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77)
- 2023(16864)
- 2022(14390)
- 2021(13369)
- 2020(11554)
- 2019(25725)
- 2018(25469)
- 2017(48851)
- 2016(26851)
- 2015(30239)
- 2014(29519)
- 2013(29246)
- 2012(27133)
- 2011(24207)
- 2010(24286)
- 2009(22765)
- 2008(22655)
- 2007(20417)
- 2006(18049)
- 2005(16213)
- 学科
- 济(108959)
- 经济(108825)
- 业(99462)
- 管理(90637)
- 企(89925)
- 企业(89925)
- 方法(47413)
- 数学(37077)
- 数学方法(36568)
- 业经(33635)
- 农(32868)
- 财(32862)
- 中国(27753)
- 务(23696)
- 财务(23623)
- 财务管理(23589)
- 技术(23269)
- 农业(22893)
- 学(22714)
- 企业财务(22333)
- 制(21870)
- 理论(21787)
- 地方(21536)
- 和(19983)
- 贸(18926)
- 贸易(18912)
- 划(18458)
- 易(18321)
- 策(17982)
- 体(16161)
- 机构
- 学院(380937)
- 大学(378405)
- 管理(151670)
- 济(149820)
- 经济(146538)
- 理学(129842)
- 理学院(128412)
- 研究(128080)
- 管理学(126195)
- 管理学院(125529)
- 中国(97868)
- 京(82136)
- 科学(81138)
- 财(69545)
- 农(67648)
- 所(65931)
- 研究所(59727)
- 业大(58900)
- 江(57959)
- 中心(57732)
- 财经(54578)
- 农业(53450)
- 北京(52108)
- 经(49525)
- 范(48448)
- 师范(47892)
- 州(46872)
- 院(46843)
- 经济学(43125)
- 技术(41791)
- 基金
- 项目(254127)
- 科学(199614)
- 研究(184762)
- 基金(182898)
- 家(160356)
- 国家(158915)
- 科学基金(136671)
- 社会(114492)
- 社会科(108311)
- 社会科学(108277)
- 省(101734)
- 基金项目(97022)
- 自然(90387)
- 自然科(88325)
- 自然科学(88300)
- 自然科学基金(86765)
- 划(84046)
- 教育(83656)
- 编号(75064)
- 资助(75005)
- 成果(60546)
- 重点(56982)
- 创(56522)
- 部(54544)
- 发(54446)
- 创新(52077)
- 课题(51971)
- 业(49133)
- 科研(48165)
- 大学(46669)
- 期刊
- 济(172823)
- 经济(172823)
- 研究(112697)
- 中国(77944)
- 学报(62630)
- 农(62618)
- 管理(62438)
- 科学(57668)
- 财(56392)
- 大学(47248)
- 学学(44478)
- 教育(43983)
- 农业(43526)
- 技术(35344)
- 融(33030)
- 金融(33030)
- 业经(29517)
- 财经(27126)
- 经济研究(26487)
- 业(25500)
- 经(23345)
- 问题(21695)
- 技术经济(20846)
- 科技(20225)
- 图书(19550)
- 现代(18499)
- 版(18495)
- 理论(17963)
- 商业(16870)
- 贸(16506)
共检索到577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卫星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本文从潜在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四方面比较了中部六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指出河南省既具有潜在自主创新资源存量丰厚,企业自主创新前景广阔;R&D投入较大,活动开展广泛,创新产出能力较强,产出效益高等方面的优势,也存在投入强度不够,创新环境欠佳,政府财政支持和金融机构贷款扶持力度不够等方面的不足,并对河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阐明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河南省 自主创新能力 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姜霄
在"创造力经济"悄然兴起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自主创新成为决定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目前,河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甚远。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升河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建立企业——政府——高校三位一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体系,政府要加强服务功能、优化创新环境,高校要努力科技攻关、加强校企合作,企业要加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东红
笔者利用2004年~2007年河南省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创新的积累效应以及R&D支出和国外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是R&D支出和科研人员数量,而技术引进和创新积累效应的作用都不明显。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增加R&D支出和科研人员数量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长期的创新规划,并将技术引进的重点集中于核心技术。
关键词:
自主创新 R&D支出 面板数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世辉 黄士国
从创新环境支持能力、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投入能力、R&D能力、自主创新效益及综合排名这六个方面对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揭示了"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及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靳黎民
一、河南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1.主要财政支出政策。一是财政拨款和补贴。二是高新技术贷款贴息优惠政策。三是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资金。2006年,河南省成立企业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主要用于支持全省100户重点企业及50户成长性企业。四是财政注资建立风险投融资公司。2.主要税收政策。一是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郑州、洛阳两个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企业以及外资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保胜
自主创新与优势产业选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文章通过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模型,分别从自主创新和优势产业选择两个方面对河南省工业行业进行了独立分析和联合分析。结果发现,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与选择的优势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虽然联合分析排名第一,但应注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装备制造业相对创新能力较强,但应在总量、质量和效率上进行努力。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优势产业 工业行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莉芳
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总结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对河南省与其他省(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了河南省的自主创新发展状况以及比较劣势,提出了提升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河南 自主创新 政策体系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书成
本文通过武汉地区外资企业的案例研究探讨外资研发活动的特征及其对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研发活动在本地区呈现出动态演化发展的特征,其规模和活跃程度在不断提高,对本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正效应与负效应并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文霞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成为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化工行业是河南省"六大优势产业"之一,是经济中固定资产存量最大、规模经济最显著地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对实现河南省创新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用潜在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四个方面的指标对河南省化工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与全国以及与山西、山东两省进行比较,肯定河南省化工行业所具有的优势,同时找出差距与不足,如企业没有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R&D投入强度不够,技术人员流失严重,技术创新环境欠佳等,并对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化工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化工 R&D 创新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艳秋 王向阳 张实桐
本文在对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演变规律与形成机理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异质性资源、自主创新和企业整合能力三个因素影响机理的分析,建立了企业竞争优势模型,提出了提升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慧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组织绩效,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笔者将河南省大中型企业按地区分组,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比较各地区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 因子得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晖
文章基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以河南省为例,从科技投入、创新环境、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制约企业持续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政府、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创新支持体系。文章指出,企业持续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从政府扶持、社会环境、企业人才支撑和文化创新等多个角度,发挥政府、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持续 自主创新 制约因素 河南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安新颖 冷伏海
从知识角度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阐述自主创新和知识管理的关系,探讨知识管理各要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知识管理为核心,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比较不同知识管理因素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涛
河南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其水平、管理经验也在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相关政策管理粗放、尚未形成可持续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企业自身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机制尚未成熟、缺乏学习与积累能力等问题。因此,今后应使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相关政策应实现精细化,并推动企业建立以学习型团队、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和形成集体学习能力为重点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萍 刘思峰
建立高新园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信息论中熵的概念,利用熵的大小度量评价指标在不同园区之间的差别程度,客观确定各指标的权数,给出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分值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实例评价,说明该方法突破了评价指标主观赋权的局限性,指出高新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园区创新产品产出、园区内高技术企业数量和创新经费投入。
关键词:
熵值法 高新园区 自主创新能力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