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6)
- 2023(7330)
- 2022(6031)
- 2021(5398)
- 2020(4158)
- 2019(9271)
- 2018(8920)
- 2017(16611)
- 2016(9099)
- 2015(9950)
- 2014(10083)
- 2013(10079)
- 2012(9874)
- 2011(9276)
- 2010(9388)
- 2009(8506)
- 2008(8258)
- 2007(7405)
- 2006(6874)
- 2005(6578)
- 学科
- 济(47777)
- 经济(47743)
- 地方(22030)
- 管理(19794)
- 业(19621)
- 中国(17037)
- 农(14591)
- 地方经济(12852)
- 企(12273)
- 企业(12273)
- 业经(11380)
- 方法(10624)
- 农业(10489)
- 发(9880)
- 学(9461)
- 数学(9036)
- 数学方法(8961)
- 环境(8885)
- 融(8820)
- 金融(8819)
- 银(8158)
- 银行(8146)
- 行(8069)
- 发展(7176)
- 展(7153)
- 制(7051)
- 贸(7044)
- 贸易(7033)
- 和(6729)
- 技术(6679)
- 机构
- 学院(131866)
- 大学(127581)
- 研究(55159)
- 济(53988)
- 经济(52712)
- 管理(44002)
- 中国(41265)
- 理学(36195)
- 理学院(35580)
- 科学(35492)
- 管理学(34839)
- 管理学院(34580)
- 所(29578)
- 京(29034)
- 研究所(26811)
- 农(25261)
- 中心(24203)
- 财(23511)
- 范(21755)
- 江(21669)
- 师范(21552)
- 院(20347)
- 省(19716)
- 农业(19589)
- 业大(19247)
- 北京(19149)
- 州(18410)
- 科学院(17653)
- 财经(17366)
- 师范大学(17208)
- 基金
- 项目(85883)
- 科学(67539)
- 研究(63945)
- 基金(58927)
- 家(52060)
- 国家(51582)
- 科学基金(43076)
- 社会(39902)
- 社会科(37814)
- 社会科学(37806)
- 省(36956)
- 基金项目(31133)
- 划(30031)
- 教育(27580)
- 发(26587)
- 自然(26303)
- 编号(26224)
- 自然科(25590)
- 自然科学(25585)
- 自然科学基金(25067)
- 资助(23065)
- 发展(21511)
- 成果(21206)
- 展(21124)
- 重点(20653)
- 课题(20068)
- 创(17676)
- 部(17244)
- 创新(16634)
- 国家社会(16127)
共检索到221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志伟 王发曾
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布局与城市、区域的协同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的整合与优化是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进程必须要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目前,河南省着力建设中原经济区,选择合适的空间优化模式与优化战略对其发展尤为重要。基于成长能力评价模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态势,结合城市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提出了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布局优化的"三圈、一廊道、四轴带、双核、多边形组团、五协调区、一经济区"模式,并由此提出其空间优化的战略选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庆生 陈一静 胡默言
文章以地域旅游系统理论为基础,对河南省地域旅游系统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旨在为以后河南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背景认识;同时,也为分析其它不同地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种研究途径。
关键词:
旅游 地域旅游系统 子系统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青
在分析济源市区位条件和区域布局状况的基础上,对未来济源市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进行了战略探讨。提出将全市划分为以市区和周围工业小区构成的核心区,南部农业、工业、环保外围区,北部农业、工贸、旅游外围区,市区边缘农业、工贸外围区;并构想了以市区为中心的三级城镇体系。
关键词:
区域布局 战略总方针 城镇体系 济源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琨 肖洪安 龙燕 吴进 张水
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生物质能可供给潜力入手,依托产业布局理论构建区域生物质能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得分区间划分不同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14—2018年河南省各地市生物质能供给量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综合得分和排名比较稳定,其中郑州市在能源消费、科技创新能力、能源供给基础设施条件上优势明显,郑州市、洛阳市可作为省内生物质能产业增长极点,其他各市则以增长轴或网络状增长模式发展。最后,提出持续加强沼气工程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加大节能环保支出和强化清洁能源政策制定及实施力度、根据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布局得分进行分类支持等促进河南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
生物质能 产业布局理论 区域布局 熵值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占仓 朱友文
一、粮食结构的变化受农业经济形态制约,不同发展阶段的粮食结构与布局必然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解放初,本省粮食构成基本特点是种类多、优势作物不突出。1950年,全省主要粮作小麦、稻谷、玉米、谷子、大豆、高粱、薯类等产量占粮食总产的86.8%。其中主要是杂豆(绿豆、豌豆、扁豆、小红豆等),次为黍、稷、乔麦等小杂粮。粮食构成的集中化指数仅0.1713。这种结构反映了当时在小农经济束缚下粮食种植小而全的固有特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志富 张竟竟
河南省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区位,不仅要注重自身发展,还应积极争取与邻近省份市县地域的有效对接,合力并举助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首先采用分形理论以及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河南省的地域结构特征,发现城市分布格局以郑州市为中心进行自组织演化,市县分布多沿交通干线,"轴带+圈层"的复合型地域结构显现;然后采用统计分类、城市规模分级方法,分析了河南省的经济、城镇以及交通发展现状,发现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城镇规模序列结构不完善,陆路综合交通网络发达;最后基于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改善河南地域结构的结点优化、轴带组织和面域扩展相结合的系统化空间组织路径。
关键词:
空间组织 结点城市 经济带 河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文楷,李寿考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国需水量迅速增加,尤以城市和工业用水增加最快。据统计从二十世纪初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全世界工业用水增长20多倍,城市生活用水增长12倍,农业用水增长7倍。另外,工业和城市用水量占各部门总用水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如美国从1970年的52%上升到1980年的60%。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增长也很快,据统计分析,自1953年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每增长10%,用水量要相应增长4~8%。建国30多年来,北京市用水量增长40倍,河南省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平顶山等市,也增长20余倍。因而,供水已成为我国多数城市普遍性问题。据1982年对全国216个城市调查统计,每天缺水1,200万吨的城市占80%。不少城市因缺水而限产停产,导致产值减少,产品质量下降,如大连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文桂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现有布局既有现实合理性,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优化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对河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河南工业布局,要服从全国产业分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梯度发展和点轴开发,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优先放在对解决全省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关键产业、关键环节和见效最快、效益最高、带动力最大的地区。
关键词:
河南 工业布局 工业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战豫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分析,给出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布的规律性描述和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河南省各地区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对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影响水平划分区位,给出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区位选择差异;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布局优化 拓展优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本林
河南是一旅游资源大省,但其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优势。其根本原因之一是旅游生产力缺乏合理的空间布局。文章在对河南旅游生产力的布局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重点突出又兼顾整个区域的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网络:3级旅游中心、2条发展轴、4个大旅游区、10个精品旅游区和10条特色旅游线。
关键词:
旅游 旅游生产力 空间布局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乔旭宁 杨永菊
文章论述了区域经济联系的一般关系,进而用经济联系的观点,通过对河南交通流量和流向变化规律的分析以及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变化实际模拟结果比较,探讨了由经济联系方向、强度变化而引起的新时期河南产业布局的新变化,并对产业轴发展趋势及动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经济联系 产业布局 河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战豫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分析,给出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布的规律性描述和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河南省各地区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对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影响水平划分区位,给出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区位选择差异;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布局优化 拓展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陶良如
[目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合理空间布局对有效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及生产布局的"落地生根"至关重要。对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空间布局进行分析,把握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方法]以河南省16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GIS10.1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分布及行政区划分布进行可视化表达;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对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空间凝聚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及基尼系数对其空间分布集中度进行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其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1)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省域范围内呈集聚分布;在市域范围内分布不均衡,主要以集聚型分布为主。(2)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呈较集中分布,但集中分布程度很低。(3)示范区空间布局模式总体上呈"一核、五带"型,均集中在河南省北部。(4)示范区分布密度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西部三门峡、洛阳市中心以南、平顶山市中心以西、南阳市中心以北区域是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格局分布最薄弱区域。[结论]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布局现状对发挥其对全省范围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并不明显,若不进行优化将会产生极化效应。"三核、多带,区域间平衡布局"是河南省现代农业园区空间优化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