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2)
- 2023(8161)
- 2022(6767)
- 2021(6139)
- 2020(4692)
- 2019(10806)
- 2018(10475)
- 2017(19037)
- 2016(10728)
- 2015(11955)
- 2014(12165)
- 2013(12113)
- 2012(11737)
- 2011(10968)
- 2010(11145)
- 2009(10191)
- 2008(9936)
- 2007(9061)
- 2006(8382)
- 2005(7830)
- 学科
- 济(51836)
- 经济(51789)
- 业(26437)
- 管理(24800)
- 地方(21146)
- 农(20196)
- 中国(18866)
- 企(18228)
- 企业(18228)
- 业经(14623)
- 农业(14139)
- 方法(13122)
- 发(11702)
- 数学(11011)
- 地方经济(10917)
- 数学方法(10860)
- 财(10054)
- 学(9731)
- 制(9035)
- 融(8962)
- 金融(8961)
- 发展(8848)
- 银(8847)
- 银行(8832)
- 展(8820)
- 环境(8808)
- 行(8689)
- 农业经济(7922)
- 贸(7704)
- 贸易(7692)
- 机构
- 学院(154419)
- 大学(149487)
- 研究(62389)
- 济(60454)
- 经济(58832)
- 管理(53409)
- 中国(46634)
- 理学(43834)
- 理学院(43184)
- 管理学(42374)
- 管理学院(42096)
- 科学(40050)
- 京(34041)
- 所(33562)
- 农(32076)
- 研究所(30386)
- 财(27859)
- 中心(27762)
- 江(25714)
- 农业(24591)
- 范(24400)
- 师范(24169)
- 业大(24023)
- 省(23732)
- 院(22725)
- 北京(22521)
- 州(21561)
- 财经(19999)
- 科学院(19725)
- 师范大学(19043)
- 基金
- 项目(98854)
- 科学(76168)
- 研究(74478)
- 基金(66125)
- 家(58280)
- 国家(57662)
- 科学基金(47535)
- 社会(45112)
- 省(43185)
- 社会科(42497)
- 社会科学(42482)
- 划(35050)
- 基金项目(34643)
- 教育(32644)
- 编号(31190)
- 发(28778)
- 自然(28648)
- 自然科(27883)
- 自然科学(27875)
- 自然科学基金(27290)
- 资助(26351)
- 成果(25904)
- 课题(24055)
- 重点(23283)
- 发展(23036)
- 展(22625)
- 创(20250)
- 部(20085)
- 年(19096)
- 创新(18848)
共检索到258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何伟纯 璩榆桐
在分析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城乡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基于单指标、综合指标从时空2个维度评价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状态水平。结果显示:1从单指标时序特征看,河南省城乡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城乡收入差距呈波动变化状态,近期呈现较好的下降趋势;从单指标空间特征看,河南省中北部地区城乡差距相对较小,北部差别次之,南部差别较大。2从综合指标时序特征看,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5个子系统的变化情况各异,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综合指标空间特征方面,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与基础、经济、公共服务3个子系统的空间分异情况较为相似,而与社会、动态子系统的空间分异情况相差很大,总体呈现以中部、西北部、北...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统筹 状态评价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荣增 王淑华 齐建文
城市和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2个共生单元,既存在相互依赖与合作,又存在相互冲突与竞争。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出发,选择城乡之间共生界面、共生关联度和共生协调作为城乡统筹的一级指标并细分为22个二级指标,对河南省18个地市城乡统筹情况进行了客观综合的评价,并对其统筹水平进行5个等级的划分,揭示了河南省城乡统筹空间分布上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最后,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区域基础设施、资源条件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探讨了河南省城乡统筹水平差异的原因,旨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化"协调战略的制订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城乡统筹 空间差异 河南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光辉 赵宏波 苗长虹
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复杂系统,采用模糊综合判别法、系统协调度和聚类分析对河南省区域发展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河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较低等级,在空间上以郑州为中心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创新与开放水平地域差异较大,成为制约区域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五大发展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特征存在典型相关性。(2)河南省整体处于弱协调发展类型,大多地市为较低区域发展水平上的协调;协调度与区域经济指标相关性不强,经济发展对地区协调的支撑性作用没有显现。(3)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鑫
农村金融的落后是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的关键原因之一。河南省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可概括为供需缺口巨大、服务种类单一、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较差、金融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四大类,其成因主要包括农村经济落后、农村金融组织管理机制混乱、城乡金融体系分割、农村信用环境差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缺乏与失当等五个方面。为解脱困境,地方政府应从成因着手,努力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农村金融 内生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会廷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河南省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剖析了河南省城乡职业教育的不公平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主要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晴 王国辉 刘李峰
在对我国中部河南省长垣县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由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统筹水平、环境统筹水平组成的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与调查数据,对长垣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未来长垣县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县域 城乡统筹 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德亮 姜玥
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普遍关注的共同话题,城乡统筹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通过构建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1997—2006年城乡发展八个重要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测算了云南省城乡统筹度的情况,得到的结论是:长期以来云南省城乡发展一直处于严重脱节的状态,2005年在政府支持的"三农政策"下,云南省城乡发展的差距有减小的趋势,2006年云南省城乡发展达到基本协调并且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城乡统筹 评价指标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鹏
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与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是互相补充与统一的过程,就河南省而言,当前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尖锐、城乡间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机制不健全以及公共服务配置失衡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河南省需要制定合理的城乡融合规划,促进城乡区域结构优化;应继续深化改革,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必须破除城乡间要素流动机制障碍,为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效指引,在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二元结构 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光 王仕红
河南省新乡县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被评为全国实验县、河南省示范县,这与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实际调查中,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竟竟 郭志富
城市和乡村这两类异质地域单元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共同推动区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和乡村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度取决于二者在特定区域背景下的协调度。从城市发展水平和乡村发展水平两个方面构建河南省县域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河南省2010年的城乡协调发展程度及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县域城乡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郑州、焦作、安阳部分县市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区,东部的商丘、周口、驻马店部分县市是塌陷区;县域城乡协调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县域单元的城乡协调度评价更合理地反映了区域城乡关系的实际状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贺
农村体育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目标之一。河南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逐步重视农村体育发展。该文从统筹城乡角度剖析河南农村体育发展,找出农村体育资金缺乏、农民体质差、体育意识欠缺、管理体制不完善、体育设施陈旧等制约农村体育发展因素,并提出促进河南农村体育发展路径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农村体育 河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娜曼 肖地楚 黄静波
在回顾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模型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以湖南省1995—2012年年度数据为实证材料,分析了湖南省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城乡统筹度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为进一步促进湖南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必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遵循城乡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需要,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农村与城市同步并进、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春江
本研究应用德尔菲法,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趋势与目标,构建出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城乡差异程度为测评内容、覆盖面比较广泛的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然后对河南省、河南省各省辖市城乡一体化程度分别进行评价和预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魏艳 刘沁武
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区经济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在分析河南省城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该省城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河南省城区经济发展构想以及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城区经济 都市型工业 城郊工业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