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0)
- 2023(7721)
- 2022(6798)
- 2021(6058)
- 2020(5307)
- 2019(12545)
- 2018(12297)
- 2017(24747)
- 2016(13625)
- 2015(15412)
- 2014(15839)
- 2013(15988)
- 2012(15013)
- 2011(13616)
- 2010(13747)
- 2009(13014)
- 2008(12873)
- 2007(11530)
- 2006(10020)
- 2005(8972)
- 学科
- 济(66308)
- 经济(66254)
- 管理(33920)
- 业(32527)
- 方法(29268)
- 数学(26756)
- 数学方法(26562)
- 企(23159)
- 企业(23159)
- 中国(19295)
- 农(17680)
- 地方(17482)
- 学(14858)
- 财(14219)
- 农业(12131)
- 贸(11010)
- 贸易(11006)
- 业经(10626)
- 易(10603)
- 环境(9689)
- 制(9662)
- 地方经济(9242)
- 土地(9191)
- 和(8360)
- 城市(7949)
- 融(7936)
- 金融(7934)
- 银(7931)
- 银行(7906)
- 发(7565)
- 机构
- 大学(200158)
- 学院(199157)
- 济(85596)
- 经济(83682)
- 管理(74758)
- 研究(71421)
- 理学(64080)
- 理学院(63240)
- 管理学(62161)
- 管理学院(61784)
- 中国(53014)
- 科学(45090)
- 京(43053)
- 财(37624)
- 所(37374)
- 农(36946)
- 研究所(34021)
- 中心(32917)
- 业大(31477)
- 财经(30019)
- 江(29825)
- 农业(29411)
- 经济学(27680)
- 经(27151)
- 范(26889)
- 北京(26857)
- 师范(26653)
- 院(25570)
- 经济学院(25324)
- 州(23906)
- 基金
- 项目(133500)
- 科学(104687)
- 基金(97134)
- 研究(94449)
- 家(85077)
- 国家(84454)
- 科学基金(71717)
- 社会(60842)
- 社会科(57634)
- 社会科学(57611)
- 省(52676)
- 基金项目(52341)
- 自然(46542)
- 自然科(45400)
- 自然科学(45386)
- 自然科学基金(44550)
- 划(44321)
- 教育(42466)
- 资助(39523)
- 编号(37626)
- 重点(30485)
- 发(30168)
- 成果(30111)
- 部(29591)
- 创(26689)
- 课题(26448)
- 科研(25635)
- 创新(25200)
- 国家社会(25191)
- 计划(25069)
共检索到293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鹏超 张宏敏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Kernel密度分析、均衡度分析和Logistic模型,分析河南省18个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的演变特征、协调性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城市土地扩张速度整体上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二者增量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以郑州、洛阳、漯河等核心城市增长为主和以安阳、南阳、信阳等边缘城市增长为辅的核心一边缘形式。(2)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增量的空间分布关系以均衡型为主,其城市主要分布在以郑州、安阳、洛阳为轴线的西北部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空间协调性较弱,以土地超前发展为主,其城市主要集中在京九铁路和陇海铁路沿线、以郑州为中心,洛阳、开封为副中心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3)预测结果表明2003年之前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保持同步,之后二者关系出现失调;2030年城市人口与土地规模分别为3474万人、2710km2,结果比较可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晴宇 李月芬 解小雨
我国系统协调性研究多以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构建模型,不能很好地描述系统间的不确定性。而集对分析主要用于处理问题的不确定性,能够较好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集对分析对位于长吉图区域的长春、九台、吉林、蛟河、敦化、延吉、龙井、和龙、图们以及珲春等10座城市的人口增长与空间扩张系统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2年除龙井与和龙以外,其他城市均已达到基本协调状态,但有些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结构也未能满足人口集聚所需,并且所有城市的协调性都十分不稳定。从2006-2012年数据来看,长春、吉林、延吉以及图们的系统协调性都呈现出上升趋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勇 汪应宏
基于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城镇人口数据,构建了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评价模型,划定了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度的分级标准,对安徽省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较弱,呈现土地快速扩张态势;土地显著扩张是安徽省城镇发展的主要类型,全省共有8个城市表现出土地显著扩张,3个城市表现出土地明显扩张,3个城市表现出人地基本协调,仅有2个城市表现出人口明显增长;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地显著扩张和土地明显扩张城市主要集中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人口明显增长城市的分布重心则相对北移,主要集中在皖北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人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池伟 刘影 李鹏 姜鲁光
论文基于改进后的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系数和城市紧凑度,利用49个高铁城市2004、2013年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等数据,对中心城市的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高铁新城和母城的空间位置关系选取4个案例城市进行新城建设与规划的适宜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高铁新城中心城市的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较弱,以土地快速扩张为主,占65.31%,相应地人口与城市用地分别占55.01%、58.13%;其次是人地基本协调型,数量为13个,相应地拥有39.75%的人口和33.57%的城市建设用地。2)在高铁战略下新建的案例高铁新城主要分为"飞地式"、"城市副中心式"和"双城式"...
关键词:
空间扩张 人口增长 协调性 高铁新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建华
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追求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以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的平衡为前提。本文论述了河南省跨世纪人口压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协调人口增长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丹 张鹏岩 周志民 李颜颜 何坚坚
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城市化过程往往具有阶段性,主要通过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表现出来。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库兹涅茨曲线、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分析和脱钩关系等方法对2004—2015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城市生态位呈核心-边缘趋势向外围扩展;(2)除平顶山市、安阳市、濮阳市和南阳市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不明显外,其余城市均呈"U"型或倒"U"型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3)河南省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体制、政府政策、决策等的影响;(4)河南省18个地市均不存在衰弱性脱钩现象,除2015年的许昌外其余城市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间均不存在弱复钩现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农,曾昭俊
文章从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的发展具有趋同性,即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增长率越低;(2)迁移的惯性对城市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3)对外开放能显著促进城市的发展,在经济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内陆地区,其作用尤为显著;(4)基础设施条件能显著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节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詹
根据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Malmquist指数,对河南省城市物流活动效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物流活动效率处于全面改进状态,技术进步是城市物流活动改进的主要动力,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制约了整体效率的提高。河南省城市物流活动分布不均衡,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山桂
以山东省城市扩张规律为研究对象,以C-D生产函数为工具,利用1984-2010年山东省二三产GDP、非农资本存量、二三产劳动力及城市建成区面积数据,估计并剥离出土地边际利用量,在此基础上构建边际分析模型,通过假设验证和函数拟合等方式,计量分析了山东省城市扩张出现的极限时点及其对应的城市规模,进而把握了山东省城市扩张规律。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增长极限 边际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菲 牛少华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利用协整模型对河南省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短期来看,内生增长模型支持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负向关系。而新古典增长模型则支持人均收入的增长促进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的增长,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的增长会抑制人均收入的增长。长期来看,内生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都支持河南省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负向关系。该结论符合贝克尔的观点,即随着收入的增长,家庭往往更加看重孩子的质量而非数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宇 王桂新
文章利用中国2010年以来全国人口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及其他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并考察2011~2020年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仍在持续增大,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1~2020年的新增城市人口中,56%来自人口迁移,26%来自行政区划变动,自然增长仅占18%,人口迁移仍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三大增长来源对城市化发展贡献的差异趋于减小,迁移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所弱化,自然增长与区划变动的影响相对增大。探讨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对把握中国新时期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变化,推进城市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倩男 贺正楚 陈一鸣 刘亚茹
以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布局较丰富,发展迅速的郑州市、开封市、许昌市、洛阳市、新乡市这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4个衡量产城融合水平的代表性指标,计算2008-2016年5个城市产业集聚区产业化与城市化的综合指数及产城融合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2010年之前,5个城市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均为失调状态;2010-2016年间,产城融合逐渐开始协调发展。继而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对5个城市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的综合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6年间,5个城市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综合效率总体上呈改善趋势,但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结合这5个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效率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产城融合 协调发展 SFA模型 综合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雪爽 包安明 常存 张鹏飞
以新疆20个重点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新疆1990—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序特征、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并通过计算1990—2013年人均用地约束构建协调性系数和经济弹性系数,探讨新疆城市发展的人地配置协调性。结果表明:(1)新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大,扩张速度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特征。(2)新疆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过程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天山北坡城市扩张幅度最大,南疆城市扩张速度最快,东疆和北疆城市的扩张过程相对平稳。(3)通过评价新疆城市人地配置协调性,发现土地—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