率市场的改革,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和个人信用登记咨询系统,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